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牙模型

牙模型

牙模型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5565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临床口腔医学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会议,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等;牙模型的相关文献由38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勇、孙玉春、赵一姣等。

牙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5565 占比:99.94%

总计:145659篇

牙模型—发文趋势图

牙模型

-研究学者

  • 王勇
  • 孙玉春
  • 赵一姣
  • 张端强
  • 佩尔-奥勒夫·卡尔松
  • 吕培军
  • 孙皓
  • 方志欣
  • 杨方
  • 王代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思民; 赵一姣; 王晓燕; 王祖华
    • 摘要: 目的:通过3D打印的体外模型评价使用动态导航系统引导下环钻在不同深度定位的精确度。方法:设计并使用3D打印技术以Veroclear树脂制作标准化模型,分别在距离模型外表面5、10、15 mm深度预留半球型空腔。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并将数据导入动态导航软件中(迪凯尔公司,中国),建立导航路径规划。在导航引导下使用直径4.5 mm的环钻完成入路操作,每个深度完成10例入路。拍摄术后模型的CBCT,重建导航下的入路轨迹,并与设计路径进行对比,计算实际动态导航路径与设计路径之间的二维距离偏差、深度偏差、三维距离偏差及角度偏差。结果:5 mm深度下动态导航终点位置与目标位置的二维距离偏差为(0.37±0.06)mm、深度偏差为(0.06±0.05)mm、三维距离偏差为(0.38±0.07)mm、角度偏差为2.46°±0.54°;10 mm深度下动态导航终点位置与目标位置的4项偏差分别为(0.44±0.05)mm、(0.16±0.06)mm、(0.47±0.05)mm、2.45°±1.21°;15 mm深度下动态导航终点位置与目标位置的4项偏差分别为(0.52±0.14)mm、(0.16±0.07)mm、(0.55±0.15)mm、3.25°±1.22°。随着进入深度的增加,动态导航系统的三维及深度精确度均下降(P0.01)。结论:动态导航技术在15 mm的深度范围内仍可以达到较高的定位精确度,但其偏差值随着进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甘典; 惠小勇; 杨霞; 许广杰; 赵亮; 侯锐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及3D打印供牙模型在自体牙移植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2018年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举办的自体牙移植术学习班主要采取理论知识讲解的教学方法,2019年度,学习班增加利用3D打印供牙模型辅助在石膏模型上预备牙槽窝的模拟操作和临床示教等方法.通过自制学习班教学相关的调查问卷,获取2017—2018、2019年度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对不同教学方法及3D打印供牙模型在自体牙移植术教学中应用的反馈,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反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较于2017—2018年度[16名(51.6%)],2019年度有24名(80.0%)学员认为3D打印供牙牙模型对于术后的根管治疗有所帮助(Z=-2.782,P=0.005);2017—2018年度仍有5名(14.3%)学员认为因术前CBCT检查造成患者接受的电离辐射增加,2019年度所有学员都认可术前使用锥形束CT(CBCT)检查(Z=-2.202,P=0.028).结论 2019年度增加利用3D打印供牙模型辅助在石膏模型上预备牙槽窝的模拟操作和临床示教等方法有助于学员对3D打印供牙模型在自体牙移植术中应用的理解和使用.
    • 陈冠华; 陈宗飞; 张端强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与Ⅲ类患者数字化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为临床矫治计划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0例安氏Ⅱ类与30例安氏Ⅲ类患者,扫描其石膏模型生成数字化模型,使用三维测量软件对数字化模型的牙弓宽度及基骨弓宽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 25.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各测量牙位数据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牙弓宽度为(52.94±1.85)mm,基骨弓宽度为(52.31±3.03)mm,其他牙位测量数据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牙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Ⅱ类上颌尖牙区宽度较安氏Ⅲ类患者大,其他部位牙弓宽度较Ⅲ类患者小;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基骨弓宽度大于安氏Ⅲ类患者,而下颌基骨弓宽度小于安氏Ⅲ类患者.
    • 武明彤; 唐素霞; 彭玲燕; 韩雨亭; 宿玉成; 汪霞
    •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仿真头颅模型口内和手持牙颌模型条件下4种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扫描的扫描时间及扫描精度,评估不同扫描条件对数字化扫描的影响.方法 选择1个可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口内的上颌牙颌模型,使用光学扫描仪(ATOS Core)扫描全牙弓,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将上颌模型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口内,3名研究者均使用4种口内扫描仪[A(TRIOS 3)、B(CS 3600)、C(CEREC Omnicam)、D(iTero)]分别扫描6次,获得".stl"格式数据(头模组);采用手持牙颌模型的方式,3名研究者再使用上述4种口内扫描仪分别扫描6次,获得".stl"格式数据(手持组);记录扫描时间.通过Geomagic Wrap软件修剪数字化模型,仅保留牙列数据,通过最佳拟合功能配准和三维偏差分析比较各组扫描数据与参考数据,获得扫描正确度;通过最佳拟合功能配准和三维偏差分析对每名研究者使用同一扫描仪获得的6次扫描数据进行两两比较,获得扫描精密度.结果 数据均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表达.使用Mann Whitney U检验比较同一扫描仪扫描时间、正确度和精密度的组间差异.结果 对于带有手柄的口内扫描仪A和D,头模组扫描时间[分别为142(82)和119(52)s]均显著大于手持组[分别为98(28)和85(22)s](P<0.01);口内扫描仪B和C的两组扫描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A和B,两组扫描正确度和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C,头模组正确度[112(38)μm]显著优于手持组[135(47)μm](P<0.05),两组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D,头模组精密度[43(13)μm]显著优于手持组[53(18)μm](P<0.01),两组正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数字化扫描的扫描时间和扫描精度可受扫描条件影响.口内扫描仪体外研究时仿真头颅模型口内环境可模拟临床扫描中医师和患者的体位及患者有限的口内空间.
    • 沈妍汝; 陈虎; 马珂楠; 孙玉春
    • 摘要: 目的 通过感光聚合物喷射(photopolymer jetting,PJ)一体化三维打印多色多硬度牙颌模型,定量评价打印精度,以期为PJ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经扫描和软件处理的上颌Kennedy第二类第一亚类牙列缺损的牙颌模型数据为参考数据,通过基于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技术的单色单硬度打印机(DLP-800d)打印单色单硬度DLP模型5个(DLP组),通过基于PJ技术的多色多硬度打印机(J300Plus)打印多色多硬度PJ模型5个(PJ组).三维扫描打印模型,将打印模型扫描数据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配准于参考数据,计算整体及各区域(余留牙列、邻缺隙基牙、完整牙龈、非游离缺失区牙龈、游离缺失区牙龈、可摘局部义齿黏膜支持区)的三维偏差,以均方根值表示,均方根值越小,打印正确度越高;将同组5个模型的扫描数据进行两两配准后计算三维偏差,均方根值越小,打印精密度越高.以200 μm为临床可接受误差的阈值.比较两组牙颌模型打印正确度和精密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牙颌模型整体及各分区打印正确度均方根值均小于200 μm;DLP组整体打印正确度[57.70(2.10)μm]显著优于PJ组[71.00(7.70)μm](P<0.05);DLP组整体打印精密度[15.20(5.05)μm]显著优于PJ组[37.55(15.55)μm](P<0.05).结论 本项研究采用的国产PJ打印机能以较好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打印多色多硬度牙颌模型,可为实现牙颌模型软硬组织区域硬度差异化仿真提供一体化三维打印.
    • 郭敏; 麦穗; 卢嘉蕊; 韦曦
    • 摘要: 目的 探讨用于橡皮障隔离下显微根管治疗相关实验教学的仿真头模离体牙模具的制备方法.方法 将人离体牙置于口腔教学仿真头模配套橡胶模具的牙槽内,将树脂材料放入该离体牙近远中颈部压紧固定,厚度约1.5 mm;将石膏注入模具,盖上模具盖,用重物压约20 min,然后在开盖时将其完全干透,取出石膏,将制好的牙模离体牙模型安装在仿真头模上,去除树脂材料使用.对参加2020年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显微根管治疗继续教育学习班的22名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学安排、实验室的教学设备、教学效果、建议等进行了调查,回收问卷进行各问题结果百分率统计.结果 所灌制的离体牙模具可直接用于仿真头模,并具有近远中间隙用以放置橡皮障,可模拟出安装橡皮障及在橡皮障隔离下进行显微根管治疗的临床操作过程.对继教班学员共发放调查问卷22份,回收有效问卷22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被调查者认为在仿真头模上模拟安装橡皮障的学习经历有帮助,95.5%学员希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和增加显微根管治疗学习器材.结论 本研究设计了仿真头模使用的离体牙模具,可用于口腔教学实验室进行橡皮障隔离下显微根管治疗教学.
    • 刘超; 陈梦珊; 姜杉; 白明海
    • 摘要: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牙颌模型是患者初始信息和疗程记录的良好载体,也是诊断分析的重要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研究模型来了解当前的治疗情况及矫治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疗效.石膏模型存在固化时间长、边缘不清楚、取模变性等缺点,难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数据并对治疗结果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石膏模型已很难满足正畸医师的需求.3D功能模型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时代下的正畸治疗带来了巨大变化.3D功能模型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化建档、三维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辅助设计、正畸矫治、正畸材料设备制造、科研教学等.3D功能模型技术应用带动了口腔正畸的发展,该文就3D功能模型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 武明彤; 唐素霞; 彭玲燕; 陈德平; 宿玉成; 汪霞
    • 摘要: 目的 对比评价仿真头颅模型环境下口内扫描仪3种全牙弓扫描策略的扫描精度和扫描时间,探讨临床适应性更强且可获得高扫描精度的全牙弓扫描策略.方法 采用相互对照实验设计,使用光学扫描仪ATOS Core扫描上颌模型,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将上颌模型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上,由1名具有3年口内扫描经验的主治医师使用4种口内扫描仪[A(TRIOS 3)、B(CS 3600)、C(CEREC Omnicam)、D(iTero)],分别使用3种扫描策略(扫描策略1、2、3分别由10、5、7段路径组成)各扫描9次,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口扫数据,并记录扫描时间:完成所有扫描路径、获得1个完整的全牙弓数字化模型的时间为全牙弓扫描时间;补扫模型表面图像空缺处的时间为补扫时间;全牙弓扫描时间与补扫时间之和为总扫描时间.使用Geomagic Wrap软件的最佳拟合功能,获得口扫数据与参考数据三维偏差的均方根值,以评价扫描正确度;对同一口内扫描仪同一扫描策略9次扫描获得的口扫数据进行两两比较,获得均方根值以评价扫描精密度.结果 使用同一扫描仪的条件下,3种扫描策略扫描正确度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扫描策略扫描精密度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扫描策略3在各扫描仪中的扫描精密度均为最高.扫描策略1、2、3的全牙弓扫描的时间分别为(130±24)、(72±17)和(90±19)s,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策略1和3的补扫时间分别为(26±18)和(25±21) s(P>0.05),均显著少于扫描策略2[(50±24) s](P<0.05).扫描策略2和3的总扫描时间[(122±30)和(115±29) s(P>0.05)]显著少于扫描策略1[(156±31) s](P<0.05).结论 仿真头颅模型环境下使用扫描策略3进行全牙弓扫描,可获得高精度扫描数据,操作更便捷,扫描时间更短,且普适于目前临床常用的口内扫描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