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灾害社会工作

灾害社会工作

灾害社会工作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专利文献156343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社会工作、劳动保障世界、福建质量管理等; 灾害社会工作的相关文献由12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利敏、张粉霞、柳拯等。

灾害社会工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56343 占比:99.93%

总计:156460篇

灾害社会工作—发文趋势图

灾害社会工作

-研究学者

  • 周利敏
  • 张粉霞
  • 柳拯
  • 刘斌志
  • 姚远强
  • 王瑞鸿
  • 何乃柱
  • 何源
  • 刘兵
  • 史铁尔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颖; 钟金娴
    • 摘要: 处理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危机管理和社会工作在当下需要共同回应的议题。本文通过分析香港地区“抗非典”的高校-社区伙伴关系模式、日本地震防灾救灾的全民互动模式、韩国MERS中呈现的边缘社群信息沟通需求、汶川地震灾后的社会工作自主介入、自然灾害应对的社会工作制度化嵌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的社会工作社会化回归等国内外社会工作参与危机管理的实践,探讨社会工作参与危机管理的介入思路和现实困境。本文进一步提出在实践层面将社会工作全人视角引入危机管理思路,增强社会工作在危机管理中的服务在地化,探索专业职责与边界,将社会工作纳入危机管理社会治理体系的思考,以及在社会工作教育层面将危机管理模块引入社会工作教学,借由危机情境激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价值审问,协助学生掌握危机情境中自我关怀的思考。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公共危机事件中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一些建议。
    • 摘要: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1人;博士学位19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社科菁英1人,省部级优秀教师2人。建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已形成能源法学、社会工作等特色研究方向,灾害社会工作研究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 摘要: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1人;博士学位19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社科菁英1人,省部級优秀教师2人。建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已形成能源法学、社会工作等特色研究方向,灾害社会工作研究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 纪文晓; 李二鹏; 王宁
    • 摘要: 河南省新乡市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此背景下,以“脆弱性—韧性”为分析框架,运用Atlas.ti质性研究软件对一项灾后过渡安置区的社会工作实践及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社会工作者在过渡安置区内同安置区行政管理层、受灾群众和其他专业人士等主体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性,而社会工作者也积极利用其抗灾韧性来进行回应。据此,可以从服务主体、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层面不断探索,从而建构“关系为本”的灾后过渡安置阶段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以进一步丰富灾害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
    • 黄红
    • 摘要: 在迈向应急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作用逐渐凸显,但在实践中,社会工作却存在合法性不足的“身份困境”。合法性建构意在回应这一“身份困境”,找到社会工作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治理的话语基础和实践场域。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域下,社会工作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合法性可分为社会合法性、专业合法性和规制合法性。灾害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一个示范领域,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专业合法性趋向内部合法性和实用合法性,社会合法性与规制合法性则趋向外部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合法性机制对社会工作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作用存在于强意义和弱意义两个层面上,强意义通过约束力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行为和技能输出呈现出一种被动选择的境况,弱意义通过认知激励或资源的分配方式对社会工作的进场和行为施加影响。
    • 孙田田
    • 摘要: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坚持利他主义的指导理念,这就决定了社会工作的理想目标是运用专业的知识与技巧,帮助人群尤其是困难人群或弱势人群摆脱困境,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进而促进社会和谐。这样的理念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家国一体”的精神一脉相承。在灾害中,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帮助受灾群众建立必胜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在协助受灾群众及其家属做好心理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经验的不足和理论模式的不完善,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受灾群众做好心理建设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受灾群众心理困扰的复杂化、社会工作在心理建设方面缺乏理论支持、政府及社会公众对受灾群众的心理建设问题关注度低等多种困境。本文通过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并结合心理学在心理建设方面相对成熟的理论模式,探究灾害社会工作中的心理建设的本土化实践路径,为灾害社会工作中的心理建设困境提供解决策略,做好受灾群众及其家属和整个灾区的心理建设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改善失衡的心理状态,提升他们的抗逆力,从而增强社会公众面对灾害的信心,以汇聚我们共同的力量,不断提升国家层面在面对灾害时的凝聚力。
    • 周利敏; 谭妙萍
    • 摘要: 灾害社会工作是指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为灾害提供直接与间接服务,它在灾害规划、响应和恢复阶段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常态—非常态"逻辑来说,一般习惯于用常态方法应对非常态灾害服务,用确定性思维方式应对不确定性现象,社会工作者需要在非常态情境下创新服务方法,同时对灾前常态预防工作也要给予更多关注.从"单一—多学科"逻辑而言,跨学科能满足灾害社会工作实践发展需要,也是其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从"单一—全过程"逻辑而言,灾害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全程参与,但目前只注重灾中应对与灾后重建.从"自然—人为"逻辑而言,往往注重自然灾害服务,灾害社会工作也需要推进到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灾害与社会安全灾害领域,通过预防社会风险及优化社会结构,从源头上降低社会不确定性,这是其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与突破口.从"实务—理论"逻辑而言,出现了重实务、轻理论的不平衡发展现象.灾害社会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既要回应"主流—边缘"的学科挑战问题,又要解决灾前常态服务、灾中非常态服务及灾后常态与非常态服务并存局面的理论与实务创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灾害社会工作结构性发展困境.
    • 周利敏; 许瑜
    • 摘要: 社会工作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正义应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在灾害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将环境正义融入全生命服务过程.就"自然—社会"而言,自然环境正义与社会环境正义具有不可分割性,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对自然环境过度开发与弱势群体不公平制度安排持批判态度,而且要对现有环境不平等状况给予高度关注.就"正义—课程"而言,为了在社会工作服务中融入环境正义理念,需要培养学生践行专业正义的价值观与使命感.就"正义—重建"而言,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倡导不能将"更好的重建"作为灾后消耗自然资源的借口,另一方面将服务对象从"受灾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就"性别—正义"而言,社会工作者将性别作为灾害服务的关键指标,尤其需要关注妇女群体.就"环境—人类"而言,社会工作者必须重新考虑"人在环境中"的专业理念,这已成为灾害服务中复杂与关键的新兴领域.尽管灾害会进一步加剧环境不正义问题,但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机遇.社会工作者需要在环境正义视角下建构灾害全生命周期服务新实践模型,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对环境正义议题的忽视.
    • 韩江风; 樊云英
    •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社会工作者们通过积极创新线上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全方位链接战"疫"服务资源、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主动投身一线防疫工作等举措,有效地帮助政府和基层社区扎实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安全网.凭借组织化参与、专业化参与、针对性参与等参与路径,河南社会工作在此次新冠战"疫"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使社会各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已经成为基层社区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尽快将社会工作纳入重大灾害应对机制.此外,还应当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并构建出中国特色的灾害社会工作体系.
    • 康雷; 孙波
    • 摘要: 2020年重庆市潼南区迎来了"长江5号洪水""嘉陵江2号洪水",这是长江、嘉陵江重庆段历史上罕见大洪水,洪水过境对人居社会环境均造成较大危机,危机之下个人、社群、公部门会产生危机压力.本文以潼南双坝村水灾介入为例,以增进危机的认识,危机下的个人、社群、公部门危机损害与压力反应,社会工作者灾后回应路径的探索,对应对水灾的自然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