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清中期

清中期

清中期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530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黄河.黄土.黄种人、史林、文物天地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等;清中期的相关文献由15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小恒、邓声国、周京南等。

清中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5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530 占比:99.56%

总计:35686篇

清中期—发文趋势图

清中期

-研究学者

  • 王小恒
  • 邓声国
  • 周京南
  • 方玉权
  • 李桔松
  • 王妍
  • 范金民
  • 菡阁
  • 赵令志
  • 于旭光

清中期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这幅图描绘了清中期北京全城轮廓、街道、建筑布局和水系分布。内外两城的城墙和城门的构筑细节,以及大小街巷、胡同的分布,均在图中清晰可见,寺院、道观等亦有表示。此图为研究清代北京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料。
    • 吴启琳
    • 摘要: 作蚕丝织业,又称野蚕业。明清时期,中国蚕桑业繁盛的同时,蚕业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明代椎蚕业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清初陆续传播至西南地区,与江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家蚕业并行发展。进入清中期后,在清廷的产业推广政策推动下,作蚕业取得极大发展,至清末已然成为一项富国裕民的产业,一大批作蚕书也得以刊行。先前已有《中国农学书录》《中国蚕桑书录》及《南征纪略》《西吴蚕略》《野蚕录》《椎蚕三书》(该书收录了《养蚕成法》《茧谱》《山蚕辑略》)等作蚕书的整理与点校,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2016年度古籍整理研究项目“中国作蚕书校注”(1623)成果——武强校注《中国蚕书十七种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1版)一书即在前人对蚕书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未被整理过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椎蚕书进行整理校注,弥补了中国作蚕书校注内容之不足。
    • 李佳妮
    • 摘要: 关于清中期疆域问题,不同阶段各版本教科书叙述有所差异。比如,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文简称“2003版课标”)编写的诸版教科书中书写各异,有些甚至全无涉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2017版课标”)对清代边疆经略和疆域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据其编写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也有相应内容的详尽叙述。本文将现行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依据2003版课标编写的诸版本教科书中有关“清中期疆域问题”的书写进行比较与分析,揭示统编版教科书书写这一内容的意义与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 梁兰英
    • 摘要: 清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是记载从清朝康熙年间至宣统退位止这段时期,归化城都统衙门以及土默特两翼旗务衙门处理公务形成的公文档案,现保存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这部分档案能够比较完整丰富地呈现清中期以后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财经、政治、文化、教育、法律、社会等多个方面,是研究清中期以来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一手资料。
    • 吴焕良(文/图)
    • 摘要: 钱塘江潮水是“壮观天下无”的自然奇观,也是困扰江岸民生发展的大患。清代在此增筑海塘,改建鱼鳞石塘,以固江防。为便于统治者及时掌握江岸沙水涨消情况,自清中期至清晚期,浙江定期呈报沙水情形与塘工情况及地图,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长时段岸堤变化水文观测记录。
    • 李璐男
    • 摘要: 阿拉善蒙古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归附清廷,随后其境内吉兰泰池盐经山西商人流通至河东食盐市场。面对此种情形,清廷竭力在绥怀外藩蒙古和维持河东盐区秩序间维持平衡,以期两有裨益。根据不同时期吉盐输入量及其对盐课收入的影响程度,清廷相应采取放任自由、限制运销、专商引岸、禁绝水运的措施。吉兰泰盐务管理是边疆和财政双重属性的治理问题。
    • 方玉权; 赵令志
    • 摘要: 清中期京城轿夫以获利为主要目的猖狂聚赌,形成群体效应,许多轿夫与旗民合伙开场聚赌,成为大型赌场的掌控者。轿夫聚赌对京城社会治安和旗人生计等造成巨大冲击。清廷因之对王公大臣的乘轿礼制进行调整,对京城轿夫管理及聚赌订立新法并制度化,体现了清中期禁赌制度向精细化发展的趋势。在司法实践中,清廷以常规性和突击性相结合的方式对轿夫聚赌进行巡查,缉捕审办由步军统领衙门、都察院和刑部分工分步实施。清廷治理京城轿夫聚赌的成效有限,主要系基层吏治腐败、立法缺陷、轿夫狡猾应对等阻力所致,这些阻力严重妨碍了禁赌制度的落实,也折射出清代官方禁赌在制度设计与实际成效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
    • 金昱杉
    • 摘要: 挽袖是清代女性服饰最重要的装饰之一,民国时期作为外销物品远销海外。关于清代挽袖,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女衫以二尺八寸为长,袖广尺二,外护袖以锦绣镶之,冬则用"微信扫,更精彩"貂狐之类。"挽袖产生于清中期,时兴于晚清,是女性上衣外衫袖口上窄条的装饰品,类似于护袖。挽袖通常以绸缎为底,上绣有各种纹路,长三至四寸(约10~13.3厘米),绣好后将挽袖环绕缝于袖口,翻转在外,方便拆卸清洗。
    • 方玉权; 赵令志
    • 摘要: 清中期京城轿夫以获利为主要目的猖狂聚赌,形成群体效应,许多轿夫与旗民合伙开场聚赌,成为大型赌场的掌控者.轿夫聚赌对京城社会治安和旗人生计等造成巨大冲击.清廷因之对王公大臣的乘轿礼制进行调整,对京城轿夫管理及聚赌订立新法并制度化,体现了清中期禁赌制度向精细化发展的趋势.在司法实践中,清廷以常规性和突击性相结合的方式对轿夫聚赌进行巡查,缉捕审办由步军统领衙门、都察院和刑部分工分步实施.清廷治理京城轿夫聚赌的成效有限,主要系基层吏治腐败、立法缺陷、轿夫狡猾应对等阻力所致.这些阻力严重妨碍了禁赌制度的落实,也折射出清代官方禁赌在制度设计与实际成效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
    • 裴雪莱
    • 摘要: 清中期的花雅之争延续数朝之久,地域范围南北皆有,是中国戏剧演出史的重要分水岭.彼时南北戏剧中心城市北京与扬州等地文人笔记所录戏曲演员的地理来源彰显不同区域声腔剧种的人才结构和发展态势,是解读"花雅之争"的独特路径.通过对两地文人笔记所录戏曲演员的统计归纳,辨析演员与声腔剧种之间深层关系,无疑为我们深入阐述花雅之争的历史语境提供了有力方法和独特视角.这对声腔剧种史以及戏曲传播演出史的研究均具有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