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法氏囊

法氏囊

法氏囊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9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中国医学、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433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兽医导刊、动物医学进展、家禽科学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等;法氏囊的相关文献由165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笑梅、高玉龙、欧阳伟等。

法氏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8 占比:35.68%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2.01%

专利文献>

论文:433 占比:62.30%

总计:695篇

法氏囊—发文趋势图

法氏囊

-研究学者

  • 王笑梅
  • 高玉龙
  • 欧阳伟
  • 王晓丽
  • 王永山
  • 祁小乐
  • 夏兴霞
  • 诸玉梅
  • 高宏雷
  • 任桂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盛乐斌
    • 摘要: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鸡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病,严重威胁养禽业的发展,其病毒新型变异株自2017年在我国流行,目前已在我国东北、山东、福建、江苏等13个省检测到.感染鸡无明显外观症状,但其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却严重萎缩,导致其严重免疫抑制和生产性能下降.本文从养禽场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发病鸡群的防治原则、治疗方法和疫苗免疫四方面提出综合防制措施.
    • 顾先哲; 侯宁; 吕晓萍; 高雪丽; 刘超男; 吴文杰; 郑世民
    • 摘要: 【目的】探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禽类后导致免疫器官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以1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对象,将100只SPF雏鸡随机均分为REV感染组和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REV感染组雏鸡经腹腔感染500μL REV稀释液,对照组雏鸡经相同途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于病毒感染后第1、7、14、21、28和42天,2组雏鸡随机各抽取5只,心脏采血处死雏鸡后快速摘取法氏囊。分别应用HE染色和病理切片成像系统测定分析法氏囊细胞核浆比,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测定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法氏囊Bcl-2和C-myc基因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①REV感染1日龄SPF雏鸡后21~42 d,其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P<0.01);②SPF雏鸡感染REV后21和28 d,其法氏囊细胞核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③REV感染SPF雏鸡法氏囊中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在病毒感染后21和28 d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④REV感染SPF雏鸡后21 d,其法氏囊Bcl-2和C-myc基因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1)。⑤SPF雏鸡感染REV后,其法氏囊中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雏鸡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1和28 d分别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病毒感染组雏鸡的C-myc蛋白含量也始终高于对照组雏鸡,且21和28 d极显著增高(P<0.01)。【结论】REV感染所致SPF雏鸡法氏囊细胞Bcl-2和C-myc的mRNA表达以及蛋白含量异常均与病毒感染导致的法氏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法氏囊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与REV感染引发的机体免疫机能抑制密切相关。
    • 郭子强; 崔梦幻; 帅文娜; 郭子凯; 王秋霞; 余燕
    • 摘要: 通过外源性添加Ghrelin,研究其对IBDV感染雏鸡法氏囊T淋巴细胞浸润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Ghrelin对法氏囊指数和滤泡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雏鸡IBDV感染2 d 2 dpi~4 dpi时IBDV感染组雏鸡法氏囊内浸润的T淋巴细胞逐渐减少,与IBDV感染组2 dpi~3 dpi时相比Ghrelin添加组法氏嚢内T淋巴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提高,而4 dpi时Ghrelin添加组和感染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法氏囊指数的表现为:IBDV感染组、Ghrelin添加组法氏囊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法氏囊滤泡大小的表现为:感染组、Ghrelin添加组法氏囊滤泡大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hrelin添加组法氏囊滤泡大小显著高于IBDV感染组(P<0.05).该结果显示Ghrelin在IBDV感染早期能够促进T细胞在法氏囊中的浸润,适宜的Ghrelin添加时间能减缓IBDV导致的法氏囊损伤.该研究为禽类Ghrelin在雏鸡感染IBDV中的作用提供依据,也为Ghrelin在鸡免疫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 赵惠媛; 郝文文; 耿立英; 张传生; 李祥龙
    • 摘要: 为探讨单色绿光对坝上长尾鸡胚胎期小肠及法氏囊发育的影响,选用120枚质量相近的种蛋,将其随机分成4组,即弱光组(30~80 lx),中光组(90~140 lx),强光组(150~200 lx)和黑暗组,光照组分别在孵化的第10~18天给予12 h光照-12 h黑暗的LED绿光照明,各组于16,18,20胚龄时随机收集6枚种蛋,取鸡胚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法氏囊,制作组织切片,对各胚龄鸡胚小肠各段的绒毛高度及肌层厚度、法氏囊滤泡平均面积进行测量。结果表明:20胚龄时,弱光组鸡胚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黑暗组,空肠和回肠的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黑暗组(P<0.05);而中光组和强光组鸡胚十二指肠及回肠的绒毛高度、空肠及回肠的肌层厚度均显著低于黑暗组(P<0.05);3个绿光组鸡胚法氏囊滤泡平均面积均高于黑暗组(P<0.05)。综上所述,30~80 lx的绿光照射可促进坝上长尾鸡胚胎期小肠绒毛发育、肌层增厚,法氏囊滤泡面积增大,而光照度过高对于肠道的发育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杜秀花
    • 摘要: 蛋鸡开产前其内分泌系统、法氏囊、内脏器官均会出现变化,蛋鸡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对环境敏感度增强。同时蛋鸡还要经历生产环境与饲料变化,容易因应激反应感染疾病,出现开产推迟或停产等问题。为保障蛋鸡正常开产和生产,本文从上笼前的准备工作出发,对蛋鸡转群上笼、疾病预防、环境控制、饲喂管理等工作要点进行介绍,供同行交流参考。
    • 郝佳惠
    • 摘要: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点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出血等。维鸡的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还可引起免疫抑制,继发各种疾病,导致疫苗的免疫失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首次出现,并迅速传播到世界上主要的家禽饲养国家和地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该病传人我国,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本病普遍地接种疫苗,呈地方性流行,仍是危害我国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 张冰琪; 李冰心; 杨保和; 袁明凤; 李婉雁; 曹楠; 许丹宁; 田允波; 陈文斌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白术多糖(PAMK)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雏鹅法氏囊损伤的影响。选取1日龄雏鹅200只(雌雄各占1/2),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PAMK组及PAMK+LPS组,各组饲粮中PAMK含量分别为0、0、400和400 mg/k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LPS组和PAMK+LPS组雏鹅分别于24、26和28日龄腹腔注射浓度为2 mg/kg的LPS,对照组和PAMK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8日龄注射1 h后,每组随机选取15只雏鹅,采集法氏囊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并检测免疫细胞因子和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显示:PAMK可以有效缓解LPS诱导的法氏囊囊泡内细胞排列紊乱、增加囊泡内空泡数量及降低囊泡的皮质与髓质面积比。此外,与对照组相比,PAMK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雏鹅法氏囊肿瘤坏死因-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5)。TLR4通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MK可以显著缓解LPS诱导的Toll样受体4(TLR4)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同时,与LPS组相比,PAMK可以显著增加法氏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上述结果说明,PAMK通过TLR4信号通路缓解LPS诱导的雏鹅法氏囊损伤。
    • 张淑贤
    • 摘要: 肉鸡法氏囊病的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多发生于育雏阶段,无明显季节性,死亡率较高。但是,该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且无法通过肉眼对鸡只的法氏囊进行观察,进而常常出现疾病混淆状况。因此,分析肉鸡法氏囊病的诊断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肉鸡法氏囊病作为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对鸡只的法氏囊进行侵害,导致鸡只的免疫系统无法发挥作用,从而出现免疫疾病。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肉鸡法氏囊病的诊断经验进行分析,探究防治肉鸡法氏囊病的有效手段,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韩亚楠; 王颖; 李月勤; 王军; 彭永帅; 张曼; 霍军; 张利卫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制剂对内鸡法氏囊发育以及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选用雄性0日龄817肉鸡75只,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牧丁宝Ⅰ型、牧丁宝Ⅱ型、丁酸梭菌和益芪康,试验周期21 d.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益芪康、牧丁宝Ⅰ、牧丁宝Ⅱ和丁酸梭菌组的法氏囊增重分别提高13.61%、9.07%、2.86%、7.99%(P<0.05).4种益生菌对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效果,各益生菌之间效果也有显著差异,丁酸梭菌效果较为明显,显著高于对照组78.98%(P<0.05).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提高肉鸡法氏囊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 何华先
    • 摘要: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发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和传播途径广等特点.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可感染不同品种的鸡,肉鸡的发病率高于蛋鸡,而且以3~6周龄雏鸡发病率最高.由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以法氏囊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容易在高度易感鸡群中急性暴发,因此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该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药物治疗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供同行参考、交流与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