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正畸矫正器

正畸矫正器

正畸矫正器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专利文献2893778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实用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等; 正畸矫正器的相关文献由48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玉华、林立、梁甲兴等。

正畸矫正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893778 占比:99.99%

总计:2893936篇

正畸矫正器—发文趋势图

正畸矫正器

-研究学者

  • 张玉华
  • 林立
  • 梁甲兴
  • H·佟
  • P·J·范
  • R·李
  • 李多
  • 林斌
  • 阿维·科佩尔曼
  • 傅民魁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静; 刘亚非; 左艳萍; 刘昕; 赵利霞; 尉静
    • 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后,牙合颌面的改变以及影响治疗后上颌恒切牙牙胚位置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乳牙反牙合患者20例,使用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采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合颌面的改变,采用相关性分析矫治后上颌恒牙胚位置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牙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相比,除SNA角(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SNB角(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NP-FH角(面角)、L1-NBmm距(下前牙切缘点-NB的距离)、MP-SN角(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夹角)、FH-MP角(下颌平面角)、面轴角(蝶鞍点-颏顶点与眶耳平面夹角)、D1 i-Y距(乳切牙切缘-Y轴的距离)、A-Y距(上齿槽座点-Y轴的距离)外,余下19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患者治疗后的牙合颌面指标及其恒牙胚位置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恒牙胚位置与上颌位置及乳牙位置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改良牙合垫矫治器对于纠正乳牙反牙合疗效肯定,治疗后上颌骨向前生长和乳前牙突度增加均有利于上颌恒牙胚向前下方的位置改变,有利于替牙后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的建立.
    • 朱利娟; 张立娜
    • 摘要: [目的]探讨Twin-block双力矫治器治疗对骨性Ⅱ类错患者软组织轮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骨性Ⅱ类错患者8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Twin-block双力矫治器治疗,采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测量所有患者矫治前、矫治后软组织数据并比较.[结果]与矫治前比较,87例骨性Ⅱ类错患者矫治后上齿槽座角(SNA)、上下齿槽座角(ANB)减少,矫治后下齿槽座角(SNB)、下颌升支高度(ArGo)、下颌体长度(Go-Me)增大,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7例骨性Ⅱ类错患者矫治前、后颏部软组织厚度、面型角、颏唇沟倾角、鼻唇沟深度、软组织面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上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ULP)、下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LLP)减小,矫治后Z角(软组织颏前点到上唇突点连线和眼耳平面的交角)、鼻唇角、颏唇角增大,其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in-block双力矫治器可有效促进Ⅱ类错患者下颌骨生长,改善上下颌骨关系,使软组织轮廓趋于协调美观.
    • 杨悦; 张锡忠; 向彪; 冉宇婷
    • 摘要: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颊侧和舌侧不同规格附件在矫治扭转上颌第一前磨牙时的矫治效率,以确定矫治率最优的附件位置及规格.方法 实验1:纳入1例正常,建模分为空白对照组、颊侧水平矩形附件组、颊侧垂直矩形附件组、舌侧水平矩形附件组、舌侧垂直矩形附件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每组内均含有3个亚组(以矩形附件长度3/4/5 mm分组).以前磨牙牙体长轴为旋转中心,施加2° 面观顺时针旋转矫治力后进行模拟运算,观察各组模型的应力分布、位移变化.实验2:对实验1的附件改良后分为4组,即对照组、舌侧b(2/3)矩形附件组、舌侧b(1/2)矩形附件组、舌侧b(1/3)矩形附件组,余方法同实验1.结果 实验1中牙周膜应力、牙冠最大位移量及施加位移后牙体旋转度均以舌侧垂直矩形附件组中3 mm附件最大,且随着各组内附件规格增加而减小,垂直矩形附件组较水平矩形附件组大,空白对照组最小.实验2中的舌侧b(2/3)垂直矩形附件组与舌侧3 mm垂直矩形附件组牙周膜应力、牙冠最大位移量最为接近,而旋转度以对照组最大,并随着附件规格减小而降低.结论 舌侧垂直3 mm矩形附件更利于上颌扭转前磨牙的矫治,舌侧b(2/3)垂直附件可作为优化附件的改良规格.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
    • 摘要: 本指南参考近5年国内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相关专著及文献,并综合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指南编写项目专家组全体成员的临床共识编写完成.指南从概述、诊断及设计、常用治疗策略三部分对正畸医师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提供指导和参考.第一部分概述阐述本指南的编写说明,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从业者提出要求,并提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治疗风险.第二部分诊断及设计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适应证及选择进行界定,并说明无托槽隐形矫治病例的资料采集要求和矫治方案设计流程.第三部分介绍常用治疗策略,通过对推磨牙向远中、邻面去釉和牙齿分步移动等治疗手段的阐述,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
    • 贺红
    • 摘要: 2019年,美国正畸医师协会董事会邀请睡眠医学和口腔睡眠医学领域专家撰写《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口腔正畸:美国口腔正畸医师协会白皮书》,为正畸医师处理儿童及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提供建议.本文旨在对该白皮书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口腔正畸医师处理OSAHS提供建议和参考.
    • 翟明表; 孙艳; 郭剑虹; 马树泽
    • 摘要: 目的 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在错颌畸形患儿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行正畸治疗的错颌畸形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照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牙周指数[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探诊深度(sulcus probing depth,S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2组倾斜牙扶正时间、转位牙扭正时间及治疗完成所需时间,矫治后满意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PLI、SBI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LI、SB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倾斜牙扶正时间、转位牙扭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观舒适、固位功能、咀嚼功能、便捷程度及语言功能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口腔黏膜损伤、龋病及牙龈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在错颌畸形患儿正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不影响牙周健康,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治疗期间口腔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 无论是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还是固定托槽矫治进行正畸治疗,都必须在牙周健康的基础上进行,且以不损害牙周组织健康为原则.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因其美观、可摘戴、易清洁的特点深受医师和患者欢迎.有关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多,大部分研究得出的结论较一致:与固定矫治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更有利于患者的牙周健康维护.但仍有部分不同观点认为只要进行充分的菌斑控制,矫治器的种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不大.目前牙周炎患者的隐形矫治相关研究较缺乏,尤其是有关重度牙周炎患者的隐形矫治,现阶段研究多为病例对照研究,各项研究观点并不一致.本文主要综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周健康及牙周炎患者牙周状态的影响,为伴错(牙合)畸形的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时矫治器的选择提供参考.%No matter what kind of therapies you choose,clear aligner treatment (CAT) or fix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T),the therapy must be performed on the basis of periodontal health and follow the rule that the treatment cannot be harmful to the periodontal tissues.Doctors and patients prefer the clear aligner treatment because of its features,such as aesthetic,removable and comfortable.There are many studies which consider the influences of CAT on the periodontal health,and the conclusions are relatively consistent.The CAT is more beneficial for the plaque-control and maintaining the periodontal health.However,there are a few articles which are talking about applying the CAT to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periodontitis.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the effect of CAT towards the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whe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periodontitis need to choose a proper treatment.
    • 张莉; 高奇; 彭雪珍; 廖志清; 丁桂聪
    • 摘要: 目的 探讨肌激动器应用于替牙期安氏Ⅱ1类错合畸形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安氏Ⅱ1类错合畸形患儿20例,采用肌激动器进行功能性矫治,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影侧位片,SPSS 17.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矫治前后患儿面型明显改善,凸面型变为较直面型.咬合时,磨牙为中性或轻近中,前牙覆合覆盖基本正常.矫治后U1-APo距、前牙覆盖、wits值、UL-E线距、U1-NA距均较矫治前明显减小(P<0.05),矫治后L1-APo距、Ar-Go距、Go-Me距较矫治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 肌激动器可有效改善安氏Ⅱ1类错合患儿上下颌骨矢状关系以及软组织侧貌并获得满意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