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68501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文教资料、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六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会议、第二十二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等;框架语义学的相关文献由24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天贤、李仕春、艾红娟等。

框架语义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6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8501 占比:99.68%

总计:68724篇

框架语义学—发文趋势图

框架语义学

-研究学者

  • 李天贤
  • 李仕春
  • 艾红娟
  • 修黎黎
  • 刘开瑛
  • 刘焘
  • 刘阳
  • 卢艳
  • 李茜
  • 梁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方
    • 摘要: 本文旨在从框架语义学的视角下研究德语介词定语前置的语义限制条件。研究表明,介词定语、支配动词和中心名词之间的紧密关系对介词定语前置有着巨大的影响。介词定语要么属于相关语义框架的主要元素,要么与其有着紧密的语义联系。对于由中心名词指派论元的介词短语,中心名词与支配动词之间需要形成一个规约化的语义框架。对于介词定语修饰语,则应该考虑介词的意义以及中心名词与支配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 郑小娜; 李天贤
    • 摘要: 本文以费尔默框架语义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框架网络(FrameNet)中感情框架识别方法,对比分析了许渊冲译《宋词三百首》中情感框架词“愁”的英译策略。研究表明,宋词中情感框架词“愁”的英译策略包括框架保留、框架部分转移和框架重构三种。其中,采用框架部分转移策略较多,而采用框架保留和框架重构策略相对较少。
    • 李鑫鑫
    • 摘要: 本文在菲尔墨的框架语义学指导下,对汉语摄取域表进食行为动词的语义框架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包含表进食类动词(以吃、喝两动词为例)的语义结构和句法实现格式两方面,同时研究表进食类动词语义框架中的核心要素与非核心要素,进而分析进食类动词的语义特点。
    • 钟新宇; 朱敏
    • 摘要: 从框架语义学视角分析中华食谱的英译,探究中国菜原文和英译文之间的框架关系。研究发现菜名由复杂食材构成时即食材前有限定成分,原文和英译文语义框架间多呈现包含关系;菜名中含有该菜属性或特点时,原文和英译文框架间呈现相交关系;当菜名中含有引申义或历史文化典故时,原文和英译文框架间呈独立关系。因此,翻译时应灵活调整扩大或缩小英译文的框架范畴,剔除英译文中多余因素或补充缺少因素,替换英译文整体框架。
    • 周巧
    • 摘要: 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人们首先看到的就是片名,而中文译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影片的理解、文化知识的传递、以及影片商业价值的实现。片名作为观众接触电影的最初媒介,在相当程度上优先于电影海报和预告片。基于过去的研究,许多学者选择用翻译理论和文学理论而不是语言学来分析电影名称的翻译。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进步促使翻译研究有了新的思路,迫使翻译界更加关注译者的翻译行为和过程。因此,本文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对电影名英译中的框架运作机制进行研究,以探究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规律,验证框架语义学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可行性。
    • 张彦彦
    • 摘要: 构式语法是Fillmore语言研究理论的最新阶段成果,是对其前期语言理论,尤其是框架语义学理论的发展和改进。作为Fillmore语言理论体系的不同发展阶段,二者具有逐层递进的拓展延伸关系。该文通过梳理这一发展过程,描述二者继承发展关系的详细脉络。
    • 周吉
    • 摘要: 研究基于框架语义学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即将一个单词作为框架,以核心框架词汇为主导,以非核心框架词汇为辅助,以框架外元素为补充,构造单词的知识网络。结合实例,探究基于框架语义学的教学方法能否降低英语词汇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更轻松地背诵单词。结果表明:基于框架语义学的教学方法更适合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值得推广。
    • 张宝
    • 摘要: 现代汉语制作义动词均有表示制作行为的义项,该小类动词是从具体语义划分出来的。作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动词小类,制作义动词受到了学界的重视。最初关注制作义动词是与其他语法范畴连在一起的,比如结果宾语或者工具范畴。后来的研究将制作义动词以独立小类进行看待,代表性的理论视角有配价语法理论和框架语义学理论。对这两种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总结其研究得失与经验,可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
    • 张宝
    • 摘要: 现代汉语制作义动词均有表示制作行为的义项,该小类动词是从具体语义划分出来的.作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动词小类,制作义动词受到了学界的重视.最初关注制作义动词是与其他语法范畴连在一起的,比如结果宾语或者工具范畴.后来的研究将制作义动词以独立小类进行看待,代表性的理论视角有配价语法理论和框架语义学理论.对这两种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总结其研究得失与经验,可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
    • 杨元媛
    • 摘要: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语义学理论支撑下,基于语料库数据,对比中英文中常见赞赏性评价词"好"和"good"的框架结构,可了解到两词构式分布的异同点.与"好"搭配力高的词汇种类丰富,且较多为副词和实词,与"good"搭配力高的词汇较单调,且较多为虚词.句法语义疆域的对比反映出西方人在语言交流中更加生活化,体现出他们的生活信念和宗教信仰.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更在意个体在社会当中的位置,而西方人则更关注于个人价值.这些方面都体现在词汇搭配框架上.对比认知疆域的差异,可以帮助翻译者选择与源语言相匹配的目的语词汇及结构框架,促进翻译认知的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