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林麝

林麝

林麝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动物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246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四川动物、兽类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等;林麝的相关文献由666位作者贡献,包括蔡永华、程建国、罗燕等。

林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0 占比:3.8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7246 占比:96.09%

总计:7541篇

林麝—发文趋势图

林麝

-研究学者

  • 蔡永华
  • 程建国
  • 罗燕
  • 胡德夫
  • 付文龙
  • 刘文华
  • 岳碧松
  • 王建明
  • 赵贵军
  • 王永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郭小兵; 黄志鑫; 张天祥; 丁建红; 高云云; 付雅君; 胡德夫; 刘刚
    • 摘要: 【目的】研究林麝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遗传结构,为指导种群遗传管理及其饲养种群种质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遴选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片仔癀麝场和逢春麝场,汉中市留坝县的太子岭麝场,采用分子粪便学的方法,采集220份新鲜的粪便样品,成功获得112条mtDNA控制区序列,计算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结果】在3个林麝繁育基地共检测到96个变异位点,均为简约信息位点,突变形式为转换和颠换,未出现插入和缺失现象;共获得3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578和0.0395,单倍型多样性以片仔癀麝场最高,为0.9539,留坝群体最低,为0.8428;饲养种群间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中,太子岭麝场和逢春麝场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0.1377)最高,而太子岭麝场和片仔癀麝场的F_(ST)(0.0772)最低。【结论】饲养林麝种群较之众多濒危有蹄类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但林麝饲养种群之间基因交流较少,建议实施基于非损伤取样的粪便mtDNA分析技术对群体内和群体间进行遗传管理,保护饲养林麝种群现有的遗传多样性。
    • 吴科君; 吴世磊; 苏宇; 蔡永华; 杨营; 龚杭; 蒋桂枚
    • 摘要: 林麝是亚洲东部特有的林栖小型反刍动物,因其分泌的麝香具有很高的价值而备受关注。我国具有丰富的林麝资源,但由于对林麝的乱捕滥猎,其数量急剧缩减。林麝的分布及食源特征是林麝种群的健康发展和延续的关键,因此通过查阅文献、走访等,对林麝种群的分布及食源进行分析,总结我国的林麝种群分布特征和食源概况,以及目前面临的风险。
    • 谌颖莲; 竭航; 赵贵军; 封孝兰; 张承露; 吴佳勇; 曾德军
    • 摘要: 为了解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基因mRNA序列信息及解析麝香的生物机制,通过转录组测序、Trinity拼接、反转录PCR扩增和Singer测序获取林麝FASN基因mRNA序列,并对FASN蛋白序列进化树构建、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互作蛋白、磷酸化分析及miRNAs结合预测,筛选与麝鼠(Ondatra zibethicus)FASN相同且与牛(Bos taurus)、山羊(Capra hircus)和绵羊(Ovis aries)不同的氨基酸位点作为麝香生物合成有关的关键位点。获取了林麝FASN基因的mRNA序列(GenBank ID:MW570770),其具有一定的物种保守性,筛选出16个关键位点,其中第307、602、657和1334位氨基酸能够改变蛋白羟基活性,预测出10个蛋白磷酸化位点,miR-1307-5p和miR-669与3′-UTR亲和能力较强。林麝FASN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差异信息可为解析麝香生物合成机制提供参考。
    • 杨威; 伍茜; 程建国; 罗燕; 王印; 杨泽晓; 姚学萍
    • 摘要: 干扰素在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了林麝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使用同源克隆方法首次克隆得到9条林麝干扰素α基因序列,序列全长均为570 bp,编码189个氨基酸,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5个保守的脯氨酸残基。9种亚型之间,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7.0%-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7%-99.5%。蛋白结构主要由5个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三级结构与牛和人干扰素α高度相似。结构域预测包含干扰素受体IFNAR结合位点。首次构建了林麝干扰素α表达质粒并成功使用毕赤酵母表达出林麝干扰素α,确定了1%的最佳甲醇诱导浓度与96 h的最佳诱导时间。使用qPCR首次确定了林麝干扰素α对林麝肺成纤维细胞FMD-C1干扰素刺激基因具有转录调控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调控作用在6 h达到最强。CCK-8法确定了林麝干扰素α可以抑制FMD-C1细胞的增殖,抗增殖作用也具有剂量依赖性。以上结果为林麝干扰素α的抗病毒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刘齐; 杨世兴; 张文; 齐敦武; 付为国
    • 摘要: 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viral metagenomics)方法,本研究从95份林麝粪便样品中检测到1株新型圆环病毒样(Circoviruslike)病毒,经过拼接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该毒株命名为ls-cyc。其基因组全长约3552 nt,GC含量39.00%,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即ORF1和ORF2。其中ORF1长度为1386 nt,ORF2长度为1953 nt。ORF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猪血清圆环状病毒的(MH170058.1)序列相似度为34.3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来自猪的圆环状病毒(MH170058.1)和鸭相关环状病毒(NC_030134.1)为同一进化分支。该病毒是否与林麝特定疾病相关有待于进一步流行病学研究。
    • 刘晓玮; 李瑞香; 王兴龙; 李晓
    • 摘要: 【目的】探究陕西林麝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了解林麝的遗传信息。【方法】采集林麝毛发提取DNA,测定43只林麝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和非编码序列置换环(D-loop)区序列,统计碱基组成,使用ClustalX 2.0软件对所有序列进行整合比对,以获得群体中的核苷酸多态位点(SNP);利用DNASP 5.10软件统计种群核苷酸多样性(Pi)、序列的单倍型数(H)、单倍型多样度(Hd)、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等参数;利用Mega 7.0软件计算Cytb基因和D-loop区序列不同单倍型间遗传距离,并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结果】Cytb基因和D-loop区序列中AT含量均高于GC含量,显示碱基组成具有偏好性;在Cytb基因和D-loop区内分别发现241和383个SNPs位点。其中,Cytb基因和D-loop区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28343和0.07707,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83和0.975,表明其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Cytb基因35个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831,D-loop区29个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6~1.342。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林麝存在2个线粒体支系,表明其具有2个线粒体母系来源;D-loop区的进化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结论】林麝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较高,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同时进一步支持了林麝和原麝属于一个分支的观点。
    • 邓英; 李强; 严立恒; 张白玉; 杨胡; 付萍; 孙珊珊; 颜其贵
    • 摘要: 【目的】比较表型差异的林麝肺源铜绿假单胞菌ZP-1株(不产绿脓菌素)和BX-1株(产绿脓菌素)的毒力表达情况以及在小鼠急、慢性肺部感染时的致病性,为林麝化脓性肺炎的治疗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比较ZP-1株和BX-1株的毒力因子表达差异,利用无创式气管插管滴注和制备琼脂糖包埋株的方法,建立ZP-1和BX-1株的小鼠急、慢性肺部感染模型,并检测小鼠急性、慢性感染肺脏残留铜绿假单胞菌数、白细胞总数和细胞因子含量,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ZP-1株的脓青素和胞外多糖表达量显著高于BX-1株(P0.05);BX-1株鼠李糖脂表达量显著高于ZP-1株(P<0.05);ZP-1株与BX-1株的脂多糖结构具有明显差异,特别是核心多糖处。小鼠急性肺部感染12 h时,ZP-1组小鼠肺组织铜绿假单胞菌残留数、白细胞总数和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BX-1组小鼠;感染24 h时,BX-1组小鼠IL-1β、IL-6含量超过ZP-1组。随着慢性肺部感染时间的延长,ZP-1组和BX-1组小鼠肺组织铜绿假单胞菌残留数、白细胞总数和IFN-γ含量均逐渐降低,IL-1β和IL-6含量均逐渐升高;除感染后第3天外,其余感染时间段ZP-1组小鼠肺组织白细胞总数均高于BX-1组;除感染后第14天外,其余感染时间段ZP-1组小鼠肺组织IL-1β、IL-6含量均高于BX-1组;在同一感染时期ZP-1组和BX-1组小鼠肺组织IFN-γ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林麝肺源铜绿假单胞菌ZP-1株对肺部感染的小鼠致病性更强。
    • 刘国庆; 胡文强(图)
    • 摘要: 近日,景东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收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在无量山保护区内拍到珍稀保护野生动物林麝影像。林麝属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首种栖息于无量山保护区内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偶蹄目野生哺乳动物,数量非常稀少,警惕性强,平时难以见到实体。本次能在无量山保护区内拍摄到林麝活动的视频及图片,实属珍贵,填补了多年来景东管护局在林麝视频及图片资料方面的空缺。
    • 王兴倩(文/图)
    • 摘要: 全世界一共有7种麝,中国就有6种,麝类资源丰富,有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等5种。其中分布范围最广,也相对最常见的是马麝和林麝。也许你对麝这类动物没什么了解,毕竟平时也见不到。但林麝身体中的一部分,你一定不陌生--麝香。麝香腺平时就异香扑鼻,每年一到春夏交替时就更香了,细品甚至有点香得发臭。
    • 赵力; 张靖; 罗中华
    • 摘要: 莫尼茨绦虫是反刍动物的重要寄生虫,主要危害犊、羔等幼龄仔畜,常造成仔畜大批感染和大量死亡。牛、羊、麝等反刍动物是其终末宿主,中间宿主是地螨,多呈地方性流行。治疗本病以驱虫为主,危重病例配合补液、强心等措施辅助治疗。流行过本病的地区或养殖场应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