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构造地质

构造地质

构造地质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68269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地学前缘、地质力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福建省地质学会2013学术年会等;构造地质的相关文献由660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波、付建明、秦勇等。

构造地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1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68269 占比:99.55%

总计:68577篇

构造地质—发文趋势图

构造地质

-研究学者

  • 姜波
  • 付建明
  • 秦勇
  • 万天丰
  • 刘云华
  • 刘力强
  • 刘德民1
  • 刘瑞珣
  • 刘益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福建地质》创刊于1982年,系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日期为每季季末。主要刊登内容为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岩石矿物、古生物、构造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环境地质、遥感地质等研究成果。
    • 张进; 曲军峰; 王勤; 程弘毅
    • 摘要: 丁文江先生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地质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地质学的诸多领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组建了我国最早的地质调查和科研机构,立德树人,培养了第一代地质学家,主导了前中央研究院的重大机构改革,为地质甚至科学事业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到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践行自己报效国家的理念。他是在我国开展系统性区域地质调查的第一人,开启了中国人系统地质填图的先河,先后填制了诸多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为后世我国构造地质界奠定了研究传统。他填图的区域从克拉通到造山带,从弱变形区到强变形带,填制的地质图也从简单到复杂,从关注地层到构造内容的逐步增加,不仅体现了一个地质学家野外填图经验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体现了我国构造地质学逐渐从地层学中独立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国际上构造地质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从地层学中分离出来的阶段一致。因此丁文江先生不仅仅是我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更是我国构造地质学的开山宗师。丁文江先生始终怀揣科学救国的信念,将自己的一生融入到科学救国、传播科学思想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科研活动与当时的国家建设联系,积极参与多项铁路选址、矿产调查与开发以及生态环境变迁等工作,这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中国地质学乃至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永载史册。
    • 祝文君; 杜学鑫; 尚鲁宁; 李攀峰; 潘军; 祁江豪; 孟元库; 胡刚
    • 摘要: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转换交接部位,也是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洋构造域全球两大构造体系的交汇点,蕴含着丰富的前沿地球科学问题。聚焦南海区域4+1次大洋钻探航次(ODP184、IODP349、IODP367、IODP368及IODP368X),系统总结了中生代以来南海深海盆从陆缘张裂、海底扩张,到气候环境和沉积演变取得的重要进展。基于南海共轭大陆边缘在形成演化过程中时空分布不均一性,凝练了陆缘伸展减薄过程、洋陆过渡带张破裂过程、岩浆活动动力学机制和莫霍面优选等4个科学主题。以往的大洋钻探多数限于南海大陆边缘北部中段,对整个南海的控制约束作用有限。针对上述科学问题,对南海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解释分析,在南海东北次海盆、西南次海盆和西北次海盆提出9个科学钻探站位,以期全面、完整和具体地揭示南海生命史。在今后工作中坚持深浅结合、难易结合的原则,开展实施南海大洋钻探,不仅具有支撑未来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在南海海域钻探的现实需求,而且对刻画南海完整生命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 摘要: 《福建地质》创刊于1982年,系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日期为每季季末。主要刊登内容为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岩石矿物、古生物、构造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环境地质、遥感地质等研究成果。
    • 摘要: 《福建地质》创刊于1982年,系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日期为每季季末。主要刊登内容为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岩石矿物、古生物、构造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规划等研究成果。
    • 摘要: 《福建地质》创刊于1982年,系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日期为每季季末。主要刊登内容为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岩石矿物、古生物、构造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环境地质、遥感地质等研究成果。
    • 李麒麟
    • 摘要: 马福川煤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西南50km处,矿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共有6层可采煤层,矿区边界受断层控制,矿区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和前第四系承压水两大类,含水层主要为基岩裂隙承压水.采用大井法进行矿井涌水量计算.
    • 吕赟珊; 董伟明
    • 摘要: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地质工程常见构造、构造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异同,进而分别从工程选址、地壳稳定性、斜坡稳定性、维护洞室安全几个方面分析构造地质于工程地质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旨在通过研究地质构造,有效应对地质灾害问题,增强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吕前辉
    • 摘要: 本次研究对构造地质、工程地质间的关系刍议后,对工程地质中构造地质学的应用情况加以研究,主要将构造地质运用到地壳稳定性评价、工程选址、提高地下室稳定性、评判斜坡是否稳定等中,以便将构造地质、工程地质融合,加速建设企业的发展进程.
    • 安晓东
    • 摘要: 在实际的施工中,没有充分认识到构造地质,就会出现对工程地质认识的偏差.为了更详细的认识工程地质就必须要充分了角构造地质和工程地质关系,良好的运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降低构造地质对于工程安全稳定性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