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杨朱

杨朱

杨朱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1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管子学刊、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等; 杨朱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治平、朱春学、王兆贵等。

杨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 占比:100.00%

总计:204篇

杨朱—发文趋势图

杨朱

-研究学者

  • 刘治平
  • 朱春学
  • 王兆贵
  • 于蕾
  • 冯金源
  • 冯韶
  • 刘固盛
  • 姚军
  • 徐华
  • 易中天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祁志祥
    • 摘要: 列子和杨朱,分别是战国时期发生很大影响的思想界"十豪"之一.二人思想分别导源于老子,但最终的主张各异.列子秉承老子道德论,主张贵虚持后,成为庄子思想的主要铺垫.杨朱秉承老子的"贵身"主张,发展出"贵己享乐"的学说,走向老子清虚无欲的反面.二人的思想言论集中保留在《列子》一书中.关于《列子》一书的真伪,传统的观点认为是晋人的伪书,但近来的研究认为《列子》属于古本的辑佚补撰,基本上可当做先秦古籍使用.本文依据《列子》,试图在比较研究中揭示列子与杨朱本同而末异的思想状况,补上先秦思想史研究的空白.
    • 刘固盛; 赵妍
    • 摘要: 杨朱作为先秦道家的重要人物,历史上存在着对他的诸多误解和批评,但理学家朱熹、林希逸以及明代心学传人朱得之等人对杨朱的评价则主要是正面的、肯定的.朱熹明确指出杨朱就是老子之弟子,其学"超然远举",他视杨朱为老子正宗的继承人,把杨朱放在道家思想史中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林希逸以"自然豁达"来概括杨朱思想的主旨;朱得之则认为杨朱思想"天真不凿",有"旷达之怀",于世有益.上述三位儒家学者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杨朱,并不约而同地肯定了杨朱的为我之学,而从本质上则反映出宋明理学对道家思想的深度认同.
    • 查纯
    • 摘要: 长久以来,杨朱之学因其一句流传甚广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名言而饱受争议,实际上,杨朱之学的思想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对于杨朱的人生哲学,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理解,既不能盲目追捧,也不能全盘否定。正确理解杨朱人生哲学的内容及其先进性和局限性,对于今天的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戴卡琳; 杨柳岸; 王晓薇
    • 摘要: 《孟子》中这句"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恐怕是早期中国文献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言论之一.由此,孟子批评杨朱"无君",墨翟"无父".这种将两人描述为"邪道"的说法自汉代以降越来越流行,二十世纪以来也始终是哲学界的主流观点.研究发现,孟子对于杨朱和墨翟的描述既没有任何实证作为依据,也没有得到任何先秦思想家的引述与回应.在"无根据"与"无反响"这两点上,我们都能找到消极与积极证据.就"无根据"而言,现有的文献中没有能够支持孟子所说的杨朱一毛不拔或墨子摩顶放踵的文本证据;但我们确实能在早期文献中看到一些可能启发了孟子论述的讨论.从"无反响"来看,孟子之后的关于"一毛"和"天下"的论述也显示出,直到《列子》的《杨朱篇》问世,孟子的言论都没有获得什么关注.这显示出,孟子在当时的影响力,并不如我们今天想象的那么强大.
    • 闫伟
    • 摘要: 杨朱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其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经历了兴盛、衰亡与活化的历程.近代学者对杨朱的生平事迹、学派归属、思想义旨、后学分化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辨.综合观之,杨朱是战国初年淮河流域的著名道家学者,思想上以"为我""贵己"的人生哲学为主.杨朱关注生命个体的价值理念源于老子,对庄子及黄老道家的重生、养生观念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存《列子·杨朱》篇是魏晋之作,但与《吕氏春秋》中的数篇可以共同作为研究杨朱后学思想的史料文献.杨朱后学出现"忍情性"与"纵情性"的学派分化,于秦汉魏晋时期形成适欲与纵欲的思想潮流.
    • 李晓英
    • 摘要: 杨朱一派为了阐释思想的需要,常常列举表示对比、对抗、相反观点的词汇,如大小之辨、公私之说、名实之辨(伪实对比)、生死对比、苦乐之辨、圣凶对比等等.从《列子》中的《杨朱篇》,《吕氏春秋》中的《本生》《重己》《贵生》篇及《庄子》中的《让王》《渔夫》《说剑》和《盗跖》篇来看,无论是人物对比,还是一般描述性的对比,还是直接的价值判断对比,杨朱一派思想都集中突出了对功名天下的疏离批判,对个体生命的顺任维护,凸显了人的生存意义和现实意义.
    • 何汉杰
    • 摘要: 《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可见在战国时期,墨家学说占据着十分显赫的地位。但是,秦汉以后,墨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难及为统治者重视的儒家和法家,也不如为士人重视的道家,它的衰落似乎寓示着某种历史文化的真相。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