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朱权

朱权

朱权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音乐、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南方文物、文化艺术研究、戏剧艺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等;朱权的相关文献由109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明花、姚品文、蒋力生等。

朱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99.0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91%

总计:110篇

朱权—发文趋势图

朱权

-研究学者

  • 叶明花
  • 姚品文
  • 蒋力生
  • 黄仕忠
  • 万伟成
  • 夏写时
  • 孙伟
  • 宋洋
  • 徐子方
  • 朱雅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彬
    • 摘要: 《臞仙神隐》一书的产生,与朱权的经历遭遇、志向、性格有直接的关系。朱权在《臞仙神隐》中阐述的"农道兼修"思想,受到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也是对传统道家"重农"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理念体现在隐与道合的境界论,农为隐本的修行论。《臞仙神隐》又是一部为"农道兼修"立规的书籍。
    • 盛况; 董文佳
    • 摘要: 《秋鸿》是我国古代著名琴曲,自明始600多年来,关于作者是谁一直未有定论。本文试图通过《秋鸿》作品本身,从它的情感内容、曲意、标题、唱词,特别是音乐的地域特色、音乐语汇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去挖掘出可能证实作者身份的线索与理由。
    • 张成全
    • 摘要: 作为藩王作家,朱权的杂剧创作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早期的雄心壮志与风流俊采,后期的抱道养拙与神仙道化,勾勒出朱权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其杂剧的特征主要有:严格的道德自律,自觉的伦理意识;喜庆热闹的场面,典型的宫廷剧风格;谨严的规矩,对杂剧的传承与创新。
    • 姚亚平
    • 摘要: 八大山人是明王朝的宗室,他的家族、家世对他的人生遭遇、思想情感、政治立场乃至艺术创作都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时人多以为八大山人本名"朱耷",其实不然,这只是八大山人参加科举考试而临时一用的庠名.八大山人的家族虽是皇亲贵族,却是明朝统治集团要防范和排斥的,在经济上也不富足.但无论如何,他毕竟与明王室有着血统的联系,家族基因、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和思想观念上的忠诚使他对明王朝情感上割舍不断,思想上忘怀不了,利益上抛弃不掉.他在后来的大部分岁月中,保持着普通文化人的心态、汉族子民的身份、文化传承者的情怀,当然,也保有前朝皇亲贵族的自得与自傲.
    • 涂东云
    • 摘要: 翻开不可磨灭的历史页章,相传两千五百年前,周灵王太子晋在此开墓炼丹。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被封为宁王,朱权的后人分为八支,其中一支世居南昌,朱权后裔朱耷,又名朱道玥,号良月,取名八大,来自"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八大初为高僧,尝持《八大圆觉经》,山人喜而跋之,因以自号。他八岁能作诗,十一岁嗜丹青,他祖父名噪江右,擅长山水画,他父亲擅长花鸟画。朱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习书画。
    • 刘梅兰
    • 摘要: 朱权所著的《太和正音谱》有意识地将戏曲纳入礼乐体系,自觉不自觉地回应和维持着明初朝廷"制乐以节乐"的主流话语导向,但朱权并没有因此而沦为政治附庸,他以史家的批评立场,对戏曲本质属性作了专门探索,特别是音律论与北曲谱、戏曲风格论、杂剧题材论等内容.这与其中保存的史料一起,共同体现了朱权戏曲批评的自我意识,皇室成员、藩王意识下的安乐平和、旷达和通脱心态,表现在戏曲批评上,便是推崇"礼乐之和",欣赏"中和之美".《太和正音谱》对三家之唱、杂剧十二科、十五体与二百零三格势等曲品式批评,也带有鲜明个性印记,微妙反映了朱权在洪武朝和永乐朝的不同境遇、心态和处世方式,以及永乐朝戏曲禁限政策的松动.这亦可视为《太和正音谱》初成于洪武朝,改定于永乐六年(1408)以后的有力证据.
    • 董杰
    • 摘要: 明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时期,与宋代奢华热闹的茶文化相比,明代的茶文化有很强的文人气质.朱权提倡茶事活动应崇新改易、质朴自然、清静高雅、宁静中和,构建出明代茶道清、新、简、雅的主旋律.朱权的茶道思想脱胎于明初的社会状况,与其自身较高的文化艺术造诣有直接的关系,更是其在政治上韬光养晦的需要,既超然物外,又务实创新.以崇新改易为宗旨,以茶言志,是中国茶道由繁琐复杂趋向简单天然的转折期,对明代及后世的茶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李健; 黄仕忠
    • 摘要: 姚品文《太和正音譜箋評》對所見或所知的七種版本作了介紹。今查得海内外所藏共有十四種版本,本文詳加比勘研討,以此爲基礎,對所有版本作詳細叙録,説明各版本的刻印、題署、行款、印章等,移録其序跋,略考其刊者、序跋作者及收藏者的情况,間述各版本的特色及相互關係,並以明清書目作印證,説明其傳承關係,以使學者可以概見現存所有版本的面貌。
    • 姚品文; 段祖青
    • 摘要: 朱权为中国的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他的裔孙四世宁王朱宸濠正德年间在南昌发动叛乱被镇压,株连朱权,他的著作被毁弃,成就被埋没,生平事迹也被歪曲。至今仍有不少人包括学界,误解他在南昌四十余年,只是为日后政治上的反叛而韬晦的策略。从《神隐》一书看,他到达南昌以后,就决心隐居一生。他的隐居并非消极无所作为,而是转变人生追求。在精神层面,回避富贵荣华和权力追求,进入对大自然的欣赏与思考;在实践方面,面向民族和民生。他在南昌四十余年的人生实践,和他的大量著作,证实了这一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