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景观格局指数

景观格局指数

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34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自然地理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0288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空间信息、遥感信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六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等;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文献由112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良林、何政伟、刘世梁等。

景观格局指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6 占比:1.1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0288 占比:98.88%

总计:30632篇

景观格局指数—发文趋势图

景观格局指数

-研究学者

  • 吴良林
  • 何政伟
  • 刘世梁
  • 吴涛
  • 周启刚
  • 周永章
  • 周长亮
  • 张寒野
  • 张永生
  • 曹广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健; 戚智勇; 彭舒妍
    • 摘要: 绿色基础设施(GI)的网络化构建,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斑块破碎化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识别现状绿色基础设施要素,依据景观连通性对GI网络中心分级;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评价现状GI网络格局,结合自然、人类活动因素构建生态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与重力模型构建连接廊道,并提取生态节点。结果表明:一级网络中心分布于长沙市的西南部、北部;中部生态阻力较大,不利于网络中心的连接,通过多级连接廊道的构建有效地连接GI网络中心;生态节点可提高较长廊道、阻力值较大区域的连通性,从而构建起多层级的GI网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提供参考。
    • 舒田; 熊康宁; 陈丽莎
    • 摘要: 【目的】探讨石漠化综合治理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规律,为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9、2015和2019年3期的影像数据和GIS与R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系统分析2009—2019年撒拉溪喀斯特高原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结果】①研究期内示范区土地主要利用类型为耕地、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耕地面积减少最大,达914.85 hm^(2),裸岩石栎地和裸土地等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灌木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园地面积增加迅速且动态变化度最大,为184.77%;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迅猛,从2009年的149.57 hm^(2)增加到2019年的381.89 hm^(2)。②撒拉溪示范区2009、2015和2019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47.25、243.25和245.53,研究期内示范区土地利用程度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上变化不大;2009—2015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均大于2015—2019年。③2009—2015年示范区内土地利用斑块水平景观指数变化显著,2015—2019年间变化较缓。研究期内示范区景观多样性、均匀度上升,景观破碎化程度增高、蔓延度下降。【结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干扰程度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建设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大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果还园工程。
    • 司晓君; 崔佳
    • 摘要: [目的]分析2000—2020年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快速城镇化地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中原城市群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两种方法,定量分析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①研究区生产用地面积明显减少(-7890 km^(2)),生态用地面积相对稳定(仅变化0.1%),生活用地面积快速增加(7638 km^(2));2000—2010年的“三生”用地转换面积远低于2010—2020年。②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先升后降,在区域整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郑州市下降幅度最大,济源市提高最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V)与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结合度指数(COHESION)、聚集度指数(A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性指数(SHEI)高度相关。③生态环境改善趋势小于恶化趋势,恶化的主要因素为林草生态用地向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以及生活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占用。④各类景观破碎化加剧,聚集度和连结度降低,景观形状趋于不规则化,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结论]两种评价指数对“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结果趋于一致,即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农业生产用地对林地和草地生态用地的占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 贾志斌; 赵锐锋; 韦江伟
    • 摘要: 【目的】阐明不同时期黑河中游地区河流湿地景观破碎化状况及变化趋势,探究景观破碎化与湿地损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1975年、1992年和2001年的TM与2016年的E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分析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的时空变化,运用相关分析揭示湿地景观破碎化与湿地损失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1975~2016年期间黑河中游湿地景观只占总面积的2.5%~3.0%,湿地面积净损失6213 hm^(2),湿地的景观格局朝着破碎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破碎化过程直接导致湿地面积的减少从而造成湿地损失。【结论】湿地破碎后的景观格局会降低下一个时期湿地发生损失的机率,探索湿地景观破碎化与湿地损失间的关系能够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更好的防止和降低湿地损失。
    • 邓力维; 徐丽华
    • 摘要: 城市建筑物的扩张使得不透水面挤占了大量的自然生态空间,利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有助于快速掌握区域生态变化过程。以重庆市生态典型示范区南川为研究区,利用2002、2011、2016年3期多时相Landsat影像,通过耦合绿度、湿度、干度、热度四个因子,计算各个时期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采用归一化不透水面指数提取各个年份的不透水面信息,借助景观格局指数揭示不透水面时空变化对区域生态的影响,最后结合人类活动范围以及经济、政策等多角度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南川区的RSEI均值由0.6791下降至0.5712,再上升到0.6669,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恢复。构成RSEI的四个因子中,对区域生态影响最大的是绿度指数,其次为干度指数。(2)2002—2016年间研究区不透水面扩张主要以内部填充为主,不透水面年增长率约为6.31%。(3)不透水面斑块面积较大、聚集度高、结合度强的区域RSEI值低,生态等级为优的区域相较生态质量差的区域聚集度低12%左右。(4)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范围、生态政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道路距离每增大100m,RSEI值提高约0.0149;积极的生态政策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合理利用现有不透水面进行建设,增加不透水面形态的复杂性和分散性,保护已有植被,注重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
    • 鲁李灿
    • 摘要: 村庄合理布局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的重要保障。借助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分析、变异系数分析等方法,选取典型山区太湖县县域的村庄居民点,从自然、经济、区位和设施等方面分析居民点分布特征、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指导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 朱林富
    • 摘要: 以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MODIS-EVI数据为基础,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四川省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破碎度减小的是劣、高覆盖度,形状复杂化的是低、中覆盖度,最大斑块优势减弱的是中覆盖度,聚集性减弱的是劣、中覆盖度。在景观水平上,破碎度增大的在川西北和川南,形状复杂化的在成都平原、川西北和川南,最大斑块优势和连通性增强的在攀西,聚集性增强的在川东北和攀西,多样性和均匀性增强的在成都平原、川东北和川南。在类型水平上,破碎度增大和形状复杂化的是川西北的低、中覆盖度和川南的中、高覆盖度;最大斑块优势增强的是攀西的中覆盖度;聚集性增强的是川东北的劣、低、高覆盖度和攀西的劣、中、高覆盖度。
    • 李羽洁; 刘怡; 陈俊华; 刘一丁; 谢川; 谢天资; 何政伟; 慕长龙
    • 摘要: 研究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可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3S”技术,利用Fragstats 4.2软件选取12个景观指数从斑块水平、类型水平、景观水平3个方面,对南充市主城区的绿地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优化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南充市主城区绿地斑块总数12822个,总面积5707.53hm^(2),绿地覆盖率为40.39%。景观类型较为丰富,但比较破碎。(2)各类绿地中以区域绿地面积最大,占37.43%,其次是公园绿地,占30.50%。区域绿地和公园绿地斑块较为完整,而各类附属绿地和防护绿地较为破碎。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区域绿地斑块形状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相反道路、居住区附属绿地形状复杂,受人类影响较大。(3)各类绿地在不同区域间分布不均。特别是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顺庆区,占全部公园绿地的56.48%,高坪区公园绿地最少,仅占10.87%。除公园绿地和区域绿地外,3个区的其他绿地均表现为斑块离散程度较大。在今后的城市绿地建设中,应注重改善斑块类型,优化斑块布局,适当增加中、大型斑块数量,连接破碎的斑块,增加景观空间连接性,为物种迁移和能量流通提供保障,尤其注重附属绿地与山体绿地的开发利用,增大绿地斑块之间的服务半径,使空间分布更趋于合理。
    • 苏礼梅; 朱淑娴; 余楚翘; 李丽; 吴巩胜; 国洪艳
    • 摘要: 【目的】探讨祁连山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动态响应。【方法】基于2001—2019年土地覆盖数据,应用景观格局指数、人为干扰指数和GIS空间分析。【结果】(1)祁连山整个景观类型中面积占比最大的是草地,面积占比57.06%,其次是灌丛、建设用地、耕地和裸地,水域、林地和冰雪覆盖地最少,面积占比0.18%;2001—2019年草地、林地、建设用地、裸地和耕地的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都有所增大,水域则没有明显的破碎化现象。(2)祁连山整体景观多样性水平降低,破碎化程度也降低,各景观要素分布不均匀并且向着聚集的趋势发展。(3)研究区域内中度干扰型景观的总面积最大,占景观总面积的57.40%,轻度干扰型景观的总面积次之,占景观总面积的39.18%,重度干扰型景观总面积最少,占景观总面积的3.42%;HI高值区域主要景观为建设用地和耕地,HI低值区域主要景观类型为冰雪覆盖地、水域和裸地,HI中值区域主要景观类型为草地、林地和灌丛。(4)祁连山地区人为干扰度与香农多样性指数、形状指数、斑块密度和景观破碎度均呈正相关,与聚集度呈负相关。【结论】改善祁连山景观格局需要在减少人为干扰的基础上,实施科学有效的生态管理措施。
    • 梁加乐; 陈万旭; 李江风; 董孟君; 周婷; 潘思佩
    • 摘要: 黄河流域快速的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加剧了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景观破碎化,引发了诸如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功能减弱以及生境破碎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探明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对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以往研究缺乏对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归因分析的相关研究,难以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景观格局优化提供科学指导。基于FRAGSTATS4.2软件测度了2000—2018年黄河流域县域单元景观破碎化时空格局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了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分异的成因。研究表明:①研究期间黄河流域斑块密度(PD)无显著变化,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斑块面积(Area_AM)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聚集度指数(AI)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蔓延度指数(CONTAG)持续降低,分离度(DIVISIO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逐年增高。②研究期间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逐渐加剧,流域中下游各省破碎化程度变化剧烈,上游各省破碎化程度变化趋于平稳。③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受到自然、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因子间存在显著交互增强效应,不同分区主要影响因子明显不同,人类活动强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探明流域景观破碎化形成机理提供思路,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制定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