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不整合

不整合

不整合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33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967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中国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等;不整合的相关文献由943位作者贡献,包括查明、吴孔友、赵乐强等。

不整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9 占比:3.0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8967 占比:96.93%

总计:9251篇

不整合—发文趋势图

不整合

-研究学者

  • 查明
  • 吴孔友
  • 赵乐强
  • 陈中红
  • 高长海
  • 杨勇
  • 林畅松
  • 蒋有录
  • 陈涛
  • 刘景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嘉琦; 李宗星; 刘奎
    • 摘要: 依据地面地质调查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部主要不整合面的接触关系和发育特征,并利用古温标(镜质体反射率(R;)、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和地震地层趋势延伸法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燕山期剥蚀量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东部旺尕秀、牦牛山一带晚燕山期剥蚀量为500~2300 m,研究区南缘格尔木、大干沟、纳赤台一带剥蚀厚度最高达2000 m,研究区北缘绿梁山、大柴旦一带增大到平均1750 m,至柴东欧南凹陷、霍布逊凹陷逐渐减小到平均700 m。该区剥蚀厚度表现出由周缘老山向坳陷中心逐步减小的趋势,并呈现出“东西分块、南北分带”的特征。柴达木盆地东部燕山运动发生的时间为87~62 Ma,该时期研究区整体处于SE-NW向弱挤压的环境,与早白垩世末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块群和欧亚大陆拼合有关,导致柴达木盆地东部差异隆升,形成现今欧龙布鲁克隆起带的雏形,并进一步控制该区油气的富集,一方面是造成局部地区地层剥蚀严重,油气散失;另一方面是因构造挤压,在覆盖区挤压拗陷,主力烃源岩进一步深埋,该区侏罗系烃源岩进一步成熟生烃,下伏石炭系烃源岩经历二次生烃;同时在挤压环境下形成一系列的近EW向的圈闭,有利油气的调整、聚集。
    • 朱如凯; 崔景伟; 毛治国; 曹正林; 王兴志; 高长海; 刘永福
    • 摘要: 近年来,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综述中国地层油气藏"十三五"勘探进展并展望未来地层油气藏的重点勘探领域,开展了典型地层油气藏解剖,研究大型碎屑岩超覆或削截型、碳酸盐岩风化壳型、火山岩或变质岩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评价地层油气藏资源潜力.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和石炭系、中国三大克拉通盆地(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震旦系顶—奥陶系以及松辽盆地基岩等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油气当量均在亿吨级或十亿吨级.②大型地层油气藏受盆缘或盆内隆起周缘长期继承性古斜坡、区域不整合和输导体系控制,发育准层状集群式巨型—大型地层油气聚集,存在风化壳和内幕2类地层油气藏,均可大规模成藏.③地层油气藏勘探重点领域为中国三大克拉通震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层间或层内不整合风化壳、准噶尔盆地6个斜坡区二叠系碎屑岩超覆或削截地层、火山岩或变质岩为主的基岩.④未来勘探技术可加强盆地内部多级不整合的识别、成藏要素综合分析以及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集成,围绕纵向上发现新含油气层系、平面上扩展新含油气区,构建大型地层油气藏成藏理论并推动中国地层油气藏勘探.该研究成果对于未来勘探技术发展、地层油气藏重点领域部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陈棡; 卞保力; 李啸; 刘刚; 龚德瑜; 曾德龙
    •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中浅层油气藏具有远源、次生的特征,而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断裂、砂层、不整合等要素的系统刻画及其空间组合关系研究,梳理出断裂垂向单一输导型、断裂-毯砂阶状输导型、断裂-不整合复合输导型等3类输导组合类型.结合输导体系与成藏过程及成藏要素的时空耦合关系,总结出3类优势输导体系控制下的成藏模式:断裂垂向单一输导控制下的立体成藏模式、断裂-毯砂阶状输导控制下的环凸成藏模式、断裂-不整合复合输导控制下的连片成藏模式.综合输导要素配置关系及成藏背景,指出阜康凹陷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是寻找中浅层高效油气藏的重要接替区.
    • 刘天顺; 张锐锋; 丁文龙; 焦保程; 王少春; 吴晨林; 杜晓宇; 周志成; 薛明旺
    • 摘要: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是一个NE-SW向展布的中—新生代的弧形走滑拉分盆地.依据地层古生物微体化石组合特征、不整合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包括声波时差法确定不整合面)、不整合面的地震响应特征等方法综合研究,发现了下白垩统内部不整合.不整合面之上发育固阳组,之下发育乌尔塔组.固阳组全盆普遍发育,地层厚度差异不大.乌尔塔组主要分布在靠近狼山断裂附近的两个小凹陷内,地层厚度整体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地震资料的时深转换结果显示:南部小凹陷地层厚度大于北部小凹陷,在南部最厚处约800 m,北部最厚处约600 m.乌尔塔组沉积后,盆地受中燕山运动的影响,受到NW-SE向挤压应力,由于挤压作用差异抬升,地层遭受剥蚀,形成下白垩统内部不整合.该不整合具备从西北往东南由平行不整合逐渐转变为角度不整合的特征.结合不整合的成因特征和地层厚度变化,将早白垩世盆地的构造演化分为早白垩世早期断陷阶段、早白垩世中期挤压抬升剥蚀阶段、早白垩世晚期弱伸展坳陷阶段.
    • 何泽宇; 申俊峰; 张善明; 刘俊; 杜佰松
    • 摘要: 内蒙古乌海桌子山花岗岩体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与阿拉善地块东缘交汇处,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039±79) Ma和(1866±120) Ma,属古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正长花岗岩与二长花岗岩均属钙碱性岩系列,两者具有富硅、富铝、富钾,而相对贫钛、贫钠、贫钙的特征,且A/CNK值在1.19~1.32之间变化,均属于过铝质花岗岩.两者之间的稀土总量相差较大,其中二长花岗岩的稀土总量(∑REE)为17.36×10-6~11.704×10-6,正长花岗岩的稀土总量(∑REE)为241.05×10-6,但均表现出轻稀土(LREE)明显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的特点,前者呈明显负Eu异常(Eu/Eu*=0.36),后者呈明显正Eu异常(Eu/Eu*=3.39~4.89),表明正长花岗岩的分离结晶程度更高.在微量元素方面,正长花岗岩表现出富集Th、U、Pb及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等),相对亏损Ba、Nb、Ti等特征;二长花岗岩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亏损Th、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特点.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二者为同一岩浆作用时期不同阶段泥质岩石部分熔融的结果,代表了同碰撞阶段的产物,指示桌子山地区在古元古代末期存在两期岩浆事件.结合该区地层产状和接触关系以及矿产分布特征,认为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古元古代末期完成了最后一次拼合造山事件.
    • 周彦希; 关旭同; 周天琪; 周家全
    • 摘要: 为了深化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前构造演化研究,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齐古断褶带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露头剖面为例,利用野外地质调查、二维地震剖面解释、无人机航拍建模,分析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地层之间地层接触关系,结合重矿物不稳定系数和地层厚度分布,得出区域不整合的成因,建立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上侏罗统喀拉扎组和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地层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与中-晚侏罗世欧亚板块南缘一系列的碰撞拼合背景下构造变形引起的剥蚀密切相关.自晚侏罗世进入挤压构造背景以来,天山北缘的构造活动经历了由强到弱的过程,强烈的构造抬升使得喀拉扎组沉积范围明显缩小并整体遭受暴露剥蚀,清水河组超覆在喀拉扎组地层之上形成区域不整合.
    • 刘博; 张文高; 陈正乐; 袁峰; 韩凤彬; 霍海龙; 李季霖
    • 摘要: 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是研究Rodinia超大陆裂谷裂解过程的关键地区.在阿克苏地区裂谷序列中,发育有不整合面.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巧恩布拉克组、尤尔美那克组和苏盖特布拉克组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对Rodinia超大陆裂谷期不整合面的形成时间、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物源变化以及不整合面的构造意义进行了讨论.碎屑锆石测年结果显示:尤尔美那克组于708 Ma后开始沉积,苏盖特布拉克组于577 Ma后开始沉积,被剥蚀的阿克苏群为尤尔美那克组和苏盖特布拉克组提供了局部物源.结合前人资料分析表明:①巧恩布拉克组与尤尔美那克组之间角度不整合面形成于717~708 Ma之间,苏盖特布拉克组与下伏地层间不整合面形成于580~577 Ma之间;②阿克苏地区724~717 Ma之间发生了一次幕式裂陷作用,这次幕式裂陷作用可能代表了 Rodinia超大陆裂谷裂陷期的高潮;③苏盖特布拉克组与下伏地层间不整合面是Rodinia超大陆裂谷裂-坳转换界面,这个界面时限为580~577 Ma;④"雪球地球"事件显著地促进了不整合面形成时的剥蚀作用,巧恩布拉克组与尤尔美那克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苏盖特布拉克组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的形成分别受到了 Sturtian冰期、Gaskiers冰期的影响.在本文中,不仅阿克苏地区裂谷期不整合面的成因机制得到了探讨,也一并完善了阿克苏地区裂谷的演化模式.
    • 高丹; 程日辉; 沈艳杰; 候世林; 付秋林; 王嘹亮
    • 摘要: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储层以特低孔、超低渗型为主,对本区次生孔隙的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和有利油气聚集区的重要内容,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利用钻井、岩心和物性资料分析,采用岩石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储层的岩石类型、孔渗特征以及孔隙类型进行研究,确定了次生孔隙带的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本区次生孔隙的发育除受到成岩作用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物质成分、沉积相带、地层不整合和构造裂隙等因素的控制。其中,沿地层不整合风化界面和大断裂的淋滤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中部地区地层不整合界面附近是有利的次生孔隙带发育位置。
    • 韩梓航
    • 摘要: 输导要素在深部油气往圈闭运移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在对含油气盆地进行潜力分析时,对油气输导要素的研究往往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工作。对输导要素进行精细刻画不但可以明确潜在的含油气区域、指导勘探部署,同时还是分析含油气盆地勘探价值、评价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断裂、不整合结构体以及横向输导砂岩层三个主要的油气输导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各自的输导机制、输导方式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