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483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3094篇;相关期刊322种,包括法制与社会、社区、劳动保障世界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第三届北京大学老龄健康博士生论坛等;时间银行的相关文献由74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功、吴振东、佚名等。

时间银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5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094 占比:99.25%

总计:63572篇

时间银行—发文趋势图

时间银行

-研究学者

  • 陈功
  • 吴振东
  • 佚名
  • 佟雨航
  • 夏辛萍
  • 曹梅娟
  • 佟才录
  • 夏珏滢
  • 张承蒙
  • 张达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印荷杨
    • 摘要: 为了应对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现状,部分城市的部分社区进行"时间银行"养老服务试点.本文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内涵与意义、高校开展"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优势、高校开展"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策略与建议等三个方面阐述高校开展"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路径,以期推动高校"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开展,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 陶士贵; 张瑛
    • 摘要: 从经济学角度看“时间银行”,其重要作用之一是实现时间货币的延期兑付。时间货币属于补充货币类型之一,允许被商业经济社会边缘化的老龄群体再次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时间货币交易与延期兑付,能够调动闲置劳动力禀赋为高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从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时间货币能否顺畅发挥其补充货币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时间银行”的未来发展。当前,时间货币运行仍存在信用保障不足、定价同质化、记录方式不完备、机制不完善、价值“异变”等困境。鉴此,应遵从“互助+银行”创新发展理念,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健全时间货币养老服务区别定价机制、继承转让机制、信贷机制与风险应对机制,实现时间货币跨区域流通与承兑,同时控制时间货币承兑规模,防范时间货币“异变”风险。
    • 王蓓
    • 摘要: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也是我国第一个建立时间银行的城市,从1998年至今,上海对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教训。本文在对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相结合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晋阳街道时间银行、“老伙伴”计划和虹口区时间银行三个典型案例对上海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试点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 彭瑞; 邓舒文; 竺雅莉
    • 摘要: 共享经济下的“时间银行”,优缺互补,能解决共享养老思想观念难以与时俱进、信用体系亟待完善、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联合政府、金融、企业、NGO、志愿者、老年人等主体参与,提出基于“时间银行”的共享养老模式,从业务类型、平台服务功能、信用体系、数据信息、管理思想5个方面设计准则,提供信息集成和一体化的专业个性化服务,精准对接,合理调配资源,降低养老的社会成本,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 陈嘉琪; 陈小嫦
    • 摘要: 养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较早出现,并探索了很多养老方案。其中,互助养老模式之一的时间银行在多国取得良好成效。我国引进时间银行虽已有数十年,却至今并未广泛实施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流、政策流以及政治流三源流展开分析,发现我国时间银行政策之窗开启已具备的条件包括:其所针对的养老问题急需解决、政府执政理念和国民情绪的支持;尚未具备的条件为政策方案不够成熟完善。文章以社会理论为视角,梳理了广州、南京、上海、青岛以及北京五地的时间银行运营模式,发现目前实施方案中存在以下不足:政府宣传力度不够、信息化管理制度落后以及志愿者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应当加强时间银行普及宣传、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引进区块链为时间银行提供技术保障。
    • 马岚
    • 摘要: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行我国“立德树人”教育背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领域便依托于相关的教育纲要以及法律政策,推动我国志愿服务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全新的发展体系之一,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可以完成文化的引导建设,形成重要的建设任务;确保能够形成便捷、灵活、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平台,完善整个志愿服务管理以及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志愿者组织能够完成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在改进过程中,学校可以提供专业互助、学生互助、班级互助、社会实践活动,以引导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成长,为新时期高校青年工作提供全新的发展模式。此模式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极为重要的教育作用,构建全新的和谐社会。因此,本文就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时间银行联盟建设研究展开讨论。
    • 周敏洁
    •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养老模式难以充分缓解当前的养老困境。以“时间银行”为主要模式的互助养老对缓解养老困境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现有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阐明“时间银行”这一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分析当前时间银行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时代背景,结合“互联网+”,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 焦慧芳; 何梅; 田舫碧
    • 摘要: 时间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全面了解时间银行的研究发展,对科研人员、政企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梳理了2000年~2020年间发表的相关时间银行的文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分别从研究主题、演进趋势和研究热点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银行相关的文献呈现快速递增的趋势;时间银行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社区养老、养老服务;主要的研究主题为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机制研究、基于新技术新理念的时间银行应用研究、时间银行参与意愿研究三个方面,并通过对这三方面的文献整理发掘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时间银行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 王璐祯; 周可歆; 李超
    • 摘要: 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群体在社会参与过程中的需求。通过分析社交媒体时代下老年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老年群体社会参与过程中的需求特征,提出以“时间银行”理念为基础的“银发网红”服务体系。以“银发网红”为用户主体,架构了具有志愿服务内涵的自给型养老循环服务模式的相关要素。该服务体系的要素模型框架可有效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达到了新型老年服务的良性提升。
    • 王馨阳; 赵芷渔; 邹馨珈; 梁乐凡; 吴宇飞
    • 摘要: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已经成为老龄人口总数第一的国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国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时间银行模式,并在多地试点,同时进行了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目前,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模式仍存在资金紧张、人手紧缺及群众普及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模式相结合,有效缓解资金与人手紧缺的问题,大幅度调动群众力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提出政府应加大对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模式的宣传、增加对相关机构的补贴和健全评估机制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营造积极的老龄化氛围,建立我国特色养老新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