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菌苗

无菌苗

无菌苗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825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植物学报、种子、亚热带植物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技术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 等;无菌苗的相关文献由106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彩云、王永、刘新星等。

无菌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1.3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825 占比:98.59%

总计:13008篇

无菌苗—发文趋势图

无菌苗

-研究学者

  • 王彩云
  • 王永
  • 刘新星
  • 李忠旺
  • 王芳
  • 陈子萱
  • 严显进
  • 吉云
  • 周芳芳
  • 岑秀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磊; 郑守如; 刘秋兰; 田成方; 倪浩洋; 曾勇; 曹光
    • 摘要: 为验证无糖组织培养在辣椒种苗快繁方面的应用效果,以2个辣椒品种的种子和无菌苗幼茎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试验处理,结果表明,经过8~10 d暗处理可明显缩短辣椒种子的萌发时间,得到的幼苗长势也有明显提高;2个辣椒品种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 mg/L+NAA 1.0 mg/L、MS+6-BA 1.5 mg/L+NAA 1.0 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均为MS+6-BA 4.0 mg/L+NAA 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NAA 0.3 mg/L。无菌瓶苗进行无糖组培接种时,经过5 d的密闭处理培养可极大地提高转接苗的成活率,另外无糖组培苗无需经过炼苗过程可直接移栽,且移栽成活率达100%,与传统组培方式相比,无菌无糖组织培养可明显提高2种辣椒的育苗效率。
    • 陈子萱; 胡宇; 田福平; 刘新星; 李忠旺
    • 摘要: 以全叶苦苣菜种子和植株为材料,进行外植体的灭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研究.结果表明,全叶苦苣菜的种子和茎段经过灭菌,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可获得无菌苗.用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材料为无菌苗下胚轴,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BA+1.5 mg/L 2,4-D,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ZT 2.0 mg/L+IAA 0.5 mg/L,分化出的不定芽在培养基1/2MS+IAA 0.2 mg/L上生根效果较好,可以获得健壮再生植株.试管苗移栽到温室,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移栽后植株的植物学性状和野生植株基本一致.
    • 邹欢欢; 程明圣; 邹娜
    • 摘要: 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方式对白芨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不同尺寸育苗袋对白芨无菌苗移栽成活的影响以及遮荫强度对白芨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方式处理的白芨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但固体BJ4培养基中的球茎大于其他处理.育苗袋以较大规格(16 cm×20 cm)处理的无菌苗平均成活率及生长量较好.就遮荫强度而言,四针的遮阳网更利于白芨容器苗的成活和生长,移栽两个月后成活率为60%,平均株高为5.65 cm,而无遮荫状态不适合白芨容器苗的生长.
    • 苗卫东; 高换超; 李俊涛; 王宇扬; 李凯薇
    • 摘要: 月季花大而香,是名贵的观赏植物,但采用常规的扦插和嫁接繁殖方法进行繁殖成活率不高.采用霍尔恩月季一年生枝条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以扩大繁殖系数,试验首先以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月季萌芽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然后用获得的月季无菌苗叶片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暗培养时间等多种因素对霍尔恩月季叶片不定芽诱导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季腋芽萌发较适合的培养基为WPM+BA 1.0 mg/L+NAA 0.1 mg/L+20 g/L蔗糖+6 g/L琼脂粉;继代培养较适合的培养基为WPM+BA 1.5 mg/L+NAA 0.2 mg/L+20 g/L蔗糖+6 g/L琼脂粉;TDZ对叶片不定芽再生有诱导作用.最适的培养基为MS+TDZ 2.0 mg/L+NAA 0.2 mg/L+20 g/L蔗糖+6 g/L琼脂粉,暗培养时间为7 d,叶片的不定芽最高诱导率为9.70%.
    • 熊雅倩; 邓显豹; 张会会; 杨东; 孙恒; 刘娟; 杨美
    • 摘要: 以莲(Nelumbo nucifera)授粉后18天的莲子胚芽为外植体,通过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炼苗移栽,建立了莲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结果 表明,将胚芽外植体诱导出无菌苗的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固体培养基添加0.5 mg·L-16-BA、0.5 mg·L-1 NAA、30 g·L-1蔗糖、0.5g·L-1活性炭和0.8g·L-1琼脂,培养60天诱导率高于85%,其中秋红阳走茎节数最多(3.9).最佳继代培养基为将初代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提高到80 g·L-1,走茎采用两节一切的分苗切法,无菌苗可50天继代1次,最多可继代6次,不同品种的增殖系数介于4.0-6.7之间,以秋红阳最高(6.7).于5-7月将生根的走茎无菌苗移栽入泥炭∶塘泥=1∶2(v/v)的混合基质中进行培养,成活率均大于83.9%.采用上述快繁技术,理论上1个莲子胚芽经过近1年可繁殖出种苗1465株.该研究建立了莲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可为莲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韩志平; 王丽君; 张海霞; 张琨
    • 摘要: 以大同黄花菜种子培养形成的无菌苗的根、茎、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种子去皮后灭菌和萌发效果最好,二次灭菌可消除萌发期间的污染,萌发率达100%.无菌苗的根、茎、叶切段接种培养后,仅茎段诱导形成了不定芽,其中MS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达87.5%,继代培养全部顺利抽生叶片,生根培养有45%发生根系,形成了完整的试管苗.根和叶的切段在诱导培养基上没有任何形态变化.说明黄花菜无菌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是可行的,根和叶的切段难以诱导形成组培苗.
    • 范小峰; 卜婷; 刘丽萍; 张丽娟
    • 摘要: 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成熟种子为材料获得无菌苗,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分别用无菌苗的叶片、茎段和上胚轴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芽增殖及不定根诱导.结果 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茎段和上胚轴,其最佳配方均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茎段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化效果最佳,其最佳配方为MS+6-BA 1.0 mg/L+IBA (0.1~0.2) mg/L;芽增殖的最佳配方为MS+6-BA 1.0 mg/L+IBA 0.2 mg/L,增殖系数高达15.4;生根的最佳配方为1/2MS+IAA(0.5~1.0)mg/L,生根率达100%.移栽后植株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7%.
    • 华梅; 孔继君; 向振勇; 赵黎明; 蒋宏
    • 摘要: 采用液体悬浮培养的方法对文山兜兰种子进行萌发培养,以花宝1号(1g/L) +C (0.5g/L)+椰子粉(10g/L)+琼脂(8g/L)+蔗糖(20g/L)+6-BA (1.0mg/L)+NAA (2.0mg/L)和花宝1号(1g/L) +C(0.5g/L)+椰子粉(10g/L)+琼脂(8g/L)+蔗糖(20g/L) +6-BA (2.0mg/L) +NAA (1.0mg/L)分别作为壮苗和生根培养基对文山兜兰幼苗进行培养.结果 表明,采用液体悬浮培养的方式,文山兜兰种子萌发的时间为(59±2.67)d,平均萌发率为(66.33±6.22)%.采用该壮苗和生根培养基,文山兜兰幼苗生长健壮,并且根系发达、粗壮,成活率高.通过炼苗方法操作,在水苔基质中,移栽后的幼苗成活率高达90%以上.
    • 牛俊乐; 黄斌政; 潘彩娟; 韦相龙; 农艳丰
    • 摘要: 以紫果百香果无菌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比例的混合基质材料作为移栽基质,探寻无菌苗移栽过程中适宜的基质种类及组合.结果表明:选用的4种移栽基质中,基质组合A(菜园土:蛭石:珍珠岩=2:1:1)中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在30d后为82%,高于其他3个组合.
    • 卢登洋; 杨彦强; 张乔乔; 闫芬芬; 林彩霞; 吴翠云
    • 摘要: 为开展酸枣砧木育种及其无性系砧木的繁育提供条件,并为开展酸枣幼苗相关研究提供均一试验材料,以酸枣种子在无菌条件下萌发的幼苗作为外植体供体,子叶切断作为丛生芽初代诱导培养的接种材料,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选择最佳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对酸枣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枣种子经预处理后,用自来水浸泡12h,75%酒精消毒30s,1%和2%的次氯酸钠各振荡10min,剥去种皮消毒效果较好,污染率为3.33%,成活率为96.60%;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mg/L+IBA 0.5mg/L;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1mg/L+IBA 0.5mg/L,生根率达到88.89%.本研究结果缩短酸枣种苗生产周期,为酸枣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试验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