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战略竞争

战略竞争

战略竞争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4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35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国际展望、国际问题研究、当代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学会第八届年会等;战略竞争的相关文献由334位作者贡献,包括雷墨、滕建群、郗润昌等。

战略竞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3 占比:11.3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535 占比:88.67%

总计:2859篇

战略竞争—发文趋势图

战略竞争

-研究学者

  • 雷墨
  • 滕建群
  • 郗润昌
  • 阎学通
  • 陆小华
  • 刘富贵1
  • 叶晓迪
  • 吴心伯
  • 吴涛
  • 周是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光海
    • 摘要: “灰色地带”是一种低于战争门槛的博弈战略及策略,也是由此导致的介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一种冲突形式。美国是这一战略的积极实践者。早在冷战时期,它就曾针对苏联和中国等广泛推行这一战略。冷战结束后,由于安全环境改变,该战略一度遇冷。但大约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起,随着中俄等强国崛起和在国际事务中日益活跃,“灰色地带”又重新进入美国的战略视野,直至美国2017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18年版《国防战略概要》提出美国已进入与中俄等对手“战略竞争”的时代后,该战略再次受到青睐,并成为美国开展“战略竞争”的主导性选择。美国重拾“灰色地带”,并非如它所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有着更为切实的原因及战略考量。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 姚志奋
    • 摘要: 在美国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在国际上自塑良好的中国形象是我国在较长时间内做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工作的应有之义。为此,我国应着重从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形象和人道主义大国形象两个维度入手,最大限度地提升中美两国的兼容性,最大化地拓展两国的合作空间。基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中国形象面临被恶化的传播生态,我们应坚持共情传播原则,综合利用驱动民间传播主体、讲好中国故事、借助视觉话语和构建分众传播格局等方式自塑中国形象。
    • 董亚星
    • 摘要: 随着亚洲经济的强劲发展、中国崛起步伐不断加快,美国在奥巴马政府后期就将战略重点开始转向亚太地区。美国政府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认知的变化,即逐步将中国视为是“竞争者”“头号竞争者”“战略竞争者”甚至是美国的“威胁”反映了美国对华战略发生重大转变。自2017年1月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美接触、合作、竞争让位于中美竞争、战略竞争和一定领域的有限合作。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月新上台的美国新任总统民主党人拜登不仅没有回归中美全面接触战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甚至更进一步地全面深化了中美竞争。了解这一战略变化对于我国如何应对尤为重要。
    • 吴心伯
    • 摘要: 拜登政府继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基本定位和对华政策基本思路,同时试图打造对美国更有利、更可持续的对华竞争战略。执政一年来,拜登政府以竞争的名义,全方位强化对华遏制、打压与威慑。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在对华关系上也有合作需求,表达出避免冲突的愿望。中国在处理对美关系上展现出战略定力和塑造力,面对美国的遏制、打压和挑衅进行坚决斗争,同时以积极的外交运筹塑造中美互动的环境和进程。当下驱动中美关系朝着消极方向演变的动能依然强劲,双方应面对竞争不断加剧的现实塑造两国关系的新常态,提升竞争的良性,增加合作的空间,降低冲突的风险,其中确立并守住两国关系的下限尤为重要。
    • 翟崑
    • 摘要: 近期,元宇宙作为数字概念发展火爆,衍生出元宇宙经济、社交元宇宙等分支概念。2021年被视作元宇宙的“元年”,各国政府、科技巨头、跨国公司争相进军元宇宙世界。然而,元宇宙创造的虚拟世界未形成特定规则、秩序,国家战略对此存在缺位情况。中国对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早有规划,可借助这一波元宇宙热潮发展,加强数字时代国家战略创新。在国内、国际层面上以元宇宙为抓手推动利于中国的国际数字秩序成型,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
    • 王健
    • 摘要: 拜登政府继续将中国定为“战略竞争者”并扩展了对华全面战略竞争,其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国发展,确保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拜登政府一方面通过国内投资和联盟战略来增强自身实力,并由此确保制度胜出;另一方面又以制度和价值观话语来推进国内议程,重振联盟和伙伴关系,实施地缘、经济和科技打压以遏制竞争对手。中国的“体系内崛起”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相互依存的加强决定了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必然存在内在紧张,并突出地表现在单极维持与多极趋势、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等的矛盾与冲突。同时,这种内生的张力也丰富了我们理解中美关系内涵、观察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视角。
    • 沈陈
    • 摘要: “中等强国”历来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作为一种概念却具有明显的争议性和模糊性。为了使“中等强国”在概念上更加清晰和可操作,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从制度主义、功能主义、理想主义、建构主义四种范式对“中等强国特征”进行探讨,增加了中等强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但随着“中等强国特征”研究愈发意识形态化以及新兴国家的不断涌现,这种由行为特征倒推概念定义的研究路径与国际关系现实之间的脱节日趋严重,给相关研究和实践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者提出应回归中等强国的基本意涵,将西方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化定位拓展为利基下的等级—关系定位:首先选择关键指标,确定中等强国的相对实力;然后选择参照系,确定关系主体与中等强国的相互关系;最后选择利基领域,确定中等强国的权力基础。新的定位路径有利于祛除中等强国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西方意识形态色彩,也为中国在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制定自“一条线”战略以后新的包含“中间地带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有益借鉴。
    • 滕建群
    • 摘要: 美国自喻为海洋国家,控制海洋不仅是保护其地缘政治和商业利益的需要,也是其称霸世界的手段。美国正倾全力转向大国竞争,美军从冷战后控制沿海区域和由沿海向陆地投送影响力转向既控制沿海,又主导大洋。从地缘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考察,不论是美国的“印太战略”“海洋控制”,还是“太平洋威慑计划”和“分布式杀伤链”战法,都表明美国把与中国战略竞争的方向放在海上,特别是西太平洋。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帝国主义侵略大多来自海上。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2015年中国国防白皮书强调,海洋关系到中国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经略好海洋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计。从时空上看,美国回归海洋控制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正形成剧烈对冲。近年来,两国在东海、台海和南海的对峙背后是传统海洋大国与新崛起海洋国家在构建海上力量平衡的必然结果。在大国战略竞争的环境下,这场围绕海洋权益的博弈将决定未来两国关系走向与状态。
    • 陆峰
    • 摘要: 传感器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信息传递桥梁,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是促进各类产品提档升级的重要部件,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不可或缺的产业关键技术。传感器与高端芯片、工业软件一起被称为拓展和征战数字世界疆域的三大“利剑”,是衡量一国数字化竞争力的重要关键产品,是赢得数字时代战略竞争的杀手锏。
    • 王毅
    • 摘要: 这几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多大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危险,乌克兰危机升级延宕。粮食、能源、产供链、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几年来,中美关系徘徊在建交后的低谷。两国相互依存的现实被漠视,合作共赢的历史被歪曲,对话沟通的渠道被堵塞,所谓的“战略竞争”正在以危险的方式定义、影响中美关系,给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变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