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82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876434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中国社会医学杂志、中国病案、中国医院统计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与防治战略学术论坛、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第五届医学气功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议等;循环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由77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式功、任常陵、尚可政等。

循环系统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8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76434 占比:99.99%

总计:3876804篇

循环系统疾病—发文趋势图

循环系统疾病

-研究学者

  • 王式功
  • 任常陵
  • 尚可政
  • 李平
  • 袁华晖
  • 赵宇
  • 郑山
  • 马玉霞
  • 马盼
  • SHANG Ke-zheng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晶; 段清珍; 李红
    • 摘要: 社区健康教育是普及疾病防控知识的重要途径,可增强居民疾病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达到减少发病、控制病情进展等目的。中医药“治未病”理念有利于做到事先预防、事中干预等。《常见病中西医诊断及合理用药》一书以临床常见病及其病因、基础知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常用中西医治疗药物等为基础,致力于提升连锁药店合理用药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以中西医用药、联合用药及关联搭配为思路,对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14类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进行了归纳、整理,并论述了中西医治疗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刘松涛; 李承炎; 谭成勇; 何成丹; 梁辉
    • 摘要: 目的分析重庆市巫山县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方法分析2019年重庆市巫山县居民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分类,以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等指标描述和分析居民健康状况。结果2019年巫山县常住人口446803人,其中男性231034人,女性215769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共报告出生人口4851人,报告出生率为10.86‰,其中男性2471人,女性2380人,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04∶1。2019年重庆市巫山县共报告全县死亡病例3651例,报告粗死亡率817.14/10万,其中男性死亡2264例,女性死亡1387例,男性粗死亡率(979.94/10万)高于女性粗死亡率(642.82/10万)。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34.32%)、肿瘤(25.94%)、呼吸系统疾病(23.01%)、损伤与中毒(7.67%)、消化系统疾病(4.35%);3大类死因中慢性病死亡率最高(722.47/10万),其次为伤害死亡率(62.67/10万)、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病死亡率(32.01/10万);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276.86/10万)、恶性肿瘤(211.95/10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71.66/10万)、糖尿病(7.16/10万)。不同性别死亡率顺位与总体顺位保持一致,但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巫山县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政府应该从政策、经费、人员以及其他相关支持性环境等各方面加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 李怡然; 王敏; 常洁; 郭满厚; 郝崴
    • 摘要: 目的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循环系统疾病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3—7月,选择本校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64名学生,随机分两组:一组为试验组(32名),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以器官系统整合为模式进行循环系统疾病授课;另一组对照组(32名),实行传统教学授课模式。对两组授课效果进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并于结课后发放调查问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试,对病史采集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能力、治疗方案选择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对临床事件的分析解决能力等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器官系统整合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实现了学科的连贯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循环系统基础、临床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 黄丽萍; 陈艺萍; 钟一鸣
    • 摘要: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提示心室肌肉松弛性和顺应性下降,引发该症状的病因和机制较为复杂。作为一种常见的彩超诊断,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早期和呼吸、内分泌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中晚期。目前研究认为其与心脏负荷增加、缺血缺氧、慢性炎症、代谢紊乱和动脉僵硬等有关。本文综述了各系统疾病引发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以期为临床医师对该症状的诊疗提供思路。
    • 范浩强; 陈瑞; 庞勇; 谢明军; 崔建伟; 孙建云
    • 摘要: 目的:分析兰州市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_(2)、NO_(2)、O_(3))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的急性影响。方法:收集2017~2019年兰州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气象资料、空气污染物浓度和应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泊松回归(GLM)的广义线性模型对时间的长期趋势、季节趋势、气象因素和假期效应进行控制,分别对日循环系统中的PM2.5、PM10、SO_(2)、NO_(2)、O_(3)和疾病急救数进行单污染物建立模型分析、滞后效应(lag1~lag3)分析和累积滞后效应(lag01~lag03)分析,计算污染物浓度每增加10 g。结果:2017~2019年,兰州市PM10、PM2.5、SO_(2)、NO_(2)和O_(3)日浓度分别为45 g/m^(3)、107 g/m^(3)、13 g/m^(3)、54 g/m^(3)和123 g/m^(3),循环系统疾病平均急救次数为7次。污染物浓度每增加10 g/m^(3),PM2.5(lag03)、PM10(lag03)、SO_(2)(lag03)和NO_(2)(lag03)可使循环系统疾病急救次数分别增加2.42次(95%CI:0.58%~4.27%)和0.49次(95%)。结论:兰州市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_(2)和NO_(2)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突发事件有急性影响。
    • 石国秀; 刘艳丽; 张晓飞; 张丽; 吕康; 刘少东; 豆倩; 郑山
    • 摘要: 目的探讨气象环境因素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及适宜的预测模型。方法基于宁波市2014-2018年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与气象环境数据,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形成当天气象因子数据集及滞后因子数据集,并在建模前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运用主成分回归(PCR)、广义相加模型(GAM)及随机森林模型(RF)分别针对以上两个数据集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中,回代检验PCR_(当天)、RF_(当天)的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预测检验GAM_(当天)预测准确率最高,为73.30%。循环系统疾病中,回代检验预测准确率均超过75.00%,预测检验PCR_(滞后)预测准确率最高,为84.04%。结论GAM_(当天)和PCR_(滞后)分别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预测准确率最高,其中平均温度、NO_(2)质量浓度及SO_(2)质量浓度是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 杨海琴
    • 摘要: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死亡病例分布特征。方法从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病案首页系统中提取2016-2020年所有出院患者信息130680份,包括基本资料、主要诊断、离院方式和出院情况,依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国家临床版2.0进行分类,并分析死亡患者在各年份、性别、年龄、季节分布情况以及死亡疾病谱。结果最终确定死亡患者3310例,死亡率为2.53%,各年度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季节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以80~90年龄组死亡率最高,且随着春夏秋冬各季节的变动,死亡率逐渐增加。该院死因前3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循环系统前5位死因为脑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脏停搏;肿瘤前5位死因为肺癌、结肠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呼吸系统前5位死因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其它呼吸性疾患、呼吸衰竭和支气管扩张。结论男性、80~90年龄组患者死亡率较高,应重点关注这两类人群,另外应加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科室的重点学科建设,提升技术水平,降低该院患者死亡率。
    • 陈宇; 施泉清; 张春霞; 姜方平
    • 摘要: 目的分析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与成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门诊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镇江市2018年全年每日PM_(10)、PM_(2.5)日均浓度、气象数据及某综合医院每日呼吸系统门诊量、循环系统门诊量。采用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日门诊量的影响。结果PM_(10)、PM_(2.5)质量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日呼吸系统门诊量分别增加0.47%(95%CI:0.11%~0.83%)和0.61%(95%CI:0.18%~1.04%),当日循环系统门诊量分别增加0.64%(95%CI:0.14%~1.13%)和0.69%(95%CI:0.09%~1.31%)。PM_(10)在累积滞后2 d(lag02)时,对呼吸系统门诊量和循环系统门诊量的效应最大,其ER值分别为0.71%(95%CI:0.25%~1.17%)和0.69%(95%CI:0.05%~1.34%);PM_(2.5)在累积滞后3 d(lag03)时,对呼吸系统门诊量和循环系统门诊量的效应最大,其ER值分别为1.10%(95%CI:0.52%~1.69%)和1.20%(95%CI:0.34%~2.06%)。结论PM_(10)、PM_(2.5)质量浓度升高与成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门诊量增加显著相关。
    • 张云霞; 韩颖; 习婧媛
    • 摘要: 目的:分析循环系统疾病的出院人数及住院费用情况。方法:利用样本医疗机构出院患者数据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循环系统疾病的出院人数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2015—2019年,样本医疗机构出院人数中,循环系统疾病占19.05%,循环系统疾病住院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21.71%,均位居第一,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疾病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和其他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比例由17.57%增长到20.47%,循环系统疾病住院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由18.23%增长到28.29%;循环系统疾病的粗死亡率有所提高,但死亡率增幅下降。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和医疗资源消耗最多的疾病,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成效初显,但仍需继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采取综合措施防控疾病。
    • 摘要: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0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增加到77.93岁,比2005年增加了4.83岁。近期,一项研究应用死亡登记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人预期寿命的增加主要源于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及癌症死亡率的降低。数据显示,增加的4.83岁,有26.43%归因于<5岁儿童死亡率降低,45.02%归因于≥60岁老年人死亡率的下降。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0年,儿童死亡率下降使预期寿命增加了39.64%,而在2015年到2020年,贡献减弱到7.75%。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