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川芎

川芎

川芎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3年内共计292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2篇、会议论文120篇、专利文献837篇;相关期刊640种,包括河北中医、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9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中药分析学术交流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等;川芎的相关文献由5980位作者贡献,包括蒋桂华、马逾英、彭成等。

川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2 占比:67.33%

会议论文>

论文:120 占比:4.10%

专利文献>

论文:837 占比:28.58%

总计:2929篇

川芎—发文趋势图

川芎

-研究学者

  • 蒋桂华
  • 马逾英
  • 彭成
  • 周厚成
  • 李敏
  • 任敏
  • 冯怡
  • 丁明玉
  • 刘新泳
  • 梁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赵家更; 曾庆云; 祝木星
    •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有关科研方法,探索川芎-延胡索系统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首先,利用TCMSP数据库系统搜索出川芎、延胡索二类药材的化学组成成分,并在以生物利用率(OB)≥30%和类药性(DL)≥0.18的标准下,检测出川芎、延胡索化学成分中潜藏的生物活性成份;接着利用TCMSP数据库系统,找出与上述生物潜藏活性成份所相应的生物功能靶点;而后利用Uniprot数据库系统找出靶位所相应的人体基因组。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搜索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疾病靶位,然后利用Venny网站可以绘制药物潜在靶位和疾病或新药靶点之间的韦恩图,从而寻找其交叉靶位。利用Cytoscape软件绘制药物-成分-病理-靶位的系络图,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叉靶位所相应的人类基因进行富集解析。结果:川芎、延胡索共获得55个有效成分,对应靶点858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靶点共396个,交集靶点共46个。其中,槲皮素、二氢血根碱、荷包牡丹碱等可能是川芎-延胡索药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成份,其主要作用于PTGS2、AR、ESR1、NOS2、ACHE等核心靶点上。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靶位的重要通道为癌症通道、TNF信号通道、Toll样受体信息通道等。结论:川芎-延胡索药对中槲皮素、二氢血根碱、荷包牡丹碱等各种有效化学成分,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的效果靶点并非单一、作用途径多样化,这为进一步研究相关药物成分提供了依据,为本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 冉春龙; 赵欣杰; 李文辉; 白琛; 李梦君; 刘向哲
    •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川芎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明确其疗效机制.方法 从TCMSP中检索出川芎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收集其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紧张型头痛相关的疾病靶点,取与药物靶点重复的靶点作为关键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通过R语言进行GO功能与KE 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结果 最终获得7个有效成分,105个药物靶点,2139个疾病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共54个节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1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6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FA、洋川芎醌、谷甾醇、川芎哚等成分与CASP3、MAPK1、MAPK14等靶点有较强亲和能力.结论 川芎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及细胞保护作用对紧张型头痛发挥治疗作用.
    • 何冬梅
    • 摘要: 说到蘼芜,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说到川芎,则是久负盛名。川芎应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山海经》《管子》《左传》《诗经》《楚辞》等古籍著述中多次提及,可见当时川芎和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 吴春兴; 刘志强; 秦后响; 朱伟梁; 王博龙
    • 摘要: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含川芎成方制剂的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科学、规范使用川芎提供参考.以“川芎”、“酒川芎”为关键词,摘录《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相关成方制剂,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VOSviewer1.6.15、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等软件对纳入的成方制剂进行频数统计、中药配伍密度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并利用Cytoscape3.7.2软件筛选疾病治疗的核心中药.纳入研究方剂173首,以川芎为君药的成方制剂有102种.成方制剂共涉及中药343味,其中当归、甘草、白芍、熟地黄、黄芪与川芎的配伍密度最高,且各中药间的配伍比基本保持恒定.配伍类别分析显示,成方制剂中川芎常与补虚类、活血化瘀类、解表类、清热类中药配伍,多用于治疗痹证、月经不调、头痛等疾病.治疗痹证时,川芎常与乳香、没药、当归、白芷、羌活等中药联用;而川芎、白芍、熟地黄、香附、白术等中药是月经不调治疗的关键配伍.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种疾病分别提取到5个、7个公因子.通过分析含川芎方剂的中药组成、配伍类别、主治疾病等,为川芎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万浩宇; 杜成昊; 何昱; 杨洁红; 丁志山; 周惠芬
    •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芪与川芎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藁本内酯、川芎嗪、阿魏酸)配伍对乳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以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建立缺氧缺糖损伤模型,MTT法确定药物安全浓度。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配伍组,比色法检测细胞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早期凋亡率。结果 不同剂量黄芪与川芎配伍能有效减轻乳鼠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损伤,增强SOD、GSH-Px活性,降低NO水平、LDH活性、caspase-3活性、早期凋亡率。最优组合为川芎嗪200μg/mL,黄芪甲苷5μg/mL,阿魏酸20μg/mL,藁本内酯5μg/mL。结论 黄芪与川芎有效成分配伍能有效保护缺氧缺糖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常露露; 刘顶鼎; 曾贵荣; 王静茹; 代炆璋
    •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治疗偏头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得川芎化学成分,其中OB≥30%,DL≥0.18。用Chemicalbook和Pubchem下载各成分的2D结构,随后使用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靶点。使用Gene Cards、TTD数据库获取偏头痛相关靶点,并使用Venny2.1.0进行川芎化学成分靶点与偏头痛靶点的交集靶点,用Cytoscape v3.8.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药靶-偏头痛”网络,用String数据库作交集靶点的互作网络(PPI)分析。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TCMSP筛选获得川芎化学成分6个,使用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化学成分靶点共319个。同时,通过Gene Cards、TTD数据库获得偏头痛疾病靶点3211个,并经Venny数据库预测得143个交集靶点,作“药物-活性成分-药靶-偏头痛”网络图。GO功能注释获得137个GO注释,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50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川芎可通过亚油酸乙酯、杨梅酮、洋川芎醌、川芎萘呋内酯及谷甾醇等成分,TRPV1、CALCRL、NOS2及GCGR等靶点,钙信号通路、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cAMP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及血管平滑肌收缩等通路治疗偏头痛,为后续深入研究川芎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奠定一定的基础。
    • 邸睿宁; 范青玉; 方欢乐
    •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川芎在此领域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现就川芎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心肌缺血损伤、脑卒中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药物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为促进川芎及其提取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陈媛媛; 彭芳; 陶珊; 袁灿; 吴宇; 施田田; 肖欣娟; 张超
    • 摘要: 为了探索川芎栽培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用量及配比,采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N、P、K肥配施对川芎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_(1)P_(2)K_(1)处理(尿素1.47 g/盘、过磷酸钙5.87 g/盘、硫酸钾1.17 g/盘)株高最高;N_(2)P_(2)K_(2)处理(尿素2.93 g/盘、过磷酸钙5.87 g/盘、硫酸钾2.35 g/盘)分枝数及茎叶鲜重最大;N_(2)P_(2)K_(3)处理(尿素2.93 g/盘、过磷酸钙5.87 g/盘、硫酸钾4.69 g/盘)根茎鲜重最大,有利于提高川芎产量;N_(2)P_(2)K_(3)处理(尿素2.93 g/盘、过磷酸钙11.73 g/盘、硫酸钾2.35 g/盘)须根鲜重最大。K肥有利于根茎中阿魏酸积累,P肥影响不显著,阿魏酸含量随N肥用量增加而降低,以N_(0)P_(2)K_(2)处理(尿素0 g/盘、过磷酸钙5.87 g/盘、硫酸钾2.35 g/盘)阿魏酸含量最高。P肥有利于根茎藁本内酯积累,N、K肥影响不显著,以N_(2)P_(2)K_(3)处理藁本内酯含量最高。N_(2)P_(2)K_(3)处理隶属均值最大,为本研究的最佳施肥组合。综上,适量N、P、K肥配施有利于川芎生长,提高药材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在本盆栽试验条件下以N_(2)P_(2)K_(3)处理为宜。
    • 汪朋
    •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川芎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LID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川芎有效成分,并查询其相对应的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LIDD的靶点,将其与川芎预测的靶点进行映射以获得川芎潜在治疗LIDD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v3.8.2软件及String数据库构建“中药-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及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川芎的10个有效成分,179个靶点;LIDD 627个靶点;获得28个交集靶点。川芎治疗LIDD主要成分为蒿本内酯、新蛇床内酯、洋川芎内酯等,关键节点为IL1B、STAT3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共涉及531种生物过程、15种细胞成分、31种分子功能。KEGG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炎症介导的Trp通道、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 川芎主要有效成分为蒿本内酯、新蛇床内酯、洋川芎内酯等,可能通过IL1B、STAT3等节点作用于TNF信号通路、Trp通道、HIF-1信号通路进而治疗LIDD,这为后续LIDD治疗方案的优化及相关实验设计、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 刘梦; 张文静; 吕穆杰; 郭闫葵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川芎-红花在“异病同治”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失眠中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川芎-红花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和DisGenet、drugbank、omim数据库筛选出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失眠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iGEM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来预测川芎红花对疾病作用靶点的结合性。结果:共筛选出川芎红花的作用靶点537个,缺血性脑卒中靶点的相关潜在靶点982个,失眠靶点1169个,药物-疾病的交集靶基因72个,富集分析涉及信号通路199条,生物过程(BP)1314条,分子功能(MF)115条,细胞组分(CC)99条。结论:川芎红花“异病同治”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失眠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作用”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影响昼夜节律等过程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失眠的治疗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