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岩溶石漠化

岩溶石漠化

岩溶石漠化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92203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中国岩溶、贵州地质、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岩溶环境问题与对策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中国工程院第68场工程科技论坛暨2008年西南岩溶地区生态修复和草地畜牧业发展论坛等;岩溶石漠化的相关文献由196位作者贡献,包括程洋、袁道先、周金星等。

岩溶石漠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92203 占比:99.99%

总计:592290篇

岩溶石漠化—发文趋势图

岩溶石漠化

-研究学者

  • 程洋
  • 袁道先
  • 周金星
  • 孙悦
  • 李明琴
  • 谢世友
  • 丁文荣
  • 刘琦
  • 崔明
  • 涂杰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文荣; 何文静; 曾学梅
    • 摘要: 为理解岩溶石漠化、气候变化对降水特征的影响,分别以云南典型非岩溶区和岩溶石漠化区各3个站点1959—2017年的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比分析气候变化与岩溶石漠化协同影响下的降水特征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除了非岩溶区勐腊站降水量有微弱增加趋势外,其余站点均呈现出减少倾向,岩溶石漠化区降水量的平均变化速率为-17.98%,较非岩溶区的-11.34%更大,减少趋势更为明显;2)研究时段内所有站点的降雨时间均呈现为减少趋势,岩溶石漠化区降雨时间的平均减少幅度为-0.225 d/a,较非岩溶区的-0.118 d/a更大;3)降雨的中雨雨级所占比例(均值34.04%)在非岩溶区、岩溶石漠化区最高而暴雨雨级(均值15.08%)最低,研究时段内强降水尤其是暴雨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岩溶石漠化区增加趋势尤为突出;4)非岩溶区和岩溶石漠化区的最长持续干旱时间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岩溶石漠化区的平均增加幅度为0.097 d/a,较非岩溶区的0.030 d/a更大;5)剔除非岩溶区勐腊站最长持续降水时间有微弱增加趋势外,其余站点均为减少趋势,总体来看岩溶石漠化区减少的速率更大,均值达-0.031 d/a。综上,受气候变化与岩溶石漠化协同影响,石漠化区降水特征变异更大,恶化趋势更为突出,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及生态环境恢复保育,需要强化相关研究。
    • 李玉辉; 章程; 庄晓东; 丁文荣; 俞筱押
    • 摘要: 喀斯特和岩溶科学术语源于欧洲和中国对同一客观实体(碳酸盐岩地形)的认知历史和差异性定位。中国岩溶研究从聚焦岩溶系统溶蚀动力的解构性工程属性和资源利用研究转向全面融合岩溶动力、岩溶生物地球化学、岩溶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岩溶系统建构属性研究。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中,中国岩溶研究发现和深化了岩溶系统“解构”和“建构”的矛盾运动机制,而人类活动影响着这对矛盾运动的时空尺度和效应,并将其转化为包括岩溶石漠化治理的区域资源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深度研究控制小流域岩溶生态系统解构的侵蚀基准面自然演化与人为影响的规律和制约岩溶生态系统建构的植被演替(生物群落生产力提高)间的矛盾对立运动规律,将有助于岩溶山水田林湖草生态共同体建设,服务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变化。
    • 帅静然; 丁文荣
    • 摘要: 以滇东岩溶地区3个典型气象站1970~2020年逐日降水数据为基础,选取4个极端降水指标,并采用Sen’s斜率法分析、CV值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比分析了滇东岩溶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特征。结果表明:1) 会泽站RX1day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幅度最大,泸西站RX5day和CWD显著下降,3个站点CWD均下降,会泽站和泸西站的CDD均呈上升趋势,砚山站趋势不明显;2) 3个站点四个指标的CV值变化范围分别在0.30~0.35、0.29~0.40、0.30~0.45和0.25~0.35之间,泸西站波动最大,砚山站波动最小;3) Mann-Kendall突变检验中砚山站突变点较多且集中,这是砚山站点与另外两个站点相比最显著的区别,表明砚山站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概率较高。综上,总体上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所有分析结果均符合气候变化大背景影响下的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变化趋势。
    • 徐玉珍; 李廷勇; 李俊云; 杨琰
    • 摘要: 岩溶石漠化的形成演化机制是被关注的科学问题,对脆弱的岩溶区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洞穴石笋δ^(13)C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能敏感响应地表生态环境以及岩溶水文条件的变化。因此,利用石笋δ^(13)C研究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历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地表环境和洞穴沉积两个方面梳理了影响石笋δ^(13)C的主要因素。结合现代洞穴监测及模型模拟研究,分析整理了影响洞穴滴水和沉积物中δ^(13)C的主要因素和机理。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石笋δ^(13)C的环境意义具有多解性,文章从时间尺度、空间分布、沉积环境三方面归纳了石笋δ^(13)C的指示意义。为了准确解释石笋δ^(13)C环境意义,提出了综合分析、现代监测以及模型模拟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岩溶石漠化概念、成因、发展过程、以及环境效应的讨论,分析了地表石漠化与石笋δ^(13)C记录的密切联系。总结了已经发表的利用石笋δ^(13)C重建区域石漠化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目前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如何正确解译石笋δ^(13)C的指示意义?这是石笋δ^(13)C能够用于重建区域石漠化历史的前提;(2)在空间上,石笋δ^(13)C记录反映上覆地表的面积是有限的,需考虑石笋能否代表目标研究区域的环境变迁;(3)石漠化可在年—十年际时间尺度上快速发展,而石笋测年存在一定的年龄误差,石笋δ^(13)C是否能够敏感记录地表的石漠化过程?为了准确重建区域岩溶环境以及石漠化演变历史,提出以下主要建议:(1)为了避免石笋δ^(13)C重建古环境的不确定性,可加强石笋δ^(13)C与δ^(18)O、微量元素、矿物结构等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与现代监测以及模型模拟的解决方案综合集成,能更加准确重建研究区岩溶水文变化过程,判定石漠化的演化历史;(2)通过区域和同一洞穴的多根石笋记录对比,减少单一石笋记录的区域代表性问题;(3)高精度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多指标石笋记录,有助于捕捉快速发生的石漠化过程。
    • 顾展飞; 白鸽; 刘之葵
    • 摘要: 以岩溶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的黔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研究区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模式、覆盖层条件、人类活动、气候条件等概况,对黔西南地区岩溶石漠化的演化趋势进行分析.首先确定石漠化演化的影响因子及各因子的权重值,据此划分石漠化强度等级,然后根据各权重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演化趋势的预测.结果 显示:研究区内主要呈现中度至重度的石漠化现象,中度石漠化分布面积略大于重度石漠化分布面积,但二者差别不大;无石漠化地区基本上不存在,并且各种石漠化现象处于动态变化中.该研究对于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刘琦; 廖启迪; 姚邦杰
    • 摘要: 以贵州省潜在、 轻-中度以及中-强度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区域,从宏微观角度分析了碳酸盐岩物理、化学特性对石漠化成因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碳酸盐岩的CaO和MgO含量、 表面粗糙程度、 晶粒大小及内部孔隙结构等都与其溶蚀量和风化成土速度密切相关,岩石的抗压强度也与石漠化发育程度成正比.石灰岩易形成差异性溶蚀,发育的孔隙裂隙使得土壤快速流失而易于形成差异性石漠化现象;白云岩溶蚀和成土速度慢于石灰岩,易于发生崩解而形成白云岩碎块最后风化成土,表现为土壤浅薄的潜在石漠化现象.
    • 郑京津; 杨佳伟; 刘学全; 陈晓瑚; 周文昌; 曹国; 王明
    • 摘要: 基于湖北省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数据,以鄂北岩溶石漠化典型分布区南漳县为例,对该县岩溶石漠化分布现状、动态演替特征及石漠化治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就南漳县石漠化综合防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 巩书华; 朱丽芬
    • 摘要: 通过对张家界市DEM、地质构造、岩性特征以及地貌数据进行地理信息技术(GIS)叠加分析,探讨了地质地貌因素对张家界地区岩溶石漠化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岩溶石漠化在地貌上的发生率呈现丘陵>洼地>低山>中山>高山的特征;在坡度上以Ⅱ级坡度中石漠化发生率最大,且石漠化面积呈阳坡>半阴坡>阴坡>半阳坡分布特征,并随坡向由阴转阳,各等级岩溶石漠化面积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地层岩性方面以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类岩层更易发生岩溶石漠化;地质构造方面表现为石漠化空间展布与断裂构造展布方向一致,且断层对石漠化的影响在ⅠB断裂构造主要体现在对断裂两盘的岩性、地层的差异性和对水系发育展布的影响上.
    • 卢海燕; 夏美青; 贺锦毅; 黄菥灵
    • 摘要: 以湖南省邵东县为研究区,应用GIS技术,进行了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和空间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石漠化敏感区面积比较大,占土地总面积的73.55%,59.13%的面积处在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状态,极易发生石漠化;在石漠化敏感的区域,轻度敏感区域的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占敏感区总面积的40.87%;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度敏感区的面积分别占敏感区总面积的31.90%、23.75%和3.48%.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