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9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6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9937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淡水渔业、南方水产科学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4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次学术会议、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论文报告会等;尼罗罗非鱼的相关文献由1725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金良、卢迈新、李思发等。

尼罗罗非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6 占比:8.68%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9937 占比:91.13%

总计:10904篇

尼罗罗非鱼—发文趋势图

尼罗罗非鱼

-研究学者

  • 赵金良
  • 卢迈新
  • 李思发
  • 高风英
  • 刘志刚
  • 曹建萌
  • 杨弘
  • 可小丽
  • 王淼
  • 李大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胡惠玲; 汪志文; 黎源; 鲁义善; 简纪常
    • 摘要: 为探究清道夫受体3(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member 3,Scara3)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抵御病原微生物过程中的作用,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得到罗非鱼Scara3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cara3在健康尼罗罗非鱼组织分布及细菌、病毒感染后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尼罗罗非鱼Scara3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3889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827 bp,编码608个氨基酸,具有跨膜结构域和胶原(Collagen)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发现,Scara3氨基酸序列在脊椎动物中相对保守;亚细胞定位显示,Scara3蛋白在全细胞分布;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cara3基因在健康罗非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血液、肠道、皮肤和胸腺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经脂多糖(LPS)、灭活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罗非鱼头肾白细胞后,Scara3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经灭活无乳链球菌和Poly I:C刺激后,肠道、头肾和皮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表现出时序性。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在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活动中,Scara3基因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后期硬骨鱼类中Scara3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 陶云开; 高雪梅; 袁宗伟; 郭忠宝; 陈诏; 张旭; 陈少翠; 唐瞻杨; 黄婷
    • 摘要: 【目的】明确枸杞多糖对罗非鱼机体生长发育及消化功能的影响,为罗非鱼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促进罗非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在尼罗罗非鱼基础饲料中添加5个不同剂量(0~2000 mg/kg)的枸杞多糖,进行40 d的养殖试验后测量尼罗罗非鱼的体重及全长,计算相对增重率(WG)、相对增长率(LG)、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采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淀粉酶(Amylase)、蛋白酶(Protease)及脂肪酶(Lipase)活性,并采集前肠、中肠和后肠组织制作切片,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肠道组织形态的变化特征。【结果】于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枸杞多糖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均起促进作用,其中以添加1500 mg/kg处理组的促进效果最佳,至养殖试验结束时尼罗罗非鱼的终末全长、终末体重、WG、LG和SGR均达最高值,分别为13.45 cm、48.74 g、6.96%、0.94%和5.19%/d;而FCR最小,仅为1.88。尼罗罗非鱼中肠组织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1500 mg/kg处理组中显著升高(P0.05)。肠绒毛长度在尼罗罗非鱼前肠组织中以1500 mg/kg处理组的最短(0.351 mm)、在后肠组织中则以1500 mg/kg处理组的最长(0.320 mm),与对照组(0 mg/kg)相比差异显著;肌层厚度在前肠和中肠组织中均以500 mg/kg处理组的最厚,分别为0.089和0.087 mm,在后肠组织中则以1000 mg/kg处理组的最薄(0.065 mm)、2000 mg/kg处理组的最厚(0.099 mm)。【结论】枸杞多糖可提高罗非鱼的消化酶活性,改善其肠道组织形态,从而影响罗非鱼的生长发育,且以添加剂量为1500 mg/kg的效果最佳。
    • 杨惠源; 陈泓霖; 李瑞雪; 杨志会; 吴颖瑞; 吴信忠; 蔡小辉
    • 摘要: 克隆尼罗罗非鱼E-钙黏着蛋白(On-ECdh)基因,分析On-ECdh基因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正常和无乳链球菌刺激后的尼罗罗非鱼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设计基因特异引物扩增On-ECdh基因片段,采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On-ECdh基因的表达模式。On-ECdh基因开放阅读框为2442 bp,编码813个氨基酸。On-ECdh理论分子质量为89.9 ku,等电点为4.81。On-ECdh基因推导氨基酸含有1个钙黏着蛋白前结构域、4个钙黏着蛋白重复样结构域、1个钙黏着蛋白细胞质结构域和1个跨膜结构域。On-ECdh与伯氏朴丽鱼E-钙黏着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79.04%,与其他鱼类、哺乳动物的相似性分别为42.44%~52.59%和37.12%~44.62%。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On-ECdh基因在健康的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在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鳃、肠道、胃、眼、肌肉、脾脏、脑、心脏、头肾。经无乳链球菌刺激后,On-ECdh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头肾、眼和肠道中显著上调,而在胃、鳃和肝脏中呈下调趋势。眼、头肾和肠道中相对表达量分别在刺激1、3、12 h后达到最高峰,并在高峰后呈现回落趋势。胃、肝脏和鳃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3、24 h时最低,胃和鳃中的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呈现波浪型变化,肝脏中的则持续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可诱导On-ECdh基因表达,表明E-钙黏着蛋白可能在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时发挥一定的防御作用。
    • 江宇航; 辛维岗; 徐美余; 杨瑞思; 张棋麟; 林连兵
    • 摘要: 从健康成年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筛选具有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借助16S rRNA分子鉴定乳酸菌种类。通过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干扰及蛋白酶敏感性等试验分析抑菌活性最佳乳酸菌的抑菌活性物质成分,并进行热、酸碱稳定性和扫描电镜观察等确定抑菌活性物质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肠道中有3株乳酸菌对嗜水气单胞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经鉴定后分别为植物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其中,菌株LX3的抑菌活性最佳,抑菌圈直径可达到(25.25±0.23)mm且对多种蛋白酶敏感,经不同温度和酸碱性处理后抑菌活性物质仍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特别是在pH 12和100°C处理后,抑菌圈直径仍达到(13.87±0.12)和(16.65±0.26)mm。此外,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株LX3抑菌活性物质主要破坏了嗜水气单胞菌的细胞结构,使细胞内容物流出,致其死亡。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肠道中拥有较为丰富的抑制嗜水气单胞菌乳酸菌资源,尤其是菌株LX3显示出良好的抑菌活性与抑菌作用,这对于替代抗生素防治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相关鱼类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 曹威荣
    • 摘要: 本试验研究在饲料中添加微藻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微藻,分成5个组进行饲喂,其中D0组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微藻,D1组添加7.5%螺旋藻,D2组添加15%螺旋藻,D3组添加7.5%栅藻,D4组添加15%栅藻。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5%螺旋藻,尼罗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鱼体粗蛋白质含量增加。饲料中添加栅藻,尼罗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提高,饲料系数反而增加,鱼体粗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结果:螺旋藻组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优于栅藻组。
    • 韩雪晴; 高风英; 刘志刚; 曹建萌; 可小丽; 王淼; 衣萌萌; 高艳侠; 卢迈新
    • 摘要: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是一种重要的接头蛋白,在Toll样受体/白细胞介素-1受体(TLR/IL-1R)超家族所触发的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与先天性免疫密切相关。文章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traf6的表达模式和初步的功能。在健康鱼中,traf6转录本广泛表达于所有受检组织中,在血液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肝脏中最低。在不同的胚胎发育阶段也检测到traf6的表达。在无乳链球菌体内感染后,大多数受检组织中traf6 mRNA的表达量上调。此外,LPS、Poly I:C和S.agalactiae可显著诱导尼罗罗非鱼巨噬细胞traf6的表达。此外,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表明,TRAF6分布于细胞质中,可显著提高NF-κB的活性。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表明,TRAF6可与IRAK1(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相互作用,IRAK1在TLR/IL-1R信号通路中也起重要作用。在体内,TLR2、TLR21和TLR13b的过表达可上调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表明TRAF6参与了TLR2、TLR21和TLR13b介导的信号转导,提示TRAF6在病原体入侵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 罗雨萧
    • 摘要: 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品种,雄性率达93%以上,外形和母本极其相似,生长速度快,起捕率也高,是目前罗非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一直以来,奥尼罗非鱼养殖以池塘模式为主,高产量的池塘养殖模式存在水质不稳定、鱼肉粗糙有腥味且养殖过程中易患病等问题,不仅带来经济损失,还导致环境恶化。随着我国近年来耕地保护政策以及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推进,稻渔生态种养作为一种有效的健康养殖模式,将具有共生互利的水产品种与水稻进行综合种养,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
    • 顾亭亭; 吕宏波; 王月; 杜震宇; 乔芳
    • 摘要: 为研究水体pH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营养组成和肉质的影响,实验设置低pH(Low pH:4)、对照(Control:7.2)和高pH(High pH:8.5)三个水体pH梯度,投喂初重为(1.9±0.1)g的尼罗罗非鱼10周,并测定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营养成分和肉质相关指标。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高pH和低pH水环境造成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肝糖原累积显著增高(P<0.05),同时也造成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及肝功能指标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显著增高(P<0.05)。另外,高pH水环境导致尼罗罗非鱼脏体比和肌肉黏性显著降低(P<0.05),肌肉蒸煮损失、肌肉和血清中乳酸含量显著增高(P<0.05)。同时,高pH组罗非鱼肌肉的PUFA,特别是n-3 PUFA的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肌肉脂肪酸营养价值得到提升。而低pH水环境则会造成罗非鱼的脏体比和饲料系数显著提高(P<0.05),及肌肉弹性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尽管高pH水环境会使罗非鱼肌肉中n-3 PUFA含量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来看,高或低pH水环境均不利于尼罗罗非鱼的健康生长和肌肉品质的提升。
    • 摘要: 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p.)一般认为是由突变型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其他罗非鱼种类如尼罗罗非鱼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是世界性的重要经济鱼类。因其体色艳丽、腹腔无黑膜、适应性强、口感清新以及市场价格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的养殖面积不断增大,市场空间巨大。
    • 徐旭丹; 刘强; 黄伟; 杜萍; 寿鹿; 曾江宁
    • 摘要: 【目的】筛选合适的指标建立一套外来养殖鱼类的生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并对外来养殖鱼类的生物入侵防控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外来养殖鱼类中典型入侵物种的入侵过程、影响危害和入侵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归纳,从适应能力、繁殖能力、扩散能力3方面指示其入侵性;从对生物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2方面指示其生态影响;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方面指示环境可入侵性,以上述3方面为框架进行评估体系构建。【结果】筛选20个指标构建了外来养殖鱼类的生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并举例说明该评估体系的应用。从法规政策、科学研究、治理技术和公众参与等4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外来养殖鱼类生物入侵风险防控对策。【结论】防范和治理入侵生物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外来养殖鱼类的管理,既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置生态风险于不顾,也不能片面放大外来养殖良种的入侵风险。科学管控的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发展防治手段、促进公众参与,使外来鱼类养殖业在严格受控的前提下发挥其经济效益,将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效应降到最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