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说理论

小说理论

小说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5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636篇;相关期刊307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文史知识、读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次青年学者研讨会等;小说理论的相关文献由498位作者贡献,包括颜廷亮、谢昭新、余三定等。

小说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6 占比:8.9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636 占比:90.98%

总计:6195篇

小说理论—发文趋势图

小说理论

-研究学者

  • 颜廷亮
  • 谢昭新
  • 余三定
  • 刘涛
  • 廖华
  • 李丽
  • 李晓丽
  • 李根灿
  • 王先霈
  • 王枝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桂奎
    • 摘要: 相对于较为早熟且能自成一定谱系的诗文、戏曲、书画等理论而言,小说理论主要以序跋、评点、杂论以及小说话等随感形式呈现,显得较为零散,有进一步系统化整合、提升、建构的空间。近些年,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实绩主要集中在“文献”整理和“史论”撰写等方面,而在谱系建构方面则多停留于热切呼唤层面上,并期待通过术语考释以推进其研究。其具体操作流程大致是:先将搜辑而得的零散的概念、范畴以及命题等术语进行分级、分层、分类,使之成为不同系列的术语家族和术语族群;继而借鉴或采用古老的解字释名、考镜源流、梳理脉络等传统学术路数,做到“释名以章(彰)义”;在此基础上,顺应近现代以来各类文论术语考释的劲势,借鉴中外阐释学、谱系学,尤其是“关键词”研究的学术经验,圆通地对各种小说批评术语的历史文化蕴涵、文艺审美蕴涵展开阐释;最后通过类性脉络梳理,建构富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小说理论谱系。
    • 杨林; 刘蕊
    • 摘要: 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中表达了对古希腊史诗时代思乡式的怀念,同时批判了支离破碎的现代社会。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跨越鸿沟,寻求同一性的积极尝试,卢卡奇赋予其重构乌托邦的美学救赎功能。小说应运时代而生,是历史哲学的选择;除此之外小说在艺术形式上还具有一定优越性。现代人尽管无法重回史诗时代,却可以通过小说无限趋近。
    • 戴霞飞
    • 摘要: 我国革新小说理论先行者夏曾佑在其论文《小说原理》中提出了一个颇具启发意义的“五易五难”矛盾,即“导世”的写作功能与“熟悉”的写作题材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通过分析“五易五难”矛盾以及“五易五难”的“唯乐天性”的立论前提、“启蒙教化”的提出目的,发现这一矛盾是建立在小说的非功利性与功利性之间的,在本质上是无法解决的.但是,从其涉及到的写作题材、写作主体和写作功能三个具体层面上来分析,这一矛盾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协调的.
    • 戴霞飞
    • 摘要: 我国革新小说理论先行者夏曾佑在其论文《小说原理》中提出了一个颇具启发意义的“五易五难”矛盾,即“导世”的写作功能与“熟悉”的写作题材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通过分析“五易五难”矛盾以及“五易五难”的“唯乐天性”的立论前提、“启蒙教化”的提出目的,发现这一矛盾是建立在小说的非功利性与功利性之间的,在本质上是无法解决的。但是,从其涉及到的写作题材、写作主体和写作功能三个具体层面上来分析,这一矛盾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协调的。
    • 顾金春; 王禹新
    • 摘要: 徐则臣在小说写作的同时又以文学批评和编辑介入当代文学现场,他由经典与大师出发,在突破意义焦虑与写作惯性局限的同时获得理论自觉;他以明确的世界意识和世界视野将个人写作置放在世界文学坐标中,确立写作的意义与价值进而获得世界眼光;他切中当代中国的秘密与脉搏,并以对时代人心的体察和对生活之苦的抚慰而使得中国故事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徐则臣的小说及小说理论保持与当代中国时代大故事的同构性,进而因获得"同时代性"而具有更多的经典品质和进入文学史的可能性.
    • 邓春霞
    • 摘要: 黄人作为晚清文学家,才华横溢,除在文学史具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外,他的小说理论观点在当时也具有先进性.《〈小说林〉发刊词》正是其小说理论思想的集中体现,黄人以摩西之名对当时小说与社会、小说与美学以及小说与文学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提高小说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 李佳奇
    • 摘要: 《小说理论》是卢卡奇早年继《心灵与形式》之后的又一力作.卢卡奇把史诗、悲剧、小说这三种艺术形式放在历史进程中进行探讨,并将重点放在小说的形式理论上.史诗形式自身有其和谐整一性,所以卢卡奇热切地向往史诗时代.悲剧形式自身是一个整体,它和生活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故而难逃其悲剧命运.于是卢卡奇将救赎的希望寄托在小说形式上.小说形式的出现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它肩负着史诗形式的使命,同时又没有陷入悲剧形式的困境.小说形式所刻画的依然是生活的总体性.事实上,卢卡奇对于史诗时代的回溯,实际上具有着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在怀旧的基础上,他寄予小说以厚望,给身处在欧洲文明危机中的人们带来了曙光.
    • 王逸橦
    • 摘要: 文章以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作品《窄门》为研究对象,运用卢卡奇的小说类型学理论探究了《窄门》中的信仰困境的表现,通过卢卡奇的小说本质论讨论了信仰困境的促成动因,并对这种信仰困境所具有的“总体性”进行了思考。
    • 刘秋姣
    • 摘要: 李渔的《无声戏》是我国重要的短篇白话小说,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综述主要有产生与版本嬗变、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小说理论三个方面,旨在了解学界研究《无声戏》的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为广大李渔创作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