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密闭爆发器

密闭爆发器

密闭爆发器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890864篇;相关期刊35种,包括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0年火炸药技术学术研讨会、2008年火炸药学术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会议等;密闭爆发器的相关文献由32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江波、张玉成、陈明华等。

密闭爆发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90864 占比:99.99%

总计:2891012篇

密闭爆发器—发文趋势图

密闭爆发器

-研究学者

  • 张江波
  • 张玉成
  • 陈明华
  • 严文荣
  • 廖昕
  • 李强
  • 栗保明
  • 闫光虎
  • 马忠亮
  • 徐文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宗思佳; 杨春霞; 栗保明
    • 摘要: 采用小波阈值法对等离子体点火密闭爆发器实验的压力信号进行降噪,选择平滑度和均方根误差建立多指标融合的评价体系,比较不同小波基函数、阈值方法、分解级数等条件下密闭爆发器实验压力信号的去噪效果,根据评价指标选择去噪效果最佳的小波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小波基函数为db8,分解级数为8,阈值采用Birge-Massart策略,使用软阈值方法处理后的信号去噪效果最佳。应用势平衡理论分析去噪后的密闭爆发器实验压力曲线,确定与发射实验压力曲线的势平衡点相对应的等效势平衡点,分析不同输入电能条件下密闭爆发器实验等效势平衡点处ψ_(e)值的变化,从而研究发射药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在密闭爆发器实验中,等离子体作用下等效势平衡点处压力升高,达到等效势平衡点时间缩短,相应的ψ_(e)值减小。
    • 张坤; 陶俊; 薛乐星; 冯博; 潘文; 王金华; 冯晓军; 王晓峰
    • 摘要: 为详细了解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TKX-50,HATO)在不同刺激方式下的反应性,采用程序升温法(DSC-TG)、聚光点火实验、密闭爆发器实验、雷管起爆和脉冲等离子体起爆5种方式对TKX-50的燃烧和爆炸反应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KX-50在逐步升温加热刺激下,起始分解温度为218.87°C,分解过程是由固相直接分解为气相,分解后残余率为2.85%,放热量为2273.91J/g;TKX-50燃烧反应时间持续5.5s左右,先后经历热解反应期(0~3s)、燃烧期(3~4s)和反应结束期(4~5.5s)3个阶段,分解后有部分固体残留;TKX-50燃烧持续时间为0.91ms,燃烧压力最大值为164.2MPa,燃烧速度最大值为433.45MPa/ms;采用雷管起爆测得TKX-50的爆热值为4900J/g,脉冲等离子体起爆测得其爆热值为5320J/g,爆轰产物主要为CO_(2)、CO、CH_(4)、N_(2)O、NH_(3)、C单质等。以上结果表明TKX-50在不同的刺激方式下反应性具有较大的区别,在持续受热以及等离子体刺激下反应更完全。
    • 马健行; 王彦君; 陈华东; 徐建勇; 黄寅生; 毛立
    • 摘要: 选用桥丝(BW)与金属薄膜(MF)两种镍铬合金换能元,以及Pb(SCN)_(2)/KClO_(3)与Zr/Pb_(3)O_(4)两种点火药剂,分别制备了4种不同的点火元件。点火元件与5.8系发射药制成药包,并在密闭爆发器中点燃,获得相应的压力-时间曲线,以此探讨不同点火药与典型换能元的匹配情况。其中,涂覆有4.8 mg Pb(SCN)_(2)/KClO_(3)的金属薄膜点火头增压速率为80.84 MPa/s,而涂有相同质量药剂的桥丝点火头增压速率仅为68.15 MPa/s。结合高速摄影图像与理论分析认为:换能元的电热转换效率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点火药剂的发火状态;金属薄膜换能元由于具有较为集中的发火区域,因此点火能力相较于桥丝换能元更加稳定;Pb(SCN)_(2)/KClO_(3)药剂的发火状态也比Zr/Pb_(3)O_(4)药剂稳定。
    • 王立新; 戴涌; 王加刚; 张欣尉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初温条件下底火的能量释放特性,在考虑热散失修正的基础上,设计了专门的微型绝热密闭爆发器,分别开展了绝热效果对比试验和3种初温条件下(-20°C、28°C和50°C)底火的击发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击发底火时密闭爆发器内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微型密闭爆发器进行绝热处理,压力损失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0.21 MPa和8.9%,而底火药的燃烧时间差别不大;底火初温分别为-20°C、28°C和50°C时,底火击发后在微型绝热密闭爆发器中产生的最大压力依次为2.24 MPa、2.33 MPa和2.61 MPa,底火药的燃烧时间分别为1.30 ms、0.98 ms和0.78 ms,底火药燃气压力冲量分别为2.40 MPa·ms、2.29 MPa·ms和2.03 MPa·ms。由此表明,底火初温越高,底火药燃烧越猛烈,其燃烧时间越短,在密闭爆发器中产生的最大压力越高,但产生的压力冲量越小。该研究揭示了底火初温对其能量释放特性的影响规律。
    • 胡艳; 郑军; 叶迎华; 沈瑞琪
    • 摘要: 以降低做功类火工药剂斯蒂芬酸钡(BaTNR)的燃速压力指数为主要研究目的,利用氧平衡和热力学计算设计了BaTNR和高氯酸铵(AP)作为药剂的基础组分,制备了流散性更好的羧甲基纤维素改性BaTNR(C-BaTNR),基于催化反应原理开展了降低药剂燃速压力指数研究。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药剂的放热反应特性,利用密闭爆发器定容燃烧试验装置开展了药剂的燃烧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C-BaTNR中添加AP后,药剂的放热反应滞后、放热量减小,有利于减小其燃速压力指数;添加硬脂酸铅(St-Pb)能够有效抑制C-BaTNR/AP放热反应的进行,因此显著降低了药剂的燃速压力指数。当压力为1~12 MPa时,添加St-Pb的C-BaTNR/AP的压力上升时间为7.47 ms,燃速压力指数为0.51。
    • 杨伟涛; Clive Woodley; 闫光虎; 胡睿; 肖霞
    • 摘要: 为模拟并优化超多孔圆片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建立了一种超多孔圆片发射药的定容燃烧模型.在几何燃烧定律条件下,计算了超多孔圆片发射药的燃烧压力曲线和动态活度曲线与超多孔圆片的关系;分析了超多孔圆片厚度、内孔孔径、燃速系数及燃烧压强指数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多孔圆片发射药的药型结构与配方共同影响其燃烧性能;超多孔发射药圆片厚度的增加及内孔孔径的降低可提高超多孔圆片发射药最大动态活度以及燃烧时间;但超多孔圆片发射药药型尺寸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较弱;相对而言,发射药配方燃速系数及压强指数对其燃烧影响较大,燃速系数及压力指数较大的超多孔圆片发射药的燃烧特性更优.
    • 宋亚苹; 黄振亚; 解德富; 张成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钝感剂在发射药中的迁移性能,选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PA)和均苯三甲酸三炔丙酯(TPTM)3种钝感剂,采用转鼓喷涂工艺对叠氮硝胺发射药进行表面钝感处理,并用密闭爆发器实验测量发射药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燃烧性能,通过L-B曲线数学处理分析3种钝感剂在发射药中的迁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钝感剂DBP由发射药的表面不断向内部迁移且迁移速度最快,PPA迁移速度比DBP慢,新型钝感剂TPTM的炔基与叠氮硝铵发射药中的叠氮基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具有阻燃效果的网状大分子物质,几乎不发生迁移,可以满足高增塑剂含量高能发射药表面钝感剂的应用要求.
    • 湛赞; 梁晓爱; 严楠; 李朝振; 赵象润
    • 摘要: 为确定B/KNO3在激光点火作用下内弹道性能,开展B/KNO3在密闭爆发器下激光点火p-t试验及内弹道仿真研究.建立了改进内弹道仿真模型,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拟合了B/KNO3激光点火过程的p-t曲线,仿真结果能较好模拟点火过程中压力变化历程.通过p-t曲线积分得到单位面积冲量-时间曲线,在300 ms内仿真和试验结果误差在10%以内,可用于B/KNO3输出做功性能评估.
    • 黄凯; 刘东尧
    • 摘要: 为模拟某压裂火药在油井作业中燃气的压力变化规律,需要确定火药的燃烧速度与其温度的关系.利用密闭爆发器实验系统,获得不同温度条件下火药燃气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基于内弹道火药燃烧特征量静态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火药的燃烧速度定律,并进一步计算燃速系数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拟合得出火药的燃速随温度增长的指数式变化函数,通过误差分析判定该函数适用于30°C~150°C的温度变化区间,为不同温度下的井下模拟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