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花黄精

多花黄精

多花黄精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0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中国医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573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中国现代中药、种子、种子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世界中联第二届药膳养生国际学术大会暨第七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2016首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暨CSNR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等;多花黄精的相关文献由129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跃钧、蒋燕锋、葛永金等。

多花黄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2 占比:8.0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3573 占比:91.83%

总计:3891篇

多花黄精—发文趋势图

多花黄精

-研究学者

  • 刘跃钧
  • 蒋燕锋
  • 葛永金
  • 吕伟德
  • 陈松树
  • 谢建秋
  • 刘玉军
  • 叶炜
  • 周建金
  • 王华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秋美; 任丽华; 米真如; 孟庆峰; 董秋颖; 田北京; 韩金龙; 王志芬
    • 摘要: 将多花黄精按6个不同种植密度与玉米进行间作,在遮阴条件下,对比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多花黄精株高、 地径、 产量、 保存率、 倒伏率、 总多糖含量、 总皂苷含量等参数的影响.试验表明,株距35 cm下,多花黄精各参数表现优势明显.由此得出,株行距35 cm×30 cm为本地区多花黄精套种的最佳种植密度.
    • 高韵; 司雨柔; 解玫莹; 李欢欢; 章鹏飞; 庄新港; 程旺兴
    • 摘要: 目的:采用显微红外成像光谱对不同产地多花黄精和不同种黄精进行鉴别。方法:在波数为1018 cm^(–1)的条件下,使用显微红外成像光谱对7个不同产地多花黄精和5种黄精属植物的切片进行扫描,以糖类含量高低及分布情况作为鉴别的判断依据。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种黄精显微图像有明显区别,表明其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不同产地多花黄精中,贵州省铜仁市样品中糖类成分含量较高,其次是黄山市祁门县和湖北省赤壁县样品,浙江省天目山、湖南省怀化市、江西省瑞昌市样品中糖类成分含量相对较低,贵州省六盘水市样品中糖类成分含量最低;5种黄精属药材中多糖类成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黄精、长梗黄精、轮叶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结论:采用显微红外成像光谱技术能够有效区分不同产地多花黄精和不同种黄精。与传统红外光谱相比,显微红外成像光谱可研究各扫描微区的组分分布情况,使其含量分析表达更加直观,具有可视性、高灵敏度等特点。
    • 李敏; 吴爱琴; 李欣; 苏珂冰; 杨成梓
    • 摘要: 通过研究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的生态适宜性,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收集237份多花黄精分布位置和55个生态因子,导入最大熵(MaxEnt)模型运算,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其适合生长区域。结果表明,影响多花黄精生态适宜性的主要生态因子是3月降水量、年均降水量、6月降水量、5月降水量、4月降水量、2月降水量和最冷季降水量,在福建省具有广泛适宜生长区域。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可为多花黄精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参考,并为其科学种植提供指导。
    • 钟子龙; 张小辉; 王洪根; 吴灵芝; 吴焱; 范伟青
    • 摘要: 为了研究出适宜多花黄精生长的栽培基质,以毛竹林下腐殖土(简称腐殖土)+草木灰(A)、腐殖土+有机肥(B)、腐殖土+菌棒废料(C)作为基质材料与腐殖土(CK)进行对照,开展毛竹林下容器栽培多花黄精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黄精在4种配方的基质中的存活率均超过95%,差异不显著。处理A效果最好(腐殖土:草木灰体积比=95∶5)。多花黄精平均地径、株高、叶片数和块根鲜重分别为0.69 cm、74.46 cm、13.18片和56.18 g。其次是处理B(腐殖土:有机肥=体积比90∶10),地径(0.66 cm)、株高(68.28 cm)、叶片数(12.98)、块根鲜重(53.38 g)。与对照组相比,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于草木灰成本高,而且是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在黄精栽培中的基质应提倡多用有机肥,少用草木灰。
    • 郭娜; 方文清; 杨斌
    • 摘要: 目的:选育多花黄精的优良品种,推动武夷山脉黄精产业发展。方法:以邵武市南武夷药博园为基础,建立和完善闽北多花黄精种质资源圃和良种筛选繁育体系,构建黄精多糖类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出3个多芽分蘖品系,而后分别进行了产量、抗逆性,遗传稳定性等指标试验与综合评价。结果:最终筛选出1个优质高产多芽分蘖多花黄精新品系,暂命名:武夷山1号多花黄精。结论:多芽分蘖新品系较传统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高等优势。
    • 叶永青
    • 摘要: 多花黄精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常以散生、小片状或零星方式分布于阴湿的落叶阔叶林下、林缘、灌丛、岩石缝中,尤以茶叶地边、山间水田两边分布最多。本文论述了多花黄精的生物学特性、种苗繁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旨在为多花黄精的培育提供参考。
    • 叶碧欢; 杨阳; 朱杰丽; 石从广; 陈友吾; 胡传久; 宋其岩; 李海波
    • 摘要: 为了解药用植物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为黄精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数据,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分别培养了3个月和9个月的多花黄精组培苗根茎进行比较转录组学研究。结果显示,经序列组装与功能注释,多花黄精根茎的转录组数据经拼接共产生了73 218条unigenes序列,其中35 511条被注释;共鉴定出83条unigenes序列,分别编码18个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在幼苗期根茎中表达的1 359个转录因子中,以bHLH最为丰富,其次是ERF、MYB-relaed、C2H2和NAC。FPKM表达分析显示,随着多花黄精块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不断积累,18个酶基因中的9个显著上调,3个显著下调,6个无明显表达差异。RT-qPCR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转录组FPKM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为解析黄精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机制提供了参考。
    • 阙建勇; 周伟龙; 阙利芳; 曹雯; 曹敏; 潘永柱
    • 摘要: 为筛选出对多花黄精叶斑病具有良好防效又保持其多糖含量的药剂,选择了3种化学杀菌剂(哇啉铜、戊唑-咪鲜胺、多菌灵)和1种生物药剂(香芹酚),及其混合制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对多花黄精叶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保持多糖含量研究中,以生物药剂5%香芹酚850倍液防治对多花黄精保持多糖含量最高,混合制剂次之,化学药剂最低。其中5%香芹酚850倍液+33.5%哇啉铜1600倍液(各50%容积比)混合制剂处理的多花黄精多糖含量达10.47%,优于其它2种混合制剂处理。因此,生物药剂5%香芹酚850倍液或5%香芹酚750倍液+33.5%哇啉铜1500倍液(各50%容积比)混合制剂可以作为人工防治多花黄精叶斑病的首选药剂。
    • 李峻安; 刘玉民; 邓远苇; 代崇雯; 刘亚敏
    • 摘要: 【目的】揭示肥料减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究减量施肥的可行性及减施潜力,为多花黄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施肥(CK)、常量施肥(农民习惯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80,180,90 kg/hm^(2))和减量施肥(氮、磷、钾单量减施分别为常量施肥的33%,67%,100%)11个施肥处理,于采收期(10月下旬)进行采样,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多花黄精地上部分生理指标(株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茎叶干质量)、根茎质量及根茎多糖、皂苷含量的变化,不同生长时期的根茎产量研究分别在开花期(6月上旬)、果实期(8月中旬)和采收期(10月下旬)采样,测定根茎干(鲜)质量。【结果】施肥能促进各时期多花黄精根茎生长,多花黄精根茎鲜质量和干质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减量33%施氮对多花黄精根茎鲜质量无显著影响,但会导致根茎干质量明显降低;施磷量与产量间无明显的量效关系,减量67%施磷时各时期多花黄精根茎鲜质量和干质量最大;采收期根茎鲜质量随施钾量的提高而增加,且与常量施肥间无显著差异,各时期常量施肥的根茎干质量明显大于其他施肥处理。磷、钾肥减量33%时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茎叶干质量均与常量施肥间无显著差异;除茎叶干质量外,氮肥减施33%时其余指标与常量施肥间也无显著差异。施肥均能增加多花黄精根茎中多糖和皂苷含量,随氮、磷肥施肥量增加多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磷、钾减施33%时根茎中多糖含量与常量施肥间无显著差异,但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常量施肥。【结论】氮、磷、钾单量减施(与农民习惯施肥量相比)33%时对多花黄精根茎产量无显著影响,减施33%磷肥还可提高干物质在根茎中的分配比例,磷钾肥适量减施有利于提高多花黄精品质,促进多糖和皂苷的累积;基于成本投入及环境效益等综合分析,在重庆地区常量施肥的基础上,氮、磷、钾单量减施33%是适宜的。
    • 刘跃钧; 曾岳明; 叶征莺; 肖庆来
    • 摘要: 多花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植物,中药材黄精基原植物之一。近年来,其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对栽培技术的需求已越来越迫切。对近10年多花黄精立地因子、种苗培育、栽培模式等栽培技术关键问题进行综述,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