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声带白斑

声带白斑

声带白斑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29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内镜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分会第二十一次耳鼻喉科学术年会暨辽宁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等;声带白斑的相关文献由376位作者贡献,包括姜辉、李艳青、臧朝平等。

声带白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15.1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729 占比:84.67%

总计:861篇

声带白斑—发文趋势图

声带白斑

-研究学者

  • 姜辉
  • 李艳青
  • 臧朝平
  • 郑宏良
  • 陈伟
  • 顾思远
  • 高下
  • 吴昆旻
  • 吴明海
  • 周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雨; 强笔
    • 摘要: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声带白斑通常被认为是喉癌最常见的癌前病变。当前预防喉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尽早发现癌前病变,延缓甚至阻止恶性变化的进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是声带白斑和喉癌的致病因素。本文就现阶段幽门螺旋杆菌与声带白斑、喉癌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讨论其可能的致病机制。
    • 陈文琼; 赵昊; 张宗徳
    • 摘要: 目的:探究CO_(2)激光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声带白斑对嗓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5月南阳市口腔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43例声带白斑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CO_(2)激光术组(采用CO_(2)激光切除术治疗,n=20例)和传统剥脱术组(采用传统剥脱术治疗,n=23)。比较两组疗效、主观嗓音障碍指数(VHI),进行嗓音分析。结果:CO_(2)激光术组治疗有效率为100%,传统剥脱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1.30%,CO_(2)激光术组治疗有效率与传统剥脱术相当;手术前两组主观嗓音障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5,P>0.05),手术后2周、手术后1个月主观嗓音障碍指数显著升高,CO_(2)激光术组主观嗓音障碍指数高于传统剥脱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1,3.121,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2周、手术后1个月嗓音的基频及最常发声时间较手术前升高,最低音强、振幅微扰、基频微扰较手术前降低,均有显著差异,手术后2周、手术后1个月CO_(2)激光术组基频、最常发声时间高于传统剥脱术组,最低音强、振幅微扰、基频微扰低于传统剥脱术组。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O_(2)激光术组治疗声带白斑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嗓音起到积极改善效果,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进行广泛推广。
    • 游永晶; 马艳利; 刘婷; 庄佩耘
    • 摘要: 目的评估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不同病理分级声带白斑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声带白斑癌变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法,检测IL-10、TGF-β1及iNOS在40例临床诊断为声带白斑且病理分型分别为10例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10例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10例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0例声门型喉癌及10例声带息肉中的表达,比较各组结果。结果随着声带上皮细胞异型程度的增加,IL-10表达量逐渐升高,在声带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声门型喉癌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和TGF-β1的表达除在声带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和声带息肉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间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量在声带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中呈递增趋势,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进展为喉癌时,表达量降低。结论TGF-β1和iNOS的表达量改变可能为声带白斑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IL-10可作为声带白斑早期癌变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 常淼; 李育军
    • 摘要: 声带白斑组织病理学差异较大,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常见的交界性疾病。由于近年来气候环境恶化,且人们生活习惯不良,声带白斑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随着国内外研究的进展,针对声带白斑的治疗有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声带白斑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传统冷器械切除、CO_(2)激光治疗、光血管溶解性激光治疗)及其他治疗等。最新研究表明,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提高术后发音质量、防止疾病进展将有效提高声带白斑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声带白斑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的选择提供参考。
    • 陈小宁
    • 摘要: 2020年5月29日,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江苏省名中医的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江苏省名中医称号。此称号是省内中医界最高荣誉,受表彰人员是行业医德医风的楷模、学术医术的精英,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为了弘扬名医精神,传承名医经验《,江苏中医药》编辑部策划了“百名名医效方集验”选题,荟萃名医效方(效法)。此选题得到了百位省名中医的大力支持,专此志谢!本刊从2021年第1期开始,重启《名医长廊》栏目,以姓氏笔画为序,刊登一百位名医的效方(效法)及验案,供读者学习参考。
    • 袁存立; 刘勇; 郑成彩; 晁方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辅助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声带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0月入院诊治的43例声带白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观察组(n=24)及对照组(n=19),观察组患者采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切除白斑,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6.74±2.45)min,对照组为(15.11±2.66)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0.18±0.06)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0.42±0.16)ml;观察组NRS疼痛评分(0.89±0.19)分,对照组为(2.57±0.85)分;术后观察组VHI主观评分(49.42±4.87)分,对照组为(52.68±4.91)分;观察组嗓音恢复较对照组好,观察组3年复发率较对照组低。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NRS疼痛评分、术后VHI主观评分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的手段,辅助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声带白斑安全有效,术后舒适、嗓音恢复好,该手术方法更加完善,值得临床推广。
    • 金美月; 赵训东
    • 摘要: 目的:评定喉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方案实施在声带白斑患者中对其手术之后嗓音方面功能构成的影响作用。方法:该文指标来自2018年2月~2020年3月本医院实施治疗的68例声带白斑患者对应统计资料,试验组选取喉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方案,参照组选取支撑喉镜手术治疗方案,评估有关指标结果。结果:试验组实行手术之后3个月时噪/谐比指标检测结果、振幅微扰检测结果、基频微扰检测结果比对参照组对应数据研究情况下降(P0.05);试验组针对手术配合情况相对良好人数共同占有比例结果对比参照组涉及数值内容增多(P<0.05);试验组对于手术状况持有较为满意态度例数所占据百分数据比较参照组相关统计值得以提升(P<0.05)。结论:为声带白斑患者提供喉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其手术之后嗓音方面功能。
    • 李靖
    • 摘要: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常见的是鳞状细胞癌,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中老年最多。流行病学资料证实,喉癌是吸烟与饮酒、环境与职业因素、放射线、微量元素缺乏、性激素代谢紊乱、声带白斑及慢性肥厚性喉炎等多种致癌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 李乐; 马华安; 胡陟(指导)
    • 摘要: 声带白斑是耳鼻喉科常见疾患,胡陟教授临证四十余载,对喉系疾病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基于喉之特殊“机关”构造等因素,胡陟教授认为湿毒与声带白斑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声带白斑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后者的发展经历了“湿生→痰瘀→气耗→癥瘕”的变化规律,故升清降浊、祛湿通痹是化解搏结咽喉湿毒的重要治则。
    • 金美月
    • 摘要: 目的:评估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方法使用于声带白斑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4月本医院治疗的72例声带白斑患者实施数值指标研究,采用随机掷骰子方式分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方法,参照组采取喉镜之下白斑剥脱手术治疗方法,记录各项组别手术之后1个月好转和治愈共占百分数、手术操作总体耗时、手术过程中流出血液总量、手术之后假膜得以脱落用时、手术之后疼痛评估分数、针对手术保持相对满意人数占比、对于手术具体依从状况较好例数所含有百分比值。结果:试验组手术之后1个月好转和治愈共占百分数较参照组提升(P0.05),试验组手术之后疼痛评估分数比参照组下降(P<0.05);试验组针对手术其保持相对满意人数占比结果、对于手术具体依从状况较好例数所含有百分比值对比参照组增多(P<0.05)。结论:为声带白斑患者选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方法存在较佳治疗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