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375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信息与知识传播、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4491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国际展望、东南亚研究、南风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08年博士论坛、第二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第八届西南论坛暨第五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 等;国际关系学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匡、刘德斌、任晓等。

国际关系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0 占比:1.0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491 占比:98.92%

总计:34866篇

国际关系学—发文趋势图

国际关系学

-研究学者

  • 方匡
  • 刘德斌
  • 任晓
  • 孙丽萍
  • 宋鸥
  • 无1
  • 王缉思
  • 阳羡
  • 任东波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编辑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年内隆重召开。今年以来,本院与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联合举办“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系列学术研讨会”,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别和区域高等研究院联合举办“迎接党的二十大国际形势视频系列研讨会”。
    • 摘要: 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博弈深层话语构造的中国方案,邵科在《法学研究》2021年第6期撰文指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不是比较法或私法视角能够完整洞照的领域,而是社会学及国际关系学视角下理念、框定、行动论的真切投影。唯有从细节上呈现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冲突、变革、造法的内在原理,方能开辟中国方案平视西方、会通而超胜的建构式超越之路。肇建以中国文化之深层话语构造为本源的、直指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变革根本困境的中国范式和中国路径,能够推动国际法律规范的重构。它符合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普遍诉求,也是对海外知识产权主流学派期待“新路径”、消解西方“一元轴心”的充分回应。在当前大国竞争的形势下,它可以成为包容产业创新与世界均衡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而进一步颠覆美国全球知识霸权的“合法性”,并取得“义利兼顾、万物并育”之至诚公理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层共鸣。
    • 摘要: 近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协办的“党的二十大前后中国与世界”系列研讨会持续举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会长严安林2022年8月26日在其中的“中国国际传播和国际话语权建设”研讨会上发言,要点如下。
    • 阿拉伯世界研究编辑部
    • 摘要: 《阿拉伯世界研究》(双月刊)于198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自1982年起公开发行。本刊以夯实基础研究、聚焦热点问题、发掘前沿议题和培养学术新人为宗旨,鼓励打破学科壁垒,对中东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为学者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供学术传播平台。本刊注重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对中东研究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刊长期关注的主要议题如下:1.中东问题理论研究:运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中东国家内政、外交、经济、安全、能源及社会思潮等领域的研究。
    • 刘德斌
    • 摘要: 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两者之间既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差别。实际上,所谓的“国际关系”研究一直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只不过历史学家的视角和方法与国际关系学家不同而已。历史学家在研究国际关系的时候,较少受到国际关系学界学派和范式争论的影响,也较少受到“威斯特伐利亚情结”的束缚。这或许能为国际理论在历史转换时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的思考。
    • 严双伍; 吴向荣; 邢瑞磊
    • 摘要: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需要紧扣新型国际关系建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两大现实主题,以推动和实现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的系统互动.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知识体系亟需重塑.本文从历史维度、经验现实维度和价值规范维度讨论了推动国际关系建构合作性竞争理论体系的可能性.历史维度尝试通过加强跨国合作和人类共同发展的历史叙事,改善传统国际关系学的冲突性认知模式,从而对整个国际关系研究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进行批判性反思.经验维度以描述和归纳世界政治多元性为出发点,强调在历史转型期和新研究方向探索期经验理论供给严重不足,基于中国国内治理实践的多元共生与合作发展的经验性理论建构,对建设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具有尤为关键的意义.规范维度放眼未来,旨在通过世界主义理念和全球治理理念的学理讨论,推动新的国际规范和全球意识的生成,为阐释中国的世界观、国际秩序观与外交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留下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 叶·瓦·科尔东诺娃; 叶·克·亚历山德罗芙娜
    • 摘要: 作为一个整体化的科研教学流派,世界综合区域学由诸多理论结合而成,包括国际关系、世界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学、历史学、宏观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地理学以及国际问题周边学科等.本文详细描述了国情研究中的地理学与社会学方法及二者对确立现代世界综合区域研究论域与研究方法之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将俄罗斯的世界综合区域学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18 ~19世纪综合性东方学与国情学的诞生;20世纪20 ~ 40年代经济及社会政治问题丰富了传统国情学内涵;20世纪50 ~ 70年代尝试运用专业学科及跨学科知识分析区域现象及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整体化的区域学研究方法,确定世界综合区域研究论域,创建理论工具.冷战后区域学之对国际学术的影响是显著增长的.为理解全球问题与本土问题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征,必须立足于具体区域状况与具体国情,对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加以研究,唯其如此,才能对全球趋势进展规模及后果作出评判.据此也可以说,全球化并未减弱而是增加了从专业角度理解世界区域的需求.
    • 张发林; 朱小略
    • 摘要: 源于西方的国际关系学主要从两大路径出发研究国家利益。一种路径从国际维度出发,多以国际体系为框架,聚焦于国家利益的"第三意象"分析。这一国家利益分析范式往往陷入"整体主义失败"(holism failure),即将国际体系中的国家视为一个不可分主体,默认其利益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从而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缺乏解释力。
    • 摘要: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新中国外交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为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族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中国外交需要借鉴历史经验,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继续砥砺前行。为此,在中国国际关系学会指导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金仲华家乡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以及文汇报社决定联合举办第十三届“金仲华国研杯”征文活动。
    • 霍米拉•莫希扎德; 王文彬(译)
    • 摘要: 关于国际关系学欧洲中心论的存在以及对其进行超越的种种讨论由来已久。更为全球化的国际关系学理念促使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将视野拓展到之前占据主导位置的美国和西方的范围之外,接纳更广泛的多样性,尤其是承认“非西方”民族和社会的地位、作用和贡献。一些国际关系学者认为,对话是建立全球国际关系学的途径。我们可以在文明对话的框架内,将国际关系学中的核心一外围对话概念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