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嘉陵江组

嘉陵江组

嘉陵江组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8626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CPS/SEG北京2009国际地球物理会议、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等;嘉陵江组的相关文献由455位作者贡献,包括谭秀成、刘宏、李国蓉等。

嘉陵江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8626 占比:99.88%

总计:118772篇

嘉陵江组—发文趋势图

嘉陵江组

-研究学者

  • 谭秀成
  • 刘宏
  • 李国蓉
  • 李凌
  • 李弢
  • 周彦
  • 李其荣
  • 邹娟
  • 张帆
  • 李文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欧阳柳芸; 贺琦; 刘昆; 杨巍; 毛凯楠
    • 摘要: 马岭地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其沉积地层经历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沉积环境演化,是研究早三叠世沉积环境变化的理想地区。通过对马岭地区嘉陵江组的野外踏勘,以获得的实测剖面资料为基础,结合室内薄片观察,并根据14种主微量元素的结果,进而探讨其沉积环境的演变。马岭河剖面主要出露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可分为四段,共取16件岩石样品进行送样分析,结合沉积相、古气候指标SiO_(2)/Al_(2)O_(3)比值和古盐度指标,古水深指标CaO/MgO、Sr/Ba比值,可指示马岭地区在早三叠世经历了如下变化:①由异常炎热、干燥气候逐渐过渡为整体湿润的气候,这可能为早三叠世及后期生物复苏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②发生浅海、深海的交替变化。嘉陵江组一~四段分别以开阔台地相、潮坪相、开阔-局限-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每段的古盐度变化、海平面升降等现象,加上腹足、双壳等生物碎屑的局部出现,印证了该区早三叠世海洋环境异常多变,并具有多期次恶化-改善的演化过程。
    • 高健; 陈浩; 邱志刚; 李冬冬; 王寺响; 高志林
    • 摘要: 三峡库区某库岸斜坡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并受到地质工作者广泛关注。通过分析研究该滑坡破碎岩体宏观与微观特征,提出该岩体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岩溶角砾岩,多呈散体结构,具完整性、胶结物质、矿物成分、工程性质差异较大的特点,其特征与多期构造作用、岩溶作用及岩性有关。通过分析该岩溶角砾岩成因,认为该滑坡岩溶角砾岩是受溶塌与淋滤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李凯贤; 狄杰
    • 摘要: 川东北河坝地区地质环境极其复杂,地层非均质性强,近些年来先后部署了多口以嘉陵江组二段白云岩储层为目的层的开发水平井。该区块前期施工的HB1井、HB101等井施工井频繁出现恶性漏失、井斜超标,甚至出现无法继续钻进需要多次更改井身结构等情况,严重拖后了钻井施工进度,通过对井身结构进行优化,浅部地层引入泡沫/空气钻井等特殊钻井工艺,减少了漏失量,缩短了钻井周期,对本区块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白超; 刘建伟
    • 摘要: 杂卤石(K_(2)SO_(4)·MgSO_(4)·2CaSO_(4)·2H_(2)O)是一种复盐,为盐类矿产中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含钾矿物,在四川盆地三叠纪蒸发岩中广泛发育,并经常和其它钾镁盐矿物密切共生。由于杂卤石较其它钾镁盐矿物的溶解度低,易于残存保留,因此常被作为寻找钾盐矿床的重要标志和线索。其中南充盐盆嘉陵江组五段-雷口坡组一段(T_(1)j^(5)-T_(2)l^(1))的杂卤石分布面积最广,剖面揭露较完整,主要和纹层状硬石膏及菱镁矿、岩盐、"绿豆岩"等岩类共生,组成各种韵律层,根据岩矿鉴定、化学分析杂卤石还往往伴有微量的硫镁矾、无水钾镁矾等钾镁盐矿物。因此研究四川盆地三叠纪杂卤石分布特征、形成条件,对进一步寻找钾盐和指出找钾方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 廖荣峰; 汤晶; 宋晓波; 郝哲敏; 王文楷; 刘勇
    • 摘要: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主体为一套克拉通台地相沉积,其西南部地区具有埋深浅、储层薄、含气性较好的特点,早期发现了麻柳场、磨溪、赤水为代表的中小型气藏,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川西南探区井研JS1井嘉四段测试获气2.32×10^(4)m^(3)/d、威远JH1井嘉五段测试获气5.58×10^(4)m^(3)/d。为了进一步明确川西南嘉陵江组孔隙型储层分布及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区,通过区域地质特征、钻井岩心岩屑、铸体薄片及实验地质分析等研究,对嘉陵江组四段—五段孔隙型储层进行了地质评价。嘉四—五段孔隙型储层主要分布于嘉四;、嘉五;层段,灰岩和白云岩储层均有发育,纵向上表现为(灰)云坪与颗粒滩多期叠置的发育模式;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和颗粒灰岩,优质储层孔隙结构表现为大孔中喉、大孔细喉及中孔细喉的特征。有利沉积微相云坪和颗粒滩控制了储层的分布,准同生期溶蚀是形成优质孔隙型储层的关键,印支—燕山中晚期流体充注抵御了后期成岩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孔隙的破坏;位于泸州古隆起西缘的川西南井研、荣县—宜宾、威远一带是下步勘探评价的有利目标区。
    • 杜文洋; 李一鸣; 周豹; 范川; 曾小华; 刘嘉; 刘圣鑫; 刘雷; 刘文文; 魏四华; 江为民; 姜志勇
    • 摘要: 鄂西南地区大面积分布泥岩、泥质白云岩以及煤矿、铝土矿、高岭土矿、耐火黏土矿等,是寻找黏土型锂矿的有利目标区。在圈定鄂西南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锂异常基础上,基于近期找矿工作成果,重点分析中二叠统梁山组、寒武系第三统覃家庙组、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三个层位的锂矿化特征,探讨该区锂资源找矿前景。鄂西南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锂异常在空间分布、规模、强度上与梁山组、覃家庙组、嘉陵江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梁山组富锂岩性主要为中—上部的炭质泥岩,一般产于潮坪沼泽亚相和潮坪砂泥坪亚相,目前已在该层位圈定锂矿体并发现多处找矿线索,显示该层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覃家庙组富锂岩性主要为底部和顶部的泥质白云岩,其形成于局限台地相,泥质白云岩中锂含量相对较低,显示该层位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覃家庙组风化层的锂含量较原生泥质白云岩提高2~5倍,覃家庙组分布区的洼地、阶地平台等风化层较厚地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嘉陵江组富锂的膏岩层发育不稳定,而富锂的溶蚀角砾白云岩和含溶蚀角砾泥质白云岩中锂含量不均匀,因此该层位的找矿潜力相对有限。建议继续加强鄂西南地区梁山组、覃家庙组、嘉陵江组的锂资源调查评价和科研工作。
    • 左银辉; 文华国; 廖义沙; 蔡家兰; 冯仁朋; 徐文礼; 罗洋; 杨立成; 王欣; 郝靖
    • 摘要: 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气源不明确。测试川东地区48口井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嘉陵江组天然气特征、成因及气源。结果表明: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天然气具有甲烷体积分数高、乙烷体积分数次之、丙烷-重烃体积分数低的特征,为典型的高成熟度干气气藏,主要为原油二次裂解热成因油型气;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泥岩和长兴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经历早侏罗世的石油充注而形成古油藏;当古油藏温度超过160°C后,原油发生二次裂解,形成天然气气藏;侏罗纪晚期,天然气气藏受构造抬升影响而进行调整,形成现今的天然气气藏。该结果为川东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的勘探决策提供依据。
    • 左银辉; 郝靖; 文华国; 廖义沙; 蔡家兰; 冯仁朋; 徐文礼; 罗洋; 杨立成; 王欣
    • 摘要: 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气源不明确.测试川东地区48口井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嘉陵江组天然气特征、成因及气源.结果表明: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天然气具有甲烷体积分数高、乙烷体积分数次之、丙烷—重烃体积分数低的特征,为典型的高成熟度干气气藏,主要为原油二次裂解热成因油型气;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泥岩和长兴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经历早侏罗世的石油充注而形成古油藏;当古油藏温度超过160°C 后,原油发生二次裂解,形成天然气气藏;侏罗纪晚期,天然气气藏受构造抬升影响而进行调整,形成现今的天然气气藏.该结果为川东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的勘探决策提供依据.
    • 王身建; 彭瑶圆; 肖国梁; 杨宗恒; 钱杨娇娇; 刘青
    • 摘要: 普光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由于对该区嘉陵江组沉积及储层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高效勘探.综合运用测录井资料及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压汞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嘉陵江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组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三类沉积相,并进一步可划分为滩间海、台内滩、局限潟湖、局限潮坪、蒸发潟湖和蒸发潮坪等六个亚相和相应若干微相.其中,台内滩亚相和局限潮坪亚相中的云坪微相为储层发育有利相带.沉积相控制了储层发育带,嘉陵江组储层主要分布于嘉陵江组二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云岩、其次为晶粒云岩,部分样品孔隙度小于2.00%,大部分样品孔隙度为2.00%~10.00%,平均为2.00%;渗透率为0.001×10-3~1.000×10-3 μm2,平均为0.230×10-3 μm2,总体属低孔、低渗储层,以Ⅲ类储层为主.
    • 黎霆; 李平平; 诸丹诚; 杨明磊; 李海平; 李涛; 邹华耀
    • 摘要: 颗粒滩储层是嘉陵江组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方法,对蜀南地区嘉陵江组颗粒滩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渗特征和成岩作用类型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嘉陵江组颗粒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嘉陵江组颗粒滩储层主要的岩石类型为颗粒灰岩、颗粒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结构粉晶白云岩,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和晶间溶孔.颗粒滩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其发育受到了层序和沉积古地貌的控制,垂向上主要发育在高位体系域的中下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泸州水下古隆起之上.成岩作用是颗粒滩能否进一步演化为储层的关键,颗粒滩储层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和胶结作用,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有溶蚀和白云岩化作用,构造运动产生的裂缝则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