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哲学阐释

哲学阐释

哲学阐释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共产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0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现代哲学、江苏警官学院学报、党政论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二十一世纪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哲学阐释的相关文献由88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庆祥、梅良勇、范迎春等。

哲学阐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42.7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52%

专利文献>

论文:110 占比:56.70%

总计:194篇

哲学阐释—发文趋势图

哲学阐释

-研究学者

  • 韩庆祥
  • 梅良勇
  • 范迎春
  • 邵美荣
  • 朱萍
  • 丁立磊
  • 丁立群
  • 万希平
  • 任晓伟
  • 位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爱军
    • 摘要: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针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等全球性挑战,中国方案应运而生,它是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人类共同难题而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与价值理念,从哲学高度阐释中国方案,可以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推动这个世界进步""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是什么"三个逻辑层次揭示其所蕴含的独特的、新型的世界观、国家观、制度观、发展观、治理观、文明观、和平观和义利观。
    • 王金玉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涵丰富的理念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遵循了唯物辩证法从事实的联系出发的本体论逻辑,以能动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逻辑,以事实与价值辩证统一的价值论逻辑。从唯物史观视角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的内在逻辑,对于进一步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守正与创新,进一步凸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力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何茜
    • 摘要: 哭嫁歌是彝族婚俗中十分重要的文化传统,起源众说纷纭,表现内容丰富,浸透了劳动人民原初的生存意识和生命哲学,既表达了彝族女子在出嫁前对父权制度的愤懑和女子无权为婚姻作主的痛苦,也传递着女性主体性意识下对美好生活的深切诉求。传统的哭嫁歌腔调和旋律澹缓凄楚、哀恻动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同时,哭嫁歌体现的是生命本真之态下包容的、顺应自然的人文情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文章将从哭嫁歌的文化起源与内容入手,对川南地区彝族哭嫁歌中的“美好生活”进行哲理审思,同时探讨哭嫁歌内在的教育价值。
    • 刘钰华
    • 摘要: 刘铁芳教授在《以教学打开生命:个体成人的教学哲学阐释》一书中提出基于中国古典教育意蕴的兴发教育,从现象学的视角进行了深刻的诠释。所谓教学中自然生命的起兴,其基本意蕴就是儿童身体感知觉的激活,使儿童以一种积极的、欢乐的、凝神的、富于关切的状态进入学习之中。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一类音乐对唤醒和激活学生的身体非常有利,它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类音乐被称为自然音乐。
    • 吴多键
    • 摘要: 2021年10月30日,“中国传统契约观念现代转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省图书馆、《当代儒学》编辑部联合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契约观念现代转化”课题组承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的12位学者与会,他们围绕契约观念与儒家伦理等道德哲学及伦理学问题,契约观念与现代国家构建、社会正义等法哲学、政治哲学问题,古今中西契约观念的异同、中国契约观念的传统思想资源及其哲学阐释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 朱萍
    • 摘要: 道家哲学经典《道德经》英译史久远,英译本众多,安乐哲和郝大维在比较哲学的视域下对《道德经》作了独特的哲学阐释,安乐哲和郝大维在底本的选择、策略性框架的创建、道家哲学语境的建构、核心哲学概念的创译等方面体现出强烈的译者主体性,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研究《道德经》的英译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跨文化构建和传播有启示作用。
    • 周国文; 贾桂君
    • 摘要: 科技评价是科学技术研发、创新乃至应用的必经过程.科技评价具有效果衡量、趋势预测、前景导向等作用.现今社会,国家越发重视科技兴国,大力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因而有必要在分配支持科技工作资源和资金时进行科技评价.从哲学上阐释,科技评价主要具有"经验的、接近真理的、检验的、全面的、比较的、自然的"等六大原则.文章围绕科技评价的这六大原则展开阐释,探讨科技评价的哲学标准和评判维度,以期为科技评价的现实工作提供思想方法的支持.
    • 刘洪祥
    • 摘要: 阅读力决定着阅读活动中阅读者的主体性成长.在个体成长视域中,阅读力表现为个体成长的能力和力量.具而言之,个体阅读本质在符号认知、对话过程、主体目标三重维度上表明,阅读力在整体上由识记力与理解力、提取力与批判力、选择力与建构力共同组成,指涉个体存在、发展、实现的能力结构,呈现为个体生活之构成性、智慧性、体认性的力量形态,并在能动、自主、自为三个层次上显示其参与和助力个体成长的逻辑.
    • 肖凤翔; 杨顺光
    • 摘要: 一、概念哲学阐释:核心素养实质指向时代新人文化习性。习性对人的生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习性的存在,外在的结构才不是机械地约束着人们的实践行动,而是由习性为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模式。该模式具有两方面的存在状态:一方面是外显的能够被人直接观察到的身体行动状态,可以称为人的实践情态。
    • 黄绮
    • 摘要: 时间究竟是什么?恐怕一时难以回答.英语电影《波斯王子:时之刃》(Prince of Persia:The sands of time)从2010年上映至今历经十几年,由于其神秘瑰丽的异域风情、悬疑魔幻的故事情节、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酷炫不凡的特效场面一直备受观众推崇,历久弥新.该电影对于时间的诠释更是别出心裁、引人入胜,时至今日依然令人回味无穷.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此电影中出现的时间意象,例如:"时之刃""天神的沙漏"与"重生——生命的轮回",试图结合故事情节剖析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进一步诠释时间意象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