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哲学诠释学

哲学诠释学

哲学诠释学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语言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3241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社科纵横、天津社会科学、社会观察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长三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2017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等;哲学诠释学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宋洪、彭启福、李海平等。

哲学诠释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1.4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3241 占比:98.48%

总计:13445篇

哲学诠释学—发文趋势图

哲学诠释学

-研究学者

  • 陈宋洪
  • 彭启福
  • 李海平
  • 傅永军
  • 王肃
  • 郑溟
  • 刘福莲
  • 孙丽君
  • 张新国
  • 张瑞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凯丞; 傅永军
    • 摘要: 19世纪以来的欧陆哲学,特别是以德国观念论为代表的思辨的历史哲学,强调内在地把握历史,以目的论方式思辨地构造一种普遍的世界历史,致力揭示历史与理性之间的辩证结构,但因之否定了历史的时间特征和经验实证性要求,弊端显而易见。德国历史科学对以黑格尔历史哲学为代表的思辨历史观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历史不能被理解为哲学观念的纯粹表现,历史应当独立于任何先行预设的理性目的论,历史只表现自身,历史的价值也只属于历史自身。然而,德国的历史科学并没有为自己有效地证成历史的普遍基础,这迫使其不得不隐性回归黑格尔的唯心论,其对思辨历史哲学的反抗宣告失败。伽达默尔通过批判以兰克为代表的经验历史科学,将对历史理性的理解奠基在生存论现象学基础之上,超越黑格尔对历史理性的思辨构造,使理性与历史在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原则中最终消除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而达成动态协调。诠释学历史意识强调在人类有限理性前提下的审慎态度,因此实现了对历史理性真正的历史性理解。
    • 段茂君
    • 摘要: 在线课程资源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个体认知、课程设计、技术支持三个维度的理解鸿沟是在线学习浅层化的主因。深度学习历经了从概念到大概念、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个体意义是其认识论层面的升华,最优整合是其方法论层面的外延。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理解与对话成为走向深度学习的在线课程资源优化的有效策略,即学习者、教学者和建设者的合法前见为理解的起点,三者走向视界融合的多维交互对话为理解的过程,超越一般解释学的应用创生为理解的旨归,而最优整合的趋近也意味着理解鸿沟的跨越、在线课程资源的优化和学习者的在线深度学习。
    • 申波
    • 摘要: 从词源上讲,诠释学关联于神使“赫尔墨斯”,语言学与《圣经》训诂学是其可供追溯的两条主要路径。原初的诠释学更多是兼具理解、解释和翻译之义的一项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实践技艺。然而,理解和解释不等同于诠释学,现代诠释学的发展所必须要予以克服的就是以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方法论解释而步入生活世界,并对“理解”这一诠释学的核心议题的意义、依据以及其前提结构进行反思。从古希腊到现代,诠释学的历史谱系基本遵循了从“特殊诠释学”到“一般诠释学”,再到“哲学诠释学”;从“作者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再到“文本中心论”;从“技艺诠释学”到“诠释哲学”,再到“哲学诠释学”的范式转换,并存有混合形式的诠释学理论形态的糅杂、扬弃。显然,诠释学本身的持续在场性已然意指了这种多元呈现。
    • 张瑞臣; 陈志伟
    • 摘要: 泰勒的“框架诠释学”既注重对现代性理解的前理解条件及其作用的探究,在理论品格上倾向于哲学诠释学;又特别注重通过诠释进行社会批判,其诠释学思想又表现出诠释哲学品格.他的框架理论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维度,具有一种明显的居间性,这说明现代诠释学不仅可以在哲学存在论上被理解,亦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被应用于哲学研究之中.泰勒的框架理论将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结构思想应用到现代性反思理论之中,证明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内在地具有反思功能;框架理论也因此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品格,这种居间性使得他的诠释学思想通过诠释对现代性社会展开批判成为可能;框架理论也因此建构了一个现代性研究与反思的诠释学模式.框架理论对现代性的考察具有与众不同的诠释学品格,这种考察具有本源性、先验性、历史性的特征,从而开创了现代性研究与反思的新模式,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性、批判现代性、应对现代性.
    • 李清良; 张洪志
    • 摘要: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虽然源远流长,但现代意义的"中国诠释学"迄今尚未形成,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建构。在有关"中国诠释学"的诸种构想中,"经典诠释学"方案越来越为学界所接受。"经典诠释学"的提出及其依据关于"经典诠释学"的基本内涵,学者们的说法虽不尽相同,但在以下三个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其一,作为现代"中国诠释学"构想之一的"经典诠释学",是指一门有待建构的现代学问,而不是指历史上任何一种有关经典诠释的学问.
    • 崔若椈
    • 摘要: 伽达默尔称柯林武德为谈及问答逻辑"唯一能够援引的人".在充分肯定柯林武德"问答逻辑"合理因素的同时,对内涵于其中的诸多错误予以深刻地揭示与修正.他拒斥柯林武德关于理解在于理解原作者所想到的意义的"重演论",明确指出理解的任务首先是注意文本自身的意义.另外,他对柯林武德倚重历史主义方法,主张对给定文本是其回答的问题做"单纯的重构"亦提出批评,坚持认为谁想理解,谁就必须转变视域,对这个问题重新提问.伽达默尔对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批判与超越,以及其关于问题与回答给予诠释学经验以"真正的度向"的主张,充分彰显出其哲学诠释学与传统诠释学在解释旨趣上的本质区别.
    • 郭婉绯
    • 摘要: 哲学诠释学是有着实践性思维指向的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哲学技术.哲学诠释学认为,在理解"作者原意"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具体化""情境的具体化"和"问题的具体化"融通理解与实践.基于这样的视角,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解和吸纳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优良传统,回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贯彻落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求的新时代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总结.
    • 宋宽锋
    • 摘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诠释学的“哲学诠释学”建构之所以是必要的,原因就在于,虽然“普遍的诠释学”的思考和论述涵盖了哲学的经验或者哲学史研究的经验,前者对于后者原则上也具有自己的适用性,但是由于“普遍的诠释学”致力于在普遍性的层面思考和把握诸种“诠释学经验”,而使哲学的经验或哲学史研究的经验之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关注和考虑。与此相一致,作为一种特殊的诠释学的“哲学诠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立足于哲学的经验或哲学史研究的经验及其特殊性,来理解和解读普遍的“方法论取向的诠释学”和“存在论取向的诠释学”的原则和思想;或者说,就是把“普遍的诠释学”之思想和原则与哲学的经验或哲学史研究的经验相结合。
    • 张瑞臣; 陈志伟
    • 摘要: 泰勒的"框架诠释学"既注重对现代性理解的前理解条件及其作用的探究,在理论品格上倾向于哲学诠释学;又特别注重通过诠释进行社会批判,其诠释学思想又表现出诠释哲学品格.他的框架理论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维度,具有一种明显的居间性,这说明现代诠释学不仅可以在哲学存在论上被理解,亦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被应用于哲学研究之中.泰勒的框架理论将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结构思想应用到现代性反思理论之中,证明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内在地具有反思功能;框架理论也因此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品格,这种居间性使得他的诠释学思想通过诠释对现代性社会展开批判成为可能;框架理论也因此建构了一个现代性研究与反思的诠释学模式.框架理论对现代性的考察具有与众不同的诠释学品格,这种考察具有本源性、先验性、历史性的特征,从而开创了现代性研究与反思的新模式,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性、批判现代性、应对现代性.
    • 倪海宁; 刘海荣; 杜天华
    • 摘要: 基于哲学诠释学,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对话是文化传承和智慧启发的需要.师生不同的理解前结构是对话进行的基础,平等性与开放性是对话进行的基本原则.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应正确对待彼此不同的理解前结构以及"异向交往"话语,并使对话具有多维度开放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