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品质因子

品质因子

品质因子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65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地球物理学、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2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36075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地震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品质因子的相关文献由1796位作者贡献,包括高静怀、洪治、李振春等。

品质因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2 占比:1.02%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36075 占比:98.83%

总计:36501篇

品质因子—发文趋势图

品质因子

-研究学者

  • 高静怀
  • 洪治
  • 李振春
  • 于永才
  • 刘浩杰
  • 印兴耀
  • 孙夕平
  • 孙成禹
  • 崔兴福
  • 张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培春; 崔云江
    • 摘要: 莱州湾凹陷垦利某油田沙四段砂砾岩体地层厚度纵、横向差异大,受岩性、物性等因素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强。在测井响应特征相近的层段,测试结论却有油层、有干层,储层有效性评价面临极大挑战。针对这一难题,综合取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发现,受母岩火山碎屑物质的影响,砂砾岩发生了蚀变,蚀变程度的差异,导致黏土含量的变化。全岩分析和测井曲线综合表明,中子孔隙度和密度相对值法计算的黏土含量可以定量判别地层蚀变程度,并构建了蚀变指数,将蚀变指数与全岩分析黏土含量建立联立关系,可以准确计算地层的总黏土含量。黏土含量小、纵波时差大,储层有效性好;反之较差。因此,基于黏土含量和纵波时差建立了储层品质因子,结合蚀变指数,建立了复杂砂砾岩储层有效性评价图版。经实际资料证实,该方法确定的有效储层准确可靠,这也对今后类似储层的测井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冯梁森; 李维; 陈少武; 武腾飞; 李新良
    • 摘要: 微腔光频梳作为一种频率的测量工具,具有高准确度、可集成化的优势,将在深空探测、精密计量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微腔光频梳在非线性激发产生和器件研制方面的技术现状,阐述了微腔光频梳在光钟、测距成像、光谱分析、频率合成器、低信噪微波源和相干通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光频梳未来的技术研究热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为微腔光频梳在计量、测试、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杨肖迪; 淳明浩; 罗小桥; 姚志广
    • 摘要: 海底浅层气在地层中聚集会降低土层强度或形成高压气囊,危害海洋工程建设,查明工区内海底浅层气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土体中含有浅层气会改变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对传播过程中的声波具有改造作用。地震属性分析可以利用声波的多种属性参数,从多个维度进行浅层气识别分析。针对研究区域声学地层剖面资料,利用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和品质因子四方面的属性进行浅层气识别分析,综合杂乱弱反射、同相轴变粗、同相轴下拉、高频缺失、品质因子相对较差等特征,识别出声学地层剖面上的浅层气反射。研究区域内浅层气呈柱状纵向分布,与断层部分重合,终止于海底表层黏土层,可能是由深部沿着断层向上迁移至浅部聚集形成的。
    • 熊磊; 丁洪伟; 李光元
    • 摘要: 金属纳米颗粒阵列中形成的四偶极晶格共振模式具有低辐射损耗、高品质因子的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纳米激光、传感、固态照明等领域.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均匀环境下研究了银纳米圆柱阵列的光谱与近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x偏振光直入射下,通过调节阵列x方向的周期,共振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两个方向上的周期相等时,提出的阵列结构能够产生一个线宽约0.4 nm、品质因子高达1815的四偶极晶格共振模式,这种共振模式呈现出Fano线型的透射谷;调控y方向的周期能够实现从Fano线型的透射峰到透射谷的转变.本文说明了粒子大小、晶格周期对四偶极晶格共振模式的重要性,同时为银纳米颗粒在可见光波段设计高品质因子共振提供了优化策略.
    • 郑思龙; 祝柏林; 易昌鸿; 王崇杰; 吴隽
    • 摘要: 室温下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nO_(2)/Ag/SnO_(2)(SAS)、SnO_(2)/Ag/NiCr/SnO_(2)(SANS)和SnO_(2)/NiCr/Ag/NiCr/SnO_(2)(SNANS)三类多层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霍尔效应测量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大气和真空退火温度与薄膜结构、形貌和透明导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薄膜的结晶程度及透明导电性能先增强后下降,薄膜的粗糙度先下降后上升。插入NiCr合金层提高了薄膜的热稳定性,且在Ag层两侧插入厚的NiCr合金层时薄膜热稳定性最优。而薄膜在真空环境下比在大气环境下的热稳定性更优。450°C真空退火后,SNANS(1 nm NiCr)薄膜平均透光率(400~800 nm)为90.31%,电阻率为8.21×10^(-5)Ω·cm,品质因子为3.87×10^(-2)Ω^(-1)。
    • 王明超
    • 摘要: 近地表品质因子估算及补偿已经成为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微测井因其施工简单、成本较低被广泛应用于近地表结构调查。常规微测井观测数据受震源子波差异和检波器耦合响应差异影响,严重降低了近地表Q值估算精度,导致近地表吸收结构调查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生产实际出发,分析实际测井数据,探究常规微测井观测系统调查近地表吸收结构的局限性。采用四井微测井观测系统,提出一种同时消除震源子波差异和检波器耦合响应差异影响的近地表Q值估算方法。该方法联立多个直达波信号,经过合理运算,不但完全消除了震源子波差异和检波器耦合响应差异对Q值估算的影响,而且通过优选频带,有效规避了近场和高频噪声。中国东部某工区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稳定可靠的近地表Q值,采用基于波场延拓的反Q滤波技术补偿近地表吸收衰减,吸收补偿后的地震资料分辨率得到有效提高。
    • 张守京; 慎明俊; 杨静雯; 吴芮
    • 摘要: 滚动轴承复合故障信号中各故障特征受到传输路径和其他干扰源的影响,在多缺陷共存条件下提取单个缺陷诱发的故障特征存在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双参数优化、子带重构改进的共振稀疏分解(RSSD)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人工鱼群算法自适应选择RSSD的品质因子和分解层数以构造与故障特征匹配的最优小波基,获得包含瞬态冲击的低共振分量;然后依据提出的子带筛选准则选择并重构低共振分量中包含瞬态冲击成分的最佳子带;最后通过多点最优最小熵反卷积(MOMEDA)方法识别并提取重构信号中周期性故障冲击。仿真信号和轴承全寿命周期复合故障信号分析结果表明,与RSSD-MCKD方法相比,所提出方法能有效提取复合故障信号中各故障特征,精确实现轴承复合故障诊断。
    • 张少骅; 孟庆伟; 刘金玺; 吴元凤; 江洋; 王倩倩; 陈亚楠; 李令漪
    • 摘要: 使用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研发的微生物菌剂产品,以马铃薯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确定微生物菌剂产品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拌种的使用量,对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用量微生物菌剂拌种对马铃薯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微生物菌剂拌种后,各处理与CK相比,马铃薯株高、单株结薯数、单薯重、产量、淀粉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还原糖的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使用微生物菌剂1kg/亩进行拌种(处理2)对马铃薯的影响最显著,提升效果最明显,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
    • 刘思怡; 王宇杭; 李洪涛; 朱红玉; 黄伟; 秦丙克; 宿太超
    • 摘要: 具有天然超晶格结构的四元化合物BiCuSeO具有极低的热导率和较大的Seebeck系数,但较低的电导率影响了其热电性能。利用二次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BiCuSeO,并以Ag_(2)O为前驱物,采用无压烧结方法制备了Ag复合的BiCuSeO基热电陶瓷。考察了Ag_(2)O的添加量对BiCuSeO的微观结构与电声输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压烧结样品中Ag主要以单质形式与BiCuSeO复合,同时,少量Ag以离子形式进入基体材料的晶格之中。Ag的复合和少量掺杂改变了BiCuSeO的导电机制并显著提升了电导率,而添加少量Ag_(2)O对BiCuSeO的Seebeck系数和热导率影响较小。添加1 wt.%的Ag_(2)O样品的品质因子Z值在室温条件下达到1.5×10^(-4)K^(-2),约为BiCuSeO的20倍。因此,Ag复合有助于提高BiCuSeO的热电性能。
    • 赵玉垚; 欧阳俊
    • 摘要: 钛酸钡(BaTiO_(3))具有优异的介电、铁电、压电和热释电等性能,在微电子机械系统和集成电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降低BaTiO_(3)薄膜的制备温度使其与现有的CMOS-Si工艺兼容,已成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引入与BaTiO_(3)晶格常数相匹配的LaNiO_(3)作为缓冲层,以调控其薄膜结晶取向,在单晶Si(100)基底上450°C溅射制备了结构致密的柱状纳米晶BaTiO_(3)薄膜。研究表明:450°C溅射温度在保持连续柱状晶结构和(001)择优取向的前提下,能获得相对较大的柱状晶粒(平均晶粒直径27 nm),一定残余应变也有助于其获得较好的铁电和介电性能。剩余极化强度和最大极化强度分别达到了7和43μC·cm^(-2)。该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在0.8 MV·cm^(-1)电场下,漏电流密度仅为10^(-5) A·cm^(-2)。其相对介电常数εr展现了优异的频率稳定性:在1 kHz时εr为155,当测试频率升至1 MHz,εr仅轻微降低至145。薄膜的介电损耗较小,约为0.01~0.03(1 kHz~1 MHz)。通过电容-电压测试,该薄膜材料展示出高达51%的介电调谐率,品质因子亦达到17(@1 MHz)。本研究所获得的BaTiO_(3)薄膜在介电调谐器件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