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吞咽训练

吞咽训练

吞咽训练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87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2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92132篇;相关期刊207种,包括实用中医药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吞咽障碍高峰论坛、第四届吞咽障碍高峰论坛、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分会康复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交流会等;吞咽训练的相关文献由119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惠嫦、张盘德、柳燕等。

吞咽训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2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2132 占比:99.53%

总计:92565篇

吞咽训练—发文趋势图

吞咽训练

-研究学者

  • 周惠嫦
  • 张盘德
  • 柳燕
  • 顾旭东
  • 傅建明
  • 刘丽君
  • 刘涛
  • 孔岳南
  • 宋伟伟
  • 宗敏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观华; 唐芷妍
    • 摘要: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吞咽训练、舌针、廉泉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11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用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舌针、廉泉穴位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洼田饮水评分及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及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吞咽训练治疗。
    • 黄金秀; 袁健辉; 孙明英; 欧晓凤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中医院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困难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共治疗3周。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tDCS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WST)、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电视透视吞咽困难量表(VD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ST、PAS和V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WST、PAS和VD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WST、PAS和VD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tDCS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与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 刘爱玲; 谌永毅; 卿利敏; 张清慧; 洪文静
    • 摘要: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吞咽康复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吞咽障碍患者护理及吞咽康复提供指导。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 5.8.R3版软件对2000年—2020年发表与吞咽康复相关文献的载文情况、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得到4306篇论文,最终纳入4039篇,国内吞咽康复研究文献量呈上升趋势;形成的主要合作团队有窦祖林团队、万桂芳团队、唐志明团队等;研究机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最为突出;研究热点和前沿是脑血管疾病,关注的人群是老年人;作者和机构间合作较少,缺乏多中心合作,热点关键词有脑卒中、康复护理、电刺激、针刺疗法、冷刺激、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吸入性肺炎、摄食训练、康复效果等。结论吞咽康复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加强吞咽康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学科间、作者和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研究主题,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 徐淑英; 陈镇城; 刘丽容; 刘初容
    • 摘要: 目的:探讨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气脉冲感觉刺激训练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联合组(n=4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用气脉冲感觉刺激训练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tDCS联合气脉冲感觉刺激训练疗法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的评分、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OIS评分、WST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OIS评分、WS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FOIS评分、WS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的同时,用tDCS联合气脉冲感觉刺激训练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 余思洁; 谢重明; 姜晶; 刘妮
    • 摘要: 目的探讨图文教育联合吞咽训练对舌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94例舌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吞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图文教育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比较术后2个月2组患者的喉发音功能评分,主要采用嗓音主观听感知评估参数(grade rough breath assess scale,GRBAS)、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简化中文版(voice handicap index-10,VHI-10)评价,以及2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4个月的吞咽功能、生存质量评分和汉语语音清晰度评分。结果术后2个月,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GRBAS、VHI-10各项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术后2个月、4个月,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更低,生存质量、汉语语音清晰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术后给予舌癌患者图文教育联合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喉发音功能、吞咽功能和语言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周怡言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吞咽训练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根据康复训练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予以吞咽训练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0例)、将加用呼吸训练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2例)。比较两组训练前、训练2周后吞咽功能[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训练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呼吸训练联合吞咽训练,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冯娅; 何小燕; 曾静; 陈静; 张薇
    • 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脑血流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21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1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n=57)和对照组(n=57)。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进行吞咽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KDWT)]评级、功能性吞咽功能(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FDS)评分、吞咽功能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造影检查评分[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脑血流、血清神经因子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评级、功能性吞咽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造影检查评分、血清神经因子水平(NGF、BDNF)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能力,改善其神经营养情况及脑部血流情况,降低不良结果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 谢润; 蒋厚婷; 林丹; 张艺雄; 陈培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嗓音训练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CNKI、CBM、VIP、Wangfang、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Pubmed中英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0月26日公开发表的与嗓音训练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为嗓音训练联合常规吞咽训练的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干预措施为常规吞咽训练的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并手动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计295例患者,文献评价均为B级。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的合并效应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93,95%CI:0.96-8.94,P=0.06);吞咽功能中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的合并效应量为(SMD=-1.30,95%CI:-1.68--0.91),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摄食功能中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评分的合并效应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95%CI:-1.58-1.57,P=1);发音状况与生命质量的文献评价中,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嗓音训练能够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但是由于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各研究间干预方案存在差异,所以需要优化嗓音训练方案,实施严谨干预,开展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 徐海燕; 陈霞霞; 魏亚玲; 王丽萍; 吴珺; 杨敏; 李洋娟
    • 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吞咽训练治疗重症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呃逆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重症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出现呃逆继发吸入性肺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吞咽训练,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吞咽训练+EDP。观察患者的痰液细菌学培养检出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时间。结果 65例患者的痰细菌学培养中共检出了1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有85株,占75.89%;革兰氏阳性菌有27株,占24.11%。治疗组的疗效显著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部CT炎症吸收时间、痰培养转阴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重症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呃逆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EDP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该患者的效果显著。
    • 李彤; 司新艳; 赵书会; 武珍
    • 摘要: 目的:探讨正向激励联合吞咽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8月1日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联合组给予正向激励联合吞咽训练,均连续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病耻感[采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吞咽功能[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及依从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SCI、SSA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I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联合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向激励联合吞咽训练可缓解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病耻感,恢复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治疗依从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