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

一种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属于林业碳汇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侧延伸至支柱的内腔并套接有第一斜齿轮,使用时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带动框体进行转动,对摄像头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监控装置存在不具备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的问题,从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1437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农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21479271.6

  • 发明设计人 景昊晨;李明哲;范素莹;徐文兵;

    申请日2022-06-14

  • 分类号F16M11/10(2006.01);F16M11/08(2006.01);F16M11/22(2006.01);H05K5/02(2006.01);H04N5/225(2006.01);G03B17/02(2021.01);

  • 代理机构武汉菲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4;

  • 代理人程小娟

  • 地址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4: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碳汇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市场化手段参与林业资源交易,从而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包括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两个方面,其中,森林经营性碳汇针对的是现有森林,通过森林经营手段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碳汇,造林碳汇项目由政府、部门、企业和林权主体合作开发,政府主要发挥牵头和引导作用,林草部门负责项目开发的组织工作,项目企业承担碳汇计量、核签、上市等工作,林权主体是收益的一方,有需求的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实施购买碳汇,现有的监控装置多需要人工进行调节其监控位置,由于监控装置多安装在较高的位置,因此,当需要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时,则存在不具备监控装置进行调节的缺陷,从而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具备了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监控装置存在不具备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侧延伸至支柱的内腔并套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内表面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轴承延伸至支柱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内腔左右两侧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相靠近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支柱顶部的后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框体底部的连接处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体的背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摄像头的背面电性连接有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体的正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材质为亚克力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柱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材质为橡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柱的长度为若干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体的底部与支柱顶部连接处的间距为十厘米,所述摄像头位于框体内腔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带动框体进行转动,对摄像头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监控装置存在不具备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的问题,从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设置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框体进行推动,框体带动摄像头进行移动,对摄像头的摄像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方便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柱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体结构的右视剖视图。

图中:1、底板;2、支柱;3、伺服电机;4、转杆;5、第一斜齿轮;6、第二斜齿轮;7、支撑杆;8、安装孔;9、框体;10、横杆;11、摄像头;12、电动推杆;13、通孔;14、观察窗;15、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2,支柱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4,转杆4的左侧延伸至支柱2的内腔并套接有第一斜齿轮5,第一斜齿轮5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斜齿轮6,第二斜齿轮6的内表面套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顶部通过轴承延伸至支柱2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框体9,框体9内腔左右两侧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0,横杆10相靠近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1,框体9的背面开设有通孔13,摄像头11的背面电性连接有导线,通过设置通孔13,方便了通过导线使摄像头11与外设连接设备相连接,框体9的正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观察窗14,观察窗14的材质为亚克力制成,通过设置观察窗14,方便了对摄像头11进行防护,支柱2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5,缓冲垫15的材质为橡胶制成,通过设置缓冲垫15,方便了对摄像头11进行防护,底板1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8,支柱2的长度为若干米,通过设置安装孔8,方便了对底板1进行安装,框体9的底部与支柱2顶部连接处的间距为十厘米,摄像头11位于框体9内腔的前端。

本实施例的原理为:

当需要对摄像头11的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带动第一斜齿轮5转动,第一斜齿轮5带动第二斜齿轮6转动,第二斜齿轮6带动支撑杆7转动,支撑杆7带动框体9进行转动,对摄像头11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监控装置存在不具备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的问题,从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支柱2顶部的后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伸缩端与框体9底部的连接处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原理为:

当需要对摄像头11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带动框体9进行推动,框体9带动摄像头11进行移动,对摄像头11的摄像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方便对监控装置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