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

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包括通气道主体,所述通气道主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通气道主体的相对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通气道结构,所述通气道结构的下端贯穿固定面板并固定连接有鼻咽通气管,所述固定面板的上端右部开有上下穿通的放置孔,所述固定面板上设置有两个自粘贴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通过设置通气道结构和自粘贴结构,增加患者使用鼻咽通气道时的外露长度,针对躁动或肥胖打鼾的患者降低脱离鼻腔的发生率,对于只使用鼻咽通气道不需要吸氧的患者可拆卸或安装,提高医务人员或患者本身脱离氧气连接管的快捷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09170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0157679.5

  • 发明设计人 陈珊;

    申请日2022-01-20

  • 分类号A61M16/00(2006.01);A61M16/08(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徐冬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678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2: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供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

背景技术

辅助供氧设备即为患者提供供氧的设备,一般用于手术后使用鼻咽通气道且需要吸氧的患者,大部分都是躁动或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在辅助供氧时需要用到鼻咽通气道设备。

目前,现有的鼻咽通气道使用时具有以下不足:1、现应用于临床的鼻咽通气管材质较软,外露在鼻腔的部分内径短小,无固定物,容易滑入呼吸道或脱出鼻腔,特别是躁动或肥胖打鼾的患者,更易发生,存在安全隐患,导致了护理风险;2、对于只使用鼻咽通气道不需要吸氧的患者,氧气连接管拆卸难度大,增加医务人员操作劳动力,降低医务人员或患者本身脱离氧气连接管的快捷性,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包括通气道主体,所述通气道主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通气道主体上共同活动连接有松紧带,两个所述通气道主体的相对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通气道结构,所述通气道结构的下端贯穿固定面板并固定连接有鼻咽通气管,所述固定面板的上端右部开有上下穿通的放置孔,所述固定面板上设置有两个自粘贴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面板的上端中部开有上下穿通的螺纹槽和一组滑槽,所述滑槽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滑槽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通气道结构包括外露管,所述外露管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外露管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卡板,外露管的内径长度设置为2厘米,增加患者使用鼻咽通气道时的外露长度。

优选的,所述外露管的下端与鼻咽通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位于螺纹槽内,所述卡板位于滑槽内,螺纹杆位于螺纹槽内,且卡板位于滑槽内,避免鼻咽通气道滑入患者呼吸道内或出现脱出鼻腔的现象,针对躁动或肥胖打鼾的患者降低脱离鼻腔的发生率。

优选的,所述自粘贴结构包括可拆自粘板,所述可拆自粘板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板,所述可拆自粘板的另一端面开有一组缠绕槽,所述可拆自粘板的内表面设置有滑层,于只使用鼻咽通气道不需要吸氧的患者可拆卸或安装,增加临床工作使用的便利性,提高医务人员或患者本身脱离氧气连接管的快捷性。

优选的,所述可拆自粘板与固定面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滑层与固定面板接触,所述魔术贴板的大小与缠绕槽的大小相对应,供氧管置入放置孔后,移动可拆自粘板使魔术贴板将供氧管固定在放置孔内,避免供氧时设备滑落的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面板上设置通气道结构,并在通气道结构上的外露管上连接螺纹杆,在通气道主体使用时,螺纹杆位于螺纹槽内时外露管与鼻咽通气管连接在一起,外露管的内径长度设置为2厘米,增加患者使用鼻咽通气道时的外露长度,在鼻咽通气管位于患者鼻孔内时,螺纹杆位于螺纹槽内,且卡板位于滑槽内,避免鼻咽通气道滑入患者呼吸道内或出现脱出鼻腔的现象,针对躁动或肥胖打鼾的患者降低脱离鼻腔的发生率,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护理风险;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面板上设置自粘贴结构,并在自粘贴结构上的可拆自粘板的内表面设置滑层,在通气道主体使用时,供氧管置入放置孔后,移动可拆自粘板使魔术贴板将供氧管固定在放置孔内,避免供氧时设备滑落的现象,可拆自粘板移动时滑层与固定面板接触,增加医务人员固定供氧管时移动固定位置的灵活性,降低医务人员操作难度,对于只使用鼻咽通气道不需要吸氧的患者可拆卸或安装,增加临床工作使用的便利性,提高医务人员或患者本身脱离氧气连接管的快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的固定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的通气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的自粘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气道主体;2、松紧带;3、固定面板;4、通气道结构;5、鼻咽通气管;6、放置孔;7、自粘贴结构;11、螺纹槽;12、滑槽;41、外露管;42、螺纹杆;43、固定板;44、卡板;71、可拆自粘板;72、魔术贴板;73、缠绕槽;74、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包括通气道主体1,通气道主体1设置有两个,两个通气道主体1上共同活动连接有松紧带2,两个通气道主体1的相对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面板3,固定面板3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通气道结构4,通气道结构4的下端贯穿固定面板3并固定连接有鼻咽通气管5,固定面板3的上端右部开有上下穿通的放置孔6,固定面板3上设置有两个自粘贴结构7。

固定面板3的上端中部开有上下穿通的螺纹槽11和一组滑槽12,滑槽1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滑槽12对称分布;通气道结构4包括外露管41,外露管41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2,外露管41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3,固定板4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卡板44,卡板44设置有两个,在通气道主体1使用时,螺纹杆42位于螺纹槽11内时外露管41与鼻咽通气管5连接在一起,外露管41的内径长度设置为2厘米,增加患者使用鼻咽通气道时的外露长度;外露管41的下端与鼻咽通气管5固定连接,螺纹杆42位于螺纹槽11内,卡板44位于滑槽12内,在鼻咽通气管5位于患者鼻孔内时,螺纹杆42位于螺纹槽11内,且卡板44位于滑槽12内,避免鼻咽通气道滑入患者呼吸道内或出现脱出鼻腔的现象,针对躁动或肥胖打鼾的患者降低脱离鼻腔的发生率;自粘贴结构7包括可拆自粘板71,可拆自粘板71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板72,可拆自粘板71的另一端面开有一组缠绕槽73,可拆自粘板71的内表面设置有滑层74,缠绕槽73设置有两个,供氧管置入放置孔6后,移动可拆自粘板71使魔术贴板72将供氧管固定在放置孔6内,避免供氧时设备滑落的现象;可拆自粘板71与固定面板3可拆卸连接,滑层74与固定面板3接触,魔术贴板72的大小与缠绕槽73的大小相对应,魔术贴板72的上端与可拆自粘板71的上端均设置有粘层,可拆自粘板71自身具有可拆性,通过粘板上的粘性自粘,魔术贴板72将供氧管粘贴后插入缠绕槽73内固定,可拆自粘板71移动时滑层74与固定面板3接触,增加医务人员固定供氧管时移动固定位置的灵活性,降低医务人员操作难度,对于只使用鼻咽通气道不需要吸氧的患者可拆卸或安装,增加临床工作使用的便利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增加通气道使用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首先在通气道主体1使用时,将松紧带2套在患者头部,松紧带2可以活动调节,便于患者使用,固定面板3位于患者面部,固定面板3为软材质,通过在通气道结构4上的外露管41上连接螺纹杆42,在通气道主体1使用时,螺纹杆42位于螺纹槽11内时外露管41与鼻咽通气管5连接在一起,外露管41的内径长度设置为2厘米,增加患者使用鼻咽通气道时的外露长度,在鼻咽通气管5位于患者鼻孔内时,螺纹杆42位于螺纹槽11内,且卡板44位于滑槽12内,避免鼻咽通气道滑入患者呼吸道内或出现脱出鼻腔的现象,针对躁动或肥胖打鼾的患者降低脱离鼻腔的发生率,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护理风险;通过在自粘贴结构7上的可拆自粘板71的内表面设置滑层74,在通气道主体1使用时,供氧管置入放置孔6后,移动可拆自粘板71使魔术贴板72将供氧管固定在放置孔6内,避免供氧时设备滑落的现象,可拆自粘板71移动时滑层74与固定面板3接触,增加医务人员固定供氧管时移动固定位置的灵活性,降低医务人员操作难度,对于只使用鼻咽通气道不需要吸氧的患者可拆卸或安装,增加临床工作使用的便利性,提高医务人员或患者本身脱离氧气连接管的快捷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外固定辅助供氧的鼻咽通气道的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