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及眼压计

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及眼压计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压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包括上接触单元和下接触单元,所述上接触单元和下接触单元与眼眶接触;所述上接触单元包括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一侧连接有上支撑片,且固定机构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调节单元用于调节上接触单元的移动。该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通过设置的上接触单元和下接触单元形成与眼眶相对固定的支撑结构,来对用户眼眶的区域内进行很好的接触,使得接触过程中更加的稳定,而螺纹转动则可以控制连接板带动两个导向杆推动上支撑片进行前后的伸缩,从而使得上支撑片的伸出长度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进行调节,来适用于不同眼球深度的用户,使得整个眼压计更加的适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09069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明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3283716.1

  • 发明设计人 曹斌;

    申请日2021-12-24

  • 分类号A61B3/16(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坤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76;上海坤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76;

  • 代理人董强;陆晨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经济开发区古檀大道3号A11幢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2: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压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及眼压计。

背景技术

眼压计是一种测量人眼眼压的仪器,可辅助诊断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现常用的是非接触眼压计,具有操作简便、测量迅速等优点。

而目前很多的眼压计在使用的过程中,一些不同人群的眉骨以及眼球深度的人群在测压时,无法很好的与其接触,使测压过程中设备不稳,导致设备在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最终影响测压数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包括上接触单元和下接触单元,所述上接触单元和下接触单元与眼眶接触;

所述上接触单元包括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一侧连接有上支撑片,且固定机构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

调节单元用于调节上接触单元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上接触单元用于接触用户的眉骨;所述下接触单元用于接触用户的颧骨

优选的,包括转动轮和螺纹杆,所述转动轮驱动螺纹杆转动带动上接触单元前后移动,所述螺纹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一端与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与转动轮的插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在螺纹杆上,所述连接套的直径大于螺纹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一端固定在上支撑片上,所述滑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

一种眼压计,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一端设置有容置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机壳包括上型槽和下型槽,所述上支撑片凸出于所述的上型槽,所述下接触单元凸出于所述下型槽,所述上型槽和下型槽正对于眼球

优选的,所述下接触单元包括有下支撑片,所述下支撑片位于下型槽内。

优选的,所述眼压计为手持型眼压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通过设置的上接触单元和下接触单元形成与眼眶相对固定的支撑结构,来对用户眼眶的区域内进行很好的接触,使得接触过程中形成很好的支撑,从而对整体的设备使用更加的方便稳定。

2.该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通过控制转动轮的转动,使螺纹杆带动上支撑片进行前后的伸缩,从而使得上支撑片的伸出长度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进行调节,来适用于不同眼球深度的用户,使得整个眼压计更加的适用,使得两个接触片更好的与用户皮肤接触,提高眼压计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在眼压计当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在眼压计中侧面的结构位置图。

图中:1、机壳;2、上支撑片;3、下支撑片;4、转动轮;5、螺纹杆; 6、连接板;7、滑动轴;8、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包括上接触单元和下接触单元,上接触单元和下接触单元与眼眶接触;

上接触单元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一侧连接有上支撑片2,且固定机构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6;

调节单元用于调节上接触单元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上接触单元用于接触用户的眉骨;

下接触单元用于接触用户的颧骨,

在眉骨和颧骨的位置形成支撑,来方便眼压计的使用。

进一步的是,包括转动轮4和螺纹杆5,转动轮4驱动螺纹杆5转动带动上接触单元前后移动,螺纹杆5与连接板6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的是,螺纹杆5上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一端与螺纹杆5 连接,螺纹杆5与转动轮4的插槽连接。

此外,限位机构包括有连接套8,连接套8设置在螺纹杆5上,连接套8 的直径大于螺纹杆5的直径,经过螺纹杆5的转动,带动连接板6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带动上支撑片2进行前后移动,来应对不同眉骨高度的用户,增加设备的可调性,提高设备的可适用性,并且提高了整体的眼压计设备的接触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了眼压计的使用效果,而连接套8的则是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使得螺纹杆5在调节长度过程中,有一个最长限位,避免连接板6移动超位,脱离螺纹的情况。

除此之外,固定机构包括有滑动轴7,滑动轴7的一端固定在上支撑片2 上,滑动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6上,通过设置的滑动轴7来对上支撑片2在机壳1上形成一定的支撑,并且滑动轴7在机壳1上是滑动的,而两个滑动轴7可以在滑动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限位,使得上支撑片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旋转晃动的情况发生,使其移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经过将下支撑片3的端面设置成凸面圆弧形,来与眼睛下方的皮肤进行弧面的贴合接触,尽量减少空隙,贴合更加好,上支撑片2设置成凹形的圆弧,则是与眉骨的圆弧位置进行很好的贴合,减少空隙,以此提升整体的眼压计使用效果,而两个接触片都是与用户皮肤接触,设置倒角则是对皮肤进行一定的保护,避免尖角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划伤,而两个接触片的材质均为黄铜,而黄铜具有很好的导电效果,与人体的皮肤进行很好的导电,使得眼压计在使用过程中,效果更佳。

此外,一种眼压计,包括机壳1,机壳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

除此之外,机壳1包括上型槽和下型槽,上支撑片2凸出与的上型槽,下接触单元凸出下型槽,上型槽和下型槽正对于眼球,机壳1上开设两个槽,则是方便对上支撑片2和下支撑片3进行放置,并且上支撑片2和下支撑片3 的空间位置正对眼球的话,来方便对检测装置伸入到眼睑上,对眼内压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是,下接触单元包括有下支撑片3,下支撑片3位于下型槽内,下支撑片3是固定在机壳1上,并且位于下型槽内且突出一部分,利用一方固定,一方调节,使得上支撑片2和下支撑片3可以很好的与用户的眼眶周围皮肤进行接触,提供整体的设备一个支撑,使其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

更进一步的是,眼压计为手持形,通过设计的手持形可以使得用户更加方便的使用。

转动轮4突出机壳1则是为了提供一定的高度使检测人员,可以拨动转动轮4,来进行对内部的驱动,而设置的滚花则是提供较大的摩擦,使得用户可以轻松的拨动转动轮4,不会拨动吃力或者打滑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压计的调节机构在使用时,通过人工拨动转动轮4,来控制连接套9的转动,而转动轮4可以是固定在连接套9上,也可以是利用花键滑动连接在其表面,只要带动连接套9旋转即可,并且连接套9也可以是和螺纹杆5固定连接或者花键连接,进而带动螺纹杆5进行旋转,旋转后的螺纹杆5将会带动连接板6进行前后的移动,进而带动螺栓连接在连接板6上的滑动轴7进行滑动,最终带动上支撑片2进行前后位置的移动,使得上下两个接触片与用户的眉骨位置和脸部的皮肤位置进行很好的接触,实现设备的接触可调性,来提高设备的适用性,并且提高眼压计的使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