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牛樟段木培养牛樟芝子实体培养装置

一种牛樟段木培养牛樟芝子实体培养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牛樟段木培养牛樟芝子实体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槽、灭菌单元和植菌槽,培养槽内设有灭菌单元,培养槽与植菌槽连通,植菌槽包括养菌专用温室和牛樟芝培养室,牛樟芝培养室顶部设置有水雾喷洒滴管,牛樟芝培养室顶部连通有回水槽,回水槽的下口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泵体、集水部件、第二泵体和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水雾喷洒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在牛樟芝培育室二次培育时打开控制水阀,水源就从水雾喷洒滴管流出,喷晒滴管上均匀布置的喷洒孔保证灌溉效果好,无灌溉死角,充分满足牛樟芝的灌溉,加上回水槽的辅助,节约了水资源,有限控制了水源的利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08894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22786524.6

  • 发明设计人 金峰峰;易志能;林淑宁;

    申请日2021-11-15

  • 分类号A01G18/69(2018.01);A01G18/60(2018.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66000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155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2: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樟芝子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樟段木培养牛樟芝子实体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常用牛樟木前处理方式是先将表面腐朽或污染表层以木工器具刨除,浸泡7-15天,再使用立式蒸煮桶以水煮方式于100℃蒸煮8-12小时,或以蒸汽式灭菌釜以于121℃灭菌5-10小时,使用任意堆栈式排列或套上塑料袋灭菌,灭菌后让牛樟木自然降温至常温,并于植菌后放置于培养空间以层架或培养箱内进行牛樟芝培育。

现有技术CN201620040329.5公开了一种牛樟段木培养牛樟芝子实体培养装置,包括一培养槽,其槽内设有一台车层架;一灭菌单元,设于该培养槽内;以及一植菌槽,可连通该培养槽。其中该台车层架设有数个置放层,而各置放层的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一组织液收集盘,该组织液收集盘上具有一牛樟段木放置网,可将经过前置处理后的牛樟段木置放于其上。借此,当进行灭菌处理时,可以回收珍贵的牛樟段木成分,并再次添加回牛樟段木,补足牛樟段木因前处理及灭菌过程的损失,加上设备急速降温的辅助,可缩短灭菌后到植菌的时间,让植菌成功率达到95-98%,但是牛樟芝培育室二次培育时,现有的水雾喷洒系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基于此,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牛樟段木培养牛樟芝子实体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樟段木培养牛樟芝子实体培养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培养槽、灭菌单元和植菌槽,所述培养槽包括车层架,所述车层架设有数个置放层,所述置放层的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组织液收集盘,所述组织液收集盘上具有牛樟段木放置网,所述培养槽内设有灭菌单元,所述培养槽与植菌槽连通,所述植菌槽包括养菌专用温室和牛樟芝培养室,所述牛樟芝培养室顶部设置有水雾喷洒滴管,所述牛樟芝培养室底部连通有回水槽,所述回水槽的下口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泵体、集水部件、第二泵体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水雾喷洒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回水槽为V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水雾喷洒滴管顶部设置有控制水阀。

优选的,所述水雾喷洒滴管的喷洒范围与牛樟芝培养室的长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植菌槽连接有一能注入液态菌种的接菌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牛樟芝培育室二次培育时打开控制水阀,水源就从水雾喷洒滴管流出,喷晒滴管上均匀布置的喷洒孔保证灌溉效果好,无灌溉死角,充分满足牛樟芝的灌溉,加上回水槽的辅助,节约了水资源,合理分配灌溉与回收,有限控制了水源的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牛樟芝培养室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槽;2、灭菌单元;3、植菌槽;31、养菌专用温室;32、牛樟芝培养室;33、水雾喷洒滴管;34、回水槽;35、第一连接管;36、第一泵体;37、集水部件;38、第二泵体;39、第二连接管;4、车层架;5、组织液收集盘;6、牛樟段木放置网;7、接菌喷雾器;8、控制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培养槽1、灭菌单元2和植菌槽3,所述培养槽1包括车层架4,所述车层架4设有数个置放层4,所述置放层的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组织液收集盘5,所述组织液收集盘5 上具有牛樟段木放置网6,牛樟段木放置网6上放置有经过前置处理后的牛樟段木,所述培养槽1内设有灭菌单元2,灭菌单元2用以提供110℃-125℃的灭菌温度进行3-8h的灭菌处理,使牛樟段木成分的牛樟段木组织液及牛樟精油回收至组织液收集盘5中,所述培养槽1与植菌槽3连通,所述植菌槽3 包括养菌专用温室31和牛樟芝培养室32,养菌专用温室31用以接收培养槽 1灭菌后的牛樟段木,并使该牛樟段木经过该牛樟段木组织液浸泡后,能与注入的液态菌种于25-30℃进行培养,牛樟芝培养室32用以在牛樟菌丝布满该牛樟段木表面后,能与注入的该牛樟精油进行二次培养而得到牛樟芝子实体,所述牛樟芝培养室32顶部设置有水雾喷洒滴管33,所述牛樟芝培养室32底部连通有回水槽34,所述回水槽34的下口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5,所述第一连接管35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泵体36、集水部件37、第二泵体38和第二连接管39,所述第二连接管39远离第一连接管35的一端与水雾喷洒滴管 33连通。

具体的,所述回水槽34为V型结构。

具体的,所述水雾喷洒滴管33顶部设置有控制水阀8。

具体的,所述水雾喷洒滴管33的喷洒范围与牛樟芝培养室32的长度相适配。

具体的,所述植菌槽3连接有一能注入液态菌种的接菌喷雾器7。

具体事例:本实用新型在牛樟芝培育室32二次培育时打开控制水阀8,水源就从水雾喷洒滴管33流出,喷晒滴管上均匀布置的喷洒孔保证灌溉效果好,无灌溉死角,充分满足牛樟芝的灌溉,加上回水槽34的辅助,节约了水资源,合理分配灌溉与回收,有限控制了水源的利用。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闭合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