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应用于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具有插拔式的编教互动模块,可以以SDK的形式添加到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首先,接收用户的编辑指令;其中,编辑指令由用户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进行触发,编辑指令包括:本次编辑的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其中,编辑情况包括;问题、建议和评价;然后,根据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通过将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移植进数字化教材等各种教学软件中,不必占用教师专门的时间,在教师备课、授课过程当中就可以方便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反馈意愿和反馈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912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096192.1

  • 发明设计人 王俊明;

    申请日2022-09-08

  • 分类号G09B5/14;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春华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1号楼8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34: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0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教材的编撰在没有进入数字时代的时候,都是纸制书下发到发行单位,发行单位再层层给到各级教育部门。这个过程结束后,出版社获取到的只有订单数据,而且时效性和准确性都有局限。例如:作为一个历史教材的编辑,想看到今年的新课本在全国哪个自治区普及的比较好,哪些章节学习的课时多,难学懂,可能都无从下手。所有的教材编撰,完全靠编辑们过去的经验。

另一方面,教师作为一个对教材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群体之一,在经年累月授课教学的过程中,他们除了对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意图有大量疑问之外,也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对教材的编撰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将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移植进数字化教材等各种教学软件中,不必占用教师专门的时间,在教师备课、授课过程当中就可以方便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反馈意愿和反馈的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应用于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所述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具有插拔式的编教互动模块,可以以SDK的形式添加到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包括:

接收用户的编辑指令;其中,所述编辑指令由用户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进行触发,所述编辑指令包括:本次编辑的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其中,所述编辑情况包括;问题、建议和评价;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由工作人员在服务器后台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反馈得到。

可选的,所述工作人员可以预先设置自己负责的学科、学段、册别等教材的范围信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装置,应用于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所述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具有插拔式的编教互动模块,可以以SDK的形式添加到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编辑指令;其中,所述编辑指令由用户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进行触发,所述编辑指令包括:本次编辑的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其中,所述编辑情况包括;问题、建议和评价;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教材的编教互动装置,还包括:

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教材的编教互动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由工作人员在服务器后台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反馈得到。

可选的,所述工作人员可以预先设置自己负责的学科、学段、册别等教材的范围信息。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应用于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所述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具有插拔式的编教互动模块,可以以SDK的形式添加到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首先,接收用户的编辑指令;其中,所述编辑指令由用户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进行触发,所述编辑指令包括:本次编辑的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其中,所述编辑情况包括;问题、建议和评价;然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通过将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移植进数字化教材等各种教学软件中,不必占用教师专门的时间,在教师备课、授课过程当中就可以方便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反馈意愿和反馈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教互动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目前,对于教材反馈信息的收集而言,较为常见的专门的方法是建立专门的教材反馈平台。教师想要反馈意见需要有单独的较为复杂的前提流程如登陆、注册、选择教材等操作,以及需要教师另找单独的时间进行反馈。

而本申请提供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具有插拔式的编教互动模块,如图1所示,可以以SDK的形式添加到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从而不必占用教师专门的时间,在教师备课、授课过程当中就可以方便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反馈意愿和反馈的效率。

其中,SDK是指软件开发工具包,是一些被软件工程师用于为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创建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的集合,一般而言SDK即开发Windows平台下的应用程序所使用的SDK。它通过编译器、调试器、软件框架等来促进应用程序的创建。它可以简单的为某个程序设计语言提供应用程序接口API的一些文件,但也可能包括能与某种嵌入式系统通讯的复杂的硬件。一般的工具包括用于调试和其他用途的实用工具。SDK还经常包括示例代码、支持性的技术注解或者其他的为基本参考资料澄清疑点的支持文档。

需要说明的是,编教互动模块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可以兼容PC端、移动端、网页端等各种形态的数字化教材及其他教学软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应用于上述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用户的编辑指令。

其中,编辑指令由用户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进行触发,可以是在任意时间进行编辑,如备课、授课过程中。

编辑指令包括:本次编辑的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编辑情况包括;问题、建议和评价。

S202、根据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时候实施例中,还支持教师对当前位置以及编辑情况进行截图,或绘图进行说明,并根据位置信息、编辑情况以及图片,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S203、将第一反馈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单独注册一个用于反馈意见的账号,可以直接使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账户,或匿名反馈,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过程中,服务器后台具有用于教材的编辑人员审阅意见的模块,可以按教材、章节筛选查看具体每一个章节的反馈意见。同时,该模块还具有回复教师问题的功能,可以针对教师问题、建议、评价进行回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工作人员(教材的编辑人员)可以预先设置自己负责的学科、学段、册别等教材的范围信息,从而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后,可以根据工作人员(教材的编辑人员)预先设置自己负责的学科、学段、册别等教材的范围信息,以及第一反馈信息所属的范围,精准的分配工作人员,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快速的处理。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还包括:

S301、接收用户的编辑指令。

其中,编辑指令由用户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进行触发,可以是在任意时间进行编辑,如备课、授课过程中。

编辑指令包括:本次编辑的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编辑情况包括;问题、建议和评价。

S302、根据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时候实施例中,还支持教师对当前位置以及编辑情况进行截图,或绘图进行说明,并根据位置信息、编辑情况以及图片,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S303、将第一反馈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1至步骤S303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分别参见S201至步骤S203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S304、接收第二反馈信息。

其中,第二反馈信息由工作人员在服务器后台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反馈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若是教师对工作人员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有疑问,可以基于第二反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回复。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应用于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具有插拔式的编教互动模块,可以以SDK的形式添加到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首先,接收用户的编辑指令;其中,编辑指令由用户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进行触发,编辑指令包括:本次编辑的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其中,编辑情况包括;问题、建议和评价;然后,根据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通过将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移植进数字化教材等各种教学软件中,不必占用教师专门的时间,在教师备课、授课过程当中就可以方便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反馈意愿和反馈的效率。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装置,应用于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具有插拔式的编教互动模块,可以以SDK的形式添加到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用户的编辑指令。

其中,编辑指令由用户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进行触发,编辑指令包括:本次编辑的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其中,编辑情况包括;问题、建议和评价。

生成单元402,用于根据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时候实施例中,还支持教师对当前位置以及编辑情况进行截图,或绘图进行说明,并根据位置信息、编辑情况以及图片,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内容,如图2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具有插拔式的编教互动模块,如图1所示,可以以SDK的形式添加到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从而不必占用教师专门的时间,在教师备课、授课过程当中就可以方便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反馈意愿和反馈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编教互动模块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可以兼容PC端、移动端、网页端等各种形态的数字化教材及其他教学软件。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教材的编教互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

上传单元,用于将第一反馈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单独注册一个用于反馈意见的账号,可以直接使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账户,或匿名反馈,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内容,如图2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过程中,服务器后台具有用于教材的编辑人员审阅意见的模块,可以按教材、章节筛选查看具体每一个章节的反馈意见。同时,该模块还具有回复教师问题的功能,可以针对教师问题、建议、评价进行回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教材的编教互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反馈信息;其中,第二反馈信息由工作人员在服务器后台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反馈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若是教师对工作人员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有疑问,可以基于第二反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回复。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内容,如图3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可以预先设置自己负责的学科、学段、册别等教材的范围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工作人员(教材的编辑人员)可以预先设置自己负责的学科、学段、册别等教材的范围信息,从而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后,可以根据工作人员(教材的编辑人员)预先设置自己负责的学科、学段、册别等教材的范围信息,以及第一反馈信息所属的范围,精准的分配工作人员,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快速的处理。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教材的编教互动装置应用于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具有插拔式的编教互动模块,可以以SDK的形式添加到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首先,第一接收单元401接收用户的编辑指令;其中,编辑指令由用户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编辑页面中进行触发,编辑指令包括:本次编辑的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其中,编辑情况包括;问题、建议和评价;然后,生成单元402根据位置信息和编辑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通过将教材的编教互动系统移植进数字化教材等各种教学软件中,不必占用教师专门的时间,在教师备课、授课过程当中就可以方便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反馈意愿和反馈的效率。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

存储装置502,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其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教材的编教互动方法。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被安装,或者从ROM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申请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申请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申请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