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

一种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体育热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技术问题为:现有设备的按摩机构需要提供电力驱动,不利于节能减排,并且现有设备无法适应人体背部曲线变化进行高适应性按摩。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包括有方形舱体和第一靠垫等;方形舱体前侧上部固接有第一靠垫。使用时通过人体踩踏脚踏板产生的力驱动第一靠垫和按摩球进行按摩操作,大大节约电能,利于节能减排,通过滚筒在第一靠垫滚动的同时将第一靠垫向前挤压,从而对学生背部进行按摩,同时通过第一靠垫内部设置的按摩球提高按摩效果,并且实现了适应人体背部曲线变化进行高适应性按摩,大大提高放松热身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497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62962.0

  • 发明设计人 谢小辉;荣婵;

    申请日2022-05-23

  • 分类号A63B22/08(2006.01);A63B23/12(2006.01);A63B21/012(2006.01);A63B21/05(2006.01);A63B21/055(2006.01);A61H15/00(2006.01);A61H1/02(2006.01);

  • 代理机构广州吱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48;

  • 代理人姜建华

  • 地址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湖边镇湖边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6: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20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63B22/08 专利申请号:2022105629620 申请公布日:20220830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3B22/08 专利申请号:2022105629620 申请日:202205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热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身体损伤和提高运动效果,一般会在运动之前进行热身运动,而大多学生的热身动作并不标准,导致热身效果低下,因此现有技术提出用于辅助学生热身运动的设备,一般通过设置脚踏机构辅助学生腿部进行热身,通过设置按摩机构对学生背部按摩放松,从而预防运动时出现脊椎损伤,而现有设备的按摩机构需要提供电力驱动,不利于节能减排,并且,使用现有设备对学生背部进行按摩时,其按摩球的大小相同,无法适应人体背部曲线变化进行高适应性按摩,从而导致人体背部部分位置的按摩效果低下,进而大大较小热身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设备的按摩机构需要提供电力驱动,不利于节能减排,并且现有设备无法适应人体背部曲线变化进行高适应性按摩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包括有支脚、底板、方形舱体、车架、第一靠垫、按摩球、第二连接板、第四限位块、按摩组件和拉伸组件;支脚设置有四个;四个支脚上侧之间固接有一个底板;底板上侧后部固接有方形舱体;底板上侧前部固接有车架;车架与方形舱体之间安装有用于适应不同体质人群进行热身运动的按摩组件;方形舱体前侧上部固接有第一靠垫;第一靠垫内部固接有若干个按摩球;方形舱体内壁左侧和内壁右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前侧均固接有若干个第四限位块,并且每一侧的若干个第四限位块为竖直阵列设置;学生通过驱动外力驱动按摩组件运作,按摩组件配合第二连接板和若干个第四限位块间接性挤压第一靠垫,使第一靠垫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放松热身运动,第一靠垫配合若干个按摩球高适配性贴合人体背部曲线进行按摩放松热身运动;方形舱体上侧安装有用于辅助人体进行无损伤扭腰热身运动的拉伸组件;拉伸组件与车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竖直排列的按摩球的直径大小根据第一靠垫竖直方向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摩组件包括有曲杆、脚踏板、第一链条轮、第二链条轮、第一传动杆、凸轮、按摩集合、调节集合和助力集合;车架下部转动连接有曲杆;曲杆上部和下部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脚踏板;曲杆中部固接有第一链条轮;方形舱体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中部固接有第二链条轮;第二链条轮与第一链条轮之间绕设有链条;第一传动杆中部固接有两个凸轮,并且两个凸轮位于第二链条轮左右两侧;方形舱体中部安装有按摩集合;按摩集合后侧安装有调节集合;底板上侧后部安装有助力集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摩集合包括有第一联动板、第二联动板、第一弹力伸缩杆、第二弹力伸缩杆、第一联动块、滚筒和第二靠垫;方形舱体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联动板;第一联动板下侧中部固接有第二联动板;第一联动板上侧固接有两个第一弹力伸缩杆;两个第一弹力伸缩杆均与方形舱体固接;第一联动板前侧上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弹力伸缩杆;每个第二弹力伸缩杆的伸缩端均固接有一个第一联动块;每两个左右相邻的第一联动块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滚筒;方形舱体前侧上部固接有第二靠垫;第二靠垫与第一靠垫固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调节集合包括有阻尼板、第一连接板、联动杆、第二联动块、第一弹簧、阻尼块、推杆、压力传感器和第三联动块;第一联动板后侧中部固接有阻尼板;方形舱体后侧中部固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中部滑动连接有三个联动杆;三个联动杆后端均固接有一个第二联动块;三个联动杆上均套设有一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相邻的联动杆固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固接;三个第一连接板前端均固接有一个阻尼块;方形舱体后侧中部滑动连接有推杆,并且推杆位于第一连接板后侧;推杆前侧中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缩侧固接有第三联动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助力集合包括有速度传感器、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第二联动板上侧后部固接有速度传感器;底板上侧后部固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杆左部固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轮之间绕设有皮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拉伸组件包括有牵引绳、支撑架、滑动板、第四联动块、第二弹簧、第一限位块、握把、乘坐集合、固定集合和驱动集合;方形舱体后侧和车架后侧之间穿设有牵引绳;方形舱体上侧前部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前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上侧固接有第四联动块;第四联动块下侧固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下端均与方形舱体固接;滑动板上部固进而有第一限位块;滑动板下部固接有握把;牵引绳上端穿过支撑架与第四联动块固接;车架上部安装有乘坐集合;乘坐集合后部安装有固定集合;乘坐集合下部安装有驱动集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乘坐集合包括有连接块、第二传动杆、L型块、坐垫和外壳;车架上侧后部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侧前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上部固接有L型块;L型块上侧固接有坐垫;连接块上侧固接有外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集合包括有限位杆、第三弹簧和第三限位块;连接块后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与L型块插拔连接;限位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上端与连接块固接;第三弹簧下端与限位杆固接;L型块左侧后部和右侧后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三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集合还包括有第二限位块;外壳上侧左部和上侧右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限位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通过人体踩踏脚踏板产生的力驱动第一靠垫和按摩球进行按摩操作,大大节约电能,利于节能减排;通过滚筒在第一靠垫滚动的同时将第一靠垫向前挤压,从而对学生背部进行按摩,同时通过第一靠垫内部设置的按摩球提高按摩效果,由于按摩球的直径大小跟随第一靠垫的厚度变化而变化,避免第一靠垫厚度大位置处的按摩球挤压按摩效果低下的问题,从而实现了适应人体背部曲线变化进行高适应性按摩,大大提高放松热身效果;

通过推杆向右运动的距离控制接触阻尼板的阻尼块的数量,从而实现了调节阻力大小,体质较弱的学生进行助力踩踏,避免出现因体力过低而导致的热身失败的现象,从而适应不同体质的学生进行热身使用;

通过坐垫带动学生下半身进行往复转动,从而进行扭腰热身运动,此时通过两个第二限位块避免L型块旋转角度过大,从而避免出现学生腰部出现扭伤现象,同时避免学生过早松开握把而导致的限位杆无法插回L型块中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按摩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按摩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按摩组件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按摩组件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按摩组件的第五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按摩组件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按摩组件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拉伸组件的前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拉伸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拉伸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支脚,2-底板,3-方形舱体,4-车架,201-曲杆,202-脚踏板,203-第一链条轮,204-第二链条轮,205-第一传动杆,206-凸轮,207-第一联动板,208-第二联动板,209-第一弹力伸缩杆,2010-第二弹力伸缩杆,2011-第一联动块,2012-滚筒,2013-第一靠垫,2014-第二靠垫,2015-按摩球,2016-阻尼板,2017-第一连接板,2018-联动杆,2019-第二联动块,2020-第一弹簧,2021-阻尼块,2022-推杆,2023-压力传感器,2024-第三联动块,2025-速度传感器,2026-第一电机,2027-第一传动轮,2028-第二传动轮,301-牵引绳,302-支撑架,303-滑动板,304-第四联动块,305-第二弹簧,306-第一限位块,307-握把,308-连接块,309-第二传动杆,3010-L型块,3011-坐垫,3012-外壳,3013-第二限位块,3014-限位杆,3015-第三弹簧,3016-第三限位块,3017-第二电机,3018-第一直齿轮,3019-第二直齿轮,91-第二连接板,92-第四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预防脊椎损伤的体育热身引导器,如图1-9所示,包括有支脚1、底板2、方形舱体3、车架4、第一靠垫2013、按摩球2015、第二连接板91、第四限位块92、按摩组件和拉伸组件;支脚1设置有四个;四个支脚1上侧之间固接有一个底板2;底板2上侧后部固接有方形舱体3;底板2上侧前部固接有车架4;车架4与方形舱体3之间安装有按摩组件;方形舱体3前侧上部固接有第一靠垫2013;第一靠垫2013内部固接有若干个按摩球2015;方形舱体3内壁左侧和内壁右侧均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板91;两个第二连接板91前侧均焊接有若干个第四限位块92,并且每一侧的若干个第四限位块92为竖直阵列设置;方形舱体3上侧安装有拉伸组件;拉伸组件与车架4相连接。

竖直排列的按摩球2015的直径大小根据第一靠垫2013竖直方向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限位块92为等腰梯形块。

按摩组件包括有曲杆201、脚踏板202、第一链条轮203、第二链条轮204、第一传动杆205、凸轮206、按摩集合、调节集合和助力集合;车架4下部转动连接有曲杆201;曲杆201上部和下部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脚踏板202;曲杆201中部固接有第一链条轮203;方形舱体3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205;第一传动杆205中部固接有第二链条轮204;第二链条轮204与第一链条轮203之间绕设有链条;第一传动杆205中部固接有两个凸轮206,并且两个凸轮206位于第二链条轮204左右两侧;方形舱体3中部安装有按摩集合;按摩集合后侧安装有调节集合;底板2上侧后部安装有助力集合。

按摩集合包括有第一联动板207、第二联动板208、第一弹力伸缩杆209、第二弹力伸缩杆2010、第一联动块2011、滚筒2012和第二靠垫2014;方形舱体3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联动板207;第一联动板207下侧中部螺栓连接有第二联动板208;第一联动板207上侧固接有两个第一弹力伸缩杆209;两个第一弹力伸缩杆209均与方形舱体3固接;第一联动板207前侧上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弹力伸缩杆2010;每个第二弹力伸缩杆2010的伸缩端均固接有一个第一联动块2011;每两个左右相邻的第一联动块2011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滚筒2012;方形舱体3前侧上部固接有第二靠垫2014;第二靠垫2014与第一靠垫2013固接。

调节集合包括有阻尼板2016、第一连接板2017、联动杆2018、第二联动块2019、第一弹簧2020、阻尼块2021、推杆2022、压力传感器2023和第三联动块2024;第一联动板207后侧中部固接有阻尼板2016;方形舱体3后侧中部焊接有第一连接板2017;第一连接板2017中部滑动连接有三个联动杆2018;三个联动杆2018后端均固接有一个第二联动块2019;三个联动杆2018上均套设有一个第一弹簧2020,第一弹簧2020的一端与相邻的联动杆2018固接,第一弹簧2020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017固接;三个第一连接板2017前端均固接有一个阻尼块2021;方形舱体3后侧中部滑动连接有推杆2022,并且推杆2022位于第一连接板2017后侧;推杆2022前侧中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23;压力传感器2023压缩侧固接有第三联动块2024。

阻尼板2016由橡胶材质制成。

阻尼块2021由橡胶材质制成。

第三联动块2024右侧面为斜面。

助力集合包括有速度传感器2025、第一电机2026、第一传动轮2027和第二传动轮2028;第二联动板208上侧后部固接有速度传感器2025;底板2上侧后部固接有第一电机2026;第一电机2026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传动轮2027;第一传动杆205左部固接有第二传动轮2028;第二传动轮2028和第一传动轮2027之间绕设有皮带。

准备工作时,学生坐至拉伸组件上,背靠第一靠垫2013,然后将两个脚踩踏在两个脚踏板202上,然后学生模仿骑单车进行踩踏运动,从而带动曲杆201转动,曲杆201带动第一链条轮203转动,第一链条轮203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条轮204转动,第二链条轮204带动第一传动杆205转动,第一传动杆205带动凸轮206转动,凸轮206转动时推动第二联动板208向上运动,第二联动板208带动第一联动板207向上运动,第一联动板207对第一弹力伸缩杆209进行压缩,当凸轮206转动回原位时,第一弹力伸缩杆209回弹带动第一联动板207运动回原位,实现了带动第一联动板207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第一联动板207带动其上的零件上下往复运动,使第一联动块2011向下运动接触第四限位块92,第四限位块92对第一联动块2011阻挡限位,使第一联动块2011向下运动的同时向前运动,并对第二弹力伸缩杆2010进行拉伸,当第一联动块2011向上运动远离第四限位块92时,第二弹力伸缩杆2010回弹带动第一联动块2011运动回原位,实现了带动第一联动块2011进行前后往复运动,即第一联动块2011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进行前后往复运动,从而使第一联动块2011带动滚筒2012进行上下往复滚动进行前后往复运动,使滚筒2012在第一靠垫2013滚动的同时将第一靠垫2013向前挤压,从而对学生背部进行按摩放松,同时通过第一靠垫2013内部设置的按摩球2015提高按摩效果,由于按摩球2015的直径大小跟随第一靠垫2013的厚度变化而变化,避免第一靠垫2013厚度大位置处的按摩球2015挤压按摩效果低下的问题,从而实现了适应人体背部曲线变化进行高适应性按摩,大大提高放松热身效果,并且通过人体踩踏脚踏板202产生的力驱动第一靠垫2013和按摩球2015进行按摩操作,大大节约电能;当学生感觉踩踏过于轻松时,老师推动推杆2022向右运动,推杆2022带动压力传感器2023向右运动,压力传感器2023带动第三联动块2024向右运动,使第三联动块2024的斜面接触第二联动块2019,然后第三联动块2024推动第二联动块2019向前运动,第二联动块2019带动联动杆2018向前运动,并对第一弹簧2020进行压缩,联动杆2018带动阻尼块2021向前运动接触阻尼板2016,学生踩踏过程中,通过踩踏力驱动第一联动板207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第一联动板207带动阻尼板2016进行上下往复运动,阻尼板2016和阻尼块2021产生的摩擦力对抗学生踩踏力,从而提高踩踏难度,通过推杆2022向右运动的距离控制接触阻尼板2016的阻尼块2021的数量,从而实现了调节阻力大小;当学生感觉踩踏吃力时,老师将推杆2022抽出,使第三联动块2024运动回原位,同时压力传感器2023检测出压力降低为零,若学生仍然踩踏吃力,则通过速度传感器2025检测出第一联动板207上升速度过慢,为了避免热身失败,此时启动第一电机2026,第一电机2026带动第一传动轮2027转动,第一传动轮2027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2028转动,第二传动轮2028带动第一传动杆205转动,第一传动杆205带动凸轮206转动,凸轮206推动第二联动板208运动,第二联动板208带动第一联动板207向上运动,起到助力作用,实现了对体质较弱的学生进行助力踩踏,避免出现因体力过低而导致的热身失败的现象。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10-12所示,拉伸组件包括有牵引绳301、支撑架302、滑动板303、第四联动块304、第二弹簧305、第一限位块306、握把307、乘坐集合、固定集合和驱动集合;方形舱体3后侧和车架4后侧之间穿设有牵引绳301;方形舱体3上侧前部螺栓连接有支撑架302;支撑架302前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03;滑动板303上侧焊接有第四联动块304;第四联动块304下侧固接有两个第二弹簧305;两个第二弹簧305下端均与方形舱体3固接;滑动板303上部固进而有第一限位块306;滑动板303下部固接有握把307;牵引绳301上端穿过支撑架302与第四联动块304固接;车架4上部安装有乘坐集合;乘坐集合后部安装有固定集合;乘坐集合下部安装有驱动集合。

乘坐集合包括有连接块308、第二传动杆309、L型块3010、坐垫3011和外壳3012;车架4上侧后部焊接有连接块308;连接块308上侧前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309;第二传动杆309上部固接有L型块3010;L型块3010上侧固接有坐垫3011;连接块308上侧固接有外壳3012。

固定集合包括有限位杆3014、第三弹簧3015和第三限位块3016;连接块308后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3014;限位杆3014与L型块3010插拔连接;限位杆3014上套设有第三弹簧3015;第三弹簧3015上端与连接块308固接;第三弹簧3015下端与限位杆3014固接;L型块3010左侧后部和右侧后部均焊接有一个第三限位块3016。

驱动集合包括有第二电机3017、第一直齿轮3018和第二直齿轮3019;连接块308内侧固接有第二电机3017;第二电机3017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直齿轮3018,并且第一直齿轮3018位于外壳3012内侧;第一弹力伸缩杆209中部固接有第二直齿轮3019,并且第二直齿轮3019位于外壳3012内侧;第二直齿轮3019与第一直齿轮3018相啮合。

固定集合还包括有第二限位块3013;外壳3012上侧左部和上侧右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限位块3013。

首先,人工坐在坐垫3011上,然后进行腿脚热身和背部按摩放松,腿脚和背部热身完成后,学生双手拉动握把307向下运动,握把307拉动滑动板303向下运动,滑动板303带动第四联动块304向下运动,并对两个第二弹簧305进行压缩,滑动板303带动第一限位块306向下运动接触支撑架302,此时握把307拉动至最下方,与此同时,第四联动块304拉动牵引绳301运动,牵引绳301拉动限位杆3014向下运动,并对第三弹簧3015进行拉伸,使限位杆3014脱离L型块3010,停止对L型块3010进行固定,然后启动第二电机3017,第二电机3017带动第一直齿轮3018往复转动,第一直齿轮3018带动第二直齿轮3019转动,第二直齿轮3019带动第二传动杆309转动,第二传动杆309带动L型块3010往复转动,L型块3010带动坐垫3011进行往复转动,而学生双手握紧于握把307,从而使坐垫3011带动学生下半身进行往复转动,从而进行扭腰热身运动,此时通过两个第二限位块3013避免L型块3010旋转角度过大,从而避免出现学生腰部出现扭伤现象;热身完成后,若学生的体位还没扭转至初始位置时松开握把307,则第三弹簧3015回弹带动限位杆3014向上接触第三限位块3016下侧,然后第二电机3017带动第一直齿轮3018转动,使L型块3010旋转回原位,关闭第二电机3017,此时L型块3010后部的定位孔与限位杆3014对齐,然后第三弹簧3015回弹带动限位杆3014插入至L型块3010中,对L型块3010和坐垫3011进行固定,同时两个第二弹簧305回弹带动第四联动块304运动回原位,从而使牵引绳301运动回原位,避免了学生过早松开握把307而导致的限位杆3014无法插回L型块3010中的现象。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