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航空航天电气用铍青铜合金及其绿色制备方法

航空航天电气用铍青铜合金及其绿色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航空航天电气用铍青铜合金及制备方法,合金包括以下质量比组分,铍0.8‑1.0%、钴0.08‑0.12%、钛0.05‑0.07%、铝0.01‑0.02%、铁0.005‑0.01%、镍0.03‑0.04%,余量为铜,本方案改进铍青铜合金的配方,并针对性改进制备工艺,实现高强度、高周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等的提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28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C 9/00 专利申请号:2022106862726 申请日:2022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航空航天电气用铍青铜合金及其绿色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电力、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强耐磨铜合金材料在各种航空、轨道交通、微电子及电器控制插接件等领域得到大量应用。根据应用反馈,随着服役条件向高速、重载、交变温度、腐蚀性介质等苛刻化方向发展,由此导致的磨损、疲劳、断裂等已成为高强耐磨铜合金损伤的主要形式。

为满足实际工况使用要求,保证高强度等需求下提升高周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迫在眉睫,对此本司立项以研发新型铍青铜合金,包括制备工艺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文件第一方面公开航空航天电气用铍青铜合金,包括以下质量比组分,铍0.8-1.0%、钴0.08-0.12%、钛0.05-0.07%、铝0.01-0.02%、铁0.005-0.01%、镍0.03-0.04%,余量为铜。

本方案改进铍青铜合金的配方,以钴、钛、铝、铁、镍、铍与铜配合实现高强度、高周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等的提升。

各组分配合原理如下:

以铍、钴及其中间化合物等弥散分布在晶内及晶外的特性,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

钴、钛元素用以提升材料的强度,提高耐磨性等性能。

添加铝以提高合金在室温及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及抗氧化能力。

添加镍以去铍形成中间化合物,增加基体强度,兼有抗应力腐蚀的作用。

添加铁的作用在于细化晶粒,提高高温抗软化能力。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航空航天电气用铍青铜合金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铍青铜各组分熔融浇注成型铸锭的步骤,铸锭中各组分比例依据上述方案中记载,并对熔铸过程中废气回收,浇注温度为1080-1120℃;

将铸锭进行塑形加工的步骤,其中变形量控制在85-95%;

将塑形加工后合金进行热处理的步骤,其中热处理包括固溶处理工序及时效处理工序,在固溶处理工序后对合金进行30-37%的冷变形处理,之后进行双重时效处理,第一重时效处理为160-180℃,处理时间0.5-0.8h,第二重时效处理为350-370℃,处理时间为0.8-1.2h,热处理过程中回收废气。

本方案中针对上述配方设计制备工艺,通过浇铸温度的优选,塑形加工大变形量的控制,配合固溶处理以及冷变形、双重时效处理促使铍青铜棒材的晶粒组织均匀,有效控制有害β相含量和晶界析出,力学性能再度提升。

此外,根据回收废气,避免含铍的废气流出至周边环境中,造成污染。

进一步,塑形加工步骤中在650-760℃下进行热变形。

进一步,固溶处理工序中加热温度在860-880℃,保温时间1.5-2h,固溶完成后在5s内迅速以18℃以下的水液冷却。控制时间及水温,避免β相的产生。

进一步,第二重时效处理后以空气自然冷却即可。

进一步,对熔铸步骤以及热处理步骤中回收的废气进行除尘处理,将铍颗粒回收,降低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改进铍青铜合金的配方及制备方法,促使材料具备高强、耐耐疲劳等性能,满足航空航天的高性能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航空航天电气用铍青铜合金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铍青铜各组分熔融浇注成型铸锭的步骤,其中以真空熔炼的方式熔融电解铜、铜铍中间合金、铜镍以及钴、铁、铝、钛等,熔融温度在1200±20℃,依据常规方式精炼后,取样调节组分比例至:铍0.8%、钴0.08%、钛0.05%、铝0.01%、铁0.008%、镍0.03%,余量为铜,待温度降至1100±3℃后,浇铸冷却形成铸锭。熔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回收。

将铸锭进行塑形加工的步骤,在700±5℃下进行热变形,变形量控制在90%。

将塑形加工后合金进行热处理的步骤:

固溶处理工序:加热温度在860℃,保温时间1.5h,固溶完成后在5s内迅速以18℃以下的水液冷却。

时效处理工序:在固溶处理工序后对合金进行35%的冷变形处理,之后进行双重时效处理,第一重时效处理为160℃,处理时间0.5h,第二重时效处理为350℃,处理时间为0.8h,之后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即可,热处理过程中回收废气。

最后,对熔铸步骤以及热处理步骤中回收的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置于废气中其他组分依据常规流程处理即可,通过除尘处理将铍颗粒回收。

实施例2

航空航天电气用铍青铜合金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铍青铜各组分熔融浇注成型铸锭的步骤,其中以真空熔炼的方式熔融电解铜、铜铍中间合金、铜镍以及钴、铁、铝、钛等,熔融温度在1200±20℃,依据常规方式精炼后,取样调节组分比例至:铍0.11%、钴0.1%、钛0.06%、铝0.015%、铁0.01%、镍0.04%,余量为铜,待温度降至1090±3℃后,浇铸冷却形成铸锭。熔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回收。

将铸锭进行塑形加工的步骤,在720±5℃下进行热变形,变形量控制在88%。

将塑形加工后合金进行热处理的步骤:

固溶处理工序:加热温度在880℃,保温时间2h,固溶完成后在5s内迅速以18℃以下的水液冷却。

时效处理工序:在固溶处理工序后对合金进行33%的冷变形处理,之后进行双重时效处理,第一重时效处理为170℃,处理时间0.6h,第二重时效处理为370℃,处理时间为1.0h,之后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即可,热处理过程中回收废气。

最后,对熔铸步骤以及热处理步骤中回收的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置于废气中其他组分依据常规流程处理即可,通过除尘处理将铍颗粒回收。

实施例3

航空航天电气用铍青铜合金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铍青铜各组分熔融浇注成型铸锭的步骤,其中以真空熔炼的方式熔融电解铜、铜铍中间合金、铜镍以及钴、铁、铝、钛等,熔融温度在1200±20℃,依据常规方式精炼后,取样调节组分比例至:铍1.0%、钴0.11%、钛0.07%、铝0.02%、铁0.007%、镍0.04%,余量为铜,待温度降至1110±3℃后,浇铸冷却形成铸锭。熔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回收。

将铸锭进行塑形加工的步骤,在740±5℃下进行热变形,变形量控制在95%。

将塑形加工后合金进行热处理的步骤:

固溶处理工序:加热温度在880℃,保温时间2h,固溶完成后在5s内迅速以18℃以下的水液冷却。

时效处理工序:在固溶处理工序后对合金进行35%的冷变形处理,之后进行双重时效处理,第一重时效处理为180℃,处理时间0.8h,第二重时效处理为370℃,处理时间为1.2h,之后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即可,热处理过程中回收废气。

最后,对熔铸步骤以及热处理步骤中回收的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置于废气中其他组分依据常规流程处理即可,通过除尘处理将铍颗粒回收。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组分中无钛,时效中仅一重时效。

对上述制备的材料进行性能的检测,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方案下合金性能优异,强度、耐疲劳等性能大幅度提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