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重防腐地面耐酸碱性检测方法

一种重防腐地面耐酸碱性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防腐地面耐酸碱性检测方法,包括检测工具,具体为:对于防腐地面取实验点,并清洁实验点;将带有密封贴片的浸润垫放置于实验点;将药剂经中部注药口注入浸润垫;完成后,将防护罩底部贴胶黏层,并盖在浸润垫上方;在一定时间间隔,对实验点的外观进行观察,并拍照、填写实验记录;到达界定的实验时间做最后观察,打开防护罩,用镊子夹起浸润垫,清洁地面药剂残液,观察地面有无出现腐蚀现象。本发明可有效解决人员误踩碰药剂的安全问题,同时可有效解决强酸碱挥发或稀释影响浓度的问题,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4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喜珍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64440.7

  • 发明设计人 程文君;谢和全;何顺;

    申请日2022-04-29

  • 分类号G01N17/00(2006.01);

  • 代理机构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陈文福;邓志程

  • 地址 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桂城新城北八区肇庆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厂房B幢43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17/00 专利申请号:2022104644407 申请日:2022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防腐地面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防腐地面耐酸碱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化工企业和使用强酸碱药剂的企业,一般地面都会使用乙烯基树脂重防腐地面,此种地面要求达到耐磨、耐强酸强碱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对于耐磨性能的测试,通常采用漆膜硬度检测法,可以现场用标准器具检测;对于重防腐耐酸碱性检测,通常采用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种方法,这两种检测方法都存在相关问题:

现场检测,一般为配置相应浓度的强酸碱溶液滴于现场实验场地,并放置一定时间的方法,存在人员误踩碰的安全问题,挥发性酸如盐酸、硝酸放置时间长后会出现浓度下降的问题,硫酸放置时间长后会吸收水分导致浓度下降,对实验结果准确性有影响!

实验室检测,一般为现场施工时预制额外试样,用试样浸泡在强酸碱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此方法需要提前制作试样,且施工做的试样与现场施工的质量不一定相同,无法确保试样和实际现场质量的一致性,而采用在现场破环性的取样再修补的方式,又会破坏地面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防腐地面耐酸碱性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防腐地面耐酸碱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工具,所述检测工具包括浸润垫;所述浸润垫外侧设有密封贴片,所述密封贴片设有注药口;

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浸润垫和密封贴片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浸润垫和密封贴片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为透明聚丙烯防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浸润垫为聚丙烯熔喷布浸润垫。

进一步的,所述浸润垫为圆形浸润垫或矩形浸润垫。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贴片为透明聚丙烯密封贴片。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外侧设有警示牌。

进一步的,所述浸润垫的厚度为0.5-3cm。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底部设有胶黏层,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不干胶层。

本发明检测工具采用的聚丙烯材料,耐腐蚀性好。

本发明独创性的采用类似创可贴的形式进行定点实验,中间为凝胶状的强酸碱药剂浸润垫,表面为透明聚丙烯塑料片带防腐不干胶,独创性的将液态强酸碱药剂做成凝胶状与背胶一体进行检测。

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现场强酸碱检验时浓度降低的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防腐地面耐酸碱性检测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检测工具,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于防腐地面取实验点,并清洁实验点;

S2.将带有密封贴片的浸润垫放置于实验点;密封贴片一侧朝上;

S3.用滴管取相应浓度和种类的药剂,经中部注药口注入浸润垫;

S4.完成后,将防护罩底部贴胶黏层,并盖在浸润垫上方;

S5.在防护罩的警示牌上记录实验药剂种类、实验时间、联系电话、警示文字等信息;

S6.在一定时间间隔,对实验点的外观进行观察,并拍照、填写实验记录;

S7.到达界定的实验时间做最后观察,打开防护罩,用镊子夹起浸润垫,清洁地面药剂残液,观察地面有无出现腐蚀现象;

S8.记录实验结果。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确保实验点干净和干燥。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药剂包括强酸、强碱中的至少一种。现有技术中,一般要求重防腐地面:耐硫酸75%,盐酸30%,硝酸30%,氢氧化钠40%,60天无气泡,无脱落,允许轻微变色。操作人员可依据检测要求设置不同的实验点进行药剂配置和测试。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用过的浸润垫做无害化中和处理。

为确保实验的试样与现场施工的一致性,最佳的检测方式为直接在现场地面做实验测试。

本发明可有效解决人员误踩碰药剂的安全问题,通过设置的透明防护罩和底部的胶黏层,以及防护罩上设置警示牌,通过警示标语提醒人员注意防止拆踏,同时不影响观察;通过聚丙烯材质的熔喷布浸润药剂,防止药剂外流。

同时,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强酸碱挥发或稀释影响浓度的问题,通过熔喷布浸润药剂以及表面上的透明聚丙烯贴片,将药剂挥发的影响减到最小,再加上外表面的透明聚丙烯防护罩,给内部的药剂提供稳定的环境,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发明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重防腐地面耐酸碱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工具10,所述检测工具包括浸润垫1;所述浸润垫外侧设有密封贴片2,所述密封贴片设有注药口21;

还包括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浸润垫和密封贴片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浸润垫和密封贴片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为透明聚丙烯防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浸润垫为聚丙烯熔喷布浸润垫。

进一步的,所述浸润垫为圆形浸润垫或矩形浸润垫。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贴片为透明聚丙烯密封贴片。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外侧设有警示牌31。

进一步的,所述浸润垫的厚度为0.5-3cm。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底部设有胶黏层32。

本发明检测工具采用的聚丙烯材料,耐腐蚀性好。

本发明独创性的采用类似创可贴的形式进行定点实验,中间为凝胶状的强酸碱药剂浸润垫,表面为透明聚丙烯塑料片带防腐不干胶,独创性的将液态强酸碱药剂做成凝胶状与背胶一体进行检测。

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现场强酸碱检验时浓度降低的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防腐地面耐酸碱性检测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检测工具,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于防腐地面取实验点,并清洁实验点;

S2.将带有密封贴片的浸润垫放置于实验点;密封贴片一侧朝上;

S3.用滴管取相应浓度和种类的药剂,经中部注药口注入浸润垫;

S4.完成后,将防护罩底部贴胶黏层,并盖在浸润垫上方;

S5.在防护罩的警示牌上记录实验药剂种类、实验时间、联系电话、警示文字等信息;

S6.在一定时间间隔,对实验点的外观进行观察,并拍照、填写实验记录;

S7.到达界定的实验时间做最后观察,打开防护罩,用镊子夹起浸润垫,清洁地面药剂残液,观察地面有无出现腐蚀现象;

S8.记录实验结果。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确保实验点干净和干燥。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药剂包括强酸、强碱中的至少一种。现有技术中,一般要求重防腐地面:耐硫酸75%,盐酸30%,硝酸30%,氢氧化钠40%,60天无气泡,无脱落,允许轻微变色。操作人员可依据检测要求设置不同的实验点进行药剂配置和测试。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用过的浸润垫做无害化中和处理。

为确保实验的试样与现场施工的一致性,最佳的检测方式为直接在现场地面做实验测试。

本发明可有效解决人员误踩碰药剂的安全问题,通过设置的透明防护罩和底部的胶黏层,以及防护罩上设置警示牌,通过警示标语提醒人员注意防止拆踏,同时不影响观察;通过聚丙烯材质的熔喷布浸润药剂,防止药剂外流。

同时,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强酸碱挥发或稀释影响浓度的问题,通过熔喷布浸润药剂以及表面上的透明聚丙烯贴片,将药剂挥发的影响减到最小,再加上外表面的透明聚丙烯防护罩,给内部的药剂提供稳定的环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