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脊柱内镜下电动终板处理器

脊柱内镜下电动终板处理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脊柱内镜下电动终板处理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抓握筒,所述抓握筒的一端开设有直通孔,所述抓握筒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驱动电机A,所述驱动电机A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直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环的内圆壁面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用于延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适应不同深度的手术创口,通过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可以通过与定位杆固定连接,带动延长杆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利用延长杆自身的长度增加了连接杆的长度,医护人员可以在不同深度的创口内部仍然可以正常进行手术,通过设置驱动电机A,驱动电机A的旋转轴可以带动连接杆旋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316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37655.4

  • 发明设计人 邹红军;朱琳;仇胥斌;刘锦波;

    申请日2022-06-07

  • 分类号A61B17/16(2006.01);A61B17/94(2006.01);A61B17/22(2006.01);A61B90/00(2016.01);

  • 代理机构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李宇华

  •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18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6: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17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61B17/16 专利申请号:2022106376554 申请公布日:20220802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16 专利申请号:2022106376554 申请日:202206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脊柱内镜下电动终板处理器。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是当前国际手术发展的潮流,作为脊柱微创手术中有代表性的脊柱内窥镜手术技术正在日益引起国内脊柱界和疼痛界专家的重视,并被国际脊柱外科界所承认是一种损伤最小、话应症最广的多种椎间盘、椎体和椎管疾病的治疗技术,是新的脊柱外科发展趋势和重要发展方向。

例如公开号为CN211093983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到了一种脊柱手术用脊柱内窥镜,该专利通过,将损坏的外管的两侧处的外管通过连接柱进行取下,而旋转柱会由处理器进行旋转,在保证内窥镜管的实用时也方便医护人员针对损坏外管进行更换,从而也节省了内窥镜管损坏时的更换成本,并将管道拆成头管、尾管以及中管,变异医护人员进行分段清理,但是该方案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患处不固定,创口的深度也不固定,因此需要对这种情况做出延长的举措,为此我们提出了脊柱内镜下电动终板处理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脊柱内镜下电动终板处理器,解决了由于患者的患处不固定,创口的深度也不固定,因此需要对这种情况做出延长的举措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脊柱内镜下电动终板处理器,包括:抓握筒,所述抓握筒的一端开设有直通孔,所述抓握筒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驱动电机A,所述驱动电机A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直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环的内圆壁面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用于延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适应不同深度的手术创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电机A,驱动电机A的旋转轴可以带动连接杆旋转,进而实现了自动刮除组织的效果,通过设置轴承,轴承可以在连接杆旋转时,增加连接杆在运动时的平稳性。

较佳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螺纹孔的内圆壁面螺纹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圆壁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可以通过与定位杆固定连接,带动延长杆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利用延长杆自身的长度增加了连接杆的长度,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在不同深度的创口内部仍然可以正常进行手术。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匹配槽,所述支撑杆的外圆壁面开设有套接孔,所述容纳槽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稳定孔,所述套接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驱动电机B,所述容纳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驱动电机B旋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稳定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孔,固定孔可以在容纳槽的内部进行有限的活动,通过设置驱动电机B,驱动电机B可以为固定块的活动提供动力。

较佳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翻转柱,所述翻转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刮除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刮除条,刮除条可以增加定位块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加定位块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刮除组织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抓握筒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圆壁面开设有两个卡接槽,所述连通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卡接块,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活动杆,活动杆可以在连通孔的内部活动,通过设置卡接块,卡接块可以活动卡接在卡接槽的内部,限制活动杆在连通孔的内部水平移动,并当卡接块脱离卡接槽的内部时,可以旋转活动杆利用卡接块固定活动杆在连通孔内部的位置。

较佳的,所述驱动电机A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金属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金属片,金属片可以连接在两端不同的导线上,对驱动电机A的工作状态进行限制,起到医护人员自主控制驱动电机A工作的状态。

较佳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槽,防滑槽可以增加医护人员在旋转活动杆时的摩擦力,避免医护人员在旋转活动杆时出现打滑的现象。

较佳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流块,导流块可以在与金属片接触时,形成通路,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导流块的活动达到控制驱动电机A启动与停止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抓握筒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力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阻力块,阻力块可以增加医护人员手掌与抓握筒表面的摩擦力,避免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时因为摩擦力不足导致抓握筒滑脱手掌的情况。

较佳的,所述抓握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圆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半圆环,半圆环可以钝化抓握筒一端与患者皮肤接触的面,避免患者的皮肤被刮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可以通过与定位杆固定连接,带动延长杆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利用延长杆自身的长度增加了连接杆的长度,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在不同深度的创口内部仍然可以正常进行手术。

通过设置驱动电机A,驱动电机A的旋转轴可以带动连接杆旋转,进而实现了自动刮除组织的效果,通过设置轴承,轴承可以在连接杆旋转时,增加连接杆在运动时的平稳性,通过设置固定孔,固定孔可以在容纳槽的内部进行有限的活动,通过设置驱动电机B,驱动电机B可以为固定块的活动提供动力,通过设置刮除条,刮除条可以增加定位块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加定位块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刮除组织的效率,通过设置活动杆,活动杆可以在连通孔的内部活动,通过设置卡接块,卡接块可以活动卡接在卡接槽的内部,限制活动杆在连通孔的内部水平移动,并当卡接块脱离卡接槽的内部时,可以旋转活动杆利用卡接块固定活动杆在连通孔内部的位置。

通过设置金属片,金属片可以连接在两端不同的导线上,对驱动电机A的工作状态进行限制,起到医护人员自主控制驱动电机A工作的状态,通过设置防滑槽,防滑槽可以增加医护人员在旋转活动杆时的摩擦力,避免医护人员在旋转活动杆时出现打滑的现象,通过设置导流块,导流块可以在与金属片接触时,形成通路,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导流块的活动达到控制驱动电机A启动与停止的效果,通过设置阻力块,阻力块可以增加医护人员手掌与抓握筒表面的摩擦力,避免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时因为摩擦力不足导致抓握筒滑脱手掌的情况,通过设置半圆环,半圆环可以钝化抓握筒一端与患者皮肤接触的面,避免患者的皮肤被刮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直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容纳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稳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抓握筒;2、直通孔;3、驱动电机A;4、连接杆;5、轴承;6、螺纹孔;7、定位杆;8、延长杆;9、固定杆;10、定位槽;11、支撑杆;12、活动杆;13、容纳槽;14、匹配槽;15、稳定孔;16、套接孔;17、驱动电机B;18、翻转柱;19、固定块;20、固定孔;21、定位块;22、刮除条;23、卡接块;24、导流块;25、限位环;26、安装槽;27、金属片;28、连通孔;29、卡接槽;30、稳定块;31、防滑槽;32、阻力块;33、半圆环;34、柔性垫;35、阻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和图2,脊柱内镜下电动终板处理器,包括抓握筒1,所述抓握筒1的一端开设有直通孔2,抓握筒1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驱动电机A3,驱动电机A3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驱动电机A3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4,直通孔2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轴承5,轴承5内环的内圆壁面与连接杆4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连接杆4的一端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延长连接杆4的长度适应不同深度的手术创口,抓握筒1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力块32,抓握筒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圆环33,阻力块32可以与医护人员的手掌接触,增加医护人员与抓握筒1之间的摩擦力。

参考图2、图4、图5和图6,抓握筒1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孔28,连通孔28的内圆壁面开设有两个卡接槽29,连通孔28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卡接块23,活动杆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流块24,导流块24为铜制,驱动电机A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25,限位环25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26,安装槽2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金属片27,金属片27为铜制,活动杆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稳定块30,稳定块30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31,活动杆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流块24,医护人员通过将活动杆12向下按压,并带动导流块24同步移动,进而将导流块24与金属片27的表面接触,由于金属片27分别与驱动电机A3的导线以及电源导线连接,因此在导流块24接触到两个金属片27后,电源中的电流可以通过导线进入金属片27,并通过导流块24进入到连接在驱动电机A3导线的金属片27上,使得驱动电机A3与电源形成通路,进而为驱动电机A3供电使得驱动电机A3启动工作,随后医护人员旋转活动杆12,利用卡接块23将活动杆12卡在连通孔28的内部,固定活动杆12的位置,进而使得驱动电机A3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参考图1、图2和图3,调节组件包括螺纹孔6,螺纹孔6开设在连接杆4的一端,螺纹孔6的内圆壁面螺纹连接有定位杆7,定位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长杆8,延长杆8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10,定位槽10的内圆壁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13,容纳槽13的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匹配槽14,支撑杆11的外圆壁面开设有套接孔16,容纳槽13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稳定孔15,套接孔16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驱动电机B17,驱动电机B17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容纳槽1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20,驱动电机B17旋转轴的一端穿过固定孔20并与稳定孔15的内圆壁面活动套设,固定块19的一侧开设有翻转柱18,翻转柱1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块21,定位块21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刮除条22,医护人员在经过术前消毒后,将抓握筒1握在手掌内部,并根据患者创口的深度,来延长连接杆4的长度,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在连接杆4一端螺纹孔6的内部连接定位杆7来达到这个目的,当利用螺纹孔6固定了定位杆7的位置后,延长杆8的一端与连接杆4的一端紧贴,并通过在定位槽10的内部连接额外的定位杆7来延长连接杆4的长度。

参考图1和图2,抓握筒1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阻挡块35,阻挡块3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柔性垫34,阻挡块35可以防止延长杆8在患者的创口内部进入的过深,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柔性垫34可以紧贴在患者皮肤上,避免患者的皮肤被阻挡块35表面的毛刺等凸起划破。

工作原理:请参考图1-图6所示,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患处在患者的对应部位开设微创开口,并使的这个创口直达患者的患处,随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患处情况,进行手术,医护人员在经过术前消毒后,将抓握筒1握在手掌内部,并根据患者创口的深度,来延长连接杆4的长度,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在连接杆4一端螺纹孔6的内部连接定位杆7来达到这个目的,当利用螺纹孔6固定了定位杆7的位置后,延长杆8的一端与连接杆4的一端紧贴,并通过在定位槽10的内部连接额外的定位杆7来延长连接杆4的长度,随后当定位块21接触到需要刮除的组织后,医护人员按压下活动杆12启动驱动电机A3,使得驱动电机A3的旋转轴带动连接杆4、延长杆8与定位块21旋转,并利用定位块21表面的刮除条22将组织刮除,医护人员通过将活动杆12向下按压,并带动导流块24同步移动,进而将导流块24与金属片27的表面接触,使得导线形成通路,进而为驱动电机A3供电使得驱动电机A3启动工作,随后医护人员旋转活动杆12,利用卡接块23将活动杆12卡在连通孔28的内部,固定活动杆12的位置,进而使得驱动电机A3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通过设置翻转柱18,翻转柱18会以驱动电机B17的旋转轴为圆心活动,进而带动翻转柱18与定位块21改变与创口组织的角度,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刮除更大范围的组织,防止组织没有刮除干净影响后续融合剂的使用,在刮除组织的过程中,刮除条22会增加定位块21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摩擦刮除组织的效率,在手术的过程中,阻挡块35会阻挡在创口的顶部,避免在延长杆8进入创口的深度过深,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利用柔性垫34可以避免患者的皮肤被刮伤,保护患者的皮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