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僵化率桑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高僵化率桑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高僵化率桑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桑蚕蛹准备:选取刚从蚕茧中剪出的健康的活体桑蚕蛹;(2)蛹虫草菌液制作:将蛹虫草菌种接种至培养液中,在25℃下,静置48小时,然后在25℃,108rpm转速下振荡培养培养7天;(3)接种:利用喷雾连续注射器将蛹虫草菌液注射于活体桑蚕蛹体的头部进口处,每个蚕蛹定量注射0.15mL,接种以尾部绷直为止;(4)僵化;(5)保湿培育;(6)转色;(7)出草;(8)采收;本发明方法僵化率高,生长周期短、条件易于控制、活体培育桑蚕蛹虫草的方法,所制备的桑蛹虫草子座有效成分含量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937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常熟理工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06740.X

  • 发明设计人 顾淑惠;

    申请日2022-04-18

  • 分类号A01G18/00(2018.01);A01G18/20(2018.01);A01G18/50(2018.01);

  • 代理机构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马晓敏

  •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2: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8/00 专利申请号:202210406740X 申请日:202204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僵化率桑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用于桑蚕蛹虫草培育,属于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北冬虫夏草的天然资源有限,但人工培养已获成功,目前其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培养方法:一是天然动物培养基栽培,主要采用蚕蛹作为培养基质。经过严格的菌种选育和蚕蛹选取,将虫草菌种注入寄主蚕蛹体内,为蛹虫草子实体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最终得到成熟蛹虫草;二是人工固体培养基栽培,大多选用大米、小麦作为培养基质。选取野生或人工培育的虫草菌种,通过分离、选育、复壮等流程培育出母种,扩繁后转接到制备好的灭活固体培养基上,并添加各种必需的营养成分,最后培育出成熟的蛹虫草;三是人工液体发酵栽培,现多采用液体发酵罐进行培养。将培养基装入试管内,高温灭菌后摆成斜坡式,把斜面试管菌种接种到培养液中,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然后进行种子罐扩大培养,再将高浓度的菌液进行液体发酵罐深层发酵,最后离心分离获得成熟蛹虫草。可按照不同的生产指标要求,选择适合蛹虫草生长的液体培养基组分。

现有技术的缺点主要有:

(1)接种污染率高,蚕蛹成本高,收益就低。

(2)由于是用注射器接种,接种量利用手来控制,一是不够精确,二是力度较小,不能将菌液充满蛹体,导致菌丝萌发时间长。

(3)接种部位是在较软背部,接种力量不好掌握,注射器接种刺破后容易渗液,引起污染。

(4)僵化时间短,用新接种方法后僵化时间为4-6天,注射器接种僵化时间是10-15天。

如都兴范等在申请号为201811034151.3的发明专利“一种柞蚕蛹虫草的高效培育方法”中,提到了将消毒后的柞蚕活蛹,从其背部第3~5体节处接种蛹虫草液体菌种0.3-0.7ml,置于塑料盘中,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育45-50天蛹虫草即可成熟收获。但是公开文献中却没有进一步提供具体的技术工艺控制参数和生产效果,可以理解为发明人只是给出利用活体柞蚕蛹虫草子实体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杨祖根等在“一种蚕蛹虫草的培养方法”(申请号:202011161622.4)中提供具体的技术工艺控制参数和生产效果,但对最关键的接种技术没有具体的改进,还是利用注射器进行接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僵化率桑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该方法通过活体培育桑蚕蛹虫草,所制备的桑蛹虫草子座有效成分含量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高僵化率桑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桑蚕蛹准备:选取刚从蚕茧中剪出的健康的活体桑蚕蛹(持头尾部会摇动)。

(2)蛹虫草菌液制作:将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种接种至培养液中,在25℃下,静置48小时,然后在25℃,108rpm转速下振荡培养培养7天。具体地,所述培养液的组分为:马铃薯2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维生素B

(3)接种:利用喷雾连续注射器将蛹虫草菌液注射于活体桑蚕蛹体的头部进口处(口部最软处),每个蚕蛹定量注射0.15mL,接种以尾部绷直为止。注射后,若蚕蛹还在摇动,再注射一次。

(4)僵化:蛹虫草菌种接种蚕蛹体内后,送入温度15℃~18℃,相对湿度40%~60%的培育车间进行培育;6d后,接种的蚕蛹会逐渐硬化。可将蛹体完全硬化的依次挑出转入新的培养盘中进行培养。

(5)保湿培育:湿度70%~90%,温度18℃~22℃的环境进行保湿培养3d~5d。

(6)转色:保湿培养3d~5d后,辅助光照,光照强度为1000Lx~3000Lx,湿度70%~90%,温度18℃~22℃,继续光照培养4d~6d后,蚕蛹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橘黄色。

(7)出草:转色培养7d~12d后,蚕蛹表面开始长出子实体;当子实体长至1cm长度时,调低光照强度至200Lx~1000Lx,避免子实体过早成熟。

(8)采收:当子实体长至4cm~7cm,子实体头部膨大,出现粗糙颗粒进行采收。

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连续接种,提高效率,生产周期缩短,僵化率高,僵化时间从原来的10-15天缩减到4-6天,僵化率从50%左右提高到95%以上,条件易于控制,所制备的桑蛹虫草子座有效成分含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将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种接种到活体桑蚕蛹上进行培养,菌种选用ACCC50562。

培养液为:马铃薯2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维生素B

实施例1

(1)桑蚕蛹准备:选取刚从蚕茧中剪出的健康的活体桑蚕蛹(持头尾部会摇动)。

(2)菌液制作:将蛹虫草菌种接种至培养液中,在25℃下,静置48小时,然后在25℃,108rpm转速下振荡培养培养7天。

(3)接种:在接种车间内,将已制作好的蛹虫草菌液接种于活体桑蚕蛹上的过程。自制的连续接种器将菌种直接注射于活体桑蚕蛹体以达到侵染的目的,注射在蚕蛹的头部进口处(口部最软处),每个蚕蛹定量注射0.15mL,接种以尾部绷直为止,还在摇动的话,再注射一次。

(4)僵化:蛹虫草菌种接种蚕蛹体内后,送入温度15℃,相对湿度60%的培育车间进行培育。6d后,接种的蚕蛹会逐渐硬化。可将蛹体完全硬化的依次挑出转入新的培养盘中进行培养。

(5)保湿培育:湿度80%,温度20℃的环境进行保湿培养3d。

(6)转色:保湿培养5d后,辅助光照,光照强度以2000Lx为宜,湿度90%,温度20℃,继续光照培养5d后,蚕蛹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橘黄色。

(7)出草:转色培养10d后,蚕蛹表面开始长出子实体。当子实体长至1cm左右长度时,可调低光照强度至200Lx,避免子实体过早成熟。

(8)采收:当子实体长至5cm,子实体头部膨大,出现粗糙颗粒,子实体已经成熟可以采收。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4)僵化:蛹虫草菌种接种蚕蛹体内后,送入温度16℃,相对湿度60%的培育车间进行培育。6d后,接种的蚕蛹会逐渐硬化。可将蛹体完全硬化的依次挑出转入新的培养盘中进行培养。

(5)保湿培育:湿度90%,温度22℃的环境进行保湿培养4d。

(6)转色:保湿培养5d后,辅助光照,光照强度以2000Lx为宜,湿度90%,温度18℃,继续光照培养4d后,蚕蛹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橘黄色。

(7)出草:转色培养8d后,蚕蛹表面开始长出子实体。当子实体长至1cm左右长度时,可调低光照强度至1000Lx,避免子实体过早成熟。

(8)采收:当子实体长至6cm,子实体头部膨大,出现粗糙颗粒,子实体已经成熟可以采收。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4)僵化:蛹虫草菌种接种蚕蛹体内后,送入温度18℃,相对湿度50%的培育车间进行培育。6d后,接种的蚕蛹会逐渐硬化。可将蛹体完全硬化的依次挑出转入新的培养盘中进行培养。

(5)保湿培育:湿度90%,温度18℃的环境进行保湿培养5d。

(6)转色:保湿培养3d后,辅助光照,光照强度以3000Lx为宜,湿度70%,温度20℃,继续光照培养6d后,蚕蛹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橘黄色。

(7)出草:转色培养10d后,蚕蛹表面开始长出子实体。当子实体长至1cm左右长度时,可调低光照强度至800Lx,避免子实体过早成熟。

(8)采收:当子实体长至4cm,子实体头部膨大,出现粗糙颗粒,子实体已经成熟可以采收。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4)僵化:蛹虫草菌种接种蚕蛹体内后,送入温度18℃,相对湿度40%的培育车间进行培育。6d后,接种的蚕蛹会逐渐硬化。可将蛹体完全硬化的依次挑出转入新的培养盘中进行培养。

(5)保湿培育:湿度70%,温度22℃的环境进行保湿培养4d。

(6)转色:保湿培养4d后,辅助光照,光照强度以1000Lx为宜,湿度70%,温度22℃,继续光照培养4d后,蚕蛹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橘黄色。

(7)出草:转色培养12d后,蚕蛹表面开始长出子实体。当子实体长至1cm左右长度时,可调低光照强度至600Lx,避免子实体过早成熟。

(8)采收:当子实体长至7cm,子实体头部膨大,出现粗糙颗粒,子实体已经成熟可以采收。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4)僵化:蛹虫草菌种接种蚕蛹体内后,送入温度15℃,相对湿度40%的培育车间进行培育。6d后,接种的蚕蛹会逐渐硬化。可将蛹体完全硬化的依次挑出转入新的培养盘中进行培养。

(5)保湿培育:湿度90%,温度20℃的环境进行保湿培养5d。

(6)转色:保湿培养5d后,辅助光照,光照强度以3000Lx为宜,湿度80%,温度22℃,继续光照培养5d后,蚕蛹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橘黄色。

(7)出草:转色培养7d后,蚕蛹表面开始长出子实体。当子实体长至1cm左右长度时,可调低光照强度至400Lx,避免子实体过早成熟。

(8)采收:当子实体长至7cm,子实体头部膨大,出现粗糙颗粒,子实体已经成熟可以采收。

检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2116-2012(虫草制品中虫草酸和腺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如下:

普通的蛹虫草(虫体子座)虫草酸含量一般为8.12×10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