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茶油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油茶籽100份、黄葵籽1.5‑2.5份、黄葵叶提取物13‑18份、雨生红球藻提取物1‑3份、植物甾醇1‑4份、留兰香油0.8‑1.5份、薏苡仁油4‑6份、大豆卵磷脂3‑10份、蜂蜜4‑8份。本发明采用了黄葵籽、黄葵叶提取物、虾青素、留兰香油等多种辅料,同油茶籽分步递进榨油,最终得到的山茶油具备强大的抗氧化功效。本发明山茶油能够有效清除人体内过量的氧自由基,增强细胞活性,降低压力改善情绪,从而起到很好的保养、美容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960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龙岩市祥优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21355.X

  • 申请日2022-05-13

  • 分类号A61K8/98;A61K8/55;A61K8/63;A61K8/92;A61K8/9722;A61K8/9789;A61K8/35;A61Q19/08;A61Q19/00;

  • 代理机构深圳中创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郑一帆

  • 地址 364200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工业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9: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是维系生命的重要元素,其通过血液循环运往全身以满足细胞呼吸,然而此时却有部分氧因多种原因被酶催化形成氧自由基。人之所以会老化、体力衰退、皮肤失去光泽,主要原因即是体内自由基过多。年轻时体内有较好的中和系统来排除自由基,降低其造成的损伤,然而随时间年龄增长,人体修复自由基的能力也随之降低。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自由基处于平衡状态,但当其超过一定量失去控制时,自由基就会攻击人体,大幅度推进衰老进程,从而出现器官老化、皮肤松弛、体力衰退、免疫力降低等症状。

女性30岁以后皮肤的老化速度加快原因就是氧自由基侵入使皮肤内部细胞代谢减慢、储水减弱,失去弹性、出现黄褐斑、暗沉和皱纹,不少女性容易忽略衰老的真正原因,一味通过外敷、手术等方式美容,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衰老问题,甚至还加剧了皮肤老化。

山茶油是从野生木本油科植物“油茶果”提取而成,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山茶甙、茶多酚、磷脂质和皂甙、鞣质、角鲨烯、黄酮类、钙铁锌硒及多种维生素,又被誉为液体黄金。而不饱和脂肪酸有“美容酸”之称,其能够使得皮肤细嫩润泽,另外不饱和脂肪酸易被人体吸收,不易积累转化为脂肪引起肥胖;角鲨烯、茶多酚则能够消炎、除菌、防晒;维生素及其他抗氧化组分则能防止皮肤损伤和衰老。基于此,山茶油有望成为一种天然的、美容抗氧化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过量氧自由基给人体带来的众多负面影响,特别是随年龄增长皮肤迅速老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天然抗氧化的、具有美容功效的山茶油,为美容保养、提高免疫、预防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本发明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

油茶籽100份、黄葵籽1.5-2.5份、

黄葵叶提取物13-18份、雨生红球藻提取物1-3份、

植物甾醇1-4份、留兰香油0.8-1.5份、薏苡仁油4-6份、

大豆卵磷脂3-10份、蜂蜜4-8份。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

油茶籽100份、黄葵籽2.0-2.5份、

黄葵叶提取物14-16份、雨生红球藻提取物1-3份、

植物甾醇2-4份、留兰香油1.0-1.4份、薏苡仁油4-6份、

大豆卵磷脂4-8份、蜂蜜5-7份。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

油茶籽100份、黄葵籽2.4份、

黄葵叶提取物15.5份、雨生红球藻提取物2.5份、

植物甾醇3份、留兰香油1.3份、薏苡仁油5份、

大豆卵磷脂6份、蜂蜜6份。

进一步地,所述黄葵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黄葵干叶研磨粉碎,加水稀释后调节pH,采用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水溶液洗脱后得到洗脱液,旋转蒸发浓缩后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雨生红球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雨生红球藻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干燥控制水分至1%-2%,研磨粉碎,将所得粉末采用乙醇、乙酸乙酯等体积比的混合溶剂提取,皂化即得。

黄葵籽中含有的α脑磷脂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而磷酯酰丝氨酸能够起舒缓血管,减轻压力,调节负面情绪的作用;黄葵叶中富含蛋白质、游离氨基酸、黄酮、果胶、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不仅营养价值高,且具备美容养颜、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等功效。雨生红球藻是自然界中合成积累虾青素最多的微生物,而虾青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其具有强大的抗癌变、抗衰老功效。此外,本发明采用留兰香油与粗茶油混合制备毛茶油,一方面其含有的α-蒎烯、苎烯等成分能够协调黄葵及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另一方面其保留了多种植物多酚,能够提神醒脑、缓解头痛、舒缓情绪。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方份数称取各原料备用;

2)取3-4成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3%-10%后紫外光照处理40-8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低温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

3)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黄葵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0%-12%后脱壳低温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4)向步骤2)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黄葵叶提取物、雨生红球藻提取物,升温至75-90℃超声25-55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碱溶液洗涤后压滤,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

5)向步骤3)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留兰香油、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蜜,升温120-135℃搅拌1-2h,缓慢降温至室温后静置过夜,得到毛茶油II;

6)将步骤4)、5)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50-70min后压滤,即得所述山茶油。

进一步地,步骤2)、3)所述脱壳低温粗榨的温度均为2-12℃。

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碱溶液为碳酸氢钠;所述压滤压力条件为1.2-2.5MPa。

进一步地,步骤6)所述压滤压力条件为1.4-1.8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美容抗氧化功效的山茶油,相较于普通常规山茶油不明显的美容效果,本发明采用了黄葵籽、黄葵叶提取物、虾青素、留兰香油等多种辅料,同油茶籽分步递进榨油,最终得到的山茶油具备强大的抗氧化功效。本发明山茶油能够有效清除人体内过量的氧自由基,增强细胞活性,降低压力改善情绪,从而起到很好的保养、美容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制备原料:油茶籽100份、黄葵籽2.4份、黄葵叶提取物15.5份、雨生红球藻提取物2.5份、植物甾醇3份、留兰香油1.3份、薏苡仁油5份、大豆卵磷脂6份、蜂蜜6份。

2、取3成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8%后紫外光照处理6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8℃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黄葵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0%后脱壳10℃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3、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黄葵叶提取物、雨生红球藻提取物,升温至85℃超声35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碱溶液洗涤后2.2MPa压滤,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留兰香油、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蜜,升温125℃搅拌1.5h,缓慢降温至室温后静置过夜,得到毛茶油II。

4、将步骤4)、5)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60min后1.6MPa压滤,即得所述山茶油。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山茶油样品的保养美容功效进行检测:试验人选为100位32-40岁、脸部出现较明显黄褐斑、皱纹等皮肤老化问题的女性,试验方法为将该山茶油代替传统食用调和油以及涂抹少量山茶油在脸部,持续一个月,试验最终结果为:脸部皮肤老化明显改善82人、有一定效果15人、无明显改善3人。

实施例2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制备原料:油茶籽100份、黄葵籽1.5份、黄葵叶提取物13份、雨生红球藻提取物3份、植物甾醇3份、留兰香油1.3份、薏苡仁油5份、大豆卵磷脂6份、蜂蜜6份。

2、取3成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8%后紫外光照处理6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8℃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黄葵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0%后脱壳10℃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3、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黄葵叶提取物、雨生红球藻提取物,升温至85℃超声35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碱溶液洗涤后2.2MPa压滤,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留兰香油、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蜜,升温125℃搅拌1.5h,缓慢降温至室温后静置过夜,得到毛茶油II。

4、将步骤4)、5)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60min后1.6MPa压滤,即得所述山茶油。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山茶油样品的保养美容功效进行检测:试验人选为100位32-40岁、脸部出现较明显黄褐斑、皱纹等皮肤老化问题的女性,试验方法为将该山茶油代替传统食用调和油以及涂抹少量山茶油在脸部,持续一个月,试验最终结果为:脸部皮肤老化明显改善76人、有一定效果20人、无明显改善4人。

实施例3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制备原料:油茶籽100份、黄葵籽2.4份、黄葵叶提取物18份、雨生红球藻提取物2.5份、植物甾醇3份、留兰香油0.8份、薏苡仁油5份、大豆卵磷脂6份、蜂蜜6份。

2、取3成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8%后紫外光照处理6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8℃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黄葵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0%后脱壳10℃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3、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黄葵叶提取物、雨生红球藻提取物,升温至85℃超声35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碱溶液洗涤后2.2MPa压滤,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留兰香油、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蜜,升温125℃搅拌1.5h,缓慢降温至室温后静置过夜,得到毛茶油II。

4、将步骤4)、5)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60min后1.6MPa压滤,即得所述山茶油。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山茶油样品的保养美容功效进行检测:试验人选为100位32-40岁、脸部出现较明显黄褐斑、皱纹等皮肤老化问题的女性,试验方法为将该山茶油代替传统食用调和油以及涂抹少量山茶油在脸部,持续一个月,试验最终结果为:脸部皮肤老化明显改善79人、有一定效果16人、无明显改善5人。

实施例4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制备原料:油茶籽100份、黄葵籽2.4份、黄葵叶提取物15.5份、雨生红球藻提取物2.5份、植物甾醇3份、留兰香油1.3份、薏苡仁油5份、大豆卵磷脂6份、蜂蜜6份。

2、取3成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8%后紫外光照处理6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8℃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黄葵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0%后脱壳10℃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3、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黄葵叶提取物、雨生红球藻提取物,升温至85℃超声35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碱溶液洗涤后1.2MPa压滤,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留兰香油、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蜜,升温125℃搅拌1.8h,缓慢降温至室温后静置过夜,得到毛茶油II。

4、将步骤4)、5)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60min后1.6MPa压滤,即得所述山茶油。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山茶油样品的保养美容功效进行检测:试验人选为100位32-40岁、脸部出现较明显黄褐斑、皱纹等皮肤老化问题的女性,试验方法为将该山茶油代替传统食用调和油以及涂抹少量山茶油在脸部,持续一个月,试验最终结果为:脸部皮肤老化明显改善74人、有一定效果19人、无明显改善7人。

对比例1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及参数,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黄葵籽和黄葵叶提取物。

对本对比例制备的山茶油样品的保养美容功效进行检测:试验人选为100位32-40岁、脸部出现较明显黄褐斑、皱纹等皮肤老化问题的女性,试验方法为将该山茶油代替传统食用调和油以及涂抹少量山茶油在脸部,持续一个月,试验最终结果为:脸部皮肤老化明显改善51人、有一定效果31人、无明显改善18人。

对比例2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及参数,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留兰香油。

对本对比例制备的山茶油样品的保养美容功效进行检测:试验人选为100位32-40岁、脸部出现较明显黄褐斑、皱纹等皮肤老化问题的女性,试验方法为将该山茶油代替传统食用调和油以及涂抹少量山茶油在脸部,持续一个月,试验最终结果为:脸部皮肤老化明显改善59人、有一定效果22人、无明显改善19人。

综上可知,本发明采用的黄葵籽、黄葵叶提取物、虾青素、留兰香油等均能够提高山茶油的保养美容功效。本发明制备的山茶油纯天然无污染,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功效,为人们美容保养、提高免疫、预防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优选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还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