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通过招聘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组织架构的方法

通过招聘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组织架构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通过招聘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组织架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组织架构生成系统;S2:向系统的数据库中录入相关信息;S3:搜索目标企业招聘信息;S4:提取职务名称;S5:汇总部门;S6:生成单位组织架构并输出。所述存储单元中包括创建模块、录入模块、存储模块,通过设置存储单元,方便后面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生成时使用,加快企业组织架构生成速度,便于对最优企业组织架构进行研究,通过设置采集单元,通过梳理模块对归类好的信息再次进行梳理排序,梳理完成的信息由暂存模块进行存储备用,使得企业组织架构生成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便于对最优企业组织架构进行研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9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长沙鸽儿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52677.3

  • 发明设计人 陈包容;

    申请日2022-04-27

  • 分类号G06Q10/10;

  • 代理机构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郭思惠

  •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恒业雅苑南栋D单元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8: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具体为通过招聘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组织架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有效的企业架构对企业的生存和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企业通过IT获得竞争优势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了选择最优的企业架构方法,需要众多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目前并没有一条有效的企业架构获取途径,因此需要一种通过招聘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组织架构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通过招聘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组织架构的方法,达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通过招聘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组织架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组织架构生成系统;

S2:向系统的数据库中录入相关信息;

S3:搜索目标企业招聘信息;

S4:提取职务名称;

S5:汇总部门;

S6:生成单位组织架构并输出。

优选的,所述组织架构生成系统中包括存储单元、采集单元、生成单元。

优选的,所述存储单元中包括创建模块、录入模块、存储模块,创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录入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录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采集单元中包括收集模块一、收集模块二、提取模块一、提取模块二,收集模块一的信号输出端与收集模块二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收集模块二的信号输出端与提取模块一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提取模块一的信号输出端与提取模块二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采集单元中还包括转化模块、对比模块、归类模块、梳理模块、暂存模块,提取模块二的信号输出端与转化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转化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对比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归类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归类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梳理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梳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暂存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生成单元包括汇总模块、排列模块、生成组织架构,汇总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排列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排列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生成组织架构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创建模块创建的数据库包括职务及其对应部门数据库、单位组织架构规则数据库。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招聘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组织架构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存储单元,方便后面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生成时使用,加快企业组织架构生成速度,便于对最优企业组织架构进行研究。

(2)、本发明通过设置采集单元,通过梳理模块对归类好的信息再次进行梳理排序,梳理完成的信息由暂存模块进行存储备用,使得企业组织架构生成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便于对最优企业组织架构进行研究。

(3)、本发明通过设置生成单元,排列模块根据单位组织架构规则数据库对汇总过后的信息进行排列形成最终组织架构,最后生成组织架构并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通过招聘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组织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组织架构生成系统;

S2:向系统的数据库中录入相关信息;

S3:搜索目标企业招聘信息;

S4:提取职务名称;

S5:汇总部门;

S6:生成单位组织架构并输出。

组织架构生成系统中包括存储单元、采集单元、生成单元,存储单元中包括创建模块、录入模块、存储模块,创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录入模块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录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采集单元中包括收集模块一、收集模块二、提取模块一、提取模块二,收集模块一的信号输出端与收集模块二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收集模块二的信号输出端与提取模块一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提取模块一的信号输出端与提取模块二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采集单元中还包括转化模块、对比模块、归类模块、梳理模块、暂存模块,提取模块二的信号输出端与转化模块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转化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对比模块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对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归类模块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归类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梳理模块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梳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暂存模块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生成单元包括汇总模块、排列模块、生成组织架构,汇总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排列模块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排列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生成组织架构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创建模块创建的数据库包括职务及其对应部门数据库、单位组织架构规则数据库。

通过设置存储单元,通过创建模块对相关数据库进行创建,通过录入模块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再由存储模块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方便后面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生成时使用,加快企业组织架构生成速度,便于对最优企业组织架构进行研究,通过设置采集单元,通过收集模块一对互联网页面上的招聘信息进行收集,通过收集模块二对APP、exe等应用软件上的招聘信息进行收集,通过提取模块一对互联网页面上招聘信息中的职位文本进行提取,通过提取模块二对APP、exe等应用软件上的职位文本进行提取,通过转化模块对提取到的职位文本转化为具体岗位名称,通过对比模块将转化完成的岗位名称与职务与其对应部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职务所属部门,通过归类模块对众多职务及其部门信息进行归类,通过梳理模块对归类好的信息再次进行梳理排序,梳理完成的信息由暂存模块进行存储备用,使得企业组织架构生成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便于对最优企业组织架构进行研究,通过设置生成单元,通过汇总模块将暂存模块中已经梳理好的各个部门信息进行汇总,再由排列模块根据单位组织架构规则数据库对汇总过后的信息进行排列形成最终组织架构,最后生成组织架构并输出。

综上可得,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