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抗青梗菜根肿病的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及种子丸粒化方法

一种抗青梗菜根肿病的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及种子丸粒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青梗菜根肿病的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及种子丸粒化方法。所述配方包括青梗菜种子、杀菌剂、惰性载体和粘结剂水溶液;其中,青梗菜种子与杀菌剂、惰性载体、粘结剂水溶液的质量比依次可为100:0.1~420:99.9~1580:10~500。本发明的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有助于增强青梗菜种子的抗根肿病能力,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同时也将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935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14821.4

  • 申请日2022-04-20

  • 分类号A01C1/06;A01N43/40;A01N43/50;A01N47/34;A01N37/34;A01N47/18;A01N25/08;A01P3/00;A01P1/00;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爱琴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8: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青梗菜根肿病的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及种子丸粒化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是采取机械或手工方法,按一定比例将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等多种成分的种衣剂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的技术。 根据其包衣层厚度和包衣后的形状可以分为,薄膜包衣技术,种子包壳技术以及丸粒 化技术[Pedrini S,Merritt D J,Stevens J,et al.Seed Coating:Science or Marketing Spin[J].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17,22(2):106-116]。其中种子丸粒化最适用于 小粒种子的包衣,它是采用分层包衣的原理,选择易吸水、无腐蚀的填充物,以种子 为核心,将生物活性成分(杀虫剂/杀菌剂)和惰性载体等,在特殊粘合剂的作用下, 逐步使药料与载体填料混合后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达到改变种子形状、扩大种子体 积、促进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提高种子抗性的作用。经丸粒化处理的小粒蔬菜种子 粒径可以增大到原种子的几倍到几十倍,并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不仅可以提高蔬菜 产业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有利于降低农用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在蔬菜中的残留。

作为丸粒化材料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杀虫剂或杀菌剂,可以有效的防治地下害虫和病害。包衣种子播种后,包衣层得以吸水膨胀,崩解,进而将杀菌剂缓慢释放出来, 从而杀灭病菌,相比于叶面喷施农药等方法更能发挥效力更长时间,达到较为长期的 防病害,在种子的发芽及生长阶段的幼苗期达到较为长期的保护种子免受病害危害。

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播前拌种一直是多年来防治种子苗期病虫害的主要方法,但是单一化学农药长期使用,使得致病菌抗性增加,防效降低;同时还会导致环境受到 污染,土壤或粮食残留农药严重,直接影响到粮食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青梗菜根肿病的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及种子丸粒化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抗青梗菜根肿病的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包括青梗菜种子、杀菌剂、惰性载体和粘结剂水溶液;

其中,青梗菜种子与杀菌剂、惰性载体、粘结剂水溶液的质量比依次可为 100:0.1~420:99.9~1580:10~500。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为氟啶胺、氰霜唑、霜脲氰、百菌清和多菌灵中的一种 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惰性载体为白炭黑、硅藻土、凹凸棒土、黄陶土、草炭、膨润土、滑石粉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粘结剂水溶液中的粘合剂为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中 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粘结剂水溶液中,粘合剂的浓度可为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抗青梗菜根肿病的种子丸粒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惰性载体和杀菌剂混合后,粉碎,得到丸化粉;

2)将青梗菜种子放入离心式丸粒化包衣机中,转动;

3)依次交替加入粘结剂水溶液和丸化粉,得到丸粒化的种子;

4)将丸粒化的种子干燥,即可。

上述方法步骤1)中,粉碎至600目得到丸化粉;

步骤2)中,所述转动的转速设为35转/分钟;

步骤3)中,所述交替加入重复进行多次,具体可为5-50次;

每次加入粘合剂水溶液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0.2~2:10,加入速度 为10毫升/分钟;

每次加入丸化粉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2~4:10,加入速度为10-30克/分钟;

所得丸粒化的种子的粒径为2.1-5.0毫米;

步骤4)中,所述干燥的条件可为在35℃条件下干燥30-45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抗青梗菜根肿病的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及丸粒化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有助于增强青根菜种子的抗根肿病能力,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同时 也将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技术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 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 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步骤一:将99.9重量份数惰性载体和0.1重量份数杀菌剂混合后,用多功能粉碎机进行粉碎至600目,形成丸化粉;

丸化粉配方如下:

步骤二,将100重量份数的青梗菜种子放入离心式丸粒化包衣机中,转速设为 35转/分;

步骤三,依次交替加入聚乙烯醇(1w/v%)水溶液50重量份数和100重量份数 丸化粉,每次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1:10,加入速 度为10毫升/分钟;每次加入丸化粉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2:10,加入 速度为10-30克/分钟,重复操作5次后得到平均粒径为2.1±0.2毫米的丸粒化的种子;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丸粒化种子置于烘干机中,在35℃条件下干燥30分钟, 得到干燥的丸粒化种子。

实施例2、

步骤一:将450重量份数惰性载体和50重量份数杀菌剂混合后,用多功能粉碎 机进行粉碎至600目,形成丸化粉;

丸化粉配方如下:

步骤二,将100重量份数的青梗菜种子放入离心式丸粒化包衣机中,转速设为 35转/分;

步骤三,依次交替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0.2w/v%)水溶液150重量份数和500 重量份数丸化粉,每次加入粘合剂水溶液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0.6:10, 加入速度为10毫升/分钟;每次加入丸化粉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2:10, 加入速度为10-30克/分钟,重复操作25次后得到粒径为3.4±0.5毫米的丸粒化的种 子;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丸粒化种子置于烘干机中,在35℃条件下干燥40分钟, 得到干燥的丸粒化种子。

实施例3

步骤一:将183.2重量份数惰性载体和16.8重量份数杀菌剂混合后,用多功能粉碎机进行粉碎至600目,形成丸化粉;

丸化粉配方如下:

步骤二,将100重量份数的青梗菜种子放入离心式丸粒化包衣机中,转速设为 35转/分;

步骤三,依次交替加入羟乙基纤维素(0.2w/v%)水溶液120重量份数和200 重量份数丸化粉,每次加入粘合剂水溶液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1.2:10, 加入速度为10毫升/分钟;每次加入丸化粉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2:10, 加入速度为10-30克/分钟,重复操作10次后得到粒径为2.8±0.2毫米的丸粒化的种 子;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丸粒化种子置于烘干机中,在35℃条件下干燥30分钟, 得到干燥的丸粒化种子。

实施例4

步骤一:将1580重量份数惰性载体和420重量份数杀菌剂混合后,用多功能粉 碎机进行粉碎至600目,形成丸化粉;

丸化粉配方如下:

步骤二,将100重量份数的青梗菜种子放入离心式丸粒化包衣机中,转速设为 35转/分;

步骤三,依次交替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0.5w/v%)水溶液500重量份数和2000 重量份数丸化粉,每次加入粘合剂水溶液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1:10, 加入速度为10毫升/分钟;每次加入丸化粉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4:10, 加入速度为10-30克/分钟,重复操作50次后得到粒径为4.5±0.6毫米的丸粒化的种 子;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丸粒化种子置于烘干机中,在35℃条件下干燥45分钟, 得到干燥的丸粒化种子。

实施例5

步骤一:将298.5重量份数惰性载体和1.5重量份数杀菌剂混合后,用多功能粉 碎机进行粉碎至600目,形成丸化粉;

丸化粉配方如下:

步骤二,将100重量份数的青梗菜种子放入离心式丸粒化包衣机中,转速设为 35转/分;

步骤三,依次交替加入羟乙基纤维素(1.0w/v%)水溶液105重量份数和300 重量份数丸化粉,每次加入粘合剂水溶液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0.7:10, 加入速度为10毫升/分钟;每次加入丸化粉的用量与所述青梗菜种子的重量比为2:10, 加入速度为10-30克/分钟,重复操作15次后得到粒径为2.5±0.2毫米的丸粒化的种 子;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丸粒化种子置于烘干机中,在35℃条件下干燥30分钟, 得到干燥的丸粒化种子。

实施例6

下面利用本发明得到的丸粒化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硬度测试,脱落率测试,抗根肿病效果测试。

根据本说明书描述的方法,测定本实施例制备的青梗菜种子丸粒化包衣的相关性能,其结果列于表1中。

表1:本发明青梗菜丸粒化种子的性能测定结果

实施例7

作为对照试验,申请人将50%悬浮剂(日本石原株式会社)作为对照药剂对病土进行拌土处理,拌土浓度为50mg/L,之后将青梗菜种子进行播种,30天后调查发病 情况,结果显示根肿病防效仅为34.0%±5%,低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防效。说明丸粒化 配方对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增效和缓释作用。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 和范围,以及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实验情况下,可在等同参数、浓度和条件下,在较 宽范围内实施本发明。虽然本发明给出了特殊的实施例,应该理解为,可以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的改进。总之,按本发明的原理,本申请欲包括任何变更、用途或对本 发明的改进,包括脱离了本申请中已公开范围,而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技术进行的 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