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

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

摘要

本发明减少片材坯料及带状构件的未熔敷部分。本发明的熔敷装置包括:加压构件对3,用于对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进行加压;进给装置4,对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以通过加压构件对3之间的方式间歇性或连续地进行进给;以及激光装置5,在加压构件对3的上游向片材坯料1或带状构件2照射激光束50。熔敷装置可包括移动装置6,在进给停止时,所述移动装置6使加压构件对3相对于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而朝上游移动。也能以如下内容代替:进给装置4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回退某一长度,之后使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停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5211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户谷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2080067096.7

  • 发明设计人 戸谷干夫;小谷达男;植田敏规;

    申请日2020-09-15

  • 分类号B29C65/16;B31B70/64;

  • 代理机构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石明;臧建明

  • 地址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南区久世中久世町4丁目44番地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5:22: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5-20

    公开

    国际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将连续状的带状构件熔敷到片材坯料(web)上的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使用激光束及加压的熔敷。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中所公开,有利用连续状的袋体材料以及连续状的夹链来依序制造塑料袋的制袋机。制袋机包括将袋体材料及夹链相互熔敷的熔敷装置。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熔敷装置包括加压辊对、进给装置以及激光装置,所述加压辊对彼此相向,以对袋体材料和夹链进行加压,所述进给装置对袋体材料和夹链以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辊对之间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间歇性地进行进给,所述激光装置在加压辊对的上游向夹链照射激光束。

当激光束照射至夹链时,所述被照射的部分被激光束加热而熔融。并且,袋体材料与夹链被引导至加压辊对而相互叠合。袋体材料与夹链在通过加压辊对之间时被加压辊对加压而相互熔敷。

在从激光束的照射位置起送至加压辊对为止的期间内,被照射过的部分的温度下降。为了实现恰当的熔敷,被照射过的部分在到达加压辊对为止的期间内必须维持其熔融状态。

袋体材料和夹链是间歇性地进行进给。即,袋体材料和夹链会反复进给和停止。在间歇进给停止时,位于照射位置起到加压辊对为止的区间内的被照射过的部分变冷而从熔融状态回到非熔融状态。于是,当袋体材料和夹链再次被进给时,所述被照射过的部分在非熔融状态下被加压辊对挤压至袋体材料,结果,不会熔敷到袋体材料上。如此,尽管受到了激光照射及加压,每当间歇进给时都会产生未熔敷的未熔敷部分。在制造袋子时,未熔敷部分会造成漏口而影响塑料袋的品质,还可能造成材料的损耗。

在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的熔敷装置中,进给装置是连续地而不是间歇性地进给袋体材料和夹链,所以不存在所述问题。但是,当熔敷装置停止运转时,进给装置停止袋体材料及夹链的进给。于是,位于激光束的照射位置起到加压辊对为止的区间内的被照射过的部分变冷而回到未熔融状态。当随着熔敷装置恢复运转而进给装置恢复袋体材料及夹链的进给时,所述被照射过的部分在未熔融状态下通过加压辊对之间。因而产生未熔敷部分。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未熔敷部分的装置及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232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6192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19/097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16/1634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将片材坯料与连续状的带状构件相互熔敷的熔敷装置。所述熔敷装置包括:加压构件对,彼此相向,以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进行加压;进给装置,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以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构件对之间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间歇性地进行进给;激光装置,在加压构件对的上游向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照射激光束而通过激光束使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熔融,以实现片材坯料与带状构件的熔敷;以及移动装置,在间歇进给停止时,使加压构件对相对于片材坯料及带状构件而朝上游移动。

在间歇进给停止时,移动装置可使加压构件对从基准位置朝上游移动而且返回到基准位置。

在间歇进给停止时,移动装置可使加压构件对以至少其中一加压构件进入激光束的路径的方式朝上游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熔敷装置包括:加压构件对,彼此相向,以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进行加压;进给装置,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以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构件对之间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间歇性地进行进给;以及激光装置,在加压构件对的上游向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照射激光束而通过激光束使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熔融,以实现片材坯料与带状构件的熔敷。并且,进给装置在间歇进给的一周期内将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进给第一长度,并使其回退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而停止。

熔敷装置可还包括张力维持机构,所述张力维持机构以设置在加压构件对的上游,并维持片材坯料的张力的方式构成。

第二长度可为激光束的照射位置与加压构件对的加压位置之间的距离以下。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熔敷装置包括:加压构件对,彼此相向,以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进行加压;进给装置,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以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构件对之间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地进行进给;激光装置,在加压构件对的上游向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照射激光束而通过激光束使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熔融,以实现片材坯料与带状构件的熔敷;以及移动装置,当进给装置使片材坯料及带状构件停止时,使加压构件对相对于片材坯料及带状构件而朝上游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熔敷装置包括:加压构件对,彼此相向,以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进行加压;进给装置,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以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构件对之间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地进行进给;以及激光装置,在加压构件对的上游向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照射激光束而通过激光束使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熔融,以实现片材坯料与带状构件的熔敷。并且,进给装置进而构成为使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在回退某一长度之后停止。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将片材坯料与连续状的带状构件相互熔敷的熔敷方法,所述方法为: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以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构件对之间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间歇性地进行进给;在加压构件对的上游向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照射激光束而通过激光束使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熔融,以实现片材坯料与带状构件的熔敷,片材坯料与带状构件在通过加压构件对之间时被加压构件对加压而相互熔敷;在间歇进给停止时,使加压构件对从基准位置起相对于片材坯料及带状构件而朝上游移动,片材坯料与带状构件被移动的加压构件对加压而相互熔敷,继而使加压构件对返回到基准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熔敷方法为:对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以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构件对之间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间歇性地进行进给;在加压构件对的上游向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照射激光束而通过激光束使片材坯料或带状构件熔融,以实现片材坯料与带状构件的熔敷;在间歇进给的一周期内,将片材坯料和带状构件进给第一长度,并使其回退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而停止。

加压构件对可为加压辊对。片材坯料可为袋用的连续状的袋体材料。带状构件可为袋用的连续状的夹链。

附图说明

图1A为包括例示的熔敷装置的制袋机的概略俯视图,图1B为图1A的制袋机的概略侧视图。

图2A为例示的带状构件(夹链)的概略截面图,图2B为例示的袋子的概略俯视图。

图3为局部地表示图1的熔敷装置的侧视图。

图4A例示熔敷方法,图4B例示进给速度与照射强度的关系。

图5A、图5B例示熔敷方法。

图6A、图6B例示熔敷方法。

图7A为局部地表示另一例示的熔敷装置的侧视图,图7B例示进给速度与照射强度的关系。

图8A、图8B例示另一熔敷方法。

图9概略性地表示张力维持机构。

图10A为包括又一例示的熔敷装置的制袋机的概略俯视图,图10B为图10A的制袋机的概略侧视图。

图11A、图11B例示又一熔敷方法。

图12例示又一熔敷方法。

图13A例示使激光装置移动的结构,图13B例示激光装置上配备的摄像机。

图14A概略性地例示包括熔敷装置的枕式制袋机,图14B为局部地表示袋子的图14A的区域T的放大图。

图15A、图15B例示另一枕式制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进行说明。各实施方式中,同一或类似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图1B概略性地表示制袋机。实施方式的熔敷装置配备在制袋机中。熔敷装置将连续状的带状构件2熔敷到片材坯料1(即连续状的片材)上。带状构件2具有比片材坯料1的宽度小的宽度。

如图2A、图2B所示,在实施方式中,片材坯料1为连续状的塑料的膜,具体而言,是成为袋子7的袋体材料的连续状的袋体材料。在实施方式中,带状构件2包含塑料,是成为袋子7的夹链的连续状的夹链。实施方式的带状构件2在其两侧具有加以熔敷的两个表面20。与专利文献1一样,作为带状构件2的夹链包括以能拆装的方式相互嵌合的雄材料21及雌材料22。雄材料21具有一表面20,雌材料22具有另一表面20。以下,带状构件2(夹链)以雄材料21及雌材料22相互嵌合的状态加以进给而熔敷到片材坯料1上。

如图1A、图1B所示,熔敷装置包括作为加压构件对的加压辊对3,所述加压辊对3彼此相向,以对两张片材坯料1及一条带状构件2进行加压。如后文所述,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被加压辊对3加压而相互熔敷。

熔敷装置还包括进给装置4,所述进给装置4使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相互叠合,并以在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辊对3之间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其连续方向)间歇性地进行进给。因而,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由进给装置4反复加以进给和停止。图中的符号Y表示以叠合的状态进给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时的进给方向。

进给装置4包括至少一组驱动辊对40,所述驱动辊对40配置在加压辊对3的下游,间歇性地进给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驱动辊对40在将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夹在其间的状态下旋转,由此以通过加压辊对3之间及驱动辊对40之间的方式间歇性地进给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关于驱动辊对40,图中为方便起见而仅记载有一对,但若是机械大型化,则通常会设置多组驱动辊对40,在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的间歇搬送时,所有驱动辊对40同步加以驱动。

进给装置4还包括导辊41,所述导辊41用于将片材坯料1分别引导至加压辊对3。片材坯料1分别通过已知方法从料卷连续地放出。也能以如下内容代替:从料卷连续地放出一张宽幅的片材坯料,并沿其长度方向开叉而分割为两个片材坯料1。然后,片材坯料1分别由未图示的浮辊机构从连续进给恰当地转换为间歇进给。导辊41设置在浮辊机构的下游。片材坯料1分别被导辊41引导至加压辊对3。

进给装置4还包括导辊42及导引体43(图1B),所述导辊42及导引体43(图1B)用于将带状构件2引导至加压辊对3。带状构件2从料卷送出,被导入至叠合之前的两张片材坯料1之间,由导辊42朝方向Y转换方向,通过导引体43送至加压辊对3。

因而,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在加压辊对3的加压位置跟前相互叠合。此时,带状构件2的一表面20接触一片材坯料1,另一表面20接触另一片材坯料1。于是,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以在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辊对3之间的方式加以进给。

如图1B、图3所示,熔敷装置还包括两个激光装置5,所述两个激光装置5向带状构件2照射激光束50而通过激光束50使带状构件2熔融。与专利文献1、2中的一样,激光装置5包括激光光源及光学系统。一激光装置5配置成向带状构件2的一表面20照射激光束50,另一激光装置5配置成向带状构件2的另一表面20照射激光束50。与专利文献1、2一样,激光装置5分别配置成以照射角度θ(0<θ≤90)向带状构件2照射激光束50。如图2A所示,带状构件2的表面20分别由吸收激光束50的吸光层23形成。由此,表面20吸收激光束50而发热、熔融。适当选择激光束50的波长。例如可为可见光、红外光。

与专利文献1一样,在间歇进给下使用激光束50进行熔敷时,为了使熔敷的强度变得均匀,激光装置5使激光束50的照射强度与片材坯料1的进给速度联动。在高速送给片材坯料1时增大照射强度,另一方面,在低速送给时减小照射强度。即,激光装置5构成为一边根据进给速度来控制激光束50的照射强度一边照射激光束50。

其示例示于图4B。在模式一下,照射强度完全与进给速度成比例,进给速度为零时,照射强度为零(因而未照射激光束50)。另一方面,在模式二下,照射强度与进给速度成比例,但照射强度是以不小于规定的最低值W

如图3所示,激光束50照射至表面20(吸光层23),表面20分别被激光束50加热而熔融。于是,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以熔融状态的表面20接触片材坯料1的方式相互叠合而通过加压辊对3之间。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在通过加压辊对3之间时被加压辊对3加压。由此,一片材坯料1与一表面20相互熔敷,另一片材坯料1与另一表面20相互熔敷。众所周知,要保障熔敷,表面20须在熔敷状态下被加压辊对3挤压至片材坯料1。

熔敷装置还包括移动装置6,所述移动装置6使加压辊对3朝下游(进给方向Y)及上游(其反方向)移动。移动装置6例如包括支承构件、导引件以及执行器,所述支承构件可旋转地支承加压辊对3各自的旋转轴的两端,所述导引件对支承构件以能分别朝进给方向Y及其反方向进行引导的方式进行支承,所述执行器使支承构件沿导引件移动。通过执行器的工作,能使支承构件及加压辊对3成为一体而沿导引件朝上游及下游移动。移动装置6不限于所述示例。

如以下所示,移动装置6使加压辊对3以与进给装置4的间歇进给联动的方式移动。图4A展示激光束50的照射。图4A仅展示一片材坯料1及一加压辊3。为方便起见,图4A是分开描绘被照射激光束50而成的线L

图5A展示时间为t

如图5B所示,当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停止时,加压辊对3借助移动装置6、相对于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而从基准位置P朝上游(附图右方)移动距离d到位置P'为止。加压辊对3在区间P-P'内移动的期间内将片材坯料1朝熔敷状态的表面20挤压,由此,对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进行加压而使其在区间P-P'内作距离d的相互熔敷。然后,在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停止的期间内(到图4B的时间t

然后,在时间t

如此,在间歇进给停止时,移动装置6使加压辊对3从基准位置P朝上游移动距离d而且返回到基准位置P。由此,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被移动的加压辊对3加压而作距离d的相互熔敷。加压辊对3朝上游的移动必须在表面20从熔融状态回到非熔融状态之前进行。因而,移动装置6宜在进给停止后立即使加压辊对3朝上游开始移动。每当间歇进给时,加压辊对3都被移动装置6如上文所述那般移动。

专利文献1的熔敷装置不包括所述移动装置6,所以,每当间歇进给时都会产生长度b(图5B)的未熔敷范围。即,实施方式的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能将未熔敷部分缩短加压辊对3的移动距离d(=b-c)程度。

在激光装置5例如按照图4B所示的模式二的照射强度的曲线持续照射激光束50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加压辊对3也能以分别进入激光束50的路径的方式由移动装置6加以移动。在间歇进给停止时,通过加压辊3来防止激光束50朝表面20的照射。即,在间歇进给停止时,防止表面20被激光束50持续照射而在区间Q-S内变为过熔融状态。因而,加压辊3的至少对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进行加压的部分宜由反射激光束50的材料形成。例如,加压辊对3可从基准位置P移动至位置R。表面20在区间P-S内为熔敷状态,所以,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由此在区间P-R内相互熔敷。另外,加压辊对3也可从基准位置P移动至位置S而使得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在区间P-S内相互熔敷。

如图6A所示,激光束50照射至片材坯料1的与加压辊3的卡合部分。然而,所述照射位置并非激光束的焦点,能量也弱。在实施方式中,片材坯料1对激光束50具有透过性(未配备吸光层),所以片材坯料1不会因激光束50而损伤。

如图6B所示,在即将开始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的进给之前(紧靠t

在实施方式中,熔敷所需的加压力约为2N~3N便足够。不需要大型的加压辊对。例如,加压辊对3优选包含碳等轻量材料。通过选择这样的材料,能使加压辊对3容易地相对于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进行移动。

如各专利文献中所公开,适当决定照射角度θ。从提高照射强度(防止焦点模糊)的观点而言,照射角度θ优选为90°或接近90°。另一方面,当照射角度θ大时,照射位置会远离加压辊对3,所以未熔敷部分增大。因而,照射角度θ例如为10°~80°,更具体为15°~60°。这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是一样的。

进给装置4、激光装置5以及移动装置6的联动动作是使用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等)来达成。

如上所述,熔敷装置纳入到制袋机中。如图1所示,制袋机还包括封合装置80、封合装置81以及切割装置82。熔敷后,两张袋体材料(片材坯料)1通过封合装置80沿其一侧相互加以封合,形成封合部70(图2B)。另外,袋体材料1通过封合装置81沿其宽度方向相互加以封合,形成封合部71(图2B)。这些封合可为热封或超声波封合的形式。袋体材料1及夹链(带状构件)2由切割装置82沿其宽度方向加以切割,由此形成袋子7。切割可为剪切或熔断的形式。在实施方式中,袋子7为塑料袋。

制袋机也可为每当通过切割装置82切割袋体材料1及夹链2时都形成两个以上的袋子7的多列产出型。制袋机可将袋体材料(片材坯料)1及夹链(带状构件)2部分地加以封合并将夹链2压扁,在袋子7的夹链2的两端形成压扁部72(图2B)。与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一样,压扁部72在夹链2的端部确保袋子7的密闭性。制袋机优选以前文所述的未熔敷范围/部分包括在压扁部72内的方式形成压扁部72。由此,能够减少材料的损耗。也能以如下内容代替图2B的示例:在未熔敷部分较短时,压扁部72可完全包括在封合部71内。在制造袋子时,未熔敷部分会导致袋子漏口而影响袋子的品质,以及可能造成材料的损耗。因而,熔敷装置在纳入到制袋机时尤为有利。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7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熔敷装置不包括移动装置6(图3)。进给装置4的驱动辊对40能正反自如旋转。图7B展示本实施方式的进给速度与照射强度的关系。如图7B的进给速度的曲线所示,在间歇进给的一周期内,进给装置4使驱动辊对40正转而将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朝进给方向Y进给第一长度,并使驱动辊对40反转而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回退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然后,使驱动辊对40停止而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停止。进给装置4在各周期内通过所述方法来间歇性地进给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因而,若将间歇进给的净间距设为p、将第一长度设为f

以下,例示激光装置5使照射强度按照图7B的模式一的曲线变化时的熔敷装置的动作及熔敷方法。

图8A展示时间为t

然后,进给装置4使驱动辊对40不停止而进一步朝正方向旋转,将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朝方向Y进一步送给第二长度f

然后,进给装置4使驱动辊对40反转而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回退长度f

然后,在时间t

如根据上文而明确地那样,本实施方式可以将未熔敷部分缩短回退长度f

通过长度f

如上文所述,加压辊3的加压力可为2N~3N左右的较小值。因而,可无问题地实现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的回退动作。

如图9所示,所述实施方式的熔敷装置可包括张力维持机构9(以下简称为维持机构)。维持机构9可针对片材坯料1各方加以设置。维持机构9设置在加压辊对3(图7A)的上游,更具体而言,设置在导辊41(参照图1)的上游而且是浮辊机构的下游。维持机构9构成为维持片材坯料1的张力。维持机构9采用已知机构。例如,维持机构9包括赋予辊90、两个导辊91、执行器92以及未图示的传感器,所述赋予辊90用于赋予张力,所述两个导辊91设置在赋予辊90的上游及下游,所述执行器92使赋予辊90在方向Z上移动,所述传感器检测赋予辊90的位置。维持机构9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使执行器92工作来调整赋予辊90的位置,以维持一定程度的张力。也可对带状构件2也设置维持机构9,配置在激光束50的照射位置的上游,构成为维持带状构件2的张力。维持机构9将进给装置4以图7B的进给速度的曲线间歇性地进给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时的片材坯料1/带状构件2的张力的变化予以吸收。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激光装置5是以图7B的模式一的照射强度的曲线间歇性地照射激光束50,但也可始终持续照射激光束50。因而,激光装置5例如可按照图7B的模式二的照射强度的曲线来照射激光束50。在此情况下,也能缩短未熔敷部分。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进给装置4和激光装置5也是以同步地进行动作的方式由控制装置控制。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展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熔敷装置的制袋机。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熔敷装置的进给装置4的驱动辊对40连续地旋转,对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沿其长度方向Y连续地而不是间歇性地进行进给。制袋机包括设置在驱动辊对40的下游的另一驱动辊对84,驱动辊对84对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沿其长度方向Y间歇性地进行进给。因而,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浮辊机构83设置在驱动辊对40的下游而且是驱动辊对84的上游,从连续进给恰当地转换到间歇进给。

进给装置4对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以使其进给速度固定的方式连续地进行进给。带状构件2(其表面20)在加压辊对3的上游被激光束50熔融。然后,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相互叠合、被加压辊对3加压而相互熔敷。这与专利文献3、4相同。

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实施方式的熔敷装置包括移动装置6。当进给装置4在正朝方向Y连续地送给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时收到进给停止的输入时,停止驱动辊对40而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停止。如图11A、图11B所示,当进给装置4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停止时,移动装置6使加压辊对3相对于片材坯料1及带状构件2而从基准位置P朝上游移动距离g到位置P',并返回到基准位置P。由此,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在区间P-P'内通过移动的加压辊对3而进行距离g程度的相互熔敷。

其后,当进给装置4收到进给开始的输入时,恢复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的进给。激光装置5在区间Q-S内向表面20照射激光束50。另一方面,表面20的区间P'-Q的部分因之前的激光束50的照射而为熔融状态,但在进给恢复时已变冷而回到了非熔融状态。因此,表面20的区间P'-Q部分在进给恢复时不熔敷。结果,产生长度c的未熔敷范围,但所述长度c比以往的装置及方法中产生的未熔敷范围的长度b短移动距离g程度(c=b-g)。即,本实施方式也能缩短未熔敷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当增大移动距离g时,可以减小未熔敷范围/部分的长度,实质上变为零也是可能的。

[第四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方式的熔敷装置不包括移动装置6。进给装置4对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地进行进给。当进给装置4收到进给停止的输入时,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停止,而在收到进给停止的输入后,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回退长度h之后停止。即,进给装置4将驱动辊对40从正转切换至反转而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回退长度h,然后,使驱动辊对40停止而使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停止。由此,在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的停止时,如图12所示,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的已熔敷的部分朝加压辊对3的上游返回长度h。即,熔敷部分位于区间P-P'内。

接着,当进给装置4收到进给开始的输入而恢复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的进给时,产生长度c的未熔敷范围,这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所述未熔敷范围的长度c比以往的未熔敷范围的长度b短长度h程度(c=b-h)。如此,本实施方式也能缩短未熔敷部分。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当增大回退长度h时,可以减小未熔敷范围/部分的长度,实质上变为零也是可能的。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

在各实施方式中,激光束50被照射到带状构件2上。也能以如下内容代替:片材坯料1具有吸光层,激光束50照射至片材坯料1而使得片材坯料1与带状构件2相互熔敷。

在各实施方式中,如图13A所示,激光装置5分别固定在基轴85上,基轴85可支承在未图示的基台上。基台可为能与基轴85一起相对于加压辊对3而朝进给方向Y及其反方向移动。基轴85能以可相对于加压辊对3而在片材坯料1的宽度方向X上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基台上。基轴85能以相对于加压辊对3还能在与方向X及方向Y成直角的方向Z上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基台上。基轴85能以可绕其轴线(方向Φ)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基台上。由此,可以自由地调整激光装置5的位置及定向,从而可以自由地调整激光束50的照射位置及照射角度θ(参照图3等)。

有不得不加以调整以将激光束50照射至带状构件2的多个因素。优选将不得不由用户调整的因素控制在最小限度。因而,优选在对方向Y、Z、Φ(因而对照射角度θ及照射距离)预先加以调整而固定的状态下将熔敷装置以产品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其原因在于,在熔敷时,用户只须在片材坯料1的宽度方向X上调整照射位置即可。这方便用户。

激光装置5可具有照射功率弱的可见光的激光束50的功能。用户通过在熔敷前使用这样的激光束50作为指示器,能预先容易地调整及确认照射位置。

如图13B所示,摄像机86能以激光束50的照射位置包含在其摄像范围内的方式安装在激光装置5上。并且,可由显示器实时显示摄像机86的影像。用户能在远离激光束50的位置上实时确认激光束50的照射。

如图13A所示,加压辊3分别包括用于对片材坯料1和带状构件2进行加压的部分30和邻接于所述部分30的部分31。加压辊3通常包含碳,而在此情况下,部分30的壁厚宜比部分31厚。或者,也可为仅部分30包含刚性比碳高的例如金属等材料。在部分30为碳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下问题:在加压时弯曲,截面变形为椭圆形状。所述结构解决此问题。

碳会吸收激光束50,所以加压辊3的、激光束50从附近通过的部分的表面宜具有反射激光束50的颜色。这样的颜色例如为白色或银色。例如,可在加压辊对3的本体上贴附或卷绕包含铝等反射激光束50的材料的箔片。在片材坯料1对激光束50具有透过性的情况下,加压辊3的碳吸收激光束50而发热,结果有将片材坯料1加热之虞。所述结构解决此问题。

各实施方式的熔敷装置是纳入到图1或图10的制袋机中,但也可纳入到其他类型的制袋机中。例如,熔敷装置也可纳入到图14A的枕式制袋机中。

如图14A所示,在枕式制袋机中,一张连续状的袋体材料1(片材坯料)在间歇性或连续地沿其长度方向Y被进给时,由未图示的已知的袋体材料导引机构加以引导,其一侧部10及其另一侧部11以彼此相向的方式被弯曲成筒状。并且,一侧部10及另一侧部11被袋体材料导引机构引导至加压辊对3。另外,图2A的夹链2(带状构件)也被导辊42及导引体43导入至一侧部10与另一侧部11之间,从而被引导至加压辊对3之间。因而,一侧部10、另一侧部11以及夹链2相互叠合,以在叠合的状态下通过加压辊对3之间的方式被进给。两个激光装置5配置成在加压辊对3的上游向夹链2的两表面20(图2A)照射激光束50。

因而,袋体材料1的一侧部10与夹链2的一表面20通过加压辊对3而相互熔敷,同时,袋体材料1的另一侧部11与夹链2的另一表面20通过加压辊对3而相互熔敷。

其后,一侧部10与另一侧部11可在相较于夹链2而言靠边缘的位置沿其长度方向由封合装置87相互封合。虽未图示,但其后,内容物被填充到袋体材料1内,袋体材料1在其宽度方向上被封合而形成封合部73,继而,袋体材料1和夹链2在其宽度方向上受到切割。由此,形成图14A、图14B所示的塑料袋7'。在产生前文所述的未熔敷部分时,优选包括在封合部73内。

图15A或图15B中例示的枕式制袋机制造无夹链的塑料袋7'。在实施方式中,一侧部10的与另一侧部11相向的表面由吸光层形成。一个激光装置5向所述表面照射激光束50而使所述表面熔融。一侧部10及另一侧部11被加压辊对3加压而相互熔敷(封合)。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仅需一台激光装置5,下游的封合装置87(图14A)可以省略。因而,制袋机整体上能实现小型化及简化。

如图15A所示,激光束50可从袋体材料1的内侧照射至一侧部10。另外,若另一侧部11对激光束50具有透过性,则激光束50也可如图15B所示那般透过另一侧部11而照射至一侧部10。为此,例如另一侧部11包含对激光束50的透过性高的材料,另外,以透过性高的染料加以印刷。

片材坯料1例如也可包含纸基和膜或树脂材料来代替塑料的膜,所述膜或树脂材料局部地或整体地层压在所述纸基上。只要至少局部地具有能与带状构件2熔敷的面,则片材坯料1也可包含任意一种或多种材料。

带状构件2例如也可为夹链的雄构件、夹链的雌构件、粘扣的雄构件、粘扣的雌构件、包括相互卡合的雄构件及雌构件的粘扣、胶带、密封带、带状的加固材料、带状的装饰材料、袋子的带状的头标等,而不是雄材料21及雌材料22相嵌合的状态的夹链。只要至少局部地具有能与片材坯料1熔敷的面,则带状构件2也可包含任意一种或多种材料。

加压构件对3不限于加压辊对,也可运用其他结构。

熔敷装置不限于纳入到制袋机,也可纳入到其他装置。

符号的说明

1:片材坯料(袋体材料)

2:带状构件(夹链)

20:加以熔敷的表面

3:作为加压构件对的加压辊对

4:进给装置

5:激光装置

50:激光束

6:移动机构

7:袋子

9:张力维持机构

P:加压辊对(加压构件对)的基准位置

Y:进给方向/膜的长度方向

θ:照射角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