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熔敷装置、熔敷接头、树脂管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

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熔敷装置、熔敷接头、树脂管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

摘要

通过对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被如下改善的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能够尽量抑制或解除在管端部和软管端部嵌合插入而成的接合部上因热熔敷引起的向内侧的膨出以及焊珠的形成,在不造成流体的流动阻力的情况下能够良好地进行熔敷一体化。因此,熔敷接头具有用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1的端部1T嵌合插入的管端部2T,并且,利用从外侧包围管端部2T的加热单元4的加热来对管端部2T和嵌合插入在管端部2T内的软管端部1T进行熔敷,该熔敷接头设置有外套安装在管端部2T上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持架3,并且在保持架3上以一体方式形成有用于在与加热单元4之间确保径向上的膨胀用间隙S的凸缘12。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2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20252.5

  • 申请日2011-04-01

  • 分类号F16L47/02;B29C65/30;F16L47/06;

  • 代理机构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宋晓宝

  •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37: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8-05

    授权

    授权

  • 2013-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L47/02 申请日:2011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之一涉及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详细地说,涉及合成树脂制造 的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该熔敷接头具有嵌合插入合成树脂制造的软管 (tube)的端部的管端部,能够通过从外侧包围所述管端部的加热单元的加 热,来对所述管端部和嵌合插入在所述管端部内的所述端部进行熔敷。

本发明之二涉及对树脂接头和树脂软管进行熔敷的装置,详细地说,涉 及熔敷装置,该熔敷装置具有从外侧包围通过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熔敷接头的 管端部和由合成树脂制造的软管的端部相嵌合而成的接合部的发热部,能够 通过利用发热部的发热对接合部进行加热熔敷,来对管端部和端部进行熔 敷。

本发明之三涉及熔敷接头,详细地说,涉及合成树脂制造的熔敷接头, 该熔敷接头具有嵌合插入由合成树脂制造的软管的端部的管端部和与管端 部连续的直筒外形状的接头主体部,而且能够通过从外侧包围管端部的发热 单元的加热,来对管端部和嵌合插入在管端部内的软管端部进行熔敷。

本发明之四涉及树脂管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详细地涉及如下的树脂管 熔敷装置及利用该熔敷装置的熔敷方法,该树脂管熔敷装置具有从外侧包围 通过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熔敷接头的管端部和由合成树脂制造的软管的软管 端部相嵌合的接合部的发热部,能够通过利用发热部的发热对接合部进行加 热熔敷,来对管端部和软管端部进行熔敷。

背景技术

[关于本发明之一]

作为这种熔敷接头,具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该技术涉及在对 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熔敷接头和由合成树脂制造的软管进行熔敷时,能够以不 使熔敷接头偏离的方式进行固定的熔敷接头的熔敷装置。根据该熔敷接头的 熔敷装置,利用对开结构的环状加热器(熔敷头)从外侧包围熔敷接头的管 端部和软管的端部相互嵌合而成的接合部并对该接合部进行加热,由此两个 端部彼此被熔敷而使接头和软管连接为一体。

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具有以在接合部上刚好外套环状加热器的方式从外 侧包围接合部而能够高效地对接合部进行加热的优点,但也了解到还具有变 慢的问题。即,在通过加热使树脂溶融来进行熔敷一体化的装置中,由于熔 敷部膨胀,导致接合部向径向内侧整体上鼓起或者形成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熔 敷焊珠,从而具有流体通路变窄而流通容易变差的问题。

因此,作为其对策,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那样,开发出了如下的技术, 即,针对熔敷接头和软管这双方的接合部,以在对接状态下能够在两者间形 成间隙的方式将各端面分别形成为多个切断面,通过这样设计,能够以不在 接合部的内侧形成焊珠或膨出部的方式进行加热熔敷。

然而,为了将熔敷接头和软管的各管端部形成为复杂的形状,尽管成本 上升,但并非一定如所期望的那样发挥功能,依然存在形成焊珠及发生膨出 的情况,并且根据情况还形成凹陷,因此,在接合部中的内部流路平滑化上, 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关于本发明之二]

作为这种熔敷装置,已知有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熔敷装置。在该熔敷 装置中,支撑一对夹持部(clamper)(30)能够在利用一对导热用构件(20) 从两侧夹住接合部(T1)的关闭位置和使一对导热用构件20之间的间隔变 宽的开放位置之间摆动,并且使用板状的电阻发热材料沿着一对导热用构件 (20)分别形成一对加热器(40),而且利用一对导热用构件(20)来对接 合部T1进行加热。

即,加热器(40)具有配置在导热用构件(20)的径向外侧的半圆形的 中央部(41)和与该中央部(41)的两端相连接的平板状的两端部(45)而 大致呈“Ω”形,在某两个端部(45)的外端上均连接有引线,另两端彼此 通过跨接线(67)串联地导通连接。考虑成本及加工难度而使一对导热用构 件(20)形成为半圆筒形,因此,为了在关闭位置上避免各加热器(40)的 两端部(45)彼此的短路,虽然在专利文献3中省略了文章说明及图示,但 需要隔开一定程度的物理间隙,并且需要在该间隙安装绝缘构件。该倾向在 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熔敷装置中也同样。

即,如图10所示的关闭位置上的发热部3的概略图那样,在各加热器 41的两端部42、42彼此的周向之间,在导热用构件43彼此的切面(接合面) r的径向外侧形成有周向的间隙k,并且在该间隙k内安装有绝缘构件(例如 陶瓷、云母、玻璃等)44。在该以往技术方案中,由于对开加热器41两端 存在间隙k,存在因对接合部S的加热容易变得不均匀而使熔敷状态难以稳 定的问题,并且需要对绝缘构件44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而具有不能免维护 的麻烦。

[关于本发明之三]

在这种熔敷接头中,肘(elbow)形(“L”字形)、“T”字形、“Y” 字形等除直线形状以外的熔敷接头较多。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熔敷接 头的图25中示出了肘形的熔敷接头,并且在图26中示出了“T”字形的熔 敷接头。在采用这样的直线形状以外的形状,即非直线形状的熔敷接头中, 为了在各种使用方式中都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而且要求在进行产品化阶段的 测试中经受住严格的加速测试机的测试。

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熔敷接头,一般通过模成型而作成,就“T”字形的 熔敷接头而言,成为三处管端部的基部的主体部分上设置溶融树脂的供给 口,即所谓浇注口,另外,就肘形的熔敷接头而言,在连接一对管端部的弯 曲主体部上设置溶融树脂的供给口,即所谓浇注口。可知,在利用上述加速 测试机对这样的熔敷接头进行测试时,容易沿着所述浇注口部分或分型线 (parting line)早期产生龟裂或裂纹。

因此,为了改善前述的早期损坏,认为不将熔敷接头设定为恒定的壁厚 而对浇注口及该浇注口附近的壁厚进行增厚的手段为有效。此时,从尽量避 免应力集中的角度出发,优选采用使壁厚逐渐变厚的壁厚渐变结构,但具有 敢于通过使壁厚急剧变化而得到的优点。即,具有如下优点,例如,如图14 的比较例所示,就“T”字形的熔敷接头A而言,能够将由接头主体部3和 管端部T之间的壁厚差形成的阶梯3a活用为熔敷装置B的定位单元。由此, 结构合理,还能够发挥早期损坏的防止单元(对接头主体部3的壁厚进行加 厚)能够兼用为熔敷时的定位单元这样的效果。

即,作为熔敷装置B的把持管端部T的单元,采用如图14所示那样利 用具有内周面30a的第二侧壁30进行夹持而夹紧管端部T的单元,该内周 面30a在轴心p方向上具有宽到一定程度的宽度,并且,为了定位而使该第 二侧壁30与所述阶梯3a抵接,这是合理的。除此之外,在轴心p方向上的 用于熔敷的发热单元(加热器)14和第二侧壁30之间,形成作为用于缓和 热影响的最低限度的缓冲区域的空间部31,因而作为管端部T上的除了与发 热单元14相当的部分之外的轴心p方向长度,需要在对第二侧壁30的宽度 e加上空间部31的宽度d而得到的突出长度F(=d+e)以上。

这样,尽管可想到采用能够一举得到(a)防止在浇注口部分及分型线 的早期损坏的效果、(b)熔敷定位单元的兼用效果的合理结构的进行了改 善的熔敷接头(图14所示的熔敷接头A),但感觉到管端部T白白变长。 因此,通过进一步进行研究,在实现管端部T的紧凑化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关于本发明之四]

作为这种树脂管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已知有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的这 种树脂管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即,具有熔敷头(10),该熔敷头(10)具 有能够定位保持树脂接头(100)的夹持部(30)以及对接合部(J)进行加 热的加热部(40);夹持部(30)具有嵌合到树脂接头(100)的定位部突 出部(110)上的接头保持部(31),由此被支撑为能够在使接头保持部(31) 与定位部突出部(110)嵌合而关闭的关闭位置和能够解除该嵌合而开放的 开放位置之间摆动。并且,加热部(40)配设为在关闭位置上能够包围接合 部(J),并且,一边在通过接头保持部(31)对树脂接头(100)进行定位 的状态保持树脂接头(100),一边利用加热部(40)对接合部(J)进行加 热来进行熔敷。

若简单地说明上述的熔敷装置及方法,则如图21所示,熔敷装置A具 有从外侧包围保持熔敷接头24的接头保持部25以及从外侧包围保持软管31 的软管保持部26,处于外套在被外装于熔敷接头24的管端部24A上的保持 架(holder)34上的状态的发热单元(加热器)27,配置在两保持部25、26 之间。此外,接头保持部25、软管保持部26及发热单元27分别由下部结构 体25k、26k、27k和上部结构体25j、26j、27j能够转动地连接而成,这三者 25、26、27以一体方式摆动而进行开闭,构成为公知的结构。

为了使熔敷接头24和软管31的接合部s熔融来进行熔敷,首先,进行 插入工序,即,向熔敷接头24中的外装有保持架34的管端部24A内插入(内 嵌合)软管31的端部31A。接着,进行如下的设置工序,即,将内嵌合有 该软管31的熔敷接头24,以使该熔敷接头24的环状凸条(定位环凸缘)24B 嵌入到接头保持部25的下部结构体25k的半环状凹沟槽38内的状态,定位 载置在下部结构体25k、26k、27k上。

然后,进行确认插入工序,即,将软管31插入到熔敷接头1内直至该 软管31的前端面即端面31t与管端部24A的阶梯侧面24c抵接为止,然后, 进行安装工序,即,使上部结构体25j、26j、27j进行下降摆动而卡定到下部 结构体25k、26k、27k上并与其结合,由接头保持部25夹持保持熔敷接头 24,而且由软管保持部26夹持保持软管31。然后,进行熔敷工序,即,通 过使发热单元27动作来使接合部s溶融,从而使熔敷接头24的管端部24A 和软管31的端部31A熔敷一体化。

但是,为了准确地进行熔敷,在进行确认插入工序时,必须使软管31 处于软管端面31t与熔敷接头24的阶梯侧面24c相抵接而这两者31t、24c 相接触的状态(在图21中的中心线D的纸面下侧描绘的状态),并且必须 在该抵接状态进行安装工序。然而,往往由于含糊地进行确认插入这样的确 认插入工序的不周全,或者,在进行安装工序时软管3向拔出方向偏移一些 的漏洞,而存在如下的情况,即,如在图21中的中心线D的纸面上侧描绘 的那样,在阶梯侧面24c和端面31t在中心线D方向上相互分离而形成了间 隙(环状间隙)m的状态下进行熔敷。

若形成间隙m,则在该间隙m中滞留流体或残留异物及灰尘而难以忽视。 特别地,在流体是半导体清洗液或药液这样的要求清洁度的情况下,存在因 滞留而导致纯度下降这样严重的问题。这样,要将软管在初始位置上熔敷在 接头主体上,可以说如依赖在车间的作业人员的感觉那样的以往的装置及方 法并不可靠,因而存在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698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399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第410954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06988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144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0698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通过对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进行了如下改 善的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在通过管端部和软管端部嵌合插入而成的接合 部上,尽量抑制或解除因热熔敷而引起的向内侧膨出或形成焊珠,由此在不 会对流体产生流动阻力的情况下能够良好地实现熔敷一体化。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通过进一步研究,提供进行了如下改善的熔敷 装置,虽然沿用具有一对对开加热器的简单结构的发热部,但通过更加均匀 的加热而实现稳定的熔敷状况,并且不需要绝缘构件而能够实现免维护化。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通过对采用非直线形状的熔敷接头进行如下进 一步改善而能够提供结构合理的熔敷接头,通过有效利用使接头主体部分厚 壁化的结构来发挥所述效果(a)、(b),并且保持所需的功能的同时能够 实现管端部的紧凑化。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进行了如下改善的树脂管熔敷装置及熔敷 方法,在通过溶融接合部来对管端部和软管端部进行熔敷时,处于在熔敷接 头的阶梯侧面上抵接软管端面的标准的插入状态,从而不发生因熔敷接头和 软管之间的插入不足而在阶梯侧面和软管端面之间形成间隙这样的不良情 况。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之一]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熔敷接头,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用于由 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1的端部1T嵌合插入的管端部2T,能够利用从从外侧 包围所述管端部2T的加热单元4的加热,来对所述管端部2T和嵌合插入在 所述管端部2T内的所述端部1T进行熔敷,该熔敷接头的特征在于,

该熔敷接头设置有外套安装于所述管端部2T上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保 持架3,所述保持架3上形成有凸缘,该凸缘用于在所述保持架3与所述加 热单元4之间确保径向上的膨胀用间隙S。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凸缘12在所述保持架3的轴心P方向上配置在所述保持架3的靠接头深处 侧的一端。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12的径向厚度被设定为所述保持架3上的除了所述凸缘以外的部 分的径向厚度的1.4至15倍。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 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的轴心P方向长度被设定为所述凸缘12的轴心P方 向长度的2至10倍。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 征在于,形成所述保持架3的合成树脂的熔融温度被设定为高于形成所述管 端部2T的合成树脂的熔融温度。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一种熔敷接头的熔敷方法,通过环状加热器4的加 热,对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熔敷接头2的管端部2T和嵌合插入在所述管端部 2T内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1的端部1T进行熔敷,其中,所述加热器以 从外侧包围所述管端部2T的状态配置,该熔敷接头的熔敷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端部2T外套安装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持架3,并以与该保持架 的外周面13之间隔开规定的径向间隙S的状态配置所述环状加热器4,由此 进行加热。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熔敷接头的熔敷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保持架3上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规定量的凸缘12,并且以在 所述凸缘12上外接有所述环状加热器4的状态下进行加热。

[本发明之二]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一种熔敷装置,具有发热部,该发热部从外侧包围 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熔敷接头T的管端部4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5的 端部6相嵌合而成的接合部S,能够利用所述发热部3的发热对所述接合部 S进行加热熔敷,来对所述管端部4和所述端部6进行熔敷,该熔敷装置的 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3是在周向上配置了一对对开加热器h而成的环状发热部, 该对开加热器具有大致呈半圆形的内周面7,用于加热接合部;所述对开加 热器h具有:传热罩9,其大致呈半圆形,并且由绝缘导热材料制成,发热 元件10,其以在所述传热罩9的周向一端部引出到外部,并且在周向另一端 折回的状态,收容在所述传热罩9内。

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8所述的熔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对开加热器h彼此连接并能够以围绕在相互的所述一端部侧或所述另一端部 侧设置的支点X摆动而进行开闭,并且,所述对开加热器在开放状态和闭合 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开放状态是指,所述对开加热器相互以打开的方式 摆动以便能够容许所述接合部S相对于所述发热部3出入的状态,所述闭合 状态是指,所述对开加热器相互以关闭的方式摆动以便所述内周面7能够从 外侧包围所述接合部S来进行加热的状态。

技术方案10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9所述的熔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支点设定在所述对开加热器h各自的一端部侧。

技术方案11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熔敷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10是线圈加热器。

技术方案12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熔敷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罩9的所述绝缘导热材料是陶瓷。

[本发明之三]

技术方案13的发明是一种熔敷接头,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用于 由合成树脂制造的软管13的端部13a嵌合插入的管端部T和与所述管端部T 连续的非直筒形状的接头主体部3,能够利用从外侧包围所述管端部T的发 热单元14的加热,来对所述管端部T和嵌合插入在所述管端部T内的所述 软管端部13a进行熔敷,该熔敷接头的特征在于,

设有使所述接头主体部3的壁厚b比所述管端部T的壁厚t更厚而形成 的壁厚差,在所述接头主体部3上的与所述管端部T之间的边界形成有基于 所述壁厚差产生的环状的端面3a,并且与所述管端部T以一体方式设置有突 起部10,该突起部10在与所述端面3a之间以所述管端部T的外周面为底面 而形成凹沟槽m。

技术方案14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3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于,所 述突起部10是围绕所述管端部T的轴心P的环状凸条,并在与所述接头主 体部3的端面3a之间形成有周状凹沟槽m。

技术方案15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3或14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 于,该熔敷接头是“T”字形熔敷接头,在该熔敷接头中,在所述接头主体 部3上连接有:第二管端部T,其具有与所述管端部T相同的结构,并且与 所述管端部T具有同一轴心P;第三管端部T,其具有与所述管端部T相同 的结构,并且具有与所述轴心P交叉的轴心P。

技术方案16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3或14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 于,该熔敷接头是“L”字形熔敷接头,在该熔敷接头中,在所述接头主体 部3上连接有第二管端部T,该第二管端部T具有与所述管端部T相互相同 的结构,并且具有与所述轴心P交叉的轴心P。

技术方案17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3或14所述的熔敷接头,其特征在 于,该熔敷接头是由氟树脂制成的。

[本发明之四]

技术方案18的发明是一种树脂管熔敷装置,具有发热部7,该发热部7 从外侧包围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熔敷接头4的管端部4A和由合成树脂制 成的软管11的软管端部11A相嵌合而成的接合部s,能够利用所述发热部7 的发热对所述接合部s进行加热溶融,来对所述管端部4A和所述软管端部 11A进行熔敷,该树脂管熔敷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夹紧件2,其能够在与所述软管11的软管端面11t相距规定距离 的位置上,从外侧包围并卡定所述软管11;熔敷装置主体1,其能够在所述 熔敷装置主体1和所述夹紧件2在所述软管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确定的状 态下,卡定所述夹紧件2。

技术方案19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8所述的树脂管熔敷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使所述夹紧件2和所述熔敷装置主体1相对卡定的卡定部6中的用于 决定所述夹紧件2和所述熔敷装置主体1之间的在软管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 置的定位单元B,通过将能够相互嵌合的环状凸条13和环状凹沟槽17分开 安装在所述夹紧件2和所述熔敷装置主体1上来构成。

技术方案20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9所述的树脂管熔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单元B由形成在所述夹紧件2上的所述环状凸条13和形成在所述 熔敷装置主体1上的所述环状凹沟槽17来构成。

技术方案21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管熔敷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2由在将所述软管端面11t加工成与软管轴心 T垂直且平坦的面的情况下使用的夹紧件构成。

技术方案22的发明是一种树脂管熔敷方法,利用熔敷装置A对管端部 4A和软管端部11A进行熔敷,该熔敷装置A具有发热部,该发热部从外侧 包围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熔敷接头4的所述管端部4A和由合成树脂制成 的软管11的所述软管端部11A相嵌合而成的接合部s,能够利用所述发热部 7的发热对所述接合部s进行加热溶融,来对所述管端部4A和所述软管端部 11A进行熔敷,该树脂管熔敷方法的特征在于,

准备能够从外侧包围并卡定所述软管11的夹紧件2和能够在熔敷装置 主体和所述夹紧件2在所述软管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确定的状态下卡定所 述夹紧件2的熔敷装置主体1;在利用所述夹紧件2在与所述软管11的软管 端面11t相距规定距离的位置上,从外侧包围并卡定所述软管11,并使卡定 了所述软管11的所述夹紧件2卡定在所述熔敷装置主体1上的状态下,对 所述接合部s进行加热溶融来对所述管端部4A和所述软管端部11A进行熔 敷。

技术方案23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22所述的树脂管熔敷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夹紧件2兼用于在将所述软管端面11t加工成与软管轴心T垂直且 平坦的面的情况下使用的夹紧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之一]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虽然在实施方式的项目中说明详细内容,但是, 存在位于保持架的径向外侧的膨胀用间隙,由此容许通过加热单元的加热而 引起的接合部及保持架向径向外侧的膨胀变形,保持软管的内部流路及接头 流路的直径均匀的状态,即保持良好的流路状态,并且对管端部和软管端部 实现良好的熔敷一体化。其结果,通过进一步对结构的研究,能够提供进行 了如下改善的熔敷接头,在通过管端部和软管端部嵌合插入而成的接合部 上,尽量抑制或解除因热熔敷而引起的向内侧膨出或形成焊珠,由此在不会 对流体产生流动阻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良好熔敷一体化。另外,所述膨胀用 间隙通过形成在保持架上的凸缘而在径向上形成于保持架与加热单元之间, 所以具有成本低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均匀熔敷的优点。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凸缘在保持架的轴心方向上配置在保持架 的靠接头深处侧的一端,因而凸缘在轴心方向上与由管端部和软管端部相嵌 合而成的接合部分离,从而具有能够使加热单元不偏离地与轴心相配合地从 外侧包围接合部,并且能够对接合部进行更加均匀的熔敷的优点。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凸缘的径向厚度设定为保持架上的除了凸缘以 外的部分的径向厚度的1.4至15倍。在小于1.4倍时,难以确保用于容许伴 随熔敷产生的接合部及保持架向径向外侧的膨胀变形的膨胀用间隙,在超过 15倍时,向接合部的导热效率恶化而不能进行良好的熔敷,因而在1.4至15 倍的范围内时能够进行良好的熔敷。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保持架的轴心方向长度设定为凸缘的轴心方向 长度的2至10倍。在小于2倍时,接合部处于相对于加热单元过于暴露的 倾向,因而在进行熔敷后难以保持正圆形,另外,在超过10时,接合部的 轴心方向长度变长至不需要的长度并且缺少紧凑化。因此,因而在2至10 倍的范围内时能够进行良好的熔敷。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因为保持架的融点设定为高于管端部的融点, 所以在进行熔敷时,即使管端部溶融,保持架也不会溶融,从而保持圆筒形 状而具有能够保持熔敷后的接合部的正圆形的优点。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该发明是对技术方案1的发明进行方法化而得 到的,因而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另外,技术方 案7的发明是对技术方案2的发明进行方法化而得到的,因而能够得到与技 术方案2的发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之二]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虽然在实施方式的项目中说明详细内容,但是, 由传热罩和一对对开加热器构成发热部,该对开加热器在该传热罩的周向一 端部与外部导通连接并且在周向另一端上折回而收容在该传热罩内,因而, 能够使对开加热器彼此直接抵接,从而加热状况更加均匀而能够进行品质稳 定的熔敷,并且不需要绝缘构件的维护检查而能够实现免维护化。另外,不 需要在另一端侧用跨接线导通连接对开加热器彼此这样的以往结构,因而具 有结构简单化以及能够解除通过布置跨接线而引发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的 优点。其结果,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够提供进行了如下改善的熔敷装置,沿 用具有一对对开加热器的简单结构的发热部的同时,通过更加均匀的加热而 实现稳定的熔敷状况,并且不需要绝缘构件而能够实现免维护化。

根据技术方案9的发明,通过利用了对开加热器的形状的摆动开闭结构, 能够以简单结构使接合部相对于发热部出入,并且在关闭状态下在接合部上 紧密外套发热部而能够进行高效的加热。因此,能够提供结构简单且适于实 用的方便且容易操作的熔敷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发明,发热部的开闭支点在一端部侧,即与外部导 通连接的一侧,所以在发热部中的接合部出入的一侧不存在配线及引线的相 对对开加热器的导通单元,因此,具有能够实现导通单元及结构这双方的结 构简单化的优点。并且,优选地,发热元件如技术方案11那样能够由线圈 加热器构成,传热罩的绝缘导热材料如技术方案12那样由陶瓷构成。

[本发明之三]

根据技术方案13的发明,虽然在实施方式的项目中说明详细内容,但 是,由于形成有由端面和在管端部设置的突起部形成的凹槽,该端面是为了 避免早期损坏而对接头主体部进行了厚壁化形成的,因而作为熔敷装置中的 支撑管端部的单元,能够利用嵌入到该凹沟槽内的结构,来使管端部不在轴 心方向上偏移。因此,与采用通过具有一定程度的面积来把持管端部的结构 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管端部的所需长度(突出长度),由此也能够使熔敷 装置中的管端部的支撑结构部分紧凑化。其结果,通过对采用非直线形状的 熔敷接头进行如下进一步改善而能够提供结构合理的非直线形状的熔敷接 头,通过有效利用使接头主体部分厚壁化的结构来发挥所述效果(a)、(b), 并且保持所需的功能的同时能够实现管端部的紧凑化。

根据技术方案14的发明,由于凹沟槽形成为周状凹沟槽,因而不需要 在向熔敷装置进行设置时与凹沟槽的存在部位相配合地嵌合这样的条件,而 只需简单地安装即可,从而具有还能够实现在进行熔敷时操作简单化这样的 优点。

如技术方案15及技术方案16的发明那样,适合于作为非直线形状的接 头来较多地使用的“T”字形或“L”字形的熔敷接头,并且如技术方案17 那样用氟树脂制造时,耐热性及耐药物性优良并且能够与流体的种类及温度 无关地使用,从而能够提供通用性也良好的熔敷接头。

[本发明之四]

根据技术方案18的发明,虽然在实施方式的项目中说明详细内容,但 是,由于熔敷装置主体能够以熔敷装置主体和夹紧件在软管长度方向上的相 对位置确定的状态卡定该夹紧件,因而只要软管按照规定预先组装在夹紧件 上,则必定能够在软管端面和阶梯侧面抵接的标准的插入状态下进行熔敷。 其结果,能够提供进行了如下改善的树脂管熔敷装置,在通过溶融接合部来 对管端部和软管端部进行熔敷时,处于在熔敷接头的阶梯侧面上抵接软管端 面的标准的插入状态,从而不发生因熔敷接头和软管之间的插入不足而在阶 梯侧面和软管端面之间形成间隙这样的不良情况。

根据技术方案19的发明,对夹紧件和熔敷装置主体进行定位的定位单 元,通过将能够相互嵌合的环状凸条和环状凹沟槽分开安装到夹紧件和熔敷 装置主体上来构成,因而能够通过使环状凸条和环状凹沟槽嵌合来将夹紧件 定位在熔敷装置主体上的简单的操作,能够发挥能够可靠地得到技术方案18 的发明的所述效果的优点。此时,如技术方案20那样,在夹紧件设置环状 凸条,并且在熔敷装置主体上设置环状凹沟槽时,与采用与其相反的结构的 情况相比,具有能够实现包括夹紧件在内的熔敷装置在软管轴心方向长度上 的紧凑化的优点。

根据技术方案21的发明,将软管的端面加工成与软管轴心垂直且平坦 的面时使用的夹紧件,能够兼用于卡定在熔敷装置主体上的夹紧件,所以能 够节省一个专用的夹具,从而能够提供能够实现低成本且节约了管理费的这 样的更加合理的树脂管熔敷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22的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8的发明的树 脂管熔敷装置的效果相同的效果的树脂管熔敷方法,并且根据技术方案23 的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21的发明的树脂管熔敷装置的效果 相同的效果的树脂管熔敷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熔敷接头以及该熔敷接头和软管的接合部的主要部分的剖 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保持架,(a)是剖视图,(b)是主视图。

图3是示出了凸缘的其他结构的剖视图,(a)是单独形成式,(b)是 内周部端省略式,(c)是轴心方向位置变更式。

图4是示出了凸缘的周向间歇结构的主视图,(a)是六等分式,(b) 是四等分式。

图5示出了凸缘截面的其他形状例,(a)是带有周沟槽的方式,(b) 是倒角式,(c)是三角式,(d)是外周球面式。

图6是示出了闭合状态下的熔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第二实施 例)。

图7是示出了熔敷装置的开放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8示出了对开加热器的单体,(a)是俯视图,(b)是前端侧的侧视 图,(c)是基端侧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了熔敷装置进行熔敷作业的一个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以往的熔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闭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熔敷接头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了通过熔敷装置对图11的熔敷接头和软管进行熔敷作业的 状态的图。

图13是示出了熔敷接头和软管的接合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利用了比较例的熔敷接头的熔敷作业状态的图。

图15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熔敷接头,(a)是局部剖切的左侧视图,(b) 是局部剖切的右侧视图。

图16是树脂管熔敷装置的主视图(第五实施例)。

图17是相互分离的装置主体及软管保持工具各自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了熔敷工序中的熔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19中的(a)是示出了夹紧工序的动作图,(b)是示出了外套工序 的动作图。

图20是示出了设置工序的动作图。

图21是示出了以往的熔敷工序以及在该状态下的熔敷装置的主要部分 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图1至图5),对本发明之一的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 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熔敷接头A是具有接头主体2的由PFA(热可塑性的合成 树脂的一个例子)制造的熔敷接头,该接头主体2具有用于由作为热可塑性 合成树脂的一个例子的PFA制造的软管1的端部1T嵌合插入的管端部2T, 并且,通过作为从外侧包围管端部2T的加热单元的环状加热器4的加热, 能够对管端部2T和嵌合插入在该管端部2T内的软管端部1T进行熔敷。并 且,在管端部2T上外套安装由PTFE(热可塑性的合成树脂的一个例子)制 造的保持架3,在保持架3上形成有用于在与环状加热器4之间确保径向的 膨胀用间隙S的凸缘12。

管端部2T的外径比具有凸缘部5的管部2K的外径细一些,由此形成阶 梯侧周面6。阶梯侧周面6发挥将保持架3外套插入到管端部2T上时的定位 部的功能。即,通过阶梯侧周面6来决定的管端部2T的轴心P方向长度, 设定为与保持架3的轴心P方向长度相同的值。优选将保持架3压在管端部 2T的外周面7上,但也可以以不会被拔出的程度将保持架3外套在管端部 2T的外周面7上。

管端部2T的从开口部起到轴心P方向长度的大约一半的部分,形成为 直径比接头流路2W的直径更大的插入用大径内周面8,在该插入用大径内 周面8内压入性地内嵌插入软管1的端部1T,通过与内阶梯面9的抵接来决 定端部1T的插入量。另外,内阶梯面9的内角部形成为被倾斜切削那样的 倾斜面10。

如图1及图2所示,保持架3形成为具有外套在管端部2T的外周面7 上的直径均匀的内周面11和外周面13的带凸缘的圆筒状,并且在保持架3 的在轴心P方向上最靠近熔敷接头A的深处侧(箭头α方向侧)的一端,以 一体方式形成有凸缘(外周凸缘)12,该凸缘12用于在与环状加热器4的 内周面4a之间确保径向上的膨胀用间隙S。凸缘12的径向厚度R设定为保 持架3的除了凸缘12以外的部分的径向厚度r的1.4至15倍,而且,保持 架3的轴心P方向长度N设定为凸缘12的轴心P方向长度n的2至10倍。

用于形成保持架3的合成树脂即PTFE的熔融温度,高于形成管端部2T 也就是接头主体2的合成树脂即PFA的熔融温度。并且,形成保持架3的合 成树脂,优选是熔融粘度比形成软管1及接头主体2的合成树脂的熔融粘度 更高的材料。

软管1的内部流路1W的直径设定为与接头流路2W的直径相同,通过 强力插入(或较容易地插入)而能够将软管1的端部1T内嵌插入至插入用 大径内周面8内。作为将软管1插入接头主体2的方法,进行插入直至软管 端面1t与内阶梯面9抵接为止。

接着,对熔敷接头A和软管1的连接方法(熔敷方法)进行说明。首先, 在以下两种方式中选择一个方式执行,这两种方式是指,将保持架3以凸缘 12处于前头的状态外套插入到管端部2T上并保持的方式;预先准备将保持 架3以凸缘12位于深处侧的状态压入外套或紧密外套在管端部2T上的熔敷 接头A的方式。在将保持架3插入到管端部2T上时,进行插入操作,直至 保持架3与阶梯侧周面6抵接为止。

接着,将软管1的端部1T内嵌插入到管端部2T内,直至软管端面1t 与内阶梯面9抵接为止,然后,以使环状加热器4的内周面4a与保持架3 的凸缘12的外周面12a接触(抵接)的状态,将环状加热器4从外侧包围 而嵌装到保持架3上(图1的状态)。然后,向环状加热器通电来使其发热, 由此从外周侧对管端部2T和软管端部1T之间的嵌合插入部、即接合部C 进行加热来进行熔敷。

即,通过以从外侧包围管端部2T的状态配置的环状加热器4的加热, 来使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熔敷接头2的管端部2T和嵌合插入在管端部2T内的 合成树脂制造的软管1的端部1T熔敷的熔敷接头2的熔敷方法,是在管端 部2T上外套安装由合成树脂制造的保持架3,并以与该保持架3的外周面 13之间隔开规定的径向间隙S的状态配置环状加热器4来进行加热这样的熔 敷方法。而且,通过在保持架3上形成向径向外侧突出规定量的凸缘12,并 且以在凸缘12上外接环状加热器4的状态下进行加热,能够简单地使保持 架3和环状加热器4的轴心一致,从而能够得到均匀的加热状态。

环状加热器4发出的热的大部分经由膨胀用间隙(环状空间部)S而作 为辐射热来传递至接合部C,其一部分热则经由凸缘12直接传递至接合部C。 此时,保持架3发挥保护管端部2T以及将由环状加热器4发出的热均匀地 传递至管端部2T这样的重要的功能。

接合部C被加热而进行膨胀,只要没有限制则向径向外侧膨胀(主要向 径向厚度的径向外侧进行膨胀)。此时,在本发明之一的熔敷接头中,虽然 省略了图示,但能够得到如下状态,即:该膨胀部分与保持架3一起被存在 于径向外侧的膨胀用间隙S吸收,而向内侧(径向内侧)的膨胀不发生或几 乎不发生。另外,即使有极其微小的向径向内侧的膨胀,该微小的膨胀也能 够被由倾斜面10和软管端面1t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部吸收。

即,在由PFA制造的熔敷接头中,能够通过从外侧包围管端部2T的环 状加热器4的加热,对管端部2T和嵌合插入在该管端部2T内的PFA软管1 的端部1T进行熔敷,该熔敷接头的特征在于,设置外套安装在管端部2T上 的由PTFE制造的保持架3,并且在保持架3上形成有用于在与环状加热器4 之间确保径向上的膨胀用间隙S的凸缘12。由此,成功地提供进行了如下改 善的的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即,通过容许因加热而发生的向径向外侧的 膨胀变形,能够保持相互具有相同直径的内部流路1W及接头流路2W的直 径均匀的状态,即能够保持良好的流路状态,并且能够使这些端部2T、1T 良好地进行熔敷而实现一体化。

由于保持架3的除了凸缘12以外的部分(主体部分3H)是薄壁并且容 易变形,因而在熔敷时熔敷部位向与环状加热器4之间的间隙、即膨胀用间 隙S进行膨胀,从而能够抑制或解除向熔敷内表面(接合部C的内表面)膨 出焊珠的情况。由于凸缘12保持管端部2T,因而能够在进行熔敷时抑制熔 敷部位(接合部C)的不均匀。另外,因为凸缘12因热膨胀而与环状加热 器4的内周面4a接触或强力接触,所以向与环状加热器4非接触的主体部 分3H导热的导热效率变得良好,从而能够对实现均匀的熔敷状态做出贡献。

接着,对保持架3的各种其他形状进行说明。首先,图3中的(a)所 示的保持架3由两个部件构成,通过在筒状的保持架主体3A上嵌合环状的 大径凸缘14而实现一体化。整体形状与图2所示的一体式保持架3相同, 大径凸缘14相当于凸缘12。此外,作为一体化手段,可考虑压入、嵌合及 粘接等。

图3中的(b)所示的保持架3形成为在图2所示的保持架3上切去凸 缘12一侧的内周部端而成的形状。即,保持架3设置了环状空隙部k,该环 状空隙部k,是对薄壁的主体部分3H的深处侧的端部,从端起省略了凸缘 12的在轴心P方向宽度的大约一半宽度而形成的。此时的凸缘12与主体部 分3H以一体方式形成。

图3中的(c)所示的保持架3将凸缘12的位置设定在轴心P方向上的 主体部分3H的中间处,并设定在稍微靠近深处侧的位置。

图4中的(a)是具有在周向上间歇地存在的结构的凸缘12的保持架3。 该保持架3在相邻的六等分凸缘部12s彼此之间(周向之间)形成有小间隙 15,在各六等分凸缘部12s上形成有与环状加热器4的内周内接的以轴心P 为中心的圆弧外周面16。

图4中的(b)是具有在周向上间歇地存在的结构的凸缘12的保持架3 之二。该保持架3在相邻的四等分凸缘部12f彼此之间(周向之间)形成有 大间隙17,在各四等分凸缘部12f上形成有与环状加热器4的内周内接的以 轴心P为中心的圆弧外周面18。

图5中的(a)所示的保持架3具有在图2所示的保持架3的凸缘12上 形成有外周沟槽19的结构。图示的外周沟槽19是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沟槽, 但也可以在周向上间歇地形成。

图5中的(b)所示的保持架3具有在图2所示的保持架3的凸缘12的 轴心P方向的两角上通过进行倒角等而设置了倾斜切面20、20的结构。

图5中的(c)所示的保持架3如下构成,即,通过使图2所示的保持 架3的凸缘12的外侧(轴心P方向上靠软管1一侧)为倾斜面21,外周面 12a的宽度极微小,犹如凸缘12的截面呈三角形。

图5中的(d)所示的保持架3具有如下结构,即,通过对图2所示的 保持架3的凸缘12的轴心P方向上的两角进行圆角球面处理,而具有截面 为半圆形的外周面22。

[与本发明之一相关的其他实施例]

凸缘12的位置可以在保持架3的软管侧(靠外侧)一端,另外,也可 以在保持架3的轴心P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凸缘12。另外,只要是通过加 热能够溶融的合成树脂即可,显然也可以是PFA和PTFE以外的合成树脂。

下面,参照附图(图6至图10),对本发明之二的熔敷装置的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此外,图6至图8示出了本发明之二的熔敷装置,图9是示出了 熔敷例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了以往的熔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 图。

[第二实施例]

如图6及图7所示,熔敷装置A具有:支座1,其位于下侧;开闭体2, 其能够围绕水平方向的开闭轴心X相对于该支座1上下摆动地被连接;发热 部3,其形成在支座1及开闭体2上。发热部3由支撑在支座1上的下侧的 对开加热器h和支撑在开闭体2上的上侧的对开加热器h构成,可以说构成 为环状加热器,这些上下一对对开加热器h具有相互共通的轴心P。

图6示出了支座1的上表面1a与开闭体2的底面2a抵接而能够进行熔 敷动作的闭合状态。就该闭合状态而言示出了如下闭合状态,即,发热部3 从外侧包围由合成树脂(PFA)制造的熔敷接头T的管端部4和由合成树脂 (PFA等)制造的软管5的端部6相嵌合而成的接合部S,由此通过发热部 3的发热来对接合部S进行加热熔敷,从而能够对管端部4和端部6进行熔 敷。在该闭合状态下,各对开加热器h的内周面7紧密外套在接合部S的外 周面8上,利用与各对开加热器h连接的引线(省略图示)对各对开加热器 h通电来进行发热,由此能够对接合部S进行加热来进行熔敷。

图7示出了使开闭体2围绕轴心P相对于支座1向上方摆动而形成的开 放状态。在该开放状态下,支座1的上表面1a和开闭体2的底面2a大幅隔 开,从而能够向各对开加热器h的内周面7装卸接合部S。即,处于如下状 态,能够将未熔敷的接合部S安装设置在支座1的内周面7上,并且能够将 熔敷后的接合部S从支座1卸下的状态。下侧的对开加热器h嵌合支撑在支 座1的内周部1b上,上侧的对开加热器h嵌合支撑在开闭体2的内周部2b 上。

接着,对发热部3等进行说明。发热部3是通过在周向上配置一对用于 加热接合部并具有大致呈半圆形的内周面7的对开加热器h而成的环状的结 构(参照图6)。如图6至图9所示,对开加热器h具有:传热罩9,其由 陶瓷(绝缘导热材料的一个例子)制造,并且大致呈半圆形;线圈加热器(coil  heater)(发热元件的一个例子)10,其以在传热罩9的周向一端部引出到 外部,并且在周向另一端上折回的状态收容在传热罩9内。此外,安装在支 座1上的对开加热器h和安装在开闭体2上的对开加热器h相互相同。

传热罩9是大致呈半圆筒状的部件,包括具有内周面7的内周壁11、外 周壁12、前端壁13、基端壁14及一对外周缺口部15、15。在外周壁12的 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外周沟槽12a,并且,在该外周壁12的基端壁14侧 端上形成有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凹入的状态的缺口部15、15,以便将 线圈加热器10的两端部引出到外部。线圈加热器10具有用于穿过各缺口15 引出到外部的引出端部10a、以卷绕成线圈状且在前端壁13侧折回的状态收 容在传热罩9内的发热主体部10A、传热罩外部的隔热罩体16等。收容在 传热罩9的内部的发热主体部10A,因注入到其周围的绝缘剂17而不会偏 离移动地以位置被固定状态内置在传热罩9内。

在使熔敷装置A处于闭合状态时,如图6所示,上下对开加热器h、h 的前端壁13彼此抵接并且基端壁14彼此相抵接,并不存在如以往那样的间 隙45(参照图10),并且,利用传热罩9对对开加热器h已进行了与外部 之间的绝缘处理,从而能够省略如以往的由云母板等构成的绝缘构件44(参 照图10),而且能够实现使对开加热器h彼此相抵接。因此,与以往相比, 加热状况更加均匀化而能够进行品质稳定的熔敷,并且不需要绝缘构件的维 护检查而能够实现免维护。

并且,因为对开加热器h由绝缘导热材质的传热罩9和在该传热罩9内 以在周向一端部与外部导通连接并且在周向另一端折回的状态收容的发热 元件10构成,所以能够在一端部侧集成配置阳极和阴极的引线,从而不需 要如以往(专利文献1)那样在另一端侧使对开加热器彼此导通连接的跨接 线,因此具有能够使结构简单化以及消除在配置跨接线时发生不良情况的可 能性的优点。另外,作为绝缘导热材料,优选绝缘性及导热性这双方都优良 的陶瓷,作为发热元件10,优选容易以廉价购入并且弯曲加工容易的线圈加 热器。

[与本发明之二相关的使用例]

接着,说明利用本发明之二的熔敷装置A来对熔敷接头T和软管5进行 熔敷的情况的一个使用例。如图9所示,该熔敷接头T是由PFA制造的, 具有接头主体21,该接头主体21具有被由PFA制造的软管5的端部6嵌合 插入的管端部4,PFA为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的一个例子,并且,作为从外侧 包围管端部4的加热单元,能够通过利用作为环状加热器的发热部3的发热 进行加热,来对管端部4和嵌合插入在该管端部4内的软管端部6进行熔敷。 并且,在管端部4上外套安装由PTFE制造的保持架23,并且在保持架23 上形成有用于在与发热部3之间确保径向上的膨胀用间隙M的凸缘32。

管端部4的外径比具有凸缘部25的管部22的外径细一些,由此形成阶 梯侧周面26。阶梯侧周面26发挥将保持架23外套插入到管端部4上时的定 位部的功能。即,通过阶梯侧周面26来决定的管端部4的轴心Z方向长度, 设定为与保持架23的轴心Z方向长度相同的值。优选将保持架23压在管端 部4的外周面27上,但也可以以不会被拔出的程度将保持架23外套在管端 部4的外周面27上。

在管端部4的从开口部起到轴心Z方向长度的大约一半的部分,形成为 直径比接头流路21W的直径大的插入用大径内周面28,在该插入用大径内 周面28内压入性地内嵌插入软管5的端部6,并且通过与内阶梯面29的抵 接来决定端部6的插入量。另外,内阶梯面29的内角部形成为被倾斜切削 那样的倾斜面30。

保持架23形成为具有外套在管端部4的外周面27上的直径均匀的内周 面31和外周面33的带有凸缘的圆筒状,并且在轴心Z方向上最靠近熔敷接 头T的深处侧(箭头β方向侧)的一端,以一体方式形成有凸缘(外周凸缘) 32,该凸缘32用于在与发热部3即对开加热器h的内周面7之间确保径向 上的膨胀用间隙M。用于形成保持架23的合成树脂即PTFE的熔融温度, 高于形成管端部4也就是接头主体21的合成树脂即PFA的熔融温度。并且, 形成保持架23的合成树脂,优选是熔融粘度比形成软管5及接头主体21的 合成树脂的熔融粘度更高的材料。

软管5的内部流路5W的直径设定为与接头流路21W的直径相同,通过 强力插入(或较容易地插入)而能够将软管5的端部6内嵌插入到插入用大 径内周面28内。作为将软管5插入接头主体21的插入方法,进行插入直至 软管端面5t与内阶梯面29抵接为止。

[与本发明之二相关的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之二的熔敷装置A是对熔敷接头T和软管5进行熔敷的装置,但 还能够对由合成树脂制造的软管彼此进行熔敷或者对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熔 敷接头彼此进行熔敷。

下面,参照附图(图11至图15),对本发明之三的熔敷接头的实施方 式进行说明。熔敷接头A及软管13是由作为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的PFA制造 的,保持架H是由作为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的PTFE制造的。

[第三实施例]

如图11所示,第三实施例的熔敷接头A由PFA(合成树脂的一个例子) 制造并且呈“T”字形,该熔敷接头A具有:主管端部1(T),其具有轴心 p(P);主管端部(第二管端部的一个例子)1(T),其具有与主管端部1 (T)相互相同的结构,并且相互具有同一轴心p(P),而且在轴心p(P) 方向上相互反向;一个支管端部(第三管端部的一个例子)2(T),其具有 与轴心p垂直的(交叉的一个例子)的轴心q(P);接头主体部3,其是这 些三个管端部1、1、2各自的基端侧部分。作为位于接头主体部3的阶梯侧 周面3a的外侧的部分的管端部1、1、2具有相互相同的构成部分。接头主 体部3的厚度(壁厚)比各管端部1、1、2的厚度(壁厚)更厚,由此不会 发生沿着浇注口(模成型时的溶融树脂的供给口)部分4或分型线(parting  line)(未图示)的早期损坏的情况。

若利用主管端部1来说明各管端部1、1、2的结构,则主管端部1是筒 状部分,具有与阶梯侧周面3a连续形成的端部主体筒9、处于从端部主体筒 9立设的状态的外周凸缘(突起部及环状凸条的一个例子)10、具有外径比 端部主体筒9的外径小一些的用于外装保持架的外装外周面6、用于插入软 管的插入用大径内周面5、规定插入用大径内周面5的轴心p方向的深度的 内阶梯面7、与内阶梯面7连续形成的倾斜内周面8、接头流路W。外装外 周面6的直径比端部主体筒9的外周面11的直径小一些,由此形成成为规 定后述的保持架H的插入位置的面的小侧周面12。

接头主体部3是在各管端部1、1、2的基端部具有比这些各管端部1、1、 2的壁厚t更厚的壁厚b而连续形成的“T”字形(非直线形状的一个例子) 部分,并且在与各管端部1、1、2之间的边界上形成有作为环状阶梯的阶梯 侧周面3a。即,设定使接头主体部3的壁厚b比管端部T的壁厚t更厚而成 的壁厚差,通过在接头主体部3的与管端部T之间的边界上形成由壁厚差带 来的环状的端面3a,各主管端部1、1的接头流路W、W和支管端部2的接 头流路W也在整体上呈“T”字形流路。在接头主体部3上的在轴心q方向 与支管端部2相反的壁部分上形成有浇注口部分4。此时,分型线(未图示) 容易产生在接头主体部3上的与支管端部2之间的边界附近。

在此,壁厚t为软管厚度的1.5倍以上即可,厚的壁厚b设定为软管厚 度的2倍以上。在软管13和接头主体部3之间的熔敷部,在位于从环状加 热器14远离的位置上的内阶梯面7和倾斜内周面8的接合部上,存在发生 熔敷不充分的可能性。在壁厚t小于软管厚度的1.5倍的情况下,还存在熔 敷后的软管13和接头主体部3的熔敷强度小于软管的拉伸强度的1/2的可能 性,在被施加流体设备的颤动的情况下,熔敷部的安全性在实用上存在问题。 因此,在考虑熔敷部的安全性时,壁厚t需要软管厚度的至少1.5倍以上, 优选地,将壁厚t设定为软管厚度的2倍以上时能够将熔敷部的拉伸强度确 保为与软管的拉伸强度同等以上。

在从端面3a起向轴心p方向离开一些距离的部位,存在厚度设定为与 厚的壁厚b相等或在壁厚b以下的外周凸缘10,并且形成有将该外周凸缘 10的内侧周面10a作为一个侧面、将端部主体筒9的外周面(管端部T的外 周面)11作为底面、将端面3a作为另一侧面的周沟槽(凹沟槽及周状凹沟 槽的一个例子)m。即,形成有由设置在各管端部T的基端侧的外周凸缘10 和端面3a而成的周沟槽m。

如图12及图13所示,熔敷接头A用于对内嵌到插入用大径内周面5内 的软管13熔敷一体化,熔敷装置B具有围绕外套安装在外装外周面6上的 保持架H的环状加热器(发热单元的一个例子)14。若进行详细叙述,则在 外装外周面6上外套安装有保持架H,在插入用大径内周面5内嵌合插入软 管端部13T,通过利用围绕保持架H的环状加热器14的发热进行加热来对 管端部1前端部和软管端部13T进行熔敷。在保持架H的基端侧,形成有用 于在与环状加热器14之间确保径向上的膨胀用间隙S的凸缘15。

通过发挥将保持架H外套插入到外装外周面6上时的定位部的功能的小 侧周面12,将外装外周面6的轴心p方向长度和保持架H的轴心p方向长 度设定为相同的值。优选将保持架H压入在外装外周面6上,但也可以以不 会被拔出的程度将保持架H外套在外装外周面6上。直径比接头流路W的 直径大的插入用大径内周面5的轴心p方向长度,设定为外装外周面6的轴 心p方向长度的大约一半左右,通过与内阶梯面7的抵接来决定软管端部13T 的插入量。另外,内阶梯面7的内角部形成为被倾斜切削那样的倾斜内周面 8。

如图12及图13所示,保持架H形成为具有外套在外装外周面6上的直 径均匀的内周面16和外周面17的带有凸缘的圆筒状,并且在轴心p方向上 最靠近接头主体部3侧的一端具有前述的凸缘15。凸缘15的厚度设定为保 持架H的除该凸缘15以外的部分的厚度的1.4至15倍,保持架H的轴心p 方向长度设定为凸缘15的长度的2至10倍。形成保持架H的PTFE的熔融 温度,高于形成主管端部1也就是熔敷接头A的PFA的熔融温度。形成保 持架H的合成树脂,优选是熔融粘度比形成软管13及熔敷接头A的合成树 脂的熔融粘度更高的材料。

如图12所示,熔敷装置B包括从外侧包围保持架H的环状加热器14、 能够以凹凸嵌合的方式安装用于把持软管13的卡定夹紧件18以使其处于定 位状态的第一侧壁19、能够通过嵌合到熔敷接头A的周沟槽m内来定位安 装的第二侧壁20等,并且,第一侧壁19及第二侧壁20由绝热材料构成, 该绝热材料由用树脂固定了玻璃纤维布基材的玻璃纤维布基材无机类树脂 板构成。环状加热器14具有与保持架H同等的横向宽度尺寸,另外,环状 加热器14和各侧壁19、20为了缓冲热影响而隔开具有长度d的空间部21。 嵌入到周沟槽m内而在轴心p方向上与熔敷接头A相对定位的第二侧壁20 的宽度(厚度),能够形成为比第一侧壁19的宽度(厚度)足够薄(小)。

即,在利用熔敷装置B对熔敷接头A和软管13进行熔敷时,在外装有 保持架H的主管端部1的插入用大径内周面5内插入了软管端部13a的状态 下,软管13经由卡定夹紧件18支撑在第一侧壁19上,熔敷接头A通过周 沟槽m支撑在第二侧壁20上。然后,通过对环状加热器14通电来使其发热, 由此对主管端部1和软管端部13a之间的接合部R进行加热溶融而进行一体 化。从该熔敷装置B的环状加热器14到第二侧壁20的外表面的长度、即主 管端部1的突出长度D,是对空间部21的宽度d加上周沟槽m的沟槽宽度 c而得出的长度(D=d+c)。此外,宽度c是第二侧壁20的宽度。

相对于此,在图14所示的比较例的情况下,从环状加热器14起的空间 部31的宽度d与图12所示的情况的宽度相同,但第二侧壁30的宽度(厚 度)e明显大于图12所示的第二侧壁20的宽度c(e>c)。因此,比较例的 突出长度F(=d+e)明确地大于图1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突出长度D(D <F)。在图14所示的比较例的情况下,在利用第二侧壁30通过摩擦夹住 并支撑主管端部1以使主管端部1不能在轴心p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上,为了 紧紧地摩擦把持,需要在轴心p方向上具有某一程度的宽度。然而,通过将 第二侧壁20嵌入到周沟槽m内来物理地使主管端部1不能在轴心p方向上 移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中,能够将第二侧壁20的宽度设定为大幅小(窄) 于图14所示的比较例的第二侧壁30的宽度。

即,第三实施例的熔敷接头A的特征在于,利用将接头主体部3的壁厚 设定为比各管端部1、1、2的壁厚更厚,以便在浇注口部分4及其附近的分 型线上不产生龟裂及裂纹等的早期损坏的结构,并利用由此形成的作为端面 的阶梯侧周面3a和新设置在主管端部1上的外周凸缘10形成了周沟槽m。 由此,成功地得到了如下的多重效果,即,能够缩短各管端部1、1、2的突 出长度D,能够实现熔敷接头A及熔敷装置B的紧凑化,并且能够避免在浇 注口部分4及分型线上的早期损坏的危险。

另外,外周凸缘10与由玻璃纤维布基材无机类树脂板构成的绝热材料 接触,除此之外的部分面向空间部(大气)21。在考虑绝热材料、大气、PFA 各自的导热率时,由于“绝热材料的导热率<大气的导热率<PFA的导热 率”,因而在从环状加热器14放射的红外线(热线)被PFA(熔敷接头A、 软管13)吸收的情况下,难以向PFA外部即接头主体部3的外部放热。因 此,外周凸缘10的厚度在比厚的壁厚b更大的情况下,容易吸收环状加热 器14的热,所吸收的热移动至接头的主管端部1(T),从而存在发生主管 端部1(T)的异常变形的可能性。因此,外周凸缘10的厚度优选是能够薄 (低)到定位环状加热器14的第二侧壁20的程度的厚度,在考虑定位的可 靠性时,优选最多设定为与厚的壁厚b相同的程度的厚度。

[第四实施例]

如图15中的(a)、(b)所示,第四实施例的熔敷接头A是在接头主 体部3上连接有第二管端部22(T)的“L”字形的熔敷接头,该第二管端 部22(T)具有与主管端部1(T)相互相同的结构,并且具有与轴心p(P) 垂直(交叉的一个例子)的轴心q(P)。还被称为肘形管的该“L”字形熔 敷接头A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T”字形熔敷接头A的主管端部1(T)相同 的管端部1(T)和与第一实施例的“T”字形熔敷接头A的支管端部2(T) 相同的第二管端部22(T),并且对相同部位标注同一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

[与本发明之三相关的別实施例]

作为用于第二侧壁2嵌入的凹沟槽m,例如,可以是通过在周向上间歇 地排列四处或六处的圆弧状的突起部10来形成的间歇周沟槽(圆弧凹沟槽), 突起部10还能够采用正八边形这样的圆形以外的形状。作为熔敷装置A的 第二侧壁20,若是具有跨过突起部10而嵌合的“コ”字截面形状,则可以 使图11等所示的凹沟槽m的宽度更窄,这样,能够更加缩短轴心p方向上 的管端部T。

下面,参照附图(图16至图21),对本发明之四的树脂管熔敷装置及 树脂管熔敷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五实施例]

如图16至图18所示,树脂管熔敷装置A包括:熔敷装置主体1,其包 括具有脚部3的下部结构体1K和能够围绕横向轴心p转动地支撑在该下部 结构体1K上的上部结构体1J;与该熔敷装置主体1另外单独形成的夹紧件 (软管保持工具)2。该熔敷装置A是对将熔敷接头4的端部和软管11的端 部相互插入而形成的部分即接合部s进行加热而进行溶融一体化的装置。熔 敷装置主体1构成为,夹入从外侧包围软管11并卡定(把持)软管11的夹 紧件2和插入有软管11的熔敷接头4并进行支撑(参照图18)。

如图16至图18所示,熔敷装置主体1具有夹住熔敷接头4来进行卡定 的接头保持部5、能够在夹紧件保持部和夹紧件2在软管长度方向上的相对 位置确定的状态卡定夹紧件2的夹紧件保持部6、配置在接头保持部5和夹 紧件保持部6之间的发热部(加热单元)7、用于在使上部结构体1J下降摆 动后的关闭位置卡定保持上部结构体1J的锁扣部(buckle)8等。在下部结 构体1K的轴心P侧设置有能够引出各种引线e等的装置基部1A,在摆动端 (与轴心P相反侧)上安装有用于卡定锁扣部8的卡定片8a。

接头保持部5、夹紧件保持部(卡定部的一个例子)6及发热部7分别 由组装在下部结构体1K上的对开下部5a、6a、7a和组装在上部结构体1J 上的对开上部5b、6b、7b构成。图16、18示出了上部结构体1J下降摆动 而通过锁扣部8卡定在下部结构体1K上的熔敷作用状态,图17示出了上部 结构体1J上升摆动的开放待机状态。开放待机状态(图17)是将熔敷接头4 及夹紧件2从熔敷装置主体1上卸下的开放姿势,熔敷作用状态(图16)是 对接合部s进行加热而熔敷的关闭姿势。

如图16至图19所示,夹紧件2由能够围绕轴心X摆动开闭的上下对开 保持片2A、2B构成。在下对开保持片2B上的与轴心X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上,连接有用于将夹紧件2保持为关闭状态的卡定杆9并且该卡定杆9能转 动,在上对开保持片2A上的与轴心X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用于插 入卡定杆9的躯体部9a并卡定直径比躯体部9a的直径大的头部9b的纵沟槽 10。另外,在两个对开保持片2A、2B上形成有对开内周面12A、12B和对 开凸条13A、13B,其中,对开内周面12A、12B形成从外侧包围软管11来 保持软管11的把持部12,对开凸条13A、13B形成环状凸条13(后述)。

图16及图19示出了上对开保持片2A下降摆动后用卡定杆9将其卡定 在下半个保持片2B上的把持作用状态,图17示出了上对开保持片2A上升 摆动而成的连接开放状态。连接开放状态(图17)是将软管11从夹紧件2 卸下的开放姿势,把持作用状态(图16)是用把持部12从外侧包围软管11 来卡定(把持)软管11的关闭姿势。此外,各保持片2A、2B上的主体部分 和环状凸条13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在轴心T方向上具有一些距离的环状的 间隙沟槽13C。

如图18至20所示,熔敷接头4是由氟树脂(合成树脂的一个例子)制 造的筒状体,该熔敷接头4具有:管端部4A,其具有使软管11内嵌的插入 内周部15以及外装保持架(后述)14的安装外周面16;环状突起4B,其 形成在从管端部4A在轴心Y方向(轴心T方向)上向熔敷接头4的深处侧 离开一些距离的位置上;内部流路4a。保持架14是一端具有向径向外侧突 出的环状的厚壁端部14A的、基本为薄壁且由氟树脂制造的筒状构件,该保 持架14用于外套安装在熔敷接头4的安装外周面16上。

如图18至20所示,软管11是具有与熔敷接头4的内部流路4a的直径 相同的直径的内部流路11a的由氟树脂制造(合成树脂的一个例子)的管状 体。作为向该熔敷接头4插入的一侧的软管端部11A的端面11t,通过预先 切削加工等来形成为相对于软管轴心T刚好呈90度的垂直面。由软管端部 11A和被该软管端部11A插入的管端部4A构成接合部s,以便这两者11A、 4A通过熔敷而形成为一体。

如上所述,就熔敷装置A而言,具有在与软管11的一端相距规定距离 n的位置上从外侧包围并卡定软管11的夹紧件2、能够在熔敷装置主体1和 夹紧件2在软管11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确定的状态下卡定夹紧件2的 熔敷装置主体1、决定这两者2、1的相对位置的定位单元B,并且具有从外 侧包围由合成树脂制的造熔敷接头4的管端部4A和合成树脂制造的软管11 的软管端部11A嵌合而成的接合部s的发热部7,而且能够通过发热部7的 发热来对接合部s进行加热溶融而使管端部4A和软管端部11A熔敷一体化。

使夹紧件2和熔敷装置主体1相对卡定的夹紧件保持部6中的用于决定 夹紧件2和熔敷装置主体1在轴心T方向(软管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 定位单元B,是通过将能够相互嵌合的环状凸条13和环状凹沟槽17分开安 装在夹紧件2和熔敷装置主体1上来构成的。在第五实施例中,在夹紧件2 上以向侧方突出状态形成有环状凸条13,并且在熔敷装置主体1的夹紧件保 持部6上形成有环状凹沟槽17,由此构成定位单元B。例如,也能够采用在 熔敷装置主体1上以向侧方突出状态设置环状凸条,并且在夹紧件2上设置 环状凹沟槽的单元,但此时,与图18及20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情况的结构 相比,可容易导致装置A的宽度尺寸的臃肿化。

如图17及图18所示,安装有定位机构C,在熔敷接头4在轴心Y方向 上的位置确定的状态下由熔敷装置主体1从外侧包围并保持该熔敷接头4。 即,定位机构C包括形成在熔敷接头4上的环状突起4B和形成在熔敷装置 主体1的接头保持部5上的环状沟槽18。即,在环状突起4B嵌入在环状沟 槽18内时,环状突起4B的深处侧侧周面4b和管端面4t之间的在轴心Y方 向上的间隔d,为从环状沟槽18的外侧周面18a起的在轴心Y方向上的突 出长度。

接着,对利用熔敷装置A的熔敷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向处于开放姿势 或者从关闭姿势打开一些的姿势的夹紧件2安装软管11之后,使上对开保 持片2A下降摆动,并且将卡定杆9放入纵沟槽10内,由此如图19中的(a) 所示,进行用夹紧件2从外侧包围并卡定(把持)软管11的把持工序。此 时,还进行使环状凸条13的端面13a和软管端面11t之间的在轴心T方向上 的间隔成为规定值n的尺寸设置工序。由于环状凸条13的宽度尺寸(轴心T 方向尺寸)设定为g,因而环状凸条13的内侧侧面13s和软管端面11之间 的间隔尺寸(轴心T方向尺寸)成为n+g。

就尺寸设置工序而言,例如,如在图19的(a)中作为参考所示的那样, 只要利用设定夹具19就会顺利进行,只要通过使软管端面11t与第一抵接面 19a抵接,并且使端面13a与第二抵接面19b抵接来夹住软管11,就能够容 易利用夹紧件2在软管11的突出量成为规定值n的状态下从外侧包围并卡 定(把持)软管11。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利用使用对环状凸条 13的内侧侧面13s和软管端面11t之间的间隔(n+g)直接进行测定的夹具 来进行尺寸设置工序的方法。

接着,进行接头插入工序,即,在软管11的从环状凸条13突出的突出 端部上,插入并外套已经外装有保持架14的熔敷接头1,由此如图19中的 (b)所示,通过将管端部4A外装在软管端部11A上来嵌合熔敷接头4和 软管11以进行临时连接。此时,进行插入直至管端部4A内部的阶梯侧面 4c与软管11的端面11t抵接为止。在该端面11t和阶梯侧面4c抵接的状态 下的熔敷接头4和软管11的嵌合长度是f。

若完成了临时连接,则进行装载工序,即,如图20所示,在将熔敷接 头4的环状突起4B嵌入到接头保持部的对开下部5a的环状沟槽18内,并 且,将夹紧件2的环状凸条13(下对开凸条13B)嵌入到夹紧件保持部6的 对开下部6a的状态下,将伴有夹紧件2的软管11和熔敷接头4的临时连接 体放置保持在下部结构体1k上。

在此,环状沟槽18的外侧周面18a和环状凹沟槽17的外侧周面17a之 间的间隔(轴心Y方向尺寸)h,与在处于端面11t和阶梯侧面4c抵接的标 准插入状态(换言之,从环状凸条13上突出的软管端部11A的突出量为n 的状态)时的环状突起4B的深处侧侧周面4b和环状凸条13的内侧侧面13s 之间的间隔尺寸[轴心Y(T)方向的尺寸]相等,或者将前者设定为极微小地 小于后者。即,设定为尺寸h=尺寸d+尺寸n+尺寸g-尺寸f。

然后,在进行装载工序之后,进行安装工序,即,使上升摆动而处于开 放姿势的上部结构体1J下降摆动并移动,并且使锁扣部8进行卡定动作,由 此如图18所示,在熔敷装置主体1上安装用夹紧件从外侧包围并保持的软 管11及熔敷接头4,从而使它们处于能够进行熔敷的状态。然后,进行熔敷 工序,即,通过向处于外套在保持架14上的状态的发热部7通电使其发热, 经由保持架14对接合部s进行加热而进行溶融,由此使软管端部11A和管 端部4A熔敷一体化。

即,在树脂管熔敷方法中,准备能够从外侧包围并固定软管11的夹紧 件2、能够在熔敷装置主体1和夹紧件2在软管11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确定的状态下卡定夹紧件2的熔敷装置主体1,在从软管11的一端(端面 11t)离开规定距离(n)的位置上利用夹紧件2从外侧包围并卡定软管11, 在将把持软管11的夹紧件2卡定在熔敷装置主体1上的状态下,对接合部s 进行加热熔敷。在该熔敷方法中,工序是把持工序(包括尺寸设置工序)→ 接头插入工序→装载工序→安装工序→熔敷工序。

显然,在完成了熔敷工序之后,进行使上部结构体1J上升摆动之后取出 伴有夹紧件2的接头单件(被相互熔敷的熔敷接头4和软管11)的取出工序、 从接头单件上卸下夹紧件2的夹紧件卸下工序。这些取出工序及夹紧件卸下 工序并非是不特别说明则不能理解那样的复杂的工序,因而进行相应的程度 的记述。

这样,根据本发明之四的树脂管熔敷装置A及熔敷方法,只要将软管 11按照规定预先组装在夹紧件2上,则在图20所示的装载工序以后,能够 在软管端面11t和阶梯侧面4必定抵接的标准的插入状态下进行熔敷。以往 有如下的缺点,即,尽管需要软管的确认插入工序这样的多余的工序,但由 于该确认插入工序的不周全或者从外侧包围并保持软管的设置工序的不精 确,存在导致在软管端面和阶梯侧面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熔敷的可能性,但是, 在本发明之四中,不会发生在将软管11设置在熔敷装置主体1上的时间点 上的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

即,只要在用夹紧件2从外侧包围卡定软管11时将软管11设定为规定 的突出量n,就能够根本不需要在此后的对软管11从夹紧件2突出的突出量 进行确认的确认作业,就能够可靠并迅速地进行熔敷一体化。以往,在用熔 敷装置夹住并卡定软管之后不能确认软管端面和阶梯侧面是否处于如初始 那样的状态,但在本发明之四中,在用夹紧件2从外侧包围卡定(把持)软 管11之后,在到接头插入工序为止的期间内,也能够再次确认软管端部11A 的突出量是否为n,从该角度出发也优选本发明之四。

但是,为了使软管11的端面11t具有准确地尺寸,在安装到熔敷装置A 之前,利用专用的加工设备等,将软管端面11t加工成与软管轴心T垂直且 平坦的面,此时利用夹紧夹具(夹紧件)来夹紧(把持)软管11,在将该夹 紧夹具设置保持在加工设备上的状态下进行端面加工。在本发明之四中,能 够通过对熔敷装置主体1的形状及结构进行设计,将该夹紧夹具兼做熔敷装 置A上的夹紧件2来使用,因而能够省略一个专用的夹具,也能够节省成本 及管理费。

附图标记的说明

[本发明之一]

1 软管

1T 端部

2 接头主体

2T 管端部

3 保持架

4 加热单元

12 凸缘

13 保持架外周面

P 轴心

S 膨胀用间隙、径向间隙

[本发明之二]

3 发热部

4 管端部

5 软管

6 端部

7 内周面

9 传热罩

10 发热元件(线圈加热器)

S 接合部

T 熔敷接头

X 支点

h 对开加热器

[本发明之三]

3 接头主体部

3a 端面

10 突起部(环状凸条)

13 软管

13a 端部

14 发热单元

P 轴心

T 管端部

b 接头主体部的壁厚

m 凹沟槽(周状凹沟槽)

t 管端部的壁厚

[本发明之四]

1 熔敷装置主体

2 夹紧件

4 熔敷接头

4A 管端部

6 卡定部

7 发热部

11 软管

11A 软管端部

11t 软管端面

13 环状凸条

17 环状凹沟槽

B 定位单元

T 软管轴心

s 接合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