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及处置方法

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及处置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包括监控设备、web平台和移动端,所述监控设备与所述web平台连接,所述监控设备用于对垃圾投放点附近区域进行监控;所述web平台用于监管人员实时监控、调度工作人员,监管人员能够通过所述web平台对工作人员及居民养成度进行评价;所述移动端与所述web平台连接,所述客户端用于提醒工作人员有违规投放事件需处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客户端对违规投放事件进行闭环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方法。本发明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自动闭环处置,实现了90%的技管+10%人管,减少人力成本、人为干预,保证事件处置高时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2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74983.7

  • 发明设计人 谌文秀;

    申请日2021-10-09

  • 分类号G06K9/00(20060101);G06Q10/06(20120101);G06Q50/26(20120101);G06N20/00(20190101);

  • 代理机构11470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伟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中路1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29: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及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关键一环,垃圾分类过程中,居民前端投放是否合规,居民垃圾分类投放习惯是否养成,将直接影响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大国策。目前,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互联网+智能化”的垃圾分类新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主要是基于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与推广、垃圾分类运输等,最先兴起的是智能垃圾桶,它一般设立在小区里,居民只要有某种废品产生,就可以投放进去,同时根据条码或手机身份识别而获得一定积分;一些智能垃圾桶还回收低价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确实对垃圾分类有所贡献。但是,这种垃圾桶的成本很高,一套可达数千元乃至数万元,智能垃圾桶往往使用一两年之后就会被弃用,用这种“昂贵”的垃圾桶进行分类,利用率较低,而且成本较高。

智能垃圾桶之后,另一种依靠“互联网+”的模式在全国兴起,居民只需把厨余垃圾单独分类,剩下的几乎所有垃圾,只要在APP、小程序或公众号上进行操作,工作人员就会上门回收。这样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投入,而且此模式治标不治本,反而导致把“人人有责”’的垃圾分类法定义务转移都工作人员身上。

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是视频监控技术与智能音柱的方式监管、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实施伊始,产生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但长久运行下来,发现对违规投放事件发生改善效果甚微,居民开始举报音柱广播引导变成了扰民;视频监控下出现居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出现反弹,监控设备成了摆设的情况。系统报警后,人员迟迟不去现场处理,监管人员无法验证工作人员是否有实效处理,事件经常没有闭环处置,人管和技管之间缺少无缝衔接协作,居民垃圾分类投放习惯养成任重道远。

中国专利CN110902193A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方法、装置,采集人脸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判断是否有垃圾投放权限;用户投放垃圾,垃圾袋识别模块识别垃圾袋的二维码信息,获取垃圾类型,判断垃圾类型是否与垃圾桶类型想符合;垃圾类别符合,启动垃圾检测识别模块,通过传感器检测是否有违规垃圾;控制模块将垃圾类别投放信息,违规垃圾投放信息等信息上传到合规行为记录模块,积分管理模块对于合规行为和违规行为,分别进行积分的加减并记录。该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有扔垃圾的权限;智能识别垃圾袋的归属;智能识别不合规的垃圾内容;将违规行为与用户的积分相结合,促进垃圾正确投放。但是这种仅仅监督居民,没有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介入,长期以往居民将怠于按照规范进行垃圾分类和正确的投放,并不能真正的起到促进居民垃圾投放习惯养成的作用。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及处置方法,对于居民违规投放垃圾的事件,进行闭环处置,促进居民正确投放垃圾习惯的养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基于AI视频监控技术实现科技赋能垃圾违规投放事件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技管倒推人管的方法,辅助监督人员取证,预测居民垃圾投放习惯养成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包括监控设备、web平台和移动端,所述监控设备与所述web平台连接,所述监控设备靠近垃圾投放点设置,所述监控设备用于对垃圾投放点附近区域进行监控;所述web平台用于监管人员实时监控、调度工作人员,监管人员能够通过所述web平台对工作人员及居民养成度进行评价;所述移动端与所述web平台连接,所述客户端用于提醒工作人员有违规投放事件需处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客户端对违规投放事件进行闭环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web平台包括PC端和主机,所述主机包括识别模块、存储模块、工单模块和评价模块;所述PC端用于显示工单信息和评价结果,监管人员通过所述PC端能够与工作人员进行视频连线;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控设备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识别,确定居民是否有违规投放行为;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控设备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监管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所述工单模块用于存储工单信息,便于监管人员查询工单详情;所述评价模块用于对工作人员处理违规投放事件的结果以及居民习惯养成度进行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工单信息包括待办工单、办结工单和超时工单和退回工单。

更进一步地,所述评价模块包括评分模型、习惯模型和评价报表。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设备设置高度为3米,所述监控设备与所述垃圾投放点的水平距离为10-20米。

更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设备为AI智能摄像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方法,使用上述的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监控设备对没有任何违规投放事件下的垃圾投放点附近区域,抓拍获取标准事件图像,并将标准事件图像存储至所述存储模块中;

S2、监控设备监控垃圾投放点附近区域,并识别出垃圾投放违规事件;

S3、所述监控设备对现场进行抓拍获取第一事件图像,并对web平台发出指令,所述web平台建立一个待办工单,所述web平台将待办工单信息发送至移动端;

S4、工作人员根据所述移动端的信息,达到事件现场,完成处理后,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端上的“一键提交”对所述web平台发出事件已处理的指令;

S5、所述web平台对监控设备发出指令,所述监控设备对事件现场再次抓拍获取第二事件图像,所述识别模块将所述第二事件图像与所述标准事件图像进行对比;

S6、如步骤S5中的对比结果为事件现场无垃圾,所述待办工单变更为办结工单;

S7、如步骤S5中的对比结果为事件现场仍有垃圾,所述待办工单变更为退回工单,所述web平台发送退回工单信息至移动端;

S8、所述评价模块定期对工作人员的事件处理情况和居民垃圾投放习惯养成度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报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违规投放事件是指居民未按照规定时间或者规定地点将垃圾投放入垃圾处理桶内的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监控设备还将调取违规事件发生前15秒的视频,并将视频传递至所述存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如工作人员在所述web平台发出待办工单信息后的标准时间内点击“一键提交”,则待办工单状态不变;

如工作人员在所述web平台发出待办工单信息后的标准时间内未点击“一键提交”,则待办工单变更为超时工单,同时所述web平台发送超时工单信息至PC端和移动端,监管人员根据所述PC端的超时工单信息能够实时监管工作人员,督促工作人员完成事件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8中,所述评价模块对工作人员的事件处理情况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为:

一定期限内,设定:退回工单数量为N

工作人员的评分为:S=100-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AI视频监控技术实现远程监管,智能识别,自动取证减少了人力监管的投入与取证的造假。通过后台系统的智能模型实现及时报警、处置前后实时对比研判、自动评价,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自动闭环处置,整个过程只有工作人员处理事件为人为主观性行为,其余均是系统自动处理,实现了90%的技管+10%人管,减少人力成本、人为干预,保证事件处置高时效。

2.本发明通过建立工作人员的事件处理评价方法,通过技管倒逼人管,通过AI工单的减少与工单处置的及时性,客观反映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中物业监管工作的成效。

3.本发明通过监控设备不间断、实时取证、自动派单、处置评价,提高违规事件处置时效,消除“大家都违规投放”行为等“从众心理”带来的负面效应;树立“无人违规投放”的示范和正面积极的从众效应,加快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养成;通过习惯养成建模和长效运行监管,评价分析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度,根本上促进了垃圾投放的准确率和自觉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的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中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包括监控设备、web平台和移动端,所述监控设备与所述web平台连接,所述监控设备靠近垃圾投放点设置,所述监控设备用于对垃圾投放点附近区域进行监控;所述web平台用于监管人员实时监控、调度工作人员,监管人员能够通过所述web平台对工作人员及居民养成度进行评价;所述移动端与所述web平台连接,所述客户端用于提醒工作人员有违规投放事件需处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客户端对违规投放事件进行闭环处理;所述移动端为微信小程序,工作人员无需安装APP,仅使用微信即可随时查看移动端上的数据信息。

优选地,所述web平台包括PC端和主机,所述PC端可以为独立显示屏,也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所述主机包括识别模块、存储模块、工单模块和评价模块;所述PC端用于显示工单信息和评价结果,监管人员通过所述PC端能够与工作人员进行视频连线;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控设备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识别,确定居民是否有违规投放行为;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控设备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监管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所述工单模块用于存储工单信息,便于监管人员查询工单详情;所述评价模块用于对工作人员处理违规投放事件的结果以及居民习惯养成度进行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

优选地,所述工单信息包括待办工单、办结工单和超时工单和退回工单,通过工单信息可以查看工单详情,包括工单处理的图像信息和视频信息,以及工作人员的名称和事件地点等。

优选地,所述评价模块包括评分模型、习惯模型和评价报表。

优选地,所述监控设备设置高度为3米,所述监控设备与所述垃圾投放点的水平距离为10-20米。

优选地,所述监控设备为AI智能摄像机,AI智能摄像机能够识别出居民是否存在垃圾违规投放行为。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方法,使用上述的垃圾违规投放事件闭环处置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监控设备对没有任何违规投放事件下的垃圾投放点附近区域,抓拍获取标准事件图像,并将标准事件图像存储至所述存储模块中;

S2、监控设备监控垃圾投放点附近区域,并识别出垃圾投放违规事件;

S3、所述监控设备对现场进行抓拍获取第一事件图像,并对web平台发出指令,所述web平台自动建立一个待办工单,同时触发web平台的第一报警提醒,第一报警提醒包括PC端弹出消息提醒监督人员有新的待办工单,以及所述web平台将待办工单信息发送至移动端,以通知工作人员;

所述监控设备获取第一事件图像的同时,还将调取违规事件发生前15秒的视频,并将视频传递至所述存储模块,便于监管人员对垃圾违规投放的居民进行视频溯源调查;

S4、工作人员根据所述移动端的信息,达到事件现场,完成处理后,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端上的“一键提交”对所述web平台发出事件已处理的指令;

S5、所述web平台对监控设备发出指令,所述监控设备对事件现场再次抓拍获取第二事件图像,所述识别模块将所述第二事件图像与所述标准事件图像进行对比;

S6、如步骤S5中的对比结果为事件现场无垃圾,所述待办工单自动变更为办结工单,同时web平台将第一事件图像和第二事件图像存储至所述存储模块;

S7、如步骤S5中的对比结果为事件现场仍有垃圾,所述待办工单自动变更为退回工单。同时触发所述web平台的第二报警提醒,第二报警提醒包括PC端弹出消息提醒监督人员有新的退回工单;以及所述web平台发送退回工单信息至移动端,以提醒工作人员该工单处理不合格需重新处理;

S8、所述评价模块定期对工作人员的事件处理情况和居民垃圾投放习惯养成度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报表。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违规投放事件是指居民未按照规定时间或者规定地点将垃圾投放入垃圾处理桶内的事件。例如监控设备检测到用户靠近垃圾投放点时手持物品,当用户远离垃圾投放点时,检测到用户手中未持有物品,表示用户进行了扔垃圾的行为,进而提取此时的时间,判断此时的时间是否为扔垃圾的规定时间,如不是,则判断为垃圾违规投放事件;如时间为扔垃圾的规定时间,则进一步判定垃圾投放点附近是否新增物品,如是则垃圾未投放入垃圾处理桶内,监控设备判断为垃圾违规投放事件。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如工作人员在所述web平台发出待办工单信息后的标准时间内点击“一键提交”,则待办工单状态不变;标准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根据工作人员和垃圾投放点的数量比例设定,如果比例小于1:2,可以将标准时间设定为1小时,如果比例大于1:2,可以将标准时间设定为40分钟。或者根据其他因素设定标准时间。

如工作人员在所述web平台发出待办工单信息后的标准时间内未点击“一键提交”,则待办工单自动变更为超时工单。同时触发所述web平台的第三报警提醒,第三报警提醒包括PC端弹出消息提醒监督人员有待办工单超时未处理;以及web平台发送超时工单信息至移动端,以提醒工作人员有待办工单已经超时需尽快处理。监管人员根据所述PC端的超时工单信息能够实时监管工作人员,督促工作人员完成事件处理,监管人员还可以通过PC端与工作人员的移动端进行视频连线,实时了解事件的处理情况。

经过web平台智能化的第三报警提醒后,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处理超时工作,超时工单重新进入步骤S5,实现了事件的闭环处置,无需监督人员的主观监督,利用web平台的报警提醒模式和web平台的评分模式,督促和激励工作人员处理事件,加快事件闭环;利用技管倒逼人管,进而可以减少懒惰或侥幸心理导致事件未闭环,以及减少人主观监管导致的不必要的矛盾。

优选地,步骤8中,所述评价模块对工作人员的事件处理情况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为:

一定期限内,设定:退回工单数量为N

工作人员的评分为:S=100-N

一定期限是指工作人员的考核周期,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半个月或者两个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步骤8中,所述评价模块对居民垃圾投放习惯养成度的评价方法为:

一定期限内,评价模块将居民垃圾违规投放次数进行统计,并按照下表逐个计算各项指标,根据指标结果与标准指标进行比较,以满足指标的最高分值为居民垃圾违规投放习惯养成度。

表1居民垃圾违规投放习惯养成度评价指标

通过对垃圾违规投放事件的闭环处置,能够减少垃圾置于垃圾处理桶之外造成的视觉效应,减少居民从众心理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影响居民的垃圾投放行为,有效提升居民垃圾投放习惯养成度。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