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安检方法和存储介质

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安检方法和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安检方法和存储介质,属于安防领域,系统包括普通安检通道、安检门、X光机站、快速安检通道、前分流通道、智能快测站、后回流通道、进站闸机和进站道;方法通过建立乘客安全分级模型,乘客安检时,对安全风险高的乘客进行隐蔽提示,提醒安检员进行针对性的抽检,必要时可联动站内巡辅警处置,避免安检员凭经验的随机抽检方式;针对安全风险极低的乘客,建立快速安检的专用通道,可通过专用通道,一次性完成安检和进站,提高安检效率。通过人员分级和通道分级,满足了当前大人流量情况下的快速分级精准安检。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或安检领域,尤其涉及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安检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乘客安检时,安检员主要依据金属安检门的提示信息进行安全复查,乘客随身携带诸如钥匙、眼镜、皮带扣等金属物品时,金属安检门也会报警提示,给安检员带来较大的复查工作压力,特别是地铁高峰客流状态下,金属安检门会一直报警提示,全部安全复查,必然会引起安检点排队拥堵,带来乘客纠纷,因此安检员依据自身经验对报警的乘客进行随机抽检。该方法存在危险人员漏检的风险,威胁地铁环境公共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安检方法和存储介质,其能解决前述问题。

设计原理:①建立乘客安全分级模型,乘客安检时,对安全风险高的乘客进行隐蔽提示,提醒安检员进行针对性的抽检,必要时可联动站内巡辅警处置,避免安检员凭经验的随机抽检方式;②针对安全风险极低的乘客,建立快速安检的专用通道,可通过专用通道,一次性完成安检和进站,提高安检效率。

设计方案: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检场景下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包括普通安检通道、安检门、X光机站、快速安检通道、前分流通道、智能快测站、后回流通道、进站闸机和进站道;所述普通安检通道与快速安检通道平行设置,在所述普通安检通道后布置安检门、X光机站、进站闸机及进站道,在快速安检通道后依次布置智能快测站和进站道;

在快速安检通道后端与普通安检通道的后端之间开设所述前分流通道,将抽查人员和不符合快速安检通道的人员分流至所述普通安检通道;

在智能快测站朝向普通安检通道的一侧开设所述后回流通道,以将快速安检不符合的人员回流至普通安检通道;

所述快速安检通道对经实名认证后的授信乘客进行快速安检放行,所述普通安检通道对非授信乘客进行人工及机器辅助的安检。

优选的,所述智能快测站包括安检票务一体机和测温组件,且允许未携带背包或携带小背包的乘客放行,而体温检测不合格的乘客则不允许通过而通过所述后回流通道进入普通安检通道检测;回流乘客在所述普通安检通道下游的X光机旁设置的安检门进行人工危险品和体温检测。

优选的,授信乘客在携带大包或行李进入快速安检通道后,经前分流通道处的引导员引导至普通安检通道的安检门和X光机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测温黑体和/或无感测温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安检场景下人员分级安检的方法,方法包括:

S1、建立乘客安全分级模型,模型包括乘客属性分级库和分级通道;

S2、通道分级检测进站,普通乘客通过普通安检通道进行安检进站,授信乘客通过快速安检通道进行安检进站,且对快速安检通道的授信乘客进行抽查和引导,对抽查异常的授信乘客录入乘客属性分级库,标记为非授信的普通乘客,不再享受快速安检。

优选的,在步骤S1中,乘客属性分级库包括公安备案的重点人员库M、站场关注的异常人员库N和站场实名信息库A,对站场实名信息库A内的人员标注为授信乘客;分级通道包括普通安检通道和快速安检通道。

优选的,在步骤S1中,对公安备案的重点人员库M和站场关注的异常人员库N的乘客在安检门处被识别时,安检门发出信号给安检员重点检查。

优选的,在步骤S1中,站场实名信息库A的人员信息录入采用站场工作人员录入或站场APP自行认证,并申请通勤站场及快速安检通道。

优选的,在步骤S1中,在安检时,安检门处通过图像采集单元抓拍乘客人脸图像与乘客属性分级库的信息分级匹配,通过颜色标注区分,同时对高风险的乘客信息同步发送给公安或站场负责人进行关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前述的方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人员分级和通道分级,满足了当前大人流量情况下的快速分级精准安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检场景下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安检场景下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参见图1,系统包括普通安检通道、安检门1、X光机站2、快速安检通道、前分流通道、智能快测站、后回流通道、进站闸机3和进站道。所述普通安检通道与快速安检通道平行设置。其中,快速安检通道对经实名认证后的授信乘客进行快速安检放行,所述普通安检通道对非授信乘客进行人工及机器辅助的安检。

普通安检路线:在普通安检通道后布置安检门(带有相机等人脸图像采集设备)、X光机站、进站闸机及进站道。

绿色通道:在快速安检通道后依次布置智能快测站和进站道。

分流和回流:①在快速安检通道后端与普通安检通道的后端之间开设所述前分流通道,将抽查人员和不符合快速安检通道的人员分流至所述普通安检通道;具体的,授信乘客在携带大包或行李进入快速安检通道后,经前分流通道处的引导员引导至普通安检通道的安检门和X光机进行检测。

②在智能快测站朝向普通安检通道的一侧开设所述后回流通道,以将快速安检不符合的人员回流至普通安检通道。回流乘客在所述普通安检通道下游的X光机旁设置的安检门进行人工危险品和体温检测。

进一步的,智能快测站包括安检票务一体机4和测温组件,且允许未携带背包或携带小背包的乘客放行,而体温检测不合格的乘客则不允许通过而通过所述后回流通道进入普通安检通道检测;

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测温黑体5和/或无感测温器6。

一种安检场景下人员分级安检的方法,方法包括:

S1、建立乘客安全分级模型,模型包括乘客属性分级库和分级通道;

其中,乘客属性分级库包括公安备案的重点人员库M、站场关注的异常人员库N和站场实名信息库A,对站场实名信息库A内的人员标注为授信乘客;分级通道包括普通安检通道和快速安检通道。

对公安备案的重点人员库M和站场关注的异常人员库N的乘客在安检门处被识别时,安检门发出信号给安检员重点检查。

站场实名信息库A的人员信息录入采用站场工作人员录入或站场APP自行认证,并申请通勤站场及快速安检通道。

在安检时,安检门处通过图像采集单元抓拍乘客人脸图像与乘客属性分级库的信息分级匹配,通过颜色标注区分,同时对高风险的乘客信息同步发送给公安或站场负责人进行关注。

S2、通道分级检测进站,普通乘客通过普通安检通道进行安检进站,授信乘客通过快速安检通道进行安检进站,且对快速安检通道的授信乘客进行抽查和引导,对抽查异常的授信乘客录入乘客属性分级库,标记为非授信的普通乘客,不再享受快速安检。

具体安检示例流程如下:

1.为乘客建立安全属性的画像,通过建立公安关注的重点人员库M、建立地铁关注的重点人员库N、建立地铁实名信息库A等乘客属性库;

2.通过设定安全分级的逻辑,对属于公安关注的重点人员和地铁关注的异常人员,采用一票否决制,即属于这两类人即为高风险的乘客。通过安检时提醒安检员重点检查。

3.乘客可通过地铁APP等渠道申请绿通实名安检,乘客提交申请后,非公安和地铁关注的乘客,将乘客信息录入地铁实名信息库,并根据乘客乘车习惯,建立常实名乘客库及通勤(常用固定站点)乘客库。乘客如在通勤点进行乘车,可根据车站的运营管理规定,从绿色安检通道快速进站乘客。

4.绿色安检的乘客,不定期进行抽检,当抽检发现异常时进行标记。

5.实名常乘客在非通勤站点乘客时,可根据车站的运营管理规定,免安检抽查。

6.其他乘客,按照安检规定,接受普通安检。

分级安检提醒制度,具体如下。

乘客在通过安检时,安检门抓拍乘客的人脸图像,把图像信息传输到系统进行乘客安全分级分析,抓拍乘客的照片显示在安检门上,并根据安全风险分类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如高风险乘客标注为黄色,低风险乘客标注为绿色,其他乘客标注为蓝色),隐蔽提醒安检员对高风险乘客重点检查,低风险乘客简单检查。

安检员重点检查的同时,高风险的乘客将由系统依据分类情况,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公安或地铁负责人使用的手机APP。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请参见前述部分的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申请各部分操作所需的计算机程序编码可以用任意一种或多种程序语言编写,包括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Java、Scala、Smalltalk、Eiffel、JADE、Emerald、C++、C#、VB.NET、Python等,常规程序化编程语言如C语言、VisualBasic、Fortran2003、Perl、COBOL2002、PHP、ABAP,动态编程语言如Python、Ruby和Groovy,或其他编程语言等。该程序编码可以完全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作为独立的软件包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部分在远程计算机运行、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处理设备上运行。在后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网络形式与用户计算机连接,比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或连接至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因特网),或在云计算环境中,或作为服务使用如软件即服务(SaaS)。

本申请中的站场包括地铁站、有轨电车站、汽车站、火车站等站场,即本发明和系统均可应用于上述站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