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零件分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一种零件分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零件分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在分离交互界面中输入的分离参数;所述分离参数至少包括分离方式和分离类型;根据所述分离参数,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本申请简化了分离过程,提升了效率,为实现自动分离零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0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711377.8

  • 发明设计人 卫锋;

    申请日2021-06-25

  • 分类号G06F30/15(20200101);G06F30/17(20200101);G06F30/20(20200101);G06F9/451(20180101);

  • 代理机构11659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范坤坤

  •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荔翠街59号601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8:0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件分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汽车构件由很多零件组成,由于各个零件的材料属性不尽相同,因此为了后续便于有限元建模的管理,需要将不同零件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然而,传统分离零件到不同文件的方法主要是,在Hypermesh界面中,手动创建一个新文件,然后再将单个零件的实体或面手动挪到里面,重复此过程直至待分离构件中所有零件的实体或面被存放到不同文件中。整个过程操作繁琐,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件分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自动分离零件,提升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件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分离交互界面中输入的分离参数;所述分离参数至少包括分离方式和分离类型;

根据所述分离参数,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零件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

分离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分离交互界面中输入的分离参数;所述分离参数至少包括分离方式和分离类型;

分离模块,用户根据所述分离参数,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零件分离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零件分离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分离交互界面,获取用户对待分离构件的分离参数,并基于所获取的分离参数,自动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上述方案,相比于传统分离零件的方法而言,简化了分离过程,提升了效率,为实现自动分离零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分离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如何对汽车中相关构件的零件进行分离的情况,尤其适用于在使用Hypermesh建模的场景下,进行零件分离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零件分离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集成于承载零件分离功能的电子设备中。可选的,如图1A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用户在分离交互界面中输入的分离参数。

本实施例中,分离交互界面是基于图形工具(toolkit,tk),在Hypermesh界面中所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界面。可选的,用户基于分离交互界面能够进行分离参数的配置和触发分离功能等。如图1B所示,分离交互界面中具有2组单选框控件,其中一组单选框控件用于供用户进行分离参数中分离方式的配置,另一组单选框控件用于供用户进行分离参数中分离类型的配置。可选的,分离方式可以包括相接分离和单面分离两种方式。所谓相接用于表征面与面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相接分离即为基于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对应的,单面分离即为基于面对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其中,待分离构件即为需要进行零件分离的构件,可以由多个零件所组成;通过情况下一个零件可用一个实体来表征,一个实体外部被面包裹着;进一步的,实体即为零件的实体,包裹实体的面即为零件的面。所谓分离类型可用于表征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的粒度,可以包括实体和面两种。

进一步的,继续参见图1B,分离交互界面中还具有2个按钮控件,其中“应用”按钮控件用于供用户触发分离功能,“退出”按钮控件用于供用户触发退出界面功能。

可选的,用户在具有对某一构件进行零件分离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将待分离构件导入到Hypermesh中,并可以在分离交互界面中配置对待分离构件的分离参数,且在分离参数配置好后,可以点击“应用”按钮控件,以触发产生零件分离请求;进而本实施例响应于用户所触发产生的零件分离请求,从分离交互界面中获取用户输入的对待分离构件的分离参数。

S102,根据分离参数,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待分离构件中可以包括零件的实体和/或面;进一步的,如果一些零件的实体数据被删除,则待分离构件中可以包括这些零件的面(即封闭的壳),进一步的,如果这些零件的某一些面也被删除,则待分离构件中还可以包括这些零件的一些面(即这些面不封闭);如果一些零件的实体和面均未被删除,则待分离构件中可以包括这些零件的实体和面,进而可以通过零件的面寻找到零件的实体。

具体的,可以根据分离参数,确定分离处理逻辑,进而通过执行分离处理逻辑,以实现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即将待分离构件中不同零件的实体存放到不同文件(或者说容器)中,或者将待分离构件中每一零件的不同面存放到不同文件中等。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不同组合的分离参数所对应的分离处理逻辑可以不同;进一步的,分离处理逻辑是基于tcl(tool command language,脚本语言)和Hypermesh中自带的命令函数所编辑。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分离交互界面,获取用户对待分离构件的分离参数,并基于所获取的分离参数,自动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上述方案,相比于传统分离零件的方法而言,简化了分离过程,提升了效率,为实现自动分离零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进一步的,继续参见图1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离交互界面中还可以包括文本框控件。该文本框控件用于供用户进行分离参数中特征角度的配置,所谓特征角度用于表征相互连接的面与面之间的角度,例如可以是30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待分离构件中零件进行分离具体可以为对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实体进行分离,还可以为对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面进行分离等。可选的,在需要对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面进行分离的情况下,为保证能够准确将一个零件的不同面分开,可以结合分离参数中的特征角度。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优选在分离方式为单面分离,分离类型为面的情况下,结合特征角度进行零件的面的分离。可选的,实际场景中,实体不能通过单面分离的分离方式进行分离,进而若分离方式为单面分离且分离类型为实体,则输出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分离方式与分离类型不匹配。其中,提示信息可以是以语音和/或文本等形式提醒用户。

可选的,不同组合的分离参数,对待分离构件中零件进行分离的逻辑不同。具体的,不同的分离逻辑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详细描述。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分离方式为相接分离且分离类型为实体这一组合的分离参数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的逻辑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该零件分离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201,获取用户在分离交互界面中输入的分离参数,分离参数中分离方式为相接分离,分离类型为实体。

S202,根据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从待分离构件中依次提取零件的实体且将所提取的实体存放到文件中,直至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实体被全部提取且存放到文件中。

具体的,从待分离构件中随机选取一个面,基于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确定待分离构件中与该面相连接的所有面;将该面和与该面相连接的所有面所包裹的零件的实体提取出来,与此同时自动创建一个文件,将从待分离构件中所提取的零件的实体存放至该文件中。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零件、实体和面之间的关系可知,一个面以及与该面相连接的所有面所包裹的零件的实体是唯一的;进一步的,在从待分离构件中提取一个零件的实体后,与该零件相关的实体和面将会从待分离构件中删除。

可选的,在将从待分离构件中所提取的一个零件的实体存放入一个文件之后,可以从待分离构件中随机选取另一个面,基于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待分离构件中与该面相连接的所有面;将该面和与该面相连接的所有面所包裹的零件的实体提取出来,与此同时自动创建另一个文件,将从待分离构件中所提取的零件的实体存放至该文件中。进一步的,不同实体所存放的文件不同。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实体全部被存放至不同的文件中。

进一步的,每次将待分离构件中一个零件的实体存放入一个文件中之后,可以向用户输出一次当前已存放零件的实体的数量,以便用户可以了解零件的分离情况等。

进一步的,在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实体全部被存放至不同的文件中之后,向用户输出实体分离完成信息,以便用户可以在确定分离任务完成后,点击“退出”按钮控件关闭分离交互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分离交互界面,获取用户对待分离构件的分离参数,并基于分离方式为相接分离且分离类型为实体这一组合的分离参数,自动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上述方案,相比于传统分离零件的方法而言,实现了自动批量地将待分离构件中不同零件的实体存放到不同文件中。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基于分离方式为相接分离且分离类型为面这一组合的分离参数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的逻辑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该零件分离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301,获取用户在分离交互界面中输入的分离参数,分离参数中分离方式为相接分离,分离类型为面。

S302,从待分离构件中选取零件的一个面,作为目标面。

S303,根据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从待分离构件中确定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并将目标面和至少一个连接面存放到一个文件中。

本实施例中,所谓目标面的连接面即为与目标面相连的面;可选的,连接面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具体的,可以从待分离构件中随机选取一个面,作为目标面;基于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确定待分离构件中与目标面相连接的所有面,即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将目标面和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从待分离构件中提取出来,与此同时自动创建一个文件,将所提取出来的目标面和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存放至该文件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于零件、实体和面之间的关系可知,一个面以及与该面相连接的所有面,即目标面和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是表征一个零件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而,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零件的单元。

进一步的,在从待分离构件中提取一个零件的所有面之后,可以从待分离构件中删除与该零件相关的数据(可以包括所有的面,实体等)。

S304,从待分离构件中选取另一个面作为目标面,并返回执行确定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以及存放目标面和至少一个连接面到另一个文件中,直至待分离构件中的相接面被全部提取且存放到文件中。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S303之后,可以从待分离构件中随机选取另一个面,作为目标面,并基于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待分离构件中与目标面相连接的所有面,即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将目标面和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从待分离构件中提取出来,与此同时自动创建另一个文件,将所提取出来的目标面和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存放至该文件中。进一步的,不同零件的面所存放的文件不同。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待分离构件中的相接面(即相互连接的面)被全部提取且存放到文件中,即待分离构件中不同零件的面全部被存放至不同的文件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分离交互界面,获取用户对待分离构件的分离参数,并基于分离方式为相接分离且分离类型为面这一组合的分离参数,自动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上述方案,相比于传统分离零件的方法而言,实现了自动批量地将待分离构件中不同零件的面存放到不同文件中。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基于分离方式为单面分离且分离类型为面这一组合的分离参数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的逻辑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该零件分离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401,获取用户在分离交互界面中输入的分离参数,分离参数中分离方式为单面分离,分离类型为面,以及特征角度的角度值。

S402,根据特征角度的角度值和相接面之间的角度值,从待分离构件中依次提取零件的面且将所提取的面存放到文件中,直至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面被全部提取且存放到文件中;其中,不同面所存放的文件不同。

具体的,可以从待分离构件中随机选取一个零件的一个面,作为目标面;分别计算与该目标面相连的每一个面(即每一个连接面)和目标面之间的角度值,并从所计算的所有角度值中选择出角度值小于或等于特征角度的角度值;确定所选择出的角度值所对应的连接面,将所确定的连接面和目标面视为一个面(即待分离构件中一个零件的一个面),从待分离构件中提取出来,并存放至自动创建的一个文件中。

基于零件、实体和面之间的关系可知,包裹实体的面之间是相互连接的。进而,在从待分离构件中提取出一个零件的一个面之后,可以随机从待分离构件中选择一个与该面相连接的面作为目标面,分别计算与该目标面相连的每一个面和目标面之间的角度值,并从所计算的所有角度值中选择出角度值小于或等于特征角度的角度值;确定所选择出的角度值所对应的连接面,将所确定的连接面和目标面视为一个面(即待分离构件中一个零件的另一个面),从待分离构件中提取出来,并存放至自动创建的另一个文件中。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待分离构件中该零件的所有面被存放至不同文件中。进一步的,同一个零件的不同面所存放的文件不同。

可选的,在待分离构件中一个零件的所有面被存放至不同文件中之后,可以从待分离构件中随机选取另一个零件的一个面,作为目标面;重复执行上述过程,直至待分离构件中该零件的所有面被存放至不同文件中。

进一步的,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面被全部提取且存放到文件中,即待分离构件中所有零件的所有面被全部提取且存放至不同文件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分离交互界面,获取用户对待分离构件的分离参数,并基于分离参数中单面分离的分离方式、面的分离类型、以及特征角度的角度值,自动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上述方案,相比于传统分离零件的方法而言,实现了自动批量地将待分离构件中不同零件的不同面存放到不同文件中。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零件分离供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承载零件分离功能的电子设备中,比如服务器中。该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零件分离方法,可适用于如何对汽车中相关构件的零件进行分离的情况。具体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5所示,该零件分离装置包括:

分离参数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用户在分离交互界面中输入的分离参数;分离参数至少包括分离方式和分离类型;

分离模块502,用户根据分离参数,对待分离构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若分离方式为相接分离或单面分离,分离类型为实体或面。

示例性的,若分离方式为相接分离,分离类型为实体,则分离模块502具体用于:

根据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从待分离构件中依次提取零件的实体且将所提取的实体存放到文件中,直至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实体被全部提取且存放到文件中;其中,不同实体所存放的文件不同。

示例性的,若分离方式为相接分离,分离类型为面,则分离模块502具体用于:

从待分离构件中选取零件的一个面,作为目标面;

根据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从待分离构件中确定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并将目标面和至少一个连接面存放到一个文件中;

从待分离构件中选取另一个面作为目标面,并返回执行确定目标面的至少一个连接面以及存放目标面和至少一个连接面到另一个文件中,直至待分离构件中的相接面被全部提取且存放到文件中。

示例性的,若分离方式为单面分离,分离类型为面,则分离参数还包括特征角度,分离模块502具体用于:

根据特征角度的角度值和相接面之间的角度,从待分离构件中依次提取零件的面且将所提取的面存放到文件中,直至待分离构件中零件的面被全部提取且存放到文件中;其中,不同面所存放的文件不同。

示例性的,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若分离方式为单面分离且分离类型为实体,则输出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分离方式与分离类型不匹配。

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单元或者处理器616,存储器6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628和处理器616)的总线618。

总线6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60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6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6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632。电子设备6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6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618相连。存储器6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42的程序/实用工具6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6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6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642通常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6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6所示,网络适配器620通过总线618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6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零件分离方法。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七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称为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零件分离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