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及其搭建方法和应用

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及其搭建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及其搭建方法和应用,包括提取艾灸相关古籍中符合中医灸法和/或和艾灸相关的信息的艾灸分词模块,将提取到的艾灸分词模块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处理模块,接受关键词的输入模块,输入模块将接受到的信息反馈给查询模块,查询模块将按照输入模块传输过来的信息在处理模块进行查询,然后将查询到的结果通过显示模块进行呈现,实现艾灸灸法条文数字化字典构建。不仅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使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全局检索,实现全局模糊查询,而且可以检索出所有收录在《中华医典》艾灸古籍对所有关于所要查询的灸法描述的全部信息。提供艾灸知识库可交互化引导,便于指导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用户进行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574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内景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95162.7

  • 发明设计人 邵乐萱;王柳青;翟伟航;

    申请日2021-05-07

  • 分类号G16H70/20(20180101);G06F16/31(20190101);G06F16/33(20190101);G06F16/338(20190101);G06F40/253(20200101);G06F40/289(20200101);G06N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58 烟台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素花

  • 地址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16号楼427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3: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灸古籍信息领域,具体为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

背景技术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艾灸,研究艾灸,并将古代的艾灸信息与现代的病种相结合,但是,大家了解艾灸信息的时候,查询翻阅古籍存在诸多障碍,因此,艾灸古籍信息查询平台应用而生,但是,现有的艾灸古籍信息查询平台不仅无法实现通过某一关键词进行查询用户所需的相关信息;而且还无法实现有针对性的查看某一灸法对应的施灸部位、古籍来源、目录名、篇章名等信息,另外,现有的艾灸古籍信息查询平台所包含的数据库没有将信息进行充分解读,无法为不具备中医古汉语知识背景的医生或者从业者提供有效信息,不利于灸法的推广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及其搭建方法和应用,不仅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使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全局检索,实现全局模糊查询,而且可以检索出所有收录在《中华医典》艾灸古籍对所有关于所要查询的灸法描述的全部信息,实现艾灸医案古语义语法的计算机语法转化;建立艾灸医案本体标准化知识库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艾灸信息,更好的为用户服务,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包括用于提取艾灸相关古籍中符合中医灸法和/或和艾灸相关的信息的艾灸分词模块,将提取到的艾灸分词模块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处理模块,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对本体是数据中的语句进行语法分类和计算机语法破解,构造语法转化模型,转化古文语法为计算机语法,建立标准化艾灸条文数据集。接受关键词的输入模块,在处理模块中进行按关键词输入的信息进行搜索的查询模块,将查询模块查询到的结果进行集中反馈的显示模块,输入模块将接受到的信息反馈给查询模块,查询模块将按照输入模块传输过来的信息在处理模块进行查询,然后将查询到的结果通过显示模块进行呈现。

所述输入模块可以接受的关键词为疼痛部位、应用病种或者古籍书名。

显示模块显示的信息为:该灸法对应的施灸部位、古籍来源、目录名、篇章名、作者、成书年代与具体病案描述。

如上所述的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提取古籍中符合中医灸法的艾灸古籍,然后将提取的艾灸相关古籍中关于艾灸的信息进行艾灸分词划分,实现对古籍中的艾灸相关古籍中包含该艾灸分词的医灸信息进行集中化处理,对多种艾灸应用条文的研究进行计算机逻辑释义,从而翻译成统一的计算机语言。基于中医古籍文献中艾灸医案相关内容释义及艾灸应用实践经验,建立基于标准化计算机语言的艾灸古籍医案应用数据库,为应用平台提供艾灸知识库储备;

步骤二:在步骤一得到的医灸信息中输入关键词进行全局检索,实现全局模糊查询功能,检索出用户所需要的艾灸信息。

在上述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搭建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的关键词可以为疼痛部位或应用病种或古籍书名。

在上述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搭建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的艾灸信息为灸法对应的施灸部位、古籍来源、目录名、篇章名、作者、成书年代和具体病案描述。

在上述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搭建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的艾灸古籍为收录在中华医典中的有关艾灸的古籍书籍。

如上所述的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应用,在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上输入关键词进行全局检索,实现全局模糊查询功能,检索出用户所需要的有关施灸部位、古籍来源、目录名、篇章名、作者、成书年代和具体病案描述的艾灸信息。

所述关键词可以为:疼痛部位、应用病种或者古籍书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全局检索,实现全局模糊查询功能,用户根据需求,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待查询的灸法名称等关键词,系统自动调用模糊查询,响应用户创建动作,匹配查询结果进行列表展示,满足用户自身的查询需求,系统自动将中医灸法实体根据病痛部位进行划分并将其作为一级标签,设置应用病种为二级标签,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分别选取“疼痛部位”“应用病种”来查看该灸法对应施灸部位、古籍来源、目录名、篇章名、作者、成书年代与具体病案描述,提高查询的有效性,提取古籍中符合中医灸法的分词,实现对包含该分词的中医灸法条文进行集中化处理,从而将艾灸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利于灸法的推广和发展,可以通过检索收录在《中华医典》中的某一中医古籍的书名,检索出该古籍对灸法描述的全部信息,实现艾灸医案古语义语法的计算机语法转化;建立艾灸医案本体标准化知识库;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仓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关键词检索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仓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选取查看所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包括用于提取艾灸相关古籍中符合中医灸法和/或和艾灸相关的信息的艾灸分词模块,将提取到的艾灸分词模块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处理模块,接受关键词的输入模块,在处理模块中进行按关键词输入的信息进行搜索的查询模块,将查询模块查询到的结果进行集中反馈的显示模块,输入模块将接受到的信息反馈给查询模块,查询模块将按照输入模块传输过来的信息在处理模块进行查询,然后将查询到的结果通过显示模块进行呈现。

所述输入模块可以接受的关键词为疼痛部位、应用病种或者古籍书名。

显示模块显示的信息为:该灸法对应的施灸部位、古籍来源、目录名、篇章名、作者、成书年代与具体病案描述。

如上所述的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提取古籍中符合中医灸法的艾灸古籍,然后将提取的艾灸相关古籍中关于艾灸的信息进行艾灸分词划分,实现对古籍中的艾灸相关古籍中包含该艾灸分词的医灸信息进行集中化处理;

步骤二:在步骤一得到的医灸信息中输入关键词进行全局检索,实现全局模糊查询功能,检索出用户所需要的艾灸信息。

在上述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搭建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的关键词可以为疼痛部位或应用病种或古籍书名。

在上述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搭建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的艾灸信息为灸法对应的施灸部位、古籍来源、目录名、篇章名、作者、成书年代和具体病案描述。

在上述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搭建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的艾灸古籍为收录在中华医典中的有关艾灸的古籍书籍。

如上所述的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应用,在艾灸古籍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上输入关键词进行全局检索,实现全局模糊查询功能,检索出用户所需要的有关施灸部位、古籍来源、目录名、篇章名、作者、成书年代和具体病案描述的艾灸信息。

所述关键词可以为:疼痛部位、应用病种或者古籍书名。

本平台通过对《中华医典》中的古籍进行充分解读,提取古籍中符合中医灸法的分词,实现对包含该分词的中医灸法条文进行集中化处理,从而将艾灸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使用户检索艾灸信息成为了可能。为不具备中医古汉语知识背景的医生或者从业者提供有效信息,有利于灸法的推广和发展。

使用时,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全局检索,实现全局模糊查询功能,用户根据需求,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待查询的灸法名称等关键词,系统自动调用模糊查询,响应用户创建动作,匹配查询结果进行列表展示,满足用户自身的查询需求,系统自动将中医灸法实体根据病痛部位进行划分并将其作为一级标签,设置应用病种为二级标签,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分别选取“疼痛部位”“应用病种”来查看该灸法对应施灸部位、古籍来源、目录名、篇章名、作者、成书年代与具体病案描述,提高查询的有效性,提高信息检索的针对性和专指性,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取古籍中符合中医灸法的分词,实现对包含该分词的中医灸法条文进行集中化处理,从而将艾灸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利于灸法的推广和发展,可以通过检索收录在《中华医典》中的某一中医古籍的书名,检索出该古籍对灸法描述的全部信息,实现艾灸医案古语义语法的计算机语法转化;建立艾灸医案本体标准化知识库;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