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

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涉及白蛾防控技术领域。该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幼虫期与化蛹初期生物防治:在白蛾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均释放人工繁育的白蛾周氏啮小蜂,连续放蜂防治两代;产卵期与幼虫期物理化学防治;防治区化学防治;白蛾成虫物理防治。本发明在白蛾的不同生长周期内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手段,同时可以根据防治区域的具体情况分布或联合应用,达到有效控制白蛾繁殖传播、阻断白蛾扩散的效果,对产卵期、幼虫期、化蛹初期的白蛾杀灭率达到99.5%以上,对白蛾成虫的杀灭率达到96.8%以上,同时对环境污染小,适合大范围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798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沐森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05796.1

  • 申请日2021-03-19

  • 分类号A01G13/00(20060101);A01K67/033(20060101);A01N43/16(20060101);A01N47/30(20060101);A01N27/00(20060101);A01N53/08(20060101);A01N63/40(20200101);A01N43/80(20060101);A01N47/34(20060101);A01P7/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43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徐锦妙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万安西路5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5: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蛾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白蛾防治研究深入,白蛾无公害综合防治日趋重视,克服了长期使用有机磷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不利于生态平衡的问题。白蛾的防治由于防治技术环节和措施不同以及使用农药品种剂量的差异,防治效果差异较大。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申请的专利(CN 105794553 A)公开了一种无公害综合防治美国白蛾方法,通过在美国白蛾网幕期,摘掉网幕虫枝并浸入无公害农药200~500倍液苦参碱速杀方法,克服了摘掉美国白蛾网幕集中收集到固定地点杀灭传统方法所普遍存在的易引起美国白蛾网幕破碎后产生逃逸问题,并产生美国白蛾新的传播和危害,达不到摘掉网幕彻底灭杀幼虫的效果。使用摘掉网幕虫枝并浸入无公害农药200~500倍液苦参碱速杀方法,可使摘掉的网幕幼虫死亡率达到100%。但是无法结合多种防治手段,根据防治区域的具体情况分布或联合应用,以达到有效控制白蛾繁殖传播、阻断白蛾扩散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幼虫期与化蛹初期生物防治:在白蛾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均释放人工繁育的白蛾周氏啮小蜂,连续放蜂防治两代;

S200、产卵期与幼虫期物理化学防治:在5月中下旬成虫产卵期,人工剪除叶片上的卵块,摘除并销毁;5月下旬-6月上旬,查找白蛾幼虫网幕并使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浸入化学杀虫剂中杀灭;

S300、防治区化学防治:在需要防治的区域,每隔10~15天使用病毒杀虫剂进行喷洒,总共3~5次,病毒杀虫剂与水的比例控制在1:300~500;

S400、白蛾成虫物理防治:对白蛾成虫采用诱捕器诱捕,诱捕器间距保持20~40米,及时清除诱捕器中的白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育包括以下步骤:

(1)在野外于白蛾蛹期,采集寄生有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白蛾蛹,于-5~0℃下保存,采集完成后置于恒温箱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70±5的条件下培养至羽化出蜂;

(2)将蓖麻蚕茧切出1-2个切口,接入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蜂寄生,在温度25±2℃、相对湿度70±5的条件下接入30~36小时;

(3)将寄生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蓖麻蚕茧,放置于温度26±1、相对湿度75±1的恒温箱内,繁育7-9天后,于0~5℃的冰箱中冷藏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化学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大波斯菊甙25~40份、丁醚脲15~25份、β-石竹烯8~15份、氯氟氰菊酯6~12份、增溶剂4~10份,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乳化剂3~8份、渗透剂2~5份,得到主药成分,使用前将主药成分与水按照质量比1:200~300混合均匀后得到该化学杀虫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增溶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钾、聚山梨酯、聚乙二醇、山梨醇聚氧乙醚、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乳化剂为司盘类、吐温类、乙二醇酯类、丙二醇酯类和/或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渗透剂为氮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病毒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病毒沉淀3~6份、二氧化硅0.5~2份、异噻菌胺0.8~1.5份、木质素磺酸钠0.2~0.6份、氟啶脲0.1~0.5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无菌水140~180份混匀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病毒沉淀由感染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白蛾幼虫经粉碎、过滤、离心后得到,粉碎后的粒径为20~30目,过滤采用25vt~50vt%的乙醇浸泡后过滤,离心转速为1400~1800rp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通过幼虫期与化蛹初期生物防治、产卵期与幼虫期物理化学防治、防治区化学防治、白蛾成虫物理防治,在白蛾的不同生长周期内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手段,同时可以根据防治区域的具体情况分布或联合应用,达到有效控制白蛾繁殖传播、阻断白蛾扩散的效果,对产卵期、幼虫期、化蛹初期的白蛾杀灭率达到99.5%以上,对白蛾成虫的杀灭率达到96.8%以上,同时对环境污染小,适合大范围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幼虫期与化蛹初期生物防治:在白蛾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均释放人工繁育的白蛾周氏啮小蜂,连续放蜂防治两代;

S200、产卵期与幼虫期物理化学防治:在5月中下旬成虫产卵期,人工剪除叶片上的卵块,摘除并销毁;5月下旬-6月上旬,查找白蛾幼虫网幕并使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浸入化学杀虫剂中杀灭;

S300、防治区化学防治:在需要防治的区域,每隔10~15天使用病毒杀虫剂进行喷洒,总共3~5次,病毒杀虫剂与水的比例控制在1:300~500;

S400、白蛾成虫物理防治:对白蛾成虫采用诱捕器诱捕,诱捕器间距保持20~40米,及时清除诱捕器中的白蛾。

本实施例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通过幼虫期与化蛹初期生物防治、产卵期与幼虫期物理化学防治、防治区化学防治、白蛾成虫物理防治,在白蛾的不同生长周期内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手段,同时可以根据防治区域的具体情况分布或联合应用,达到有效控制白蛾繁殖传播、阻断白蛾扩散的效果,对产卵期、幼虫期、化蛹初期的白蛾杀灭率达到99.5%以上,对白蛾成虫的杀灭率达到96.8%以上,同时对环境污染小,适合大范围应用。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育包括以下步骤:

(1)在野外于白蛾蛹期,采集寄生有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白蛾蛹,于-5~0℃下保存,采集完成后置于恒温箱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70±5的条件下培养至羽化出蜂;

(2)将蓖麻蚕茧切出1-2个切口,接入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蜂寄生,在温度25±2℃、相对湿度70±5的条件下接入30~36小时;

(3)将寄生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蓖麻蚕茧,放置于温度26±1、相对湿度75±1的恒温箱内,繁育7-9天后,于0~5℃的冰箱中冷藏即可。

本实施例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育方法,选用寄生率高、繁殖能力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控制温度湿度的情况下,在蓖麻蚕茧内繁育冷藏,人工繁育效率高,能够有效寄生在白蛾的幼虫或蛹内,阻断其繁育,该繁育方法雌雄比高,繁育数代后蜂种无退化现象,低温下易大批量储存。

化学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大波斯菊甙25~40份、丁醚脲15~25份、β-石竹烯8~15份、氯氟氰菊酯6~12份、增溶剂4~10份,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乳化剂3~8份、渗透剂2~5份,得到主药成分,使用前将主药成分与水按照质量比1:200~300混合均匀后得到该化学杀虫剂。

本实施例的化学杀虫剂,以大波斯菊甙、丁醚脲、β-石竹烯、氯氟氰菊酯为杀虫成分,辅配乳化剂、渗透剂、增溶剂后能够协同杀灭白蛾的卵块与幼虫,而且容易降解、毒性小,避免虫卵未杀死获得抗药性继续繁殖的情况发生。

其中,增溶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钾、聚山梨酯、聚乙二醇、山梨醇聚氧乙醚、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乳化剂为司盘类、吐温类、乙二醇酯类、丙二醇酯类和/或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渗透剂为氮酮。

病毒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病毒沉淀3~6份、二氧化硅0.5~2份、异噻菌胺0.8~1.5份、木质素磺酸钠0.2~0.6份、氟啶脲0.1~0.5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无菌水140~180份混匀即可。

所述病毒沉淀由感染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白蛾幼虫经粉碎、过滤、离心后得到,粉碎后的粒径为20~30目,过滤采用25vt~50vt%的乙醇浸泡后过滤,离心转速为1400~1800rpm。

本实施例的病毒杀虫剂,采用感染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白蛾幼虫,经粉碎、过滤、离心得到病毒沉淀后,与纳米分散材料二氧化硅、杀菌剂异噻菌胺、增溶剂木质素磺酸钠、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无菌水配制得到,施用于防治区后,使白蛾虫卵感染病毒,同时抑制几丁质合成,阻碍正常脱皮,使卵的孵化、幼虫脱皮及蛹发育畸形,成虫羽化受阻,大量杀灭白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提供一种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幼虫期与化蛹初期生物防治:在白蛾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均释放人工繁育的白蛾周氏啮小蜂,连续放蜂防治两代;

S200、产卵期与幼虫期物理化学防治:在5月中下旬成虫产卵期,人工剪除叶片上的卵块,摘除并销毁;5月下旬-6月上旬,查找白蛾幼虫网幕并使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浸入化学杀虫剂药筒中杀灭;化学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大波斯菊甙35份、丁醚脲22份、β-石竹烯11份、氯氟氰菊酯10份、增溶剂山梨醇聚氧乙醚7份,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乙二醇酯类乳化剂6份、渗透剂氮酮4份,得到主药成分,使用前将主药成分与水按照质量比1:260混合均匀后得到该化学杀虫剂。

S300、防治区化学防治:在需要防治的区域,每隔12天使用病毒杀虫剂进行喷洒,总共4次,病毒杀虫剂与水的比例控制在1:450;病毒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病毒沉淀5份、二氧化硅1.3份、异噻菌胺1.2份、木质素磺酸钠0.5份、氟啶脲0.4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无菌水165份混匀即可。

所述病毒沉淀由感染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白蛾幼虫经粉碎、过滤、离心后得到,粉碎后的粒径为20~30目,过滤采用45vt%的乙醇浸泡后过滤,离心转速为1600rpm。

S400、白蛾成虫物理防治:对白蛾成虫采用诱捕器诱捕,诱捕器间距保持30米,及时清除诱捕器中的白蛾。

本实施例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对产卵期、幼虫期、化蛹初期的白蛾杀灭率达到99.8%,对白蛾成虫的杀灭率达到97.6%。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提供一种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幼虫期与化蛹初期生物防治:在白蛾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均释放人工繁育的白蛾周氏啮小蜂,连续放蜂防治两代;

S200、产卵期与幼虫期物理化学防治:在5月中下旬成虫产卵期,人工剪除叶片上的卵块,摘除并销毁;5月下旬-6月上旬,查找白蛾幼虫网幕并使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浸入化学杀虫剂药筒中杀灭;化学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大波斯菊甙36份、丁醚脲20份、β-石竹烯13份、氯氟氰菊酯9份、增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份,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丙二醇酯类乳化剂7份、渗透剂氮酮4份,得到主药成分,使用前将主药成分与水按照质量比1:270混合均匀后得到该化学杀虫剂。

S300、防治区化学防治:在需要防治的区域,每隔15天使用病毒杀虫剂进行喷洒,总共4次,病毒杀虫剂与水的比例控制在1:480;病毒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病毒沉淀5份、二氧化硅1.6份、异噻菌胺1.4份、木质素磺酸钠0.5份、氟啶脲0.4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无菌水175份混匀即可。

所述病毒沉淀由感染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白蛾幼虫经粉碎、过滤、离心后得到,粉碎后的粒径为20~30目,过滤采用50vt%的乙醇浸泡后过滤,离心转速为1700rpm。

S400、白蛾成虫物理防治:对白蛾成虫采用诱捕器诱捕,诱捕器间距保持28米,及时清除诱捕器中的白蛾。

本实施例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对产卵期、幼虫期、化蛹初期的白蛾杀灭率达到99.8%,对白蛾成虫的杀灭率达到97.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提供一种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幼虫期与化蛹初期生物防治:在白蛾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均释放人工繁育的白蛾周氏啮小蜂,连续放蜂防治两代;

S200、产卵期与幼虫期物理化学防治:在5月中下旬成虫产卵期,人工剪除叶片上的卵块,摘除并销毁;5月下旬-6月上旬,查找白蛾幼虫网幕并使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浸入化学杀虫剂药筒中杀灭;化学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大波斯菊甙38份、丁醚脲25份、β-石竹烯14份、氯氟氰菊酯12份、增溶剂山梨醇聚氧乙醚9份,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8份、渗透剂氮酮5份,得到主药成分,使用前将主药成分与水按照质量比1:230混合均匀后得到该化学杀虫剂。

S300、防治区化学防治:在需要防治的区域,每隔11天使用病毒杀虫剂进行喷洒,总共5次,病毒杀虫剂与水的比例控制在1:450;病毒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称取病毒沉淀6份、二氧化硅1.6份、异噻菌胺1.4份、木质素磺酸钠0.5份、氟啶脲0.45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无菌水180份混匀即可。

所述病毒沉淀由感染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白蛾幼虫经粉碎、过滤、离心后得到,粉碎后的粒径为20~30目,过滤采用46vt%的乙醇浸泡后过滤,离心转速为1800rpm。

S400、白蛾成虫物理防治:对白蛾成虫采用诱捕器诱捕,诱捕器间距保持35米,及时清除诱捕器中的白蛾。

本实施例白蛾的综合防控方法,对产卵期、幼虫期、化蛹初期的白蛾杀灭率达到99.8%,对白蛾成虫的杀灭率达到98.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