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及其生产的PP纺粘无纺布、PET纺粘无纺布、PE纺粘无纺布

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及其生产的PP纺粘无纺布、PET纺粘无纺布、PE纺粘无纺布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及其生产的PP纺粘无纺布、PET纺粘无纺布、PE纺粘无纺布,纺丝装置,包括若干个排列设置的纺丝模头,沿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分布的纺丝模头的数量相等设置,纺丝模头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和/或垂直设置。PP纺粘无纺布,增加横向纤维分布设置,MD强力/CD强力<1.5。PET纺粘无纺布,增加横向纤维分布设置,MD强力/CD强力<1.8。PE纺粘无纺布,增加横向纤维分布设置,MD强力/CD强力<1.8。本发明提高了产品性能,提高了综合产量,有利于提高生产速度,对于控制能力的要求大大降低,生产难度大大减低,便于扩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229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特复拉(潍坊)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54178.0

  • 发明设计人 彭馨;

    申请日2021-05-20

  • 分类号D01D4/00(20060101);D04H3/045(20120101);D04H3/14(20120101);D04H3/007(20120101);D04H3/011(20120101);

  • 代理机构11776 北京绥正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吕平

  • 地址 261100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通亭街7589号中国兽药饲料交易大厦E1909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2:3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还涉及一种PP纺粘无纺布,还涉及一种PET纺粘无纺布,还涉及一种PE纺粘无纺布。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现有非织造布的幅宽多为1600mm、2400mm、3200mm,在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由于纺丝组件的长度与非织造布的幅宽1600mm、2400mm、3200mm对应,生产产能则要求加大喷丝板的宽度,导致纺丝冷却难度加大,这样就会带来生产过程的问题。在金属材质应力释放、高温变形不均匀、熔体流道计算要求精确等影响下,要求控制能力更强,为现有非织造布的幅宽的增加和产能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生产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产品性能,提高了综合产量,有利于提高生产速度,对于控制能力的要求大大降低,生产难度大大减低,便于扩展的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位于摆丝成网装置的上方,用于接收计量泵输送过来的熔体,并将熔体均匀地分成若干股细流,包括若干个排列设置的纺丝模头,沿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分布的所述纺丝模头的数量相等设置,所述纺丝模头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和/或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纺丝模头的长度不大于非织造布的幅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纺丝模头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运行方向倾斜设置的角度为20-70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所述纺丝模头之间平行设置和/或成角度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纺丝模头包括纺丝箱,所述纺丝箱的上方设有进料通道,所述纺丝箱的下方连接有喷丝板,所述喷丝板上密布有喷丝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通道的出料端连接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的上方设有加热管,所述纺丝箱的下方外周设有单体抽吸槽,所述单体抽吸槽向内连通所述纺丝箱内部,所述单体抽吸槽向外连接有单体抽吸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丝板的外侧周部设有密封气囊;所述纺丝箱的上方连接有固定连接柱。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生产的PP纺粘无纺布,所述PP 纺粘无纺布,增加横向纤维分布设置,MD强力/CD强力<1.5。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生产的PET纺粘无纺布,所述 PET纺粘无纺布,增加横向纤维分布设置,MD强力/CD强力<1.8。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生产的PE纺粘无纺布,所述PE 纺粘无纺布,增加横向纤维分布设置,MD强力/CD强力<1.8。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纺丝模头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设置,提高了PP纺粘无纺布的横向强力,PP纺粘无纺布纵横向强力的比例就从传统的1.5-2降低到1.0-1.5,提高了产品性能。本发明可以通过所述纺丝模头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角度实现对纤维结构的角度调整,传统的所述纺丝模头平行布置生产的纤维网结构纵向纤维排列多,横向纤维排列少,且纤维方向很难调整,产品纵横向强力比1.5-2.0,通过本发明设计可利用不同的所述纺丝模头角度来改变纵横向纤维结构,纤维纺丝后在铺网位置纤维与设备运行方向呈现一定角度进行排列,从而增加了横向纤维分布,达到调整纤维结构的作用,使PP纺粘无纺布的纵横向强力比实现1.0-1.5。若干个纺丝模头的设计,增加了纺丝模头的数量,整体上增加了纺丝模头的宽度,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能够提供充足的熔体细流,有利于提高生产速度。同时,若干个纺丝模头组合设计相较于传统单一纺丝模头设计,长度与宽度均脱离传统纺丝模头尺寸的限制,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扩展,而且对于控制能力的要求大大降低,生产难度大大减低。本发明提高了产品性能,提高了综合产量,有利于提高生产速度,对于控制能力的要求大大降低,生产难度大大减低,便于扩展。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所述纺丝模头俯视方向排列结构;

图2是图1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所述纺丝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所述纺丝模头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所述纺丝模头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所述喷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样品表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所述纺丝模头俯视方向排列结构;

图11是图10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所述纺丝模头俯视方向排列结构;

图13是图12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所述纺丝模头俯视方向排列结构;

图15是图14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所述纺丝模头俯视方向排列结构;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所述纺丝模头俯视方向排列结构。

图中:1-纺丝模头;2-纺丝箱;3-进料通道;4-喷丝板;5-喷丝孔;6-分料板;7-加热管;8-单体抽吸槽;9-单体抽吸管;10-密封气囊;11-固定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

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位于摆丝成网装置的上方,用于接收输送过来的熔体,并将熔体均匀地分成若干股细流,包括若干个排列设置的纺丝模头1,沿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分布的纺丝模头1的数量相等设置,纺丝模头1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设置。

图1中示出了五个排列设置的纺丝模头1,纺丝模头1的数量根据实际要求能够横向或纵向增加,纺丝模头1的数量仅为更好地解释本实施例用,五个纺丝模头1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设置,提高了PP纺粘无纺布的横向强力,PP纺粘无纺布纵横向强力的比例就从传统的1.5-2降低到 1.0-1.5,提高了产品性能。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所述纺丝模头1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角度实现对纤维结构的角度调整,传统的所述纺丝模头1平行布置生产的纤维网结构纵向纤维排列多,横向纤维排列少,且纤维方向很难调整,产品纵横向强力比1.5-2.0,通过本实施例设计可利用不同的所述纺丝模头1角度来改变纵横向纤维结构,纤维纺丝后在铺网位置纤维与设备运行方向呈现一定角度进行排列,从而增加了横向纤维分布,达到调整纤维结构的作用,使PP纺粘无纺布的纵横向强力比实现1.0-1.5。

第一个纺丝模头1与最后一个纺丝模头1的长度较短,例如(以下数值仅为更好地解释本实施例用),第一个纺丝模头1与最后一个纺丝模头1的长度为800mm,中间三个纺丝模头1的长度为1600mm,能够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横向延伸适合宽幅进行扩展,如宽幅1600mm、3200mm等,纵向延伸由于多个纺丝模头1,能够提供充足的熔体细流,有利于提高摆丝成网及其后续工序的生产速度,能够大大提高产能。同时,对于纺丝模头1的控制能力要求,仅需要维持在宽幅为800mm或1600mm尺寸的要求,对于控制能力的要求大大降低,生产难度大大减低。

沿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分布的纺丝模头1的数量相等设置,上述结构能够确保熔体细流经过拉伸后落到摆丝成网装置上,保证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的产品厚度一致。特别纺丝模头1的端部排列确保对接,如图1所示,第一个纺丝模头1尾端与第三个纺丝模头1首端、第三纺丝模头1尾端与第五纺丝模头1首端在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对接,使得该切割线上纺丝模头1的数量保持与其他位置相同。纺丝模头 1的数量是不固定的,中间1600mm的纺丝模头1是一组,也可以是多组。单个纺丝模头1的长度也是可以调整的,每个纺丝模头1长度可以为0.8米-4.2 米,通过组合纺丝模头1的数量与长度组合设计,排列安装后非织造生产设备整体宽度可以为0.8米-10米。实际设备宽度可以进行横向及纵向尺寸的变化,按照排列方式增加或减少纺丝模头1的数量。如图2所示,为在图1的排列基础上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示意图。

纺丝模头1的长度不大于非织造布的幅宽。纺丝模头1的长度为非织造布的幅宽或小于非织造布的幅宽,降低了对纺丝模头1控制能力的要求,保证生产产能及产品性能的前提下,纺丝模头1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纺丝模头1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运行方向倾斜设置的角度为20-70度。上述角度能够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例如30度、45度等。

各纺丝模头1之间平行设置,上述结构便于排列布置。

如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纺丝模头1包括纺丝箱2,纺丝箱2的上方设有进料通道3,纺丝箱2的下方连接有喷丝板4,喷丝板4 上密布有喷丝孔5。熔体由进料通道3进入,经过喷丝孔5流出变成细流流出。

进料通道3的出料端连接有分料板6,分料板6的上方设有加热管7,纺丝箱2的下方外周设有单体抽吸槽8,单体抽吸槽8向内连通纺丝箱2内部,单体抽吸槽8向外连接有单体抽吸管9。分料板6能够将熔体均匀地引流到喷丝板4的上方,通过单体抽吸管9与单体抽吸槽8能够将熔体熔后的烟气排出。

喷丝板4的外侧周部设有密封气囊10;纺丝箱2的上方连接有固定连接柱 11。密封气囊10能够确保与拉伸工序对接时的密封性,固定连接柱11便于安装。

摆丝成网装置、拉伸工序对应装置为非织造布生产的常规装置,不在本发明限定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生产的PP纺粘无纺布,所述PP纺粘无纺布,增加横向纤维分布设置,MD强力/CD强力<1.5。

本实施例的PP纺粘无纺布与现有市场PP纺粘产品进行对比的结果如下表:

对比测试条件:测试样品宽度50mm,测试夹具100mm,拉伸速度300mm/min。

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生产的PET纺粘无纺布,所述PET纺粘无纺布,增加横向纤维分布设置,MD强力/CD强力<1.8。

本实施例的PET纺粘无纺布与现有市场PET纺粘产品进行对比的结果如下表:

对比测试条件:测试样品宽度50mm,测试夹具100mm,拉伸速度300mm/min。

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生产的PE纺粘无纺布,所述PE纺粘无纺布,增加横向纤维分布设置,MD强力/CD强力<1.8。

本实施例的PE纺粘无纺布与现有市场PE纺粘产品进行对比的结果如下表:

对比测试条件:测试样品宽度50mm,测试夹具100mm,拉伸速度300mm/min。

上述PP纺粘无纺布、PET纺粘无纺布和PE纺粘无纺布,还可以生产其他克重的对应产品,各项性能均比市场上相同类型产品大幅度提高,由于克重差异导致的性能略微区别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毫无异议确认,应当落入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纺丝模头1的排列位置不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纺丝模头1的尾端位于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设置的斜线上,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纺丝模头1的首端位于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设置的斜线上。第一个纺丝模头1 尾端与第三个纺丝模头1首端、第三纺丝模头1尾端与第五纺丝模头1首端在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对接,使得该切割线上纺丝模头1 的数量保持与其他位置相同。如图11所示,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时,按照排列方式增加纺丝模头1的数量。

实施例三: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纺丝模头1的排列位置不同,第一、第四纺丝模头1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垂直设置,第二和第三纺丝模头1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设置,采用了角度组合的方式,各纺丝模头1之间平行设置和成角度设置组合。其中第二纺丝模头1尾端和第三纺丝模头1首端在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对接,使得该切割线上纺丝模头1的数量保持与其他位置相同。如图13所示,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时,按照排列方式增加纺丝模头1的数量。

实施例四:如图1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纺丝模头1的排列位置不同,第一、第五纺丝模头1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垂直设置,第二、第三、第四纺丝模头1与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设置,采用了角度组合的方式,各纺丝模头1之间平行设置和成角度设置组合。其中第二纺丝模头1尾端和第三纺丝模头1首端、第三纺丝模头1尾端和第四纺丝模头1首端在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对接,使得该切割线上纺丝模头1的数量保持与其他位置相同。如图15所示,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时,按照排列方式增加纺丝模头1的数量。

实施例五:如图1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纺丝模头1的排列位置不同,纵向进行了延伸,其中第一纺丝模头1尾端和第二纺丝模头1首端、第二纺丝模头1尾端和第三纺丝模头1首端、第四纺丝模头1尾端和第五纺丝模头1首端在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对接,使得该切割线上纺丝模头1的数量保持与其他位置相同。

实施例六:如图1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纺丝模头1的排列位置不同,各纺丝模头1之间平行设置和成角度设置组合,同时纵向进行了延伸。其中第二纺丝模头1尾端和第三纺丝模头1首端、第三纺丝模头1尾端和第四纺丝模头1首端在摆丝成网装置的输送带运行方向的切割线上对接,使得该切割线上纺丝模头1的数量保持与其他位置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